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后)妊娠子宫破裂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8例,子宫不全破裂7例,其中5例(约63%)为隐性破裂,1例为完全破裂。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的原因主要与前次相隔的时间、术式和有无感染等相关,对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应早诊断、早处理并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
患者33岁,孕3产2,均为剖宫产,最近一次为5年前,此次因宫内孕5个月、下腹痛伴肩胛区疼痛1天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天前活动后出现下腹撕裂样疼痛,后呈持续性并伴肩胛区疼痛,少量阴道出血。检查:心率100次/分,血压111/69mmHg(1mmHg=0.133kPa),腹直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宫底触及不满意。PV:已婚未产外阴,阴道畅,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轻度举痛、摇摆痛,子宫及双附件触及不满意(腹直肌紧张,患者不配合)。B超检查:子宫大小101mm×86mm×65mm,内膜厚5mm。子宫前壁下段连续性中断,宽约29mm,子宫前上方可见一羊膜囊,囊内可见一胎儿,未见胎心搏动。孕妇盆腹腔可见大量液性暗区。考虑:(1)不除外子宫破裂;(2)腹腔内死胎;(3)盆腹腔积液(不除外积血)。紧急手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游离血约1000ml,血块约500ml;子宫下段破裂,长约8cm,破裂口呈T字形;胎盘及羊膜囊游离于子宫之外,刺破羊膜囊后见羊水淡血色,量约200ml;吸出羊水,取出胎盘、胎膜及一死婴。  相似文献   

3.
正病历资料患者,女,39岁,孕4产2,于2010年5月15日因"孕足月腹部剧痛约5小时余"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9年8月14(+)日,预产期2010年5月21(+)日。停经40+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5+个月自觉胎动,孕期无阴道流血、流水、头痛头晕等特殊不适,定期乡镇卫生院产前检查。5h前自觉  相似文献   

4.
5.
1病历报告患者,31岁,孕5产1,因停经40+3周,于2011年4月4日入院,要求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末次月经2010年6月24日,预产期2011年4月1日,该患于26个月前行剖宫产术分娩一男性活婴,经过良,术后愈合好。术前曾人工流产2次,药物流产1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报告 患者,40岁.孕3产1,因妊娠39周瘢痕子宫于2001年3月12日入院待产.孕期顺利.曾于1985年因胎儿臀位行剖宫产1次,1991年中期妊娠引产子宫破裂行剖宫取胎、子宫修补一次.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宫底31cm,腹围99.5cm,头先露,未入盆,无宫缩,胎心音140/min,规则,未见红,未破膜,宫口未开.B超示:宫内晚孕单活胎,头位(双顶径9.0cm),胎盘、羊水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9例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孕周、既往手术史、此次妊娠距手术间隔时间、子宫破裂的位置、临床处理及母婴结局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9例妊娠合并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切口破裂3例(1例剖宫产切口妊娠并子宫破裂,2例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瘢痕子宫2例、剖宫产合并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双子宫1例,原因不明1例(有刮宫术病史).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7例,无典型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2例.9例均行子宫修补术,产后出血5例,输红细胞4例,无产妇死亡;1例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结局良好,3例为引产及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新生儿窒息后死亡.结论 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应将所有曾接受子宫体部、输卵管手术的患者、子宫畸形、胎盘植入、多次孕产史的无子宫瘢痕孕妇视为发生子宫破裂的高危人群,以便早期识别和处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8.
赵颖  赵红花  张蓉  吕晓莹  王彩凤  白晓霞  赵鹏 《浙江医学》2021,43(15):1681-1683
孕期自发性子宫破裂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绝大多数的子宫破裂都继发于前次子宫手术史导致的子宫瘢痕,并发生在妊娠晚期分娩产程中.发生在妊娠中期、无宫缩的非瘢痕子宫自发性子宫破裂更是少见.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1991年至2020年收治的4例非瘢痕子宫妊娠中期自发性子宫破裂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  相似文献   

9.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引起母婴死亡。由于我国孕期保健及产科质量的提高,其发生率已显著下降。但近年来,因剖宫产率增高,瘢痕子宫破裂有上升趋势,但发生于早期妊娠者极为罕见。2007年8月我科收治一位早期妊娠致瘢痕子宫破裂的患者,经积极抢救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现将我院1995~2004年间发生的术前均无症状,均为术中诊断子宫不全破裂或子宫裂开共11例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前次剖宫产术对今后妊娠影响,以及再次妊娠如何早期发现隐性子宫破裂,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引起母婴死亡[1]。由于我国孕期保健及产科质量的提  相似文献   

13.
陈小梅 《甘肃医药》2021,40(4):340-342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瘢痕情况与伴剖宫产术史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且分娩的以往伴剖宫产术史孕妇124例,根据子宫是否发生破裂分为两组,即子宫未破裂组(n=108)、子宫破裂组(n=16).比较伴剖宫产术史孕妇妊娠早期、晚期子宫瘢痕情况,分析妊娠晚期子宫下段(L...  相似文献   

