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制剂巴马司他对体外循环犬肺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将16只幼犬随机分成两组,建立犬的体外循环模型;在体外循环术中,实验组肺动脉内灌注含巴马司他(30 mg/kg)的肺保护液,对照组灌注不含巴马司他的肺保护液。术后3 h处死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两组犬的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中的iNOS。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肺组织再灌注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中iNOS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MMP-9抑制剂巴马司他能减少犬肺组织中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肺保护液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CPB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min(T2),CPB结束后1h(T3)、24h(T4)、36h(T5)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在T1、T3、T4、T5各时间点对比观察两组术后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TNF-α、IL-10进行性增高。TNF-α于CPB结束后1h达到最高[对照组(148.42±23.10)ng/L,保护组(103.29±32.15)ng/L],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P〈0.01)。IL-10于CPB结束后24h达到最高[对照组(66.75±25.82)ng/L,保护组(85.12±20.68)ng/L],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肺保护组增高更显著(P〈0.05)。CPB开始后,两组A—aD02和RI进行性增加(A—aD02对照组195.8±72.5,保护组161.3±33.2;RI对照组0.72±0.05,保护组0.56±0.08);对照组T3、T4、T5的A—aDO2及RI明显高于肺保护组(P〈0.01)。结论CPB术后存在肺损伤,低温肺保护液可以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产生,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进行肺动脉持续灌注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0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肺灌注组(n=25)、对照组(n=25),肺灌注组在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予以肺动脉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进行二尖瓣常规置换术,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两组术前、结束CPB时、术后6 h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肺灌注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灌注组结束CPB时、术后6 h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出现肺损伤,进行肺动脉含氧血持续灌注可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20例老年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20 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计算氧指数(PaO_2/FiO_2).结果 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20 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O_2/FiO_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6 h达到最低点,实验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12 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实验组的PaO_2/FiO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P[A-a]O2与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再灌注60 min后P[_(A-a)]O_2与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60 min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1).结论 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这种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陈保俊  邵峻  王东进  张杰 《山东医药》2007,47(13):37-38
将40例二尖瓣病变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经肺动脉持续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两组体外循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24h时仍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亦显著低于对照组。认为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能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20例老年单纯CAPG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20 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氧指数(PaO2/FiO2).结果 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20 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6 h达到最低点(P<0.01);实验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12 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 h,实验组的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肺泡-动脉氧压力差(P[A-a]O2)与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再灌注60 min后P[A-a]O2与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60 min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1).结论 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CABG患者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及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可能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其中白细胞激活是其中心环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肺损伤.而体外循环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更是肺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LPD肺保护液动脉灌注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转流体外循环会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肺是对损伤最敏感的靶器官。一旦出现严重急性肺损伤,病死率可高达50%~70%。2000年5月至2004年3月,我们在15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过程中行肺保护液肺动脉持续灌注,发现其对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可能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其中白细胞激活是其中心环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肺损伤.而体外循环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更是肺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氧合指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肺动脉灌注对减轻肺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3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体外循环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手术结束(T3)和术后6h(T4)测算氧合指数(PaO2/FiO2)。