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醛和苯联合吸入染毒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为评价甲醛和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0只健康清洁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清洁空气),甲醛低(1.0mg/m^3)、中(3.0mg/m^3)、高(5.0mg/m^3)剂量组;苯低(500.0mg/m^3)、中(1500.0mg/m^3)、高(2500.0mg/m^3)剂量组,联合染毒低(0.5mg/m^3甲醛+250.0mg/m^3苯)、中(1.5mg/m^3甲醛+750.0mg/m^3苯)、高(2.5mg/m^3甲醛+1250.0mg/m^3苯)剂量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h,连续14d。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甲醛和苯单独或联合染毒致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甲醛、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各剂量组均呈现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彗星尾部DNA含量增多、尾距增大(P〈0.05)。与相应单独染毒组相比,联合染毒各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联合染毒低、中剂量组彗星尾部DNA含量增多、尾距增大(P〈0.05);联合染毒高剂量组彗星尾部DNA含量和尾距高于甲醛高剂量染毒组(P〈0.05),与苯高剂量染毒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醛和苯联合吸入染毒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大干甲醛、苯单独染毒时的作用,二者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的联合遗传毒性作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醛和苯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联合毒作用和机制.方法 108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9组,按3×3析因设计,甲醛和苯染毒剂量分别为0(对照组),5,10 mg/kg和0(对照组),100,400 mg/kg,连续灌胃染毒5 d,35 d后处死,检测睾丸脏器系数、结构和细胞的凋亡及精子活力、畸型,睾丸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Ca2+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甲醛和苯联合染毒最高剂量组小鼠精子死亡率、畸型率和睾丸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56±2.83)%,(22.03±1.35)%,(9.76±0.76)%,高于对照组(P<0.01);睾丸组织结构受损,睾丸T-AOC和Na+-K+-ATP、Ca2+-Mg2+-ATP酶活性降低,Ca2+含量增加,并呈剂量-效应关系;二者联合毒效应属于相加或协同作用.结论 甲醛和苯可致小鼠睾丸结构损伤,二者联合为相加或协同毒作用.损伤机制可能与睾丸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能量代谢障碍、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3.
苯、甲苯、二甲苯及其联合作用对暴露工人的遗传毒性陈锦邓丽霞郑覆康苯、甲苯、二甲苯是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广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对其遗传毒性的研究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苯的作用[1~5],对甲苯、二甲苯的研究尚少。本文拟通过对混...  相似文献   

4.
甲醛共同作用于原代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时,其细胞毒性为相加作用.结论 根据共毒系数法,苯、甲醛各1/2 IC50混合染毒时,苯与甲醛对原代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胚胎植入前期苯和甲醛单一或联合染毒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为居室环境毒物生殖毒性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因素4水平析因设计(0、0.875、8.75、87.5 mg/kg苯和0、7.875、15.75、31.5 mg/kg甲醛),将受孕第1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配入16个剂量组并行腹腔注射染毒(连续3 d),每组4只.于受孕第9天称重后,取子宫、卵巢及肝、脾、肾脏称重,计数每只子宫角的胚胎植入数并重量.结果 不同剂量的苯和甲醛联合染毒均可造成小鼠胚胎植入数目减少、每窝胚胎总重和胚胎均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苯和甲醛单独或联合染毒对孕鼠的肝脏、脾脏、肾脏、卵巢和子宫重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甲醛单独染毒可减少孕鼠体重增加值(P<0.01).结论 在小鼠胚胎植入前期染毒,低剂量苯和甲醛具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当剂量增加到一定浓度时,两者均可显著抑制胚胎着床和发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居民室内装修明显增多,含有污染物的劣质装修材料的使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并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甲醛和苯系物是室内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其毒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小鼠进行甲醛和甲苯联合吸入染毒,探讨二者对小鼠肝脏的遗传损伤作用及机制,为预防室内甲醛和甲苯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苯联合细胞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种主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醛、苯对中国仓鼠肺(CHL)细胞的联合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CHL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醛、苯及两者的混合溶液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甲醛和苯对CHL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联合细胞毒性作用。结果作用48h后,苯对CHL的IC50为48.35μg/ml,甲醛处理组的IC50为75.10μg/ml。两者联合作用的类型为协同作用。结论甲醛和苯可引起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两者混合作用的细胞毒性远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醛和甲苯单独与联合吸入染毒致雄性昆明种小鼠的生殖毒性与遗传损伤作用,探讨其联合毒性效应。