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氮嗪(DZ)预处理能否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而减轻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原代培养9~10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Z0,30,100μmol/L和DZ100μmol/L+5-羟癸酸(5-HD)100μmol/L预处理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神经元自缺氧前2d开始,每天实施以上对应浓度DZ预处理1h。连续3d。于体外缺氧4h复氧48h后,采用四唑蓝比色法测定海马神经元活力,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后海马神经元的活力下降,凋亡率增大,JNK蛋白表达增强(P〈0.05)。与其他预处理组比较,DZ100μmol/L预处理组的神经元活力高,凋亡率低(P〈0.05),其他预处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Z预处理后,JNK蛋白表达减低,且DZ100μmol/L组表达弱于DZ30μmol/L组(P〈O.05)。同时给于5-HD预处理后,DZ未能抑制JNK蛋白表达。结论DZ预处理可能抑制JNK表达而减轻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传至第3代,细胞自然纯化,实验设正常对照组(N)、SP600125组(SP组,10 μmol /L)、缺氧/复氧组(H/R组)和缺氧/复氧+SP600125组(H/R+SP组).分别利用MTT法、AnnexinV/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WB法检测缺氧8 h,复氧4、6、12、24 h时细胞存活率、凋亡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结果 ①缺氧/复氧后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SP600125阻断JNK通路后细胞活力高于H/R组;②缺氧/复氧后细胞凋亡率增加,SP600125阻断JNK通路后能够减轻细胞凋亡.③各组AC的JNK水平无显著变化,缺氧/复氧干预后p-JNK表达上调,用SP600125阻断JNK通路后,H/R+SP组较H/R组p-JNK水平降低.结论 JNK信号通路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O-1对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7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组(C组)、正常培养+血晶素组(C+H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血晶素组(D+H组).C组正常培养方法培养.C+H组在正常培养的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血晶素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后按正常培养24h.D组神经元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D+H组神经元用10μmol/L血晶素处理24h后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进行神经元纯度鉴定,细胞存活率,HO-1-mRNA表达,HO-1、Apaf-1、Caspase3蛋白表达,细胞色素C和神经元凋亡的检测.结果C+H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C组(P〈0.01),Apaf-1、Caspase3、细胞色素C、神经元存活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C组(P〈0.01),Apaf-1、Caspase3、细胞色素C高于C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低于C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高于C组(P〈0.01);D+H组神经元HO-1-mRNA和HO-1表达高于D组(P〈0.01),Apaf-1、Caspase3、细胞色素C低于D组(P〈0.01),神经元存活率高于D组(P〈0.01),神经元凋亡率低于D组(P〈0.01).结论HO-1降低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Apaf-1、Caspase3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辣椒素对A549细胞缺氧复氧后增殖活力和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7组:正常培养组(control组);缺氧36h复氧24h组(HR组),用5种不同浓度(0.25μM组,2.5μM,25μM,250μM,2500μM)辣椒素处理后缺氧复氧组(cap0.25+HR组、cap2.5+HR组、cap25+HR组、cap250+HR组、cap2500+HR组)。除了control组,各组A549细胞于含有1%O2 、94%N2、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36h,然后置于普通培养箱中复氧培养24h,建立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辣椒素处理组根据各种浓度在缺氧前给予辣椒素。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收集control组、HR组、cap25+HR组、cap250+HR组细胞,用Annexin V 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 与HR组比较,cap2.5+HR组、cap25+HR组、cap250+HR组细胞增殖活力增加(P<0.05),cap2500+HR组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5)。与HR组比较,缺氧前给予辣椒素的A549细胞缺氧复氧后凋亡率降低(P<0.05),高浓度(250μM)保护作用更明显。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内辣椒素可提高缺氧复氧A549细胞增殖活力,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鼠胚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致细胞凋亡模型。方法在大鼠鼠胚海马神经元培养基础上,给予不同时间的缺氧复氧,应用Wright-Giemsa染色、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缺氧和复氧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加,其中缺氧4 h复氧48 h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最为显著。结论缺氧复氧可诱导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缺氧4 h复氧48 h可作为细胞凋亡模型。  相似文献   

6.
