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Beta Protein 1(B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BPl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P1 tuRNA阳性率为75.6%(34/45),相应癌旁组织中BP1 mRNA阳性率为17.8%(8/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P1蛋白阳性率为66.7%(30/45),相应癌旁组织中BP1蛋白阳性率为13.3%(6/45).癌组织中BP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BP1高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Ki-67无相关性.结论:BP1基因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并可能成为乳腺癌中新的治疗靶点;BP1蛋白具有成为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的可能性,联合检测BP1与ER、PR及c-erbB-2蛋白的表达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的BRCA1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外周血102份、新鲜肿瘤组织30份,分别采用PCR-SSCP、DHPLC和基因测序对BRCA1基因第2、8-1、8-2和20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对104例肿瘤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BRCA1蛋白表达,分析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分别在外显子8-1和8-2的28821和28978位点上发现3例碱基缺失和置换现象。BRC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降,且与患者生存状态有关。结论:在中国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基因外显子2、8和20的突变率较低(2.3%),可以认为在普通中国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生与该部分碱基序列突变的关系不大,但BRCA1蛋白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复发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ortactin在12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ortact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Cortactin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3%(82/12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0%(3/20).Cortactin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PR及Her-2表达有关(P<0.05).[结论]Cortactin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组织CD4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1例乳腺癌组织CD44表达,χ2检验分析CD44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 Log-rank检验分析CD44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4在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阳性率为68.3%(69/101);CD44过表达阳性组与对照组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03 4;与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4过表达阳性组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36个月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2%、93.3%,CD44过表达阳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05, P=0.027;CD44过表达阳性组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81.2%、97.8%,CD44过表达阳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14, P=0.030.结论: CD44在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CD44过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CD44过表达是乳腺癌预后差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OTU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该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6.7%(52/7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0.0% (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1,P=0.001).OTUB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x2=5.029,P=0.025)、术后分期(x2=4.478,P=0.034)、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x2=8.775,P=0.003)、P53表达(x2 =4.708,P=0.030)、雌激素受体(ER)表达(,=10.364,P=0.001)、分子分型(x2=10.934,P=0.012)有关,而与年龄(x2=2.194,P=0.139)、绝经状态(x2=1.843,P=0.175)、肿瘤大小(x2=0.643,P=0.423)、组织学分级(x2=3.580,P =0.167)、孕激素受体(PR)表达(x2=3.371,P=0.066)及Ki-67表达(x2=1.345,P=0.246)无关.结论 OTU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HER-2、P53、ER表达及分子分型有关,提示OTUB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中u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uP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102例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70.6%(72/10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73 5,P=0.005;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uPA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乳腺癌uP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uPA通过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促使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因此,检测uPA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并提示可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EphA2和Ephri-1n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3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1%和59.23%;EphA2蛋白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r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phA2和EphrinA1蛋白阳性染色共同定位于大致相同的肿瘤区域和血管内皮细胞,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EphA2和EphrinA1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乳腺肿瘤组织AQP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136例、乳腺良性肿瘤6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 AQP1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分布特点.结果:AQP1在乳腺良性肿瘤细胞及其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但是在乳腺癌腺上皮细胞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高表达.两组AQP1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35.66±7.32和277.39±19.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乳腺癌组织中AQP1表达及分布存在异质性.结论:AQP1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AQP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过高表达,这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组织COX-2和Bc1-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COX-2和Bc1-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02例乳腺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各对应的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并选取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各样本的COX-2和Bc1-2蛋白表达,并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X-2及Be1-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P=0.000.Ⅲ、Ⅳ期患者以及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OX-2的阳性表达分别高于Ⅰ、Ⅱ期患者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值分别为0.014和0.001;COX-2表达与患者年龄(P=0.866)、肿瘤大小(P=0.286)及组织学类型(p=0.148)均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组Bc1-2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0;Bc1-2表达与患者年龄(P=0.260)、肿瘤大小(P=0.060)、组织学类型(P=0.170)及TNM分期(P=0.452)均无相关性.乳腺癌组织中OOX-2与Bc1-2表达显著正相关,r=0.659,P=0.01.结论:COX-2与Be1-2在乳腺癌组织中均高度表达且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乙醛脱氢酶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DH1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病生存期分析.结果:ALDH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cerb-B2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ALDH1阳性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接受CEF方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ALDH1阳性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结论:ALDH1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无病生存率降低与耐药有关,ALDH1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RMS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Trizol提取组织总RNA,将mRNA转录成cD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技术检测乳腺组织BRMS1mRNA表达,以BRMS1mRNA和GAPDHmRNA含量的比值表示BRMS1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也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BRMR1mRNA低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而与患者年龄、癌肿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与转移有关,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转移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Sporadic breast cancer,SBC)、乳腺异型导管上皮增生(Breast atypital ductal hyperplasia,BADH)及乳腺腺病(Breast adenosis,BA)组织中肝癌缺失基因1 (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及DLCl基因异常的表遗 传学作用与SB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rmerase chain reaction,MSP)研究42例SBC、14例BADH、20例BA组织及5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中DLC1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研究SBC、BADH和BA中DLC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 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均为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阴性;SBC、BADH和BA中DCL1基因启动子CpG岛 甲基化率分别为38.1%、35.7%和0。