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进行的10例全腔镜下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手术前准备,术中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0例手术均开展成功,医护配合默契,并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技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詹必成 《安徽医学》2014,35(12):1641-1643
目的探讨使用胸腹腔镜完成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下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完成食管-胃胸内吻合。结果中转开胸2例。手术时间215~400 min,术中出血30~500 m L,清扫胸部淋巴结6~18枚,腹部1~14枚。术后:肺炎7例,吻合口瘘3例,均保守治愈。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转移。结论采用胸腹腔镜行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4.
莫靓  贺大璞  韦兵  聂军  阳志  谢首智 《浙江医学》2017,39(24):2285-2287
目的探讨全胸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拔除胸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一例中转开腹或开胸。手术时间5.6~8.8(7.0±1.3)h,术中平均出血量200ml,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3.16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13d,平均住院时间13.93d。发生颈部吻合口瘘4例,声音嘶哑2例,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微创、有效,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胡四毛  俞学锋  潘建辉 《安徽医学》2013,34(12):1792-1794
目的 探讨影响电视胸腔镜、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麻醉处理安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3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对置入F35~39 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定位,胸腔镜手术期间行单肺通气,腹腔镜气腹期间改双肺通气.结果 30例手术及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维持平稳,手术平均时间(243±42) min,其中单肺通气平均时间(102±19)min.术中肺萎陷不佳或SpO2持续〈95%时,及时通过纤支镜调整导管位置,清除气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合理选择麻醉用药,双腔管定位准确,术中采用适宜的呼吸管理模式、术者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是胸、腹腔镜联合手术麻醉管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ORR为83.33%(25/30),对照组为80.00%(2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1、2、3天,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的CD3+、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出院前1 ...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49-51
目的探讨联合胸腹腔镜手术在食管癌切除中的安全性、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共5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联合胸腹腔镜切除术,左侧俯卧位下胸腔镜游离食管及胸部淋巴结清扫;再平卧位,腹腔镜游离胃及腹部淋巴结清扫,然后将胃制成管状,并左颈部手工分层吻合。结果本组资料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除1例因肿瘤明显外侵中转开胸完成手术外,其余51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4例,声音嘶哑4例,颈部吻合口瘘2例。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等特点,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相关术后并发症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拟采用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随访2年,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明显,创伤性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胸、腹腔镜在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采用胸、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 9例上段食管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9例中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4 5~ 64岁 ,平均 5 1.5岁。食管钡餐透视显示病变长度 2 .5cm 1例 ,3~ 4cm7例 ,5cm1例 ,均有管腔狭窄、粘膜紊乱、充盈缺损或溃疡龛影表现。纤维食道镜检查见食管内肿块 ,表面糜烂或溃疡 ,组织脆 ,易出血 ,活检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均找到癌细胞。 9例均做胸部CT检查 ,未见食管肿块侵及气管和大血管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前相关检查重要脏器功能正常 ,无手术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院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9例.腔镜组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34例,同期开放组传统三切口手术55例,回顾性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P<0.05);腔镜组及开放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术后胸腔引流量和留置胸管时间方面均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及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或转移率、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切口手术比较,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和生存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留置胸管时间明显优于传统三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7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02例)采用传统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腔镜组(95例)采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情况,并检测术前和术后肺功能指标(VC、FEV1.0、MVV)变化。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虽然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清扫淋巴结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VC、FEV1.0、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但腔镜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肺功能影响较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庆  汪斌 《广西医学》2016,(1):123-125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联合腔镜治疗的24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2例,女60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18例,中段190例,下段34例。结果本组手术除6例中转开胸或开腹手术以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10~380 min,平均280.5 min,胸腔镜时间60~130 min,腹腔镜时间40~100 min;术中出血150~420 ml,平均211.6 ml;清扫淋巴结8~42枚,平均16.5枚,其中纵隔淋巴结10.5枚,腹腔淋巴结6枚。主要术后并发症有吻合口瘘10例(4.1%),吻合口狭窄7例(2.9%),乳糜胸6例(2.5%),肺部感染48例(19.8%),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13例(5.4%),心律失常16例(6.6%),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33个月,15例发生转移复发,22例死亡。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随着外科腔镜学习曲线临床经验的积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高炳玉  吴毓优  刘玉  郑立平 《海南医学》2016,(15):2463-2465
目的:评价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费用以及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手术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 VAS评分分别为(101.2±35.6) mL、(1.0±0.8)分,对照组为(132.5±46.7) mL、(2.5±1.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58422.0±16143.6)元,对照组为(52142.2±11002.3)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12/40)、12.5%(5/40),较对照组的52.5%(21/40)、37.5%(15/40)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切除数目、切缘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数目、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与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效果相当,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61例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资料.结果:6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90~460 min,平均(365.65±45.48) m...  相似文献   

19.
李刚  刘衡  谭光忠 《重庆医学》2013,(29):3547-3548
目的总结采用腹腔镜辅助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1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游离胃,右胸后外侧切口游离食管,常规淋巴结清扫,同时右胸顶食管胃行机械吻合术。结果 1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201.48±49.57)min,术中出血量(270.52±110.41)mL,淋巴结清扫(25.31±11.45)枚,住院时间(16.87±5.21)d。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除1例肺栓塞死亡外,其余均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Ivor 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安全、可行、微创、相对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TLE)与Ivor Lewis(ILE)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TLE组和常规ILE组。比较两组总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共招募150例患者,其中TLE组75例,ILE组75例,TLE和ILE手术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相似,且TLE减少了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住院天数,这些结果显示TLE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