脑神康胶囊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神康胶囊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Bcl 2、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损伤组、中药低、中、高浓度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损伤组及中药组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中药各浓度组于复氧时换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的培养液,采用MTT法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采用RT PCR法检测Bcl 2和Bax mRNA的表达并计算两者比值。结果损伤组细胞存活率及Bcl 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均<0.01),凋亡率及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Bcl 2/Bax降低(P<0.01);中药各浓度组较损伤组细胞存活率及Bcl 2 mRNA表达均升高(P均<0.01),凋亡率及Bax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Bcl 2/Bax增加(P<0.01),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脑神康胶囊对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减少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ribulus terrestrisL.saponion,TTLS)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经缺氧一复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先用95%N:与5%CO2混合气体造成细胞缺氧3h,再给予95%O2。与59/6CO2混和气复氧12h,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凋亡模型。中药组于缺氧-复氧时均加入TTLS进行干预。AnnexinV—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JC-1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酶标仪测定神经元胞浆内caspase-3/7的活性,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细胞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细胞缺氧3h复氧12h后,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胞浆内caspase-3/7活性增多,Bax蛋白大量表达(P〈0.01)。TTLS能抑制缺氧-复氧损伤的皮层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减少caspase-3/7活性,并可降低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缺氧一复氧可以诱导皮层神经元的凋亡。TTLS可降低缺氧-复氧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抑制caspase酶活性,降低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总苷(AST)在缺氧/复氧所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采用DNA琼脂糖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 法检测ERK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海马神经元细胞经缺氧/复氧后发生了明显凋亡形态学的改变,凋亡率增加,AST(20、40 mg/L)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率和胞质钙离子浓度,且促进磷酸化ERK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黄芪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钙超载、激活细胞ERK信号存活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氮嗪(DZ)预处理能否通过上调Akt信号增强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9~10 d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氧+DZ 100 μmol/L组(c组)、缺氧+DZ 100 μmol/L+5-羟癸酸100 μmol/L组(D组)、缺氧+DZ 100 μmol/L+LY294002 50 μmol/L组(E组),自缺氧前2 d开始,神经元接受DZ预处理,每天1次,每次1 h.每次实验,每组16孔或2皿细胞,实验重复3次.比较缺氧4 h复氧48 h各组海马神经元的活力、凋亡率、Akt、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程度.结果 缺氧复氧后C组吸光度值较B、D、E组显著增高(P<0.05);其他缺氧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凋亡率较B、D、E组显著减低(P<0.05).C组Akt、Bcl-2表达较B、D、E组强烈(P<0.05),Bax表达则减弱(P<0.05).B、D、E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Z可经Akt信号通路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而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MMECs,制作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N组)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LY294002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LY294002组)、PDTC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PDTC组),均进行缺氧2h复氧2h.复氧2h时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显微结构.结果:与N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HR组比较,LY294002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PDTC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LY294002组比较,PDTC组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MMECs活力明显降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缺氧复氧调控过程,该通路可促进MMECs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0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每组34只。模型组和丁苯酞组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丁苯酞组大鼠建模后给予丁苯酞(4.5 mg·kg-1)治疗,假手术组大鼠每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表现,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38、磷酸化p38(p-p38)和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Bcl-2、p38和MAPK mRN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核和细胞膜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破裂,细胞核固缩;丁苯酞组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细胞结构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P<0.01),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MAP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MAPK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丁苯酞可通过抑制海马组织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组(Model)、黄芪甲苷组(AS-IV)、溶剂对照组(DMSO)。