方法将108只雄性健康清洁级昆明种纯系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2只。分别为清洁空气对照组(0mg/m~3),低甲苯(500 mg/m~3)、高甲苯(2 000 mg/m~3)剂量组,低甲醛(1 mg/m~3)、低甲醛甲苯(1 mg/m~3+500 mg/m~3)、低甲醛高甲苯(1 mg/m~3+2 000 mg/m~3)剂量组,高甲醛(5 mg/m~3)、高甲醛低甲苯(5 mg/m~3+500 mg/m~3)、高甲醛甲苯(5 mg/m~3+2 000 mg/m~3)剂量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 h,连续14 d。染毒结束次日每组取小鼠6只,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于首次染毒后35 d,每组取小鼠6只,进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甲醛、甲苯单独及联合吸入染毒组雄性昆明种小鼠精子畸形率、骨髓细胞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交互作用析因显示,甲醛吸入染毒可使雄性昆明种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增高(F=139.66,P0.05),甲苯染毒也可使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增高(F=217.11,P0.05);甲醛染毒可使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F=24.18,P0.05),甲苯染毒也可使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F=76.38,P0.05);二者联合染毒所致的雄性小鼠精子畸形交互作用显著(F=6.14,P0.05),但所致的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交互作用尚不明显(F=0.53,P0.05)。结论甲醛和甲苯单独与联合吸入染毒均可致小鼠精子畸形率、骨髓细胞微核率增加,联合染毒具有一定的生殖与遗传毒性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醛-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醛、苯对小鼠的联合致突变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64只,分阴性对照组、甲醛组、苯组、联合组、阳性对照组,进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精子畸形试验。结果甲醛组、苯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均明显高于各自的阴性对照组(P<0.01);甲醛和苯联合染毒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为14.1‰,精子畸形率为16.26%,二者单独染毒所引发的骨髓细胞微核率之和为13.6‰,精子畸形率之和为16.74%,与联合染毒所引发的骨髓细胞微核率(14.1‰)和精子畸形率(16.26%)基本相同。结论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及精子的致突变作用属于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苯与甲醛致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与甲醛致小鼠睾丸细胞DNA联合损伤效应。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分别检测苯染毒(剂量为50,200,800mg/kg)、甲醛染毒(剂量分别为0.3,1.2,4.8mg/kg)和苯+甲醛复合染毒后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随苯或甲醛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P〈0.01),其彗星尾长随苯染毒剂量增加而延长(P〈0.01),随甲醛染毒剂量增加而缩短,尤其高甲醛染毒组(P〈0.01);复合染毒组中彗星尾长随联合染毒中苯染毒剂量增加而延长(P〈0.01),随联合染毒中甲醛染毒剂量增加而缩短(P〈0.01)。苯+甲醛联合作用经析因素分析存在相加作用(P〈0.01)。结论苯和甲醛均能彼此增强各自所致的睾丸细胞DNA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睾丸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毒性作用,为综合评价甲醛和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78只健康清洁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按染毒剂量分为低(0.2 mg/kg)、中(2 mg/kg)、高(20 mg/kg)剂量甲醛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低(100.0mg/kg)、中(200.0mg/kg)、高(400.0mg/kg)剂量苯组,以花生油为阴性对照组;低(0.1 mg/kg甲醛 50.0 mg/kg苯)、中(1 mg/kg甲醛 100.0 mg/kg苯)、高(10 mg/kg甲醛 200.0 mg/kg苯)剂量联合染毒组,以生理盐水 花生油为阴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40 mg/kg)为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注射容量为0.01 ml/g,每日1次,连续5 d.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测定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Cu、Zn含量.结果 甲醛、苯单独染毒组及联合染毒组的SOD活力、Cu、Zn含量均低于其阴性对照组,且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下降;MDA含量均高于其阴性对照组,且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上升.联合染毒组染毒剂量与SOD活力呈负相关(r=-0.967,P<0.01),与MDA含量呈正相关(r=0.941,P<0.01).与甲醛、苯单独染毒比较,联合染毒组SOD活力、Cu、Zn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结论 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毒性作用大于甲醛、苯单独染毒时的作用;二者对小鼠睾丸组织的联合毒性作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醛和甲苯联合吸入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 72只健康清洁级昆明纯系小鼠,雌雄各半,按3×3析因设计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清洁空气),低甲醛(1 mg/m3)、高甲醛(5 mg/m3)剂量组,低甲苯(400 mg/m3)、高甲苯(2 000 mg/m3)剂量组,低甲醛+低甲苯(1 mg/m3+400 mg/m3)、低甲醛+高甲苯(1 mg/m3+2 000 mg/m3)、高甲醛+低甲苯(5 mg/m3+400 mg/m3)、高甲醛+高甲苯(5 mg/m3+2 000 mg/m3)剂量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 h,连续14 d。