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目前对于多发性骨髓瘤仍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是一类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启动和调控免疫反应的能力。利用肿瘤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已被证明是安全的并且对许多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各种肿瘤抗原类型及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实验,并且分析了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在未来实验研究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hGM-CSF和rhIL-4培养体系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DC)的诱导培养.方法分离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观察培养的DC的形态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面的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100ng/ml rhGM-CSF和500U/ml rhIL-4能使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分化发育为高表达CD80、CD86、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DC.结论rhGM-CSF和rhIL-4能使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成为抗原提呈细胞,为DC疫苗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hGM-CSF和rhIL-4培养体系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诱导培养。方法分离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观察培养的DC的形态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面的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100ng/mlrhGM-CSF和500U/mlrhIL-4能使正常人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分化发育为高表达CD80、CD86、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的DC。结论rhGM-CSF和rhIL-4能使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成为抗原提呈细胞,为DC疫苗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发生了重大的演变.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免疫紊乱是骨髓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导致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免疫治疗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恢复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成为目前较有前景的疗法.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聚集为特征的一种B细胞肿瘤。最近,一些实验在骨髓瘤患骨髓树突状细胞中检测到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DNA序列。研究表明,HHV-8基因表达产物vIRF,vIL-8R和vIL-6可能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但绝大多数欧洲实验室报告在骨髓瘤骨髓标本中未找到HHV-8感染的证据。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确定HHV-8与多发性骨髓瘤之间是必然联系,还是一种地区性的机会感染。骨髓瘤感染的HHV-8特异病毒株在其发病机制中处于何种地位及有无因果关系,仍然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分离CD138阴性细胞,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分离到的CD138阴性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的CD138阴性细胞,用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从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分离CD138阴性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内呈球体生长。结论 CD138阴性细胞具有干细胞生长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面分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1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面分型,实验仪器采用BD三色流式细胞仪。结果 30例患者的骨髓样本中:CD38、CD138、CD19、CD34、CD117、CD56及CD16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96.67%、93.33%、16.67%、26.67%、43.33%、20.00%及30.00%,分析CD38/CD138为双阳性细胞。结论流式细胞分析术可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准确有效的分型,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诊断依据。此外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分型还有助于监测疾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中存在一小部分比例的骨髓瘤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及多向分化的能力,是多发性骨髓瘤形成、进展、复发和耐药的根源.目的:就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免疫表型、分离与鉴定及针对该类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和靶向治疗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9-01/2009-04),以mutiple myeloma stem cells,heterogeneity,phenotypic analysis,signaling pathways,target therapy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99-01/2009-04)、CBM数据库(1999-01/2009-04),以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异质性、干细胞分离与鉴定、信号传导、靶向治疗为检索词.结果与结论:共收集126篇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相关的文献,中文30篇,英文96篇,排除发表较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目前普遍认为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可能源于正常干细胞的积累突变和通过基因突变重新获得自我更新能力的祖细胞或已经完全分化的成熟细胞.循环克隆记忆性B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代表了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特异标志物正处于研究阶段,目前主要采用SP细胞分选和醛脱氢酶活性检测分离骨髓瘤干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通过hedgehog,wnt及notch等信号通路而具有自我更新的特性,当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出现异常时,就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及肿瘤细胞的无控制性增长.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选择性靶向治疗是制定肿瘤治疗策略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肿瘤干细胞特有的表面标记和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作为杀伤肿瘤干细胞而控制肿瘤发展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过去的15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有了明显的进展,以硼替佐米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和以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雷利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等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然不可治愈,因此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90在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并能增加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г-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激活Notch信号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受骨髓造血微环境的调节。Notch信号是骨髓中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讯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它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调节作用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利用RT-PCR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和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将Notch-1胞内区(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ICN)转入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以建立激活)Notch信号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采用台盼蓝拒染和TUNEL方法测定骨髓瘤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RT-PCR检测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达、Notch-1及相关分子。逆转录病毒可以介导外源Notch-ICN在骨髓瘤细胞中表达,激活Notch-1信号可以抑制二甲基鞘氨醇(N,N-dimethylspingosine,DMS)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凋亡。结论::Notch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CD138/Syndecan-1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M)免疫分型的测定方法,分析各种抗原的表达特点,并分选高纯度原代骨髓瘤细胞,应用CD45/侧向角(SSC)设门的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测定18例MM患者、2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7例正常人骨髓免疫分型特点;应用抗CD138和免疫磁珠从MM患者的骨髓中分选骨髓瘤细胞.结果表明:骨髓瘤细胞CD45阴性或弱阳性,SSC介于有核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之间,CD138和CD38均阳性,T、B细胞及髓系抗原多为阴性,CD56阳性率为83.3%,HLA-DR阳性率为44.4%.与MM患者相比,AL患者CD138均阴性,而CD38为100%阳性,CD56阳性率为25%.正常人CD138和CD56均为阴性.磁珠分选获得的原代骨髓瘤细胞纯度在73%-95%之间,平均为86%.结论:CD45/SSC设门的三色免疫荧光FCM是测定MM免疫分型的稳定可靠方法,CD138是骨髓瘤细胞表面较为特异的抗原标志,应用抗CD138和免疫磁珠可以获得高度富集的原代骨髓瘤细胞.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组异质性的肿瘤细胞群体,其中一小部分比例的骨髓瘤干/祖细胞是骨髓瘤不断生长和繁殖的根源,识别并根除这部分细胞是成功治疗MM的关键所在。本文对骨髓瘤干/祖细胞的起源、识别/免疫分型、信号传导机制以及针对该类细胞的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免疫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Treg)在维持人体正常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将介绍Treg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MM患者中的数量、功能变化及可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类非细胞毒类药物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逐渐增多,相继产生的耐药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一步延长生存的巨大障碍。耐药的产生涉及到骨髓微环境、瘤细胞本身代谢、细胞因子及特异性靶点的下调等诸多方面因素。本文从骨髓瘤细胞本身改变,其中包括热休克蛋白表达的改变、mi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代谢改变、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沙利度胺作用位点CRBN表达下调,进而从多方面阐述了骨髓瘤耐药的机制,并且系统地概括了小分子表观遗传学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联合激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单抗等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尤其是耐药骨髓瘤方面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新瞻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因其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缓解率低,复发率高而使传统的化疗以至骨髓移植等治疗结果不甚理想。本文就MM的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因子、干扰素、单克隆抗体、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及树突状细胞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进行微小残留检测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异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和治疗后患者的微小残留病变.结果 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异常浆细胞表达CD56有49例,占94.2%;表达CD19有2例,占3.8%;表达CD45有9例,占17.3%.18例检测微小残留病变患者的浆细胞免疫表型有10例发生变化.结论 通过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可以区分异常浆细胞和正常浆细胞,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mi R-19a在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株LP-1和U266中的表达水平,研究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mi R-19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中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方法检测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细胞侵袭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i R-19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中表达;mi R-19a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的增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的侵袭,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的凋亡。结论:mi R-19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中表达明显增加,且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均含有高水平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β2-微球蛋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