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淘汰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广州血液中心24 886例参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献血资料,统计分析其淘汰原因。结果 2014—2016年机采血小板淘汰率分别为5.82%、5.60%和4.97%。征询不合格、查体不合格、快速检测不合格、采血过程不合格及血液复检不合格淘汰占淘汰总数的构成比分别为12.11%、13.67%、39.60%、16.64%、17.98%,其中以快速检测不合格原因最多。初次献血者淘汰率高于再次献血者(12.58%比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检测不合格是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淘汰的主要原因,血站在招募和献血服务中对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解疑和干预,可能会提高血液初筛合格率,减少献血人员流失。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三明地区血液安全状况,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我们对三明地区2010~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核酸检测结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中心血站2011年1月—2016年12月检测标本274 644份作为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完成后常规血清分离完毕后,采用ELISA测定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TP等情况;排除ELI‐SA有反应性的标本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标本后,再做核酸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中的检测效果。结果 274 644份标本均完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CV检查中共有353份对两家试剂阳性,阳性率为0.13%。核酸检测结果显示:HBV异常142份,占0.05%,HCV异常3份0.001 2%及HIV1例,占0.000 4%;无偿献血者HBV检测异常率为0.13%、HCV异常率为0.002 7%,均低于ELISA异常率0.72%及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及核酸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测定中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赣州市2017—2019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原因,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赣州市2017—2019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采集样本严格依照实验室操作程序进行,资料来源为赣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者采集全血后的检测结果.统计2017—2019年各类血液产品报废情况,分析并统计各类血液产品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及其与血液检测结果的关系,为完善该地区安全血源招募和献血者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该市15184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登记表及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分布情况及其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率。结果该地区无偿献血者以男性(78.91%)、年龄以35岁以下(63.44%)、在职职员(34.08%)、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39.59%)为主体;献血模式以个人自愿(53.58%)和团体自愿(38.41%)为主。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体不合格率为4.29%,其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模式的无偿献血者组间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079、38.103、61.042、41.191、44.07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献血模式为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根据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点有效开展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认真做好献血前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全面开展核酸检测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情况,探明目前筛查模式的适合性,有效保障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中心169808例无偿献血者使用“两遍ELISA检测+一遍核酸检测”的检测策略,将HBsAg和HBVDNA为阳性的献血者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民族、职业、献血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169808例献血者HBV总阳性率为0.393%,ELISA阳性率为0.359%,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034%。HBV感染者献血人群的特征为18~25岁、男性、中专及以下、汉族、其他、初次献血,HBV感染者的因素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献血方式有关,与民族无关。结论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BV阳性率有一定比例,使用“两遍ELISA检测+一遍核酸检测”模式可以降低因ELISA漏检而导致的输血后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陕西省域内无偿献血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分析省域内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情况,以期为制定适宜的血液筛查策略和献血者归队方法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 选定有区域代表性的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与安康市3家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2种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毒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HIV,将所有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对290 341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筛查,总计352例初检结果为不合格(含1例ELISA-/NAT+有反应性),筛查反应率0.12%;所有样本送至属地市疾控中心检测,最终确证阳性11例(含核酸检测阳性1例),确证阳性符合率3.79/10万。结论 陕西省域内无偿献血者中HIV阳性符合率低,提示目前无偿献血者HIV的血液筛查策略有待改进,同时也为献血者归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格血液的采集,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3年我市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产生的原因及报废率。结果在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中,不足量占66.47%、脂肪血占10.18%、溶血占7.19%、离心破袋占6.69%、间隔期不足占3.69%、凝块占1.5%、渗漏占1.15%、过保存期占0.60%、保密性弃血占0.50%。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让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平  黄筱曼 《广西医学》2009,31(11):1695-169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寻求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方法对柳州市2005~2008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2005~2008年血液报废率为6.75%,ALT不合格率为3.80%.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次为HBsAg0.92%、梅毒抗体0.77%、抗-HCV0.71%、抗-HIV0.55%。结论加强对献血者健康征询和宣教,提高检测试剂质量可降低报废率,节省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刘英杰  张玉华 《河北医学》2009,15(10):1249-1250
