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寨卡病毒最初是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一只恒河猴中发现的。该病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员,被归类于“火炬病原体”,主要由伊蚊传播给人类。由于感染症状轻微,寨卡病毒开始很少被了解,2015年在巴西爆发以后,人们才意识到寨卡病毒的传播和疾病严重后果。寨卡病毒在母亲怀孕期间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的小头畸形。小头畸形是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第一个先天性异常。小头畸形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胎儿大脑发育异常导致头部小于正常尺寸,通常伴随着认知和生理延迟。小头畸形是神经系统畸形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残疾的预测指标。然而,寨卡病毒垂直传播的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寨卡病毒感染与小头畸形之间的可疑联系是一个紧迫的全球健康问题。除了小头畸形,寨卡病毒也可引起格林-巴利等其他疾病。但是,目前并没有寨卡病毒疫苗,现在的治疗指南基于有限的证据,大部分是对症治疗,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寨卡病毒疫苗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发现与人类出生缺陷有关的重大传染病,世卫组织发出了全球性的警报,宣布了这个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综述描述了目前对寨卡病毒感染的起源、流行、传播,胎儿小头畸形,寨卡病毒与小头畸形和其他疾病的关系,以及寨卡病毒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期以来,寨卡病毒( Zika virus)疫情在全球多地肆虐,特别是南美州、中美州及加勒比海地区疫情严重[1]。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寨卡病毒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我国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2月3日公布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6 d后我国确诊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止到2016年2月28日我国已出现8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寨卡病毒作为主要由蚊子传播的黄病毒,已明显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目前人们对该病毒尚缺乏充足认识,国内更是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就寨卡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控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2015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泛美卫生组织(PAHO)发布关于寨卡(Zika)病毒的全球警告.2016年1月22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二级旅行警告,将22个国家划为出行敏感地区,建议人们尽量避免出现在疫情发生地,且孕妇尤须警惕.截至2016年2月15日,中国已报道两例输入性、口岸检出的Zika病毒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4.
寨卡病毒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发现,此后主要在非洲、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散发流行.2015年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快速扩散,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并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IgM.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蚊虫的叮咬.本文从流行病学、生物学、致病机制与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寨卡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这种新发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寨卡病毒为一种虫媒传播病毒,于1947年首次被人们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低热、关节痛或结膜炎.但该病毒也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小头畸形、吉兰-巴雷综合征、睾丸损伤及眼部病变等.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11月宣布,将寨卡病毒疫情视为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的持续挑战.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上市,临床上主要采取休息、补液等对症治疗.疫苗为预防寨卡病毒感染及复燃的重要手段,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寨卡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叮咬人体后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先天性寨卡病毒综合征,其中以小头畸形最为常见。本文就寨卡病毒对胎儿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寨卡(ZIKA)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与之相关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和小头畸形。诊断寨卡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断的准确率。然而,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及疫苗。因寨卡病毒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寨卡病毒的流行特征、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寨卡病毒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Zika virus-associated Guillain-Barré syndrome,ZIKV-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疾病,是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并发的神经后遗症之一.虽然ZIKV-GBS的临床表现多遵循GBS的经典表现,但由于病原体不同导致其致病机制、病情严重程度及结局与经典型GBS存在较大差异.随着ZIKV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流行,ZIKV-GBS的发病率也急剧增加.目前仍缺乏针对ZIKV的治疗性(抗病毒药)或预防性(疫苗)干预措施.因此,进一步了解ZIKV及ZIKV-GBS对于预防和治疗ZIKV-GBS至关重要.本文就ZIKV结构特点、ZIKV-GBS临床特点、动物模型研究及致病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提供新的见解和认知,同时为ZIKV-GBS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我国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发生后,相关微博的数量变化规律、内容特点、博主特征以及微博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016年2月2月9日至2016年3月9日内与寨卡病毒相关的微博,对检索出的微博进行趋势分析并按发布日期进行分层抽样,对抽取的130条微博样本进行博主特征和博文内容的分析。以转发数界定微博影响力,通过对比影响力较大和影响力较低的微博特征,得到微博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病例发生后的次日,微博数量达到最高峰,随后波动并逐渐减少。博主特征方面,130位博主中个人有70个(53.8%),媒体有32个(24.6%),疾控或政府部门有17个(13.1%);个人认证有12个(10.0%),机构认证的有56个(43.1%),无认证的有61个(46.9%)。博文内容分为新闻事件58个(44.6%)、寨卡病毒传播和其关联疾病介绍23个(17.7%)、寨卡病毒防治措施介绍10个(7.7%)以及其他39个(30.0%);有63.1%的微博未表明信息来源。影响力较大的微博主要来源于主流媒体,博主较高的等级、较多的粉丝数、有认证以及较多的博文字数都是影响力的促进因素。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中,微博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内容以相关新闻事件为主;主流媒体是重要的传播主体,具有较大影响力;卫生相关部门的影响力有待提高,须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11.
