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仍然是65岁以上成年人中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视网膜血管性增殖(RAP)是新近认识到的具有不良自然病史的渗出性AMD的表现,并且已证实传统的激光光凝治疗对其无效。在这个系列的研究中开展了一项新的手术技术,展示了对这种亚型新生血管病变的  相似文献   

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全球50岁以上老年人中心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也是全世界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临床上将进展期AMD分为萎缩性AMD和渗出性AMD,分别表现为脉络膜地图样萎缩和新生血管形成。AMD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质内模式识...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老年性黄斑变性(Aging Mae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视力逐渐下降,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性的缺血萎缩,有色素沉着或黄色小点,少许病人黄斑有盘状病变,视力严重减低。在美国AMD是老年致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简写AMD)是西方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AMD 患病率是10.6%。本病以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变性为特征。现将我院门诊和住院的AMD 患者(140眼)中,有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与视力、年龄及新生血管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全球50岁以上老年人中心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也是全世界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临床上将进展期AMD分为萎缩性AMD和渗出性AMD, 分别表现为脉络膜地图样萎缩和新生血管形成。AMD的发病机制复杂, 其中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质内模式识别受体, 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小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中均有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 NLRP3炎症小体与AMD疾病相关, 并参与渗出性AMD和萎缩性AMD的发生。本文对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在AMD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为探讨AM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吴乐正  高汝龙 《眼科学报》1992,8(4):160-164
老年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重要致盲原因之一.本文报告和探讨对有新生血管膜形成及导致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AMD湿性型患眼,采用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疗效,经激光治疗65%患眼获显效,31%患眼部分有效.玻璃体切割术4只患眼,其中3只眼获得成功。这对挽救AMD湿性型患眼视力及控制其病情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检查(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临床眼科杂志》2001,9(5):432-435
老年黄斑变性(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法律盲的首要原因.AMD的疾÷仕婺炅湓龀?60~69岁的患病率20.45%,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34.11%.近期一项对70岁以上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AMD是引起低视力及盲目的主要原因,其检出率为41%,其中早期AMD占32%,地图状萎缩占4.4%,盘状变性占3.8%.临床上AMD可分为渗出性(湿性)和非渗出性(干性)两型,两型早期都有玻璃疣、色素紊乱和中心凹反光消失,视力可以正常.  相似文献   

8.
陈松 《临床眼科杂志》2001,9(5):432-435
老年黄斑变性 (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 6 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法律盲的首要原因。AM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 ,6 0~ 6 9岁的患病率 2 0 .45 % ,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 34.11%。近期一项对 70岁以上人口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AMD是引起低视力及盲目的主要原因 ,其检出率为41% ,其中早期 AMD占 32 % ,地图状萎缩占 4.4% ,盘状变性占 3.8%。临床上 AMD可分为渗出性 (湿性 )和非渗出性(干性 )两型 ,两型早期都有玻璃疣、色素紊乱和中心凹反光消失 ,视力可以正常。由…  相似文献   

9.
一、老年人视力与屈光状态:老年人由于视细胞发生生理性老年性变化而视力减退。大江对524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视力调查,发现60岁以上视力逐渐下降,65岁以上其下降趋势更加明显,60—69岁组平均视力0.63,70—79岁组0.36,80岁以上降到0.26。小向等调查60岁以上门诊患者1813人,双眼视力均在0.1以下者170名(9.3%),单眼在0.1以下者349名(19.2%),共计519名  相似文献   

