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对22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0年11月至2004年7月,我院开展了应用以尿道外口为蒂的阴囊纵隔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以来,我们共对4例尿道下裂伴阴囊分裂的患儿施行了阴囊对称皮瓣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年龄2-18岁,中位年龄7岁。阴茎型3例(非冠状沟型),阴茎阴囊型12例,阴囊型3例。其中1例阴茎型为2期手术,解除阴茎弯曲后为阴茎阴囊型,其余病历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畸形。1.2术前准备术前3天清洁会阴部,每日用稀碘伏消毒,术前1天静滴抗生素,尿常规检查无尿路感染。1.3手术方法用1号丝线贯穿龟头作为牵引,行耻骨上膀胱造瘘。  相似文献   

5.
尿道下裂的修复方法较多 ,但均有较多的并发症。国内李世瀛[1 ,2 ] 自 1 984年应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以来 ,一度得到广泛应用。 1 999年以来 ,我们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良 ,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2 6例 ,功能与外形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为 6~ 1 8(平均5 .6)岁。 2 6例中阴茎型 6例 ,阴茎阴囊型 1 5例 ,阴囊型 5例。1 .2 手术方法 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常规方法开大尿道外口 ,切除挛缩的纤维束带 ,矫直阴茎。绕尿道口向阴囊作两条平行切口达会阴浅筋膜深面 ,长度较尿道口至阴茎头尖端距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修复方法多样,近年来多用带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1]。笔者总结1994年以来开展的15例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其中7例采用这种手术方法,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唐新花 《柳州医学》2005,18(2):114-114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我院外科1998年5月至2004年8月采用改良阴囊纵隔皮瓣一期收复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2例,疗效满意,术后尿道无狭窄,阴茎完全伸直,阴茎阴囊角正常,外形良好。现将我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采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对22例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阴囊发育良好患者进行一期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带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对2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改良带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成形。结果:1例并发尿瘘,2例二期行皮瓣断蒂松解,余17例均一期痊愈,尿道无狭窄。结论:带蒂阴囊纵隔皮瓣能保证充分的血供,可以提供足够长度和宽度的皮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小儿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小儿尿道下裂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94例应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术式治疗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94例中阴茎型58例,阴茎阴囊型34例,会阴型2例。一次手术治愈88例,6例术后发生单发尿瘘。结论带蒂阴囊中隔皮瓣是带血管的皮瓣,血循环丰富,成形尿道愈和强,合并减少,能一期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1.
12.
我们从1987年1月起采用自行设计的“?:形阴茎、阴囊带蒂转移皮瓣修复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尿道下裂共5例,均获一期成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手术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阴囊纵隔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经验。方法分析2002年3月~2006年8月运用阴囊纵隔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阴茎型46例,阴茎阴囊型31例,阴囊型6例,平均尿道缺损长度(4.37±1.94)cm。结果83例患者随访2~24个月,平均9.1个月。其中治愈66例,术后发生尿瘘11例(13.3%),尿道狭窄3例(3.6%),尿道毛石形成2例(2.4%),阴茎残余轻度下曲畸形1例(1.2%)。结论阴囊纵隔皮瓣法是治疗尿道下裂的较好术式,可以运用于阴茎型、阴茎阴囊型和轻中度的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14.
15.
陆伟  吕军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156-3157
带蒂横行岛状包皮瓣(Duckett术)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因其成功率较高,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我们自1994年5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这两种方法并自行设计简便实用的会阴双引流一期正位修复小儿尿道下裂76例,针对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采用不同的带蒂组织瓣,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告应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12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21岁,均为阴茎弯曲矫正和尿道重建一次完成手术,随访2-4年,疗效均佳。由于该皮瓣为神经血管存在的带蒂皮瓣,重建尿道甚为理想,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尿道下裂治疗的新概念是一期修复,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部,有完美的外观,良好的排尿功能,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自1990~1998年间我们应用带蒂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下裂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尿道下裂41例,年龄4~28岁,平均7.5岁,阴茎型10例,阴茎阴囊型31例。均一期手术。 手术方法 测量尿道外口至阴茎顶部的距离为所  相似文献   

18.
尿道下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以尿道发育不全致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伴阴茎腹侧弯曲为其特征。不仅影响正常排尿,也影响性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93年10月以来,我们共收治11例,均采用阴囊纵隔血管丛蒂岛状皮瓣修复尿道,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93年9月至1998年9月施行带蒂阴囊皮管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26例,采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成形尿道,阴茎头正位尿道口开口。其中阴茎型8例,阴茎阴囊型13例,阴囊型4例,会阴型1例。成功率92.3%。  相似文献   

20.
<正> 作者自1989年3月起至今按照董惠成“带蒂阴囊皮管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的方法修复尿道下裂4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3岁1例,4岁3例。类型:阴茎型2例,阴茎阴囊交界型2例。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