12.
寨卡病毒(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员,是一种以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RNA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传播等途径传播。寨卡病毒感染人体后一般引起较轻的临床症状,但也可引起吉兰-巴雷综合征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和药物可用于寨卡病毒病的防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合适的实验模型用于寨卡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研发。本文主要对目前研究已构建的寨卡病毒感染动物模型进行综合整理,对比这些模型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寨卡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及疫苗和药物的制备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郭娇菡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2,49(1):144-148,158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可造成宿主神经系统损伤,与胎儿头小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相关.有许多针对包括ZIKV在内的黄病毒疫苗与抗病毒药物正处于研发阶段.本文总结了辅助ZIKV感染的宿主因子研究现状,有助于揭示ZIKV的感染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可造成宿主神经系统损伤,与胎儿头小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相关。有许多针对包括ZIKV在内的黄病毒疫苗与抗病毒药物正处于研发阶段。本文总结了辅助ZIKV感染的宿主因子研究现状,有助于揭示ZIKV的感染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寨卡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建立寨卡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构建81种虫媒传播黄病毒和寨卡病毒的系统进化树,比较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4型、日本脑炎病毒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分析亚洲型和非洲型寨卡病毒基因变异位点,尤其是中国的4株输入性寨卡病毒基因序列.通过比较亚洲型和非洲型寨卡病毒全基因组核酸序列,设计一组寨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和探针,并检测其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81种虫媒传播黄病毒中,寨卡病毒与Spondweni、Kedougou病毒同源性最近.全基因组核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4型的同源性比日本脑炎病毒更近,而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寨卡病毒与日本脑炎病毒的同源性更近.与传统亚洲型寨卡病毒比较,广东GD01株有5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广东GDZ16001株有3个,浙江ZJ03株有6个,赣县VE Ganxian株有33个.所设计的PCR引物和探针对质粒标准品检测呈阳性,检测下限为100拷贝/mL,对细胞培养的寨卡病毒RNA检测呈阳性,而对登革病毒1~4型和日本脑炎病毒检测呈阴性.结论 寨卡病毒与Spondweni病毒同源性最近,赣县VE Ganxian株的高变异显示寨卡病毒正在快速变异.本研究设计的PCR引物和探针可用于亚洲型和非洲型寨卡病毒株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寨卡病毒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 E)的非包被ELISA方法,检测被感染的细胞内E蛋白的表达情况,用于抗寨卡病毒药物筛选。方法将寨卡病毒感染的贴壁细胞固定在孔板上,加入抗体与之结合,并确定抗体浓度,建立E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木脂素类化合物C1的抗病毒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RT-PCR)验证这种非包被ELISA方法的准确性;并排除该方法对登革病毒的交叉反应。结果经过优化,未感染的细胞的背景OD450降低到0.20左右,采用该方法检测的抗病毒活性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且该方法对登革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建立了一种寨卡病毒E蛋白的非包被ELISA方法,可用于抗寨卡病毒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