SBC和BADH的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BA;SBC与BADH之 间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C中DLC1蛋白表达阴性26例,表达下调16例,BADH 中DLC1蛋白阴性6例,表达下调8例; BA未见DLC1蛋白表达阴性或下调。16 例发生DLC1甲基化的 SBC,有 14例蛋白表达阴性,2例表达下调。5例发生甲基化的BADH组织,3例蛋白表达阴性,2例表达下调。SBC、 BADH的DLC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低于BA;SBC的DLC1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BADH。DLC1非甲基化组其蛋白表达 的强度明显高于甲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L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是SB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 事件, 是其蛋白表达下降乃至失活的重要原因,可能在乳腺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MCL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MCL1(myeloid cell leukemia-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本文从临床样本和细胞水平检测胃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MCL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和胃癌组织芯片中MCL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在人胃癌BGC823、SGC7901、MKN28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L1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的胞浆,着色呈黄色至棕黄色;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胃癌中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18%(4/22)、54.17%(26/48)、83.33%(75/90);MCL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胃黏膜及正常胃粘膜,癌旁胃黏膜与正常胃粘膜MCL1蛋白表达亦具有明显差异(P〈0.05);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为93.48%(43/46),无淋巴结转移组为72.72%(32/4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S-P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L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MCL1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2例乳腺癌、15例癌旁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6.5%)显著低于癌旁组(86.7%)和正常组(100.0%),P均〈0.05;癌旁组(86.7%)低于正常组(100.0%),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2.1%)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61.8%),P〈0.05;浸润性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4.4%)显著低于早期浸润性癌(75.0%),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TE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lucose Transporter 1 (GLUT1) Expression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ng Soo Kang Yi Kyeong Chun Min Hee Hur Hae Kyung Lee Yee Jeong Kim Sung Ran Hong Jee Hyun Lee Sung Gong Lee Yong Koo Park 《Cancer science》2002,93(10):1123-1128
Glucose uptake and glycolytic metabolism are enhanced in cancer cells compared to normal cells and tissue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glucose transporter 1 (GLUT1) has been reported in human malignant cel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the 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 GLUT1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s and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GLUT1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including disease-free or overall survival. One hundred consecutive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sections of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s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GLUT1. Forty-seven (47%) of 100 breast carcinomas showed positive staining for GLUT1. Expression of GLUT1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nuclear grade (P<0.001),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P=0.002),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status (P=0.001). The mean disease-free survival periods of GLUTl-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were 47±2.4 months and 54.3±1.3 months, respectively (P=0.017). The mean overall survival periods of GLUTl-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were 48.7±2.2 and 56.1±1.3 months, respectively (P=0.043).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disease-free survival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GLUT1, tumor size, and lymph node involvement (P=0.043, P=0.014, and P=0.045, respectively). In analysis of overall survival, however, lymph node involvement, tumor size, and nuclear grad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24, P=0.023, and P=0.003, respectively). Our data suggest that absence of GLUT1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disease-free survival.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GLUT1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 can be a marker of aggressive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identifies a worse prognosis in breast carcino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yclinD1、p57KI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113(2、15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1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clinD1、p57 KIP2的表达。结果 cyclinD1、p57 KIP2阳性表达率在IDC与在乳腺不同组织之间、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与IDC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cyclinD1与p57 KIP2之间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 cyclinD1与p57 KIP2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yclinD1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联合检测cyclinD1及p57 KIP2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Y-ESO-1与MAGE-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者乳腺组织20例,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的病例90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采用Tanaka改良定量记分法测阳性率。结果 NY-ESO-1与MAGE-A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乳腺癌组织中NY-ESO-1与MAGE-A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78%和23.33%;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NY-ESO-1和MAGE-A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特异性表达,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27蛋白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p27蛋白的核表达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cyclinD1的核表达率为40.5%,明显高于对照组;p27和cyclinD1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p27核低表达合并cyclinD1阳性高表达出现在分化差及手术病理分期高的病例。结论p27蛋白核表达的降低及cy-clinD1蛋白核表达增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联合检测p27、cyclinD1蛋白有助于估计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ERCCI蛋白的表达,并长期随访患者.结果 ERCC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36例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 ERCC1蛋白阳性的NSCLC淋巴结转移率高;ERCC1蛋白检测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术后化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