收集手术结束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组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手术结柬、术后6h的氧合指数分别为(421±31)、(382±41)和(370±3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33)、(321±38)和(315±41)mmHg(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TNF—α和IL-6水平肺保护组分别为(0.985±0.378)、(156.736±52.485)μg/L,低于对照组的(15.589±6.385)、(735.967±83.485)μg/L(P〈0.01)。结论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和IL-6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保护液低温肺灌注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23例)和肺保护组(11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矫治心内畸形,保护组于心脏阻断后向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此后亦行常规手术完成心内畸形的矫治.术中、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生化指标,并留肺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肺血管阻力保护组术后6、12、24、36、48h分别为(649±104)、(683±113)、(583±96)、(492±40)和(517±70)dyn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及磷酯酶A2(PLA2)的影响,探讨肺动脉灌注对减轻肺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3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在体外循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T3)、手术结束(T4)和术后6 h(T5)各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磷脂酶A2;在T1、T3、T4、T5对比观察血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结果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开始后,两组的PLA2进行性增高,手术结束时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肺保护组T2、T3、T4、T5分别为(68.4±15.2)mg/ml、(86.9±25.6)mg/ml、(132.6±37.2)mg/ml、(96.53±6.1)mg/ml;对照组分别为(88.5±13.3)mg/ml、(107.3±25.6)mg/ml、(157.6±35.7)mg/ml、(113.6±39.5)mg/ml].肺保护组T3、T4、T5氧合指数分别为368±41、338±35、325±65,高于对照组(327±31、309±29、299±63);肺保护组T3、T4、T5肺静态顺应性分别为(28.3±2.9)ml/cm H2O、(25.1±2.8)ml/cm H2O、(22.5±3.8)ml/cm H2O,高于对照组[(25.1±3.2)ml/cm H2O、(21.6±2.4)ml/cm H2O、(19.3±4.2)ml/cm H2O].结论 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磷酯酶A2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我院行心脏手术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加入乌司他丁,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8在T1时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TNF-α及IL-8呈进行性增高,并于主动脉开放30min时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下降,于停止体外循环6h时仍然显著高于T1时TNF-α及IL-8水平,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开胸时肺顺应性均显著提高(P0.05),而当停止体外循环和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肺顺应性显著降低,且与观察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及IL-8水平与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密切相关,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肿瘤TNF-α及IL-8的产生,以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黄邵洪  覃杰  荣健  吴钟凯 《山东医药》2012,52(39):11-14
目的探讨控氧灌注(OCR)对体外循环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OCR及IR组各7只。两组均开胸建立体外循环,经过60 min升主动脉阻断和90 min再灌注。OCR组主动脉开放瞬间FiO2为40%,随后每5 min依次上调10%,最后达80%并保持至实验结束;IR组主动脉开放后再灌注全程FiO2保持80%不变。开胸后(T1)、主动脉开放后25 min(T2)、90 min(T3)分别留取血液标本及肺标本,检测血清IL-6和TNF-α含量,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干湿重;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CR组动脉血氧分压于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均低于IR组(P<0.05);T2和T3时OCR组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P均<0.05),肺组织MPO活性、MDA,血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IR组。OCR组肺组织干湿重比在T2和T3时点明显高于IR组,病理改变较轻。结论控氧灌注可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及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围体外循环术(CPB)中的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接受CPB术的患者20例,分别测定CPB开始(术中进行肝素化之前)、开始后5min、结束时(鱼精蛋白中和之前)、结束后1h和6h血浆MMP-9的浓度,同时测定CPB结束后各时间点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呼吸指数,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①在CPB结束时及结束后1h血浆MMP-9的浓度与基础值及CPB开始后5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CPB结束时血浆MMP-9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6h后接近基础值;②血浆MMP-9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与转流时间相关性不明显;③由于术后肺损伤实际发生率较低,尤其是早期肺损伤不易测定,因此在血浆的变化与术后肺功能损伤之间未见有明显相关性。结论:CPB可以引起血浆MMP-9的浓度明显增高,其中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李光剑  杨鸿生  张桂敏 《山东医药》2010,50(33):111-112
心肌是一需要大量血液供应的组织,体外循环过程中如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失去自身功能,后果特别严重,因而心肌保护就成为心脏外科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通过减少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减轻心肌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成为心脏外科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红花黄色素(SY)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A组);CPB对照组(B组);红花黄色素0.26 g/kg组(C组);红花黄色素0.37 g/kg组(D组)。CPB前、肺再灌注30、60、120和240min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或肺静脉血),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再灌注240min后,取右肺下叶相同部位肺组织,测定湿干质量比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MDA和TNF-α再灌注后显著增高(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的MDA和TNF-α有所降低,尤其在肺再灌注240min(P0.01),单