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采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甲醛和甲苯联合染毒致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微核试验结果显示,甲醛和甲苯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形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微核率增大,二者在高浓度时微核率最高(33.83‰),甲醛和甲苯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彗星试验结果显示,甲醛和甲苯对骨髓细胞彗星尾部DNA含量、彗星细胞尾矩形成均有影响(P0.05);二者联合染毒对小鼠骨髓彗星细胞尾部DNA含量、尾矩形成均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甲醛和甲苯对小鼠骨髓细胞均有遗传损伤作用,二者联合吸入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甲醛和苯对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和ATP酶及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醛和苯对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和ATP酶及钙的影响及二者联合毒效应的类型。方法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54只随机等分为9组,按3×3析因设计要求设9个染毒组,甲醛和苯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mg/kg和0、100、400mg/kg,连续灌胃染毒5d,35d后处死小鼠取睾丸制作匀浆液测Na^+-K^+-ATP、Ca^+-Mg^+-ATP酶活性、Ca^2+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甲醛和苯各染毒组小鼠睾丸总抗氧化能力、Na^+-K^+-ATP、Ca^2+-Mg^+-ATP酶活性和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有量-效关系,甲醛和苯之间的联合毒性效应是协同作用。结论甲醛和苯能抑制小鼠睾丸Na^+-K^+-ATP、Ca^2+-Mg^2+-ATP酶的活性、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和提高Ca^2+的含量,二者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表现为协同毒效应,这可能是甲醛和苯对生殖功能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药三唑磷和杀虫单对小鼠的联合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即将投入批量生产的混配农药“18%三唑磷·杀虫单微乳剂”联合毒作用类型。 方法 用改进寇氏法分别测定农药三唑磷、杀虫单单剂及其二者质量混合比为 3 :1、1:1、1:3的三种混合农药对 KM小鼠的急性经口 L D50 ,用联合毒作用系数 K值法判断混合物的联合毒作用类型。 结果 农药三唑磷和杀虫单 L D50 分别为 12 .3 2 mg/kg和 10 0 .5 mg/kg,二者的等毒性比约为 8:1;三唑磷与杀虫单质量混合比为 3 :1,1:1,1:3的三种混合农药的 L D50 分别为 2 7.2 3 mg/kg,40 .5 4mg/kg和 85 .92 mg/kg,其联合毒作用系数 K值分别为 0 .5 8,0 .5 4,0 .42。 结论 三唑磷与杀虫单混合比在 3 :1~ 1:3之间混合物的联合毒作用属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室内装修后甲醛和苯的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 比较甲醛和苯在室内装修后的浓度下降特征。方法 选择装修后1周内、1年内和和1年以上的旅馆、进行甲醛和苯浓度的测定。结果 苯的浓度在装修后1周内最高,均值为0.534mg/m^3,以后逐渐降低。而甲醛在装修后1周内的浓度并不高,以后逐渐升高,装修后1年内的甲醛浓度最高,均值为0.141mg/m^3,然后再逐渐下降。结论 室内装修后,甲醛和苯的浓度下降趋势不同,苯的浓度比甲醛浓度下降得快。  相似文献   

16.
四种室内盆栽植物对高浓度苯和甲醛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4种常见室内盆栽观赏植物对高浓度甲醛和苯的吸收特性。方法在0.5 m~3密闭反应室内分别放置爱玉合果芋(Syngoniumpodophyllum‘Gold Allusion')、金边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Laurentii')、黄金葛(Scindapsus aureus)、中斑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Vittatum')4种植物,分别注入初始浓度为1.11~2.32mg/m~3的甲醛和初始浓度为17.0~34.7 mg/m~3的苯,每隔2 h测量密闭反应室内甲醛的浓度的变化,每隔6 h测量苯浓度的变化。试验重复3次,每次放置3盆同种植物于该密闭反应室中。采用Li-3000A型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将结果换算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叶片吸收甲醛和苯的量。结果试验植物对苯的吸收能力依次为:爱玉合果芋>金边虎尾兰>黄金葛:对甲醛的吸收能力依次为:中斑吊兰>金边虎尾兰>黄金葛>爱玉合果芋。中斑吊兰吸收甲醛,但不吸收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植物对甲醛和苯的吸收能力逐渐降低,但在洁净空气中放置24~72h后,受试植物对甲醛和苯的吸收能力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结论植物具有选择吸收的能力,同种植物对甲醛和苯的吸收能力不同。植物对甲醛和苯的吸收能力可以恢复并能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7.
臭氧空气净化器对甲醛、苯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研究某型臭氧空气净化器的两种机型对模拟现场空气中甲醛,苯的净化效率,了解其净化效果。方法:采用模拟现场加入人工喷洒受试物质的方法,使用甲醛,苯试剂在试验室内分别按0.4mg/g^3进行喷洒,再经密闭0.5h自然挥发及平衡后,在开机0.5h,1h,2h以个体采样器分别使用酚试剂吸收液及活性炭管采样分析。结果:该臭氧型空气净化器在温度12.4℃-14.8℃,湿度36.3%-48.2%的范围内,小片型开机0.5h,1h,2h对模拟现场内苯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9.24%,44.42%,55.99%,对甲醛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3.19%,6.79%,10.41%。双片型开机0.5h,1h,2h对苯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58.81%,62.74%72.00%,对甲醛的有效净化率分别为6.57%,7.53%,11.20%,结论:该型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苯,甲醛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由于甲醛,苯可吸附在房间墙面,故净化器必须持续开机才能保持对其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