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 β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 收集江苏地区 16 8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的静脉血提取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 ,对TNFβ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TNFβ检测到三个等位基因 ,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NFβ 1/ 1=2 1 4 % ,TNFβ 1/ 2 =4 7% ,TNFβ 2 / 2 =31 5 % ,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统计分析显示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NFβ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欧美白种人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TNFβ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2.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NF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TNF α和TNF β基因多态性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 RFLP)检测 2 1 5例正常汉族人TNF α和TNF β基因型并与其它种族和地区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TNF α基因型以TNF α1 /1型最为多见(8 7.0 % ) ,而TNF β基因型以TNF β1 / 2型出现频率最高 ( 5 0 .7% )。二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与其它种族和地区比较 ,发现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间TNF α和TNF 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NF基因多态性 ,但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间的发生、转归和预后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NF-β804C/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第三外显子80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布,并与其它种族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湖北地区257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的静脉血,提取DNA,应用套式PCR(nested 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对TNF-β基因804C/A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与其它种族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TNF-β检测到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型37.2%,CA型45.6%,AA型17.2%,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统计分析显示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NF-β基因型分布与欧洲白种人及日本人有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白种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日本人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NF-β基因多态性,其突变率较高,与其它种族比较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表现有所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T-1817C多态性在中国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比较不同种族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200名健康者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T-1817C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湖北地区健康人群P-selectin C-2123G基因各基因型频率:CC型8.0%,CG型40.5%,GG型51.5%;C,G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2%,71.8%,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selectin C-2123G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01).P-selectin T-1817C基因各基因型频率:TT型65.5%,TC型28.5%,CC型6.0%;T,C各等位频率分别为79.75%,20.25%,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英国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selectin T-2123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P-selectin启动子区C-2123G、T-1817C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同种族男女间无差异,在各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E-选择素基因第2外显子G98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汉族人群E 选择素 (E selectin)基因第 2外显子 9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比较种族间单核苷酸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的分析方法 ,检测了 2 40名健康者E selectin第 2外显子 98位点单核苷酸的基因型。结果 :E selectin各基因型频率GG型91.3 % ,GT型 8.7% ;G ,T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5 .6% ,4.4% ,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其它种族比较 ,发现不同种族间E selectin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E se lectin基因第 2外显子 9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这种多态性在种族间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LR5rs574416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以及种族间差异,初步阐明其在壮、汉族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33例壮族、44例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72名壮、汉族健康对照者的TLR5rs5744168C/T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与主要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广西地区壮、汉族SLE的TLR5 rs5744168的TT基因型均缺失;CC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中均在90.0%~100.0%之间.(2)广西壮族SLE患者TLR5基因rs5744168 CC、C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39、0.061,汉族SLE患者相应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77、0.023,与相应民族正常对照组间以及壮、汉族SLE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 =2.001 x2=2.235和x2 =0.723;均P>0.05);壮族SLE患者的TLR5rs5744168 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970、0.030,汉族SLE相应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989、0.011,与相应民族正常对照组间以及壮、汉族SLE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x2=1.970、x2 =2.166和x2=0.708;均P>0.05).(3)TLR5rs5744168 CC、CT基因型及C、T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汉族SLE患者ds-DNA、ANA、肾损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TLR5rs5744168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汉族SLE的易感性以及ds-DNA、ANA、肾损害临床实验室主要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壮、汉族间亦不存在明显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670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Fas-670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103例SLE患者和110例中国南方地区汉族正常对照者进行了Fas-670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SLE患者Fas基因-67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Fas基因-67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按性别分层后,男性和女性SLE患者分别与正常对照者比较以及SLE并发狼疮性肾炎(LN)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及SLE并发LN患者与未并发LN患者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Fas-67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地区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48 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地区304名汉族健康正常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1)湖南汉族人群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共检测出7种等位基因、12种基因型。最常见的等位基因是5等位基因(DRD4*5),频率为70.6%。(2)湖南汉族人群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各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上海、北京、四川地区人群存在明显的差异。(3)湖南汉族人群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各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美国、墨西哥、意大利人群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和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基因多态性与华东地区汉族人群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在SLE家系中的传递规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99例SLE患者,116名正常人及12个SLE家系的48名成员进行了TNFα基因分型。结果 SLE患者的TNFα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8.6%vs3.4%,OR=2.63,P=0.00232),在SLE家系研究中未发现TNFα基因多态性与SLE存在关联以及传递-连锁不平衡的证据。结论 TNFα2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易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湖北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onL或Mannose-Binding Protein,MBL或MBP)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异源双链杂交技术对111例健康正常人和41例SLE患者的MBL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共检测出两种等位基因:野生型A和变异型B(在54位密码子由GGC→GAC),未检出变异型C、D等位基因。②正常对照中A等位基因及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10和0.090,符合Hardy-Wernberg定律;与此前在日本人中报道的A及B等位基因频率0.767和0.233相比,变异型B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③SLE病人组中B等位基因频率为0.146,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MBL基因外显子1具有遗传多态性,而且与已知其他人群的分布频率有一定差异。MBL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多态性并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12.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进展均非单一因素所致,国内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该病易感的相关基因,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埘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