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进行复氧复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Bax、Bcl-2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ontrol组细胞呈两极或多极,突起明显,突起之间相互交织成网状,胞体折光性强;Model组细胞胞体突触减少,细胞皱缩、变圆,胞质凝聚,细胞间连接大量减少;AS-IV组细胞损伤情况较Model组显著缓解。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漏出率、Bax/Bcl-2值及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IV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LDH漏出率、Bax/Bcl-2及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MSO组无差异(P 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细胞(H9C2)不同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时间对自噬(Autophagy)及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按照不同复氧时间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 组)、缺氧组(B 组)、复氧2 h组(C组)、复氧12 h组(D组)、复氧24 h组(E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LC3 II/LC3 I的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活力.结果 HR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氧组及各复氧组细胞的LC3 II/LC3 I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2 h组比值最高(P<0.05);缺氧组及各复氧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2 h组细胞活力最低(P<0.05).结论 利用三气培养箱可以造成H9C2细胞HR损伤;细胞缺氧可以激活细胞自噬,复氧后自噬进一步激活,以12 h自噬激活最明显,24 h下降至缺氧组水平,同时细胞缺氧造成细胞损伤,复氧后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在复氧12 h时细胞活力最低,复氧24 h细胞活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凋亡及Bc 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W 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乳剂对照组,缺氧4 h后复氧12h、24 h、36 h、48 h、60 h、72 h组,加异丙酚250μmol/L缺氧4 h后复氧12 h、24 h、36 h、48 h、60 h、72 h组。分别于各时间点检测每组细胞凋亡及Bc 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细胞随着时间延长凋亡不断增加,Bc l-2蛋白24 h时间点表达最高,随后逐渐降低,Bax蛋白24 h表达低,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72 h时间点最高,Bc l-2/Bax蛋白比值于24 h、48 h和72 h时间点分别为1.4、0.8和0.6。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异丙酚处理组凋亡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降低,Bc l-2蛋白24 h内表达升高达峰值,此后有所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且Bc l-2蛋白表达持续高于Bax蛋白,Bc l-2/Bax蛋白比值保持在1.6~1.8之间。结论:异丙酚可抑制缺氧复氧后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 l-2和Bax蛋白的动态变化,使Bc l-2/Bax蛋白比值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而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 (Thioredoxin ,Trx)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损伤中对神经元生长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①海马神经元培养和缺氧实验。取当天出生的SD大鼠 ,在无菌条件下断头取脑 ,分离双侧海马 ,参照文献进行鼠海马神经元的培养 ;取培养 10d的海马神经元 ,参照文献进行缺氧实验 ,在缺氧条件下继续培养 3h ,部分细胞在缺氧 3h后迅速更换新鲜培养液 ,在正常供氧环境下分别继续培养 12h、2 4h或 48h ,同时设置未缺氧的正常海马神经细胞作为对照。②Trx干预。取培养 10天的海马神经元 ,加入 2 0 μg/ml的Trx ,作用 1h后如上操作开始诱导缺氧 /复氧 ,如上设定时点终止培养。③细胞活力测定和caspase -3活性测定。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caspase-3活性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实验数据以 x±s表示 ,用ANOVA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缺氧 /复氧组2 4/4 8h时点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 (P <0 .0 0 1) ,Trx处理组的细胞活力也进行性下降 ,但与缺氧 /复氧组相比 ,2 4/4 8h时点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 (P <0 .0 5 ) ;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rx处理组的细胞活力仍降低 (P <0 .0 5 ) ;在缺氧 /复氧组在复氧 12~ 48h ,caspase -3样蛋白酶活性明显增高 ,以复氧 2 4h为最高 (P <0 .0 0 1) ,在Trx处理组 ,神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级联反应过程 ,其中caspase -3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它可促进脑部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死亡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也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 ,观察在缺氧或缺氧再复氧后不同时间caspase -3活性的动态变化及caspase -3抑制剂预处理对其影响 ,研究caspase -3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干预效果 ,为缺血性脑损伤的在体针对性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研究资料。