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肢无脉症的MSCTA诊断(附4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上肢无脉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临床疑患无脉症的患者行MSCTA检查,所获数据传输至AW4.2工作站,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显示(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结果:44例的血管重建图像对无脉症均有特征显示,动脉硬化闭塞症3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5例,外伤后动脉栓塞2例,动脉内癌栓2例,锁骨下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例。结论:MSCTA可以清楚而准确的显示上肢无脉症的病变情况,是上肢无脉症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隔离症是指某一肺段与正常肺组织及支气管树互不相通,且血供来自体循环动脉系统,为支气管肺前肠畸形的一部分,在临床上较少见,传统诊断金标准方法是有创性血管造影。然而,近年来,随着螺旋Cr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发展,用于该病的诊断越来越多,且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但有关多层螺旋CT尤其是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用于诊断肺隔离症方面的报道较少,笔者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MSCT检查资料作一分析,进一步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40-slice 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ticocclusive disease,AS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下肢ASO的27例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将数据在Lenonado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7例432支血管中均存在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0级55支,Ⅰ级103支,Ⅱ级104支,Ⅲ级96支,Ⅳ级74支,下肢Ⅲ级以上狭窄最多发生在胫前动脉。9例患者术中所见与CTA一致。结论 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ASO的下肢动脉病变,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病变的术前明确诊断和筛选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 32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27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16例来自胸主动脉,7例来自腹主动脉,3例系膈肌动脉供血,4例为肋间动脉供血,2例为脾动脉供血.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大动脉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诊断大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大动脉炎的14例患者进行MSCT血管成像,扫描范围自颈2椎体水平至耻骨联合水平,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组、血管内镜及血管分析,充分显示受累血管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14例患者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狭窄具有向心性的特点,部分伴狭窄后扩张。按管腔情况包括狭窄-阻塞型8例,混合型6例。重组图像结合轴面图像观察,可以清晰显示受累大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的狭窄程度或闭塞情况以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依据Lupi-Herrea分类法包括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6例,Ⅳ型1例,CT结果均与其临床表现相符。结论 MSCT血管成像同时显示大动脉炎的管腔情况和管壁改变,后者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MSCTCTA)技术及实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腹部增强检查的病人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所用设备为GELightspeed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7.5mm,螺距0.938~1.375,进床速度27.5mm/周。将扫描数据经重建后传送至同机工作站(GEAdvantageWindows4.0)进行后期处理并获取腹部的血管图像。结果显示肝脏血管瘤21例,腹部血管变异17例,门静脉高压症或Budd-Chiari综合征12例,腹部恶性肿瘤10例。所有图像均可显示局部血管的立体结构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并可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可重复进行。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显示腹部血管的方法,MSCTCTA可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2例临床疑有ASO患者行MSCTA检查,数据传输至A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镜(VE)、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2例的血管重建图像对ASO有特征性显示,15例患者术中所见与MSCTA一致。结论MSCTA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已逐渐成为诊断血管病变及评估手术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9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8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7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局部可伴肺气肿征.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采用MPR和MIP可显示供血动脉整体形态及肺实质的病灶.SSD及VR能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与行程及引流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非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大动脉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64层螺旋CTA特点,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及血管分析,充分显示受累血管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23例CTA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狭窄具有向心性的特点,部分伴狭窄后扩张.活动期13例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呈环形低密度,增强扫描有强化;而非活动期10例管壁增厚程度轻,平扫管壁密度增高或伴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后处理重建图像结合薄层轴位图像,可直观地显示受累大血管及其分支的部位、狭窄程度或闭塞以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结论 64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能同时显示大动脉炎的管腔情况和管壁改变,对于早期诊断、准确分型、检测疗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作为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述良  舒健  查刚  虞德才   《放射学实践》2009,24(3):260-263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显示甲状腺动脉的能力。方法:20例颈部无明显异常的受试者行16层螺旋CT动脉期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甲状腺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双侧甲状腺上动脉主干共40支均清晰显示,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占50%、颈动脉分叉平面占30%、颈总动脉终末端占20%。喉上动脉在VR图像上显示率为25%,MIP图像为35%;甲状腺上动脉的2个终末支中前支在VR和MIP图像上显示率均显示,后支在VR图像上的显示率为60%,MIP图像上显示率为72.5%。甲状腺下动脉在VR图像上的显示率为65%,在MIP图像上为72.5%。甲状腺最下动脉未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满意显示甲状腺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及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1.
无脉症是各种病变所致主动脉弓及头臂动脉狭窄或阻塞而产生各种症候群的总称.目前对无脉症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外,常以影像技术检查为主,主要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MR、多普勒超声等.过去多应用DSA和多普勒超声检查,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螺旋CT血管成像的迅速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因具有更高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更长的解剖覆盖、更有效的对比剂应用、更强大的三维后处理技术而提高了疾病诊断的符合率,在显示血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旨在探讨MSCTA对上肢无脉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睾丸病变的CT诊断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睾丸病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对两侧睾丸行层厚、间距均为 5mm无间隔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2 8例患者CT表现均有一定特征。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外伤 12例 ,睾丸结核 4例 ,肉芽肿性炎症 6例 ,精原细胞瘤和畸胎瘤各 3例。结论 仔细观察睾丸形态、密度 ,睾丸包膜的完整性和厚度及阴囊隔的位置变化等 ,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尤其是注重增强CT扫描 ,有助于睾丸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下肢动脉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血管性病变,其涵盖范围广泛,后期主要表现为血管重度狭窄甚至闭塞、动脉瘤形成等,易造成远端肢体缺血甚至坏死,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影像学检查是明确病变,制订外科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92条下肢进行MSCTA检查,所有血管分为552个节段,重点对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进行分析,46例中9例与血管造影对照,14例与手术对照,25例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结果 MSCTA与血管造影符合率91.26%,与手术符合率92.13%,与超声符合率93.09%.结论 MSCT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立体解剖特点,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螺旋CT问世以来,微创伤性的CT血管成像(CTA)即用于临床.近几年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使扫描时间更短,层厚更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扫描,使CT增强扫描的模式发生了改变,高质量的血管成像成为了现实,以其微创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等优点,临床价值已得到肯定[1,2].本文就本院2005-02-2006-06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38例脑血管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多层螺旋CT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经MSCT确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肺动脉栓塞18例,其中双侧多发15例,左侧多发1例,右侧多发2例;单发9例,其中肺动脉干4例,叶动脉1例,段动脉4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充盈缺损及肺动脉段面细小及管腔内不均匀密度减低;间接征象可以有肺内"马赛克征"、楔形影或索条状影,胸腔积液或胸膜肥厚.结论: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是一种价格便宜,无创伤的检查,诊断结果可靠,可作为急诊和普通临床工作中怀疑本病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MS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其中30例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两周内行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95.56%(129/135),特异度为98.20%(545/555),符合率97.68%(674/690),阳性预测值98.88%(176/178),阴性预测值99.61%(512/514)。结论:16层螺旋CT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大血管病变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大血管病变腔内隔绝术或血管搭桥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大血管病变腔内隔绝术或血管搭桥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距为6,重建方法为容积漫游技术(VR)、SSD及MIP,并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后23例,血管搭桥术后7例,同时行腔内隔绝术及血管搭桥术后4例;2例出现渗漏,VR均能显示,SSD、MIP显示1例。VR图像能清晰显示内支架的位置及形态,对搭桥血管的位置、形态、吻合口及远侧段血管情况显示良好,明显优于SSD及MIP。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有利于大血管病变的检查;V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情况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