14.
瘢痕子宫晚期妊娠不完全破裂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 a来,随着初产妇剖宫产率的显著增高,瘢痕子宫增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导致瘢痕子宫破裂的风险增加,使再次剖宫产率增加,同时使产科医师手术风险难度增加.现就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子宫不完全破裂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早期诊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15.
孙玉兰  节洪梅  王秋芳 《四川医学》2020,41(11):1143-1146
目的以ROC曲线分析妊娠期子宫瘢痕情况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再次妊娠结局子宫破裂情况分为破裂组(n=29)和未破裂组(n=37)。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妊娠期子宫瘢痕情况,利用ROC曲线分析子宫瘢痕情况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价值,最后通过Spearman系数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与瘢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破裂组瘢痕厚度显著低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破裂组瘢痕缺损显著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ROC分析,瘢痕厚度的下曲线面积为0. 657;瘢痕缺损的下曲线面积为0. 688。经相关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与瘢痕厚度呈负相关,与瘢痕缺损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子宫瘢痕情况可以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性,临床应当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72-74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状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8 年6~12 月收治的127 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分娩的127 例二次妊娠初次选择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 评分等结局。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90%(χ2=31.662,P=0.000);术中出血量(239.76±21.35)mL、手术时间(62.37±8.60)min、分娩时间(16.31±4.77)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7.710,P=0.000;t=14.632,P=0.000;t=13.922,P=0.000);两组恶露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 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的手术并发症较多,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建议采取积极对症干预措施,降低围产风险,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 9例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部位及程度 ,破裂前后的症状和对围产儿及孕妇的影响。结果 :自然破裂 1 1例 ,其中多产妇 3例 ,畸形子宫 1例 ,阻塞性难产 7例 (占 3 6 8%) ,瘢痕破裂 8例 (占 4 2 1 %)。子宫前壁下段破裂 1 7例 ;完全破裂 1 1例 ,围产儿死亡 9例 ;不完全破裂 8例 ,围产儿死亡 3例 ;围产儿死亡率 63 2 %。有阳性体征 1 5例 ,无破裂征象 4例。结论 :瘢痕子宫破裂为子宫破裂的首要原因 ,剖宫产子宫切口的部位、缝合技术与再次妊娠瘢痕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红霞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29-12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后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瘢痕子宫者再次妊娠后子宫不全破裂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妊娠期子宫破裂的机会存在。结论应加强对瘢痕子宫孕妇的孕产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其异常问题,对该人群足月的分娩方式应慎重对待,以母婴安全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的母儿结局和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09—2020年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产妇,根据是否瘢痕子宫、发现子宫破裂的时间节点分组,回顾性分析70例子宫破裂患者的母儿结局和临床特点。结果:①子宫破裂的总发生率为0.054%。②临床表现:23例(32.86%)腹痛,13例(18.57%)阴道流血,9例(12.86%)胎心异常,7例(10.00%)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1 例(15.71%)血性羊水、病理性缩复环等其他表现,29 例(41.43%)无临床表现。③母儿结局:24 例 (34.29%)发生完全性子宫破裂,4例(5.71%)行子宫切除术,30例(42.86%)发生严重产后出血,21例(30%)大量输血,无产妇死亡;62例新生儿中3例(4.84%)胎死宫内,1例(1.61%)家属放弃抢救,5例(8.06%)新生儿重度窒息,7例(11.29%)新生儿轻度窒息。④与瘢痕子宫破裂相比,非瘢痕子宫破裂多于产后才被发现(66.67% vs. 16.36%,P<0.05),其产后出血率(80.00% vs. 32.73%)、大量输血率(66.67% vs. 20.00%)以及住院费用(26 348.68元 vs. 13 859.53元)均显著升高(P<0.05),两者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瘢痕子宫中,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组的完全性子宫破裂率(55%)、产后出血率(60%)、大量输血率(45%)均较选择性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ERCS)组显著增加 (20.00%、17.14%、5.71%,P<0.05)。⑥临产前和产程中发现破裂者的母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完全性子宫破裂率(26.19%、11.11%)、大量输血率(16.67%、11.11%)、住院费用(11 576.33 元、14 846.30 元)均低于产后发现破裂者 (63.16%、68.42%、25 310.57元,P<0.05)。结论: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胎心异常或阴道流血,亦有部分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非瘢痕子宫破裂者,特别是较迟发现的子宫破裂,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0.
子宫下段横切口者,子宫破裂率为0.1%-1.5%[1]。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已被证实可行,但瘢痕子宫易发生"静悄悄"的破裂[2],一旦发生,危及母婴生命。如果能在产前准确预测子宫下段瘢痕缺陷,将对产科临床处理起到指导作用。目前对瘢痕子宫的监测手段存在争议。作者医院在2013年通过对剖宫产术后晚期妊娠子宫常规行B超检查了解子宫下段情况,发现2例不全子宫破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