取当天出生 (P1)的SD大鼠 ,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诱导体外培养 10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 3h ,再复氧 12~ 48h ,并在缺氧前 1h用不同剂量的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MK进行干预处理 ,同时用溶剂DMSO处理进行对照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底物裂解法检测caspase -3样蛋白酶活性。用方差分析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发现 ,缺氧 /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逐渐降低 ,caspase -3活性明显增强 ,复氧2 4h达高峰 ;溶剂DMSO处理后神经元存活率及caspase -3活性与缺氧 /复氧神经元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用Ac -DEVD -CMK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caspase -3活性降低 ,细胞存活率增高 ,并呈剂量依赖性 ,但抑制caspase -3样蛋白酶的活性并不能完全逆转神经元的死亡。本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癫痫持续状态组( SE组)和JNK抑制剂SP600125组( SP组)。应用HE染色和荧光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病理变化和神经元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JNK及其下游效应分子c-JUN磷酸化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E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缺失、凋亡明显[( 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26.34±3.04)%, P<0.05];SP组较SE组大鼠死亡率明显下降(分别为6.25%、37.5%,P<0.05),细胞缺失和凋亡明显减少[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48±1.37)%、(26.34±3.04)%, P<0.05];同时,SE组大鼠海马磷酸化JNK(p-JNK)和磷酸化c-JUN(p-c-JUN)显著增加(OD相对值分别为0.447±0.025、0.552±0.035,与对照组相比, P<0.05),应用SP600125的SP组JNK和c-JUN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OD相对值分别为0.211±0.016、0.237±0.028,与SE组相比, P<0.05)。结论 JNK抑制剂SP600125通过抑制JNK及c-JUN磷酸化水平对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蕾  王宝辉  吕望  泮辉  胡坚 《浙江医学》2015,37(13):1124-1128
目的 研究藤黄酸(GA)诱导人肺癌细胞H1975凋亡的分子机制,探讨氧自由基(ROS)和JNK信号通路在GA杀伤 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H1975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GA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Annexin V/PI 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DCFH-DA 法测定ROS 含量,JC-1探针染色分析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检测JNK 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GA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1975细胞的增殖,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或0.01)。1、2.5 和5滋mol/L GA 作用24h 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51.8%和75.1%,剪切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 和cleaved PARP 的表达随GA 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GA 作用2h 后H1975细胞ROS 含量显著升高,磷酸化JNK(p-JNK)表达上调(P<0.05或0.01)。GA 作用16h后各实验组细胞MMP 均明显降低(均P<0.05)。GA 作用24h后实验组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ax、Bak、Bik表达增加,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 或0.01)。结论 GA 具有诱导H1975 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可能机制是上调细胞内ROS含量,激活JNK 信号通路,进而引起MMP 降低和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小干扰RNA对缺氧/复氧诱发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PTP-1B小干扰RNA转染后培养24h,然后缺氧处理4h,再复氧6h(4H/6R)。心肌细胞的凋亡用TUNEL染色法测定;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细胞PTP-1B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比色法衡量凋亡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共免疫沉降法检测与Fas受体结合的PTP-1B的数量。结果缺氧/复氧的处理不仅严重损伤了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同时也上调了心肌细胞PTP1B蛋白的表达水平;PTP-1B小干扰RNA显著地减少了缺氧/复氧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PTP-1B小干扰RNA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2.1&#177;1.4)%和(23.2&#177;1.6)%,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TP-1B小干扰RNA显著增加了Akt的磷酸化水平,抑制了Caspase3和Caspase8的酶活性,同时降低了PTP-1B与Fas受体的结合。结论PTP-1B是一个缺氧/复氧(4H/6R)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针对PTP-1B的小于扰RNA可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的Akt磷酸化水平,凋亡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酶活性被抑制,以及PTP1B与Fas受体结合的减少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王彦  杨静  李天佐 《北京医学》2008,30(9):546-548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损伤反应的影响.方法 培养12d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再培养24h组(Nor组)、缺氧4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0μmol/L缺氧4h后复氧24h组(Pro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组化方法 测定nNOS蛋白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元凋亡率.结果 缺氧后Ano组nNOS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加入异丙酚后能减少nNOS蛋白含量(P<0.01)和细胞凋亡率(P<0.05),Pro组细胞存活率较Ano组增加(P<0.05),但与Nor组比仍下降(P<0.05).结论 异丙酚能提高体外海马神经元的抗缺氧能力,减少nNOS蛋白过度表达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