10.
李铭  魏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2):251-25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WHO现阶段三大防盲重点眼病之一,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2%因患本病而导致单眼失明,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AMD的患病率也在增加。 AMD就其临床表现分为干性 AMD和湿性AMD,湿性AMD对患者的视力危害最大,目前AMD的治疗很多(主要是针对湿性AMD),主要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以下对近年来湿性AMD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黄斑转位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治疗新的方式的发展是对眼科研究人员的主要挑战之一。所有报告治疗湿型 AMD的方法如手术切除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neovascular,CNV)〔1、2〕、放射治疗〔3〕和抗血管增生因子〔4〕的治疗 ,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光动力学治疗的作用仍在观察中 〔5〕;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术初步用于临床 ,结果还不令人满意〔6〕,局部激光光凝治疗仍有相对可靠的效果 ,然而 ,激光治疗仅是所有病人中的 2 3%可以施行 ,而且在首次成功治疗后可以再生〔7、17〕。Machemer和 Steinhorst〔8…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黄斑变性(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或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是近来50岁以上老年人严重性致盲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已为国内外所关注,早期发现AMD中心凹以外新生血管膜,可用氩激光治疗。因此早期诊断AMD甚为重要。研究表明,AMD早期视力虽然正常,但FM_(100)色彩分辩力,对比敏感度及眼电生理已有异常,视网膜敏感性降低。AMD早期眼底特征是黄斑区出现玻璃膜疣(drusen),虽然大多作者认为drusen是AM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早期AMD的drusen与色觉功能改变尚缺乏研究,本文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黄斑色阈值程序,对65例视力正常,眼底有drusen的早期AMD病人进行检测,以探讨早期AMD颜色明度敏感性的改变及与drusen的关系,并评价黄斑色阈值在AM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是西方发达国家 6 5岁以上老人中心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1 ]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是 AMD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激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但激光对于严重视力损害的保护是以中心视力下降为代价的[2 ,3] 。局限性视网膜黄斑转位术(L MT)无需切开视网膜 ,手术方式简单 ,并发症少 ,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在兔眼上建立局限性视网膜转位与视网膜脱离模型 ,对手术后的视网膜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以为临床开展局限性视网膜转位术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成年健康灰兔 …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现代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特发性老年性黄斑裂孔 (idiopathicsenile.macularhale,ISMH)是指在老年人 ,大体正常眼的视网膜黄斑区 ,从中心凹开始发生的全层视网膜裂孔。严重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 (平均视力 2 0 / 2 0 0 ) ,80 %视力<0 .2〔1〕,主要发生于 60岁年龄段 ,屈光正常的老年妇女 ,占总患病人数的 66~ 91% ,群体发病年龄平均为57~ 66岁 ,对侧眼患病为 3~ 2 2 %。〔2、3〕目前 ISMH的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此类患者中心血管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认为 ISMH的发病可能与脉络膜缺血有关 〔4〕。另外发现因雌激素治疗或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黄斑裂孔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60岁以上成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本病早期表现为黄斑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轻度萎缩,视力可无改变或轻度下降。此期没有专门有效的药物或外科治疗能纠正其视力下降。大多数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AMD)病人只有轻度视力障碍。有些病人玻璃膜疣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区融合,并会引起中心视力的严重丧失。约10%AMD 病人视力降至20/200或更差,其病眼只有一些萎缩性改变。而90%的病人视力更严重下降的原因是异常的新生血管从脉络膜长入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化或新生血管膜)。不经治疗,新生血管膜在黄斑形成瘢痕组织并由此导致中心视力的永久丧失。早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引起感觉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视网膜下出血和呈灰绿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色改变,硬性渗出(脂质沉着)在此期也很常见。这时作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强荧光充盈新生血管膜及渗漏勾画出了新生血管区域的轮廓。如果在新生血管长入中心黄斑区或瘢痕组织形成前就发现,可用激光作光凝治疗。以最近的荧光血管造影为指导,用强激光对整个新生血管区作光凝。在新生血管长入黄斑中心或瘢痕组织形成以前就作激光治疗可使严重视力障碍的危险降低50%以上。应对有发生新生血管危险的病人进行监视,对有新生血管形成早期体征和症状的病人应给予充分评价。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黄斑变性简称(SMD)是老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65岁后患病率急剧增高,75~85岁间患病率高达27.9%临床上SMD 分为渗出性(湿性)和非渗出性(干性)两型,而开始均有玻璃膜疣(dru-sen)和色素改变,逐渐出现视力不可逆的下降。引起视力障碍主要是在渗出性新生血管阶段。研究证明:氩激光光凝可减轻SMD 中心凹外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所致  相似文献   

17.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干性AMD是AMD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会引起视力逐渐下降,病情进展非常缓慢,干性AMD病程发展到晚期时,出现地图样萎缩,中心视力也会缺失.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由慢性炎症损伤、氧化应激损伤、脂褐质沉积及玻璃膜疣形成、脉络膜血供不足等引起,针对病因治疗是当前主要治疗方案,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番红花酸、姜黄色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纳米二氧化铈和人单克隆抗体、光感受器及干细胞移植等目前均用于治疗干性AMD.本文就干性AMD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和发展的脉络膜毛细血管、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和视网膜的变性。AMD是欧美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首要原因。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AMD的患病率将不断上升。据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估计,每年约有10万人罹患AMD,因本病新致盲者超过1.6万。Framingham眼科研究所的调查资料表明,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1/3的女性和1/4  相似文献   

1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简称AMD)是西方国家5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首要原因。视力突然丧失主要发生在渗出性AMD的新生血管阶段,故过去对这种病变进行激光治疗,但近年来研究已逐渐重视AMD早期非渗出性阶段,使其早期诊断,推迟发病年限,预防老年人的盲目。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兴起,自动视野计提高了眼科诊断水平。Humphrey视野分析仪是一个多点静态定量的视野检查仪,供视中心30°内的视野检查,并准确地测试黄斑功能,近年来多用于青光眼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2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的疾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且视力损害逐渐加重。其中,色素上皮脱离(PED)在AMD中很常见。因各研究报道的结果不一致,本文通过参考详细定量参数,如高度、面积、宽度、最大线性直径,进行了全面文献回顾来评估PED与视力的关系。PED的存在可能与相对良好的视力相容,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其存在或其形态的某些方面对视力有显著的影响。但PED的存在可能预示着需要更常规的治疗,如PED发展会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的再激活和渗出,将导致长期视力丧失。因此需要标准化定义和分类研究来评估PED和视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就PED患者色素上皮形态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