血液输注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而血液作为目前尚无替代品的宝贵资源,只能来源于健康的无偿献血者,因此,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不断总结分析血液报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和不必要的采集、制备、检测等费用,确保临床血液安全与供应。现将本站2006年至2008年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情况及控制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检测在血站血液采集前应用的意义。方法以2014年5月—2014年8月血站采集的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采集血液样本前进行ALT快速检测,统计血液报废情况;以2013年5月—2013年8月血站采集前未行ALT快速检测的血液样本为对照组,统计报废情况。对照组与实验组结果进行对比。对已知ALT阳性和ALT阴性的样本各10例,这20例样本均进行ALT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比较两种检验的结果。结果血站采集血液前进行ALT快速检测血液报废率为1.54%,结果低于未进行ALT快速检测的血液报废率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LT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快速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在血站血液采集前应用ALT快速检测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探讨应对措施,以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对2009年1~12月柳州市的54 489名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ALT检测,将检测出不合格的结果按年龄段分男女两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全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检测不合格率为7.13%,冬季ALT不合格率较高;4个年龄段的ALT不合格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建议每次采血前都应对献血员做ALT筛查并适当放宽ALT活性检测控制上限,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献血前咨询服务工作,以减少或排除影响ALT不合格的因素,避免浪费血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检测抗-HCV及HBs Ag,采用TMA核酸检测技术定性检测HBV-DNA及HCV-RNA,采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采集的885784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的ALT、HBV、HCV的检测结果。结果检出18 409份ALT不合格,ALT不合格率为2.08%。其中,294例联合HBs Ag有反应性,经NAT检测其中149例为HBV-DNA阳性;308例联合HCVAb有反应性,经NAT检测其中227例为HCV-RNA;17 807例为单纯ALT不合格,各组与ALT单独不合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不合格属于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但ALT异常排除HBV感染或HCV感染因素,多因其他非病理性因素引起,在ALT异常的无偿献血者人群中ALT异常率与HBV及HCV检测结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选取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6600份,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了解血液样本的报废情况,分析血液样本检测报废的原因。结果在6600份无偿献血者中,由于血液自身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242例.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血液报废81例。结论献血者血清谷一丙氨酸转氨酶提高导致血液报废最多,为此应规范工作人员操作技术和专业技能,加强血液储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惠州市无偿献血者HC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经EIASA筛查抗-HCV后经血传播感染HCV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2种抗-HCV试剂对每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2种试剂均无反应判阴性,任1种试剂有反应标为结果待定。待定标本进行HCV确诊实验。阴性标本进行HCV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03 197人份,确认阳性151份,初次献血者阳性率高于再次献血者;酶免阴性标本中核酸检出2份阳性,经抗-HCV筛选后的阴性血传播HCV的总残余危险度为1/51 600。结论结合本地区献血者的特点和HCV流行情况,有必要增加NAT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减少输血传播HCV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开展献血前ALT初筛,验证开展ALT快速筛查的效果,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对策。方法对比分析郴州市2012—2013年开展献血前ALT初筛与2010~2011年未开展献血前ALT初筛的血液检测情况。结果不管初筛还是实验室检测,AJ月阳性都是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2012~2013年实验室检测血液样本肿阳性率为1.01%较2010—2011年度的4.90%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开展ALT初筛检测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大量采血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盛丹 《黑龙江医学》2023,47(11):1359-1361
目的:研究罗氏和浩源两套多重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为本血站实验室的核酸检测系统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汇总2020年1—12月南通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标本,经两遍不同厂家试剂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剔除双阳性标本后,并采用罗氏或浩源核酸系统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标本结果,对两套核酸检测(NAT)系统的拆分阳性率和标本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顾性统计得知罗氏核酸检测系统共检测标本84 798例,混检阳性117例,拆分单检阳性标本67例,拆分阳性率57.26%,标本阳性检出率0.79‰;浩源核酸检测系统共检测标本12 192例,混检阳性19例,拆分单检阳性标本11例,拆分阳性率57.89%,标本阳性检出率0.90‰。两套核酸检测系统相比较,拆分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1,P>0.05),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P>0.05)。结论:两套系统可以互为备用设备,用于血站献血者的血液筛查工作,提高临床供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鄂尔多斯市采供血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采集血液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为保证血液质量,分析鄂尔多斯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和趋势、探讨减少血液浪费对策,笔者对2004-2010年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格尔木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方法:11 765名无偿献血者中采集的血液标本为分析对象,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五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2005年—2009年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逐年有下降趋势,ALT不合格率最高,梅毒抗体阳性高于全国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酶免检测与核酸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作为本次检测对象,对其实施乙型肝炎病毒酶免检测与核酸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0份A试剂或B试剂均为酶免阳性标本,实施HBV DNA核酸检测后,均为HBV DNA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0%。结论通过分析和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酶免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酶免弱阳性或灰区无法降低HBV漏检率,而与核酸检测相结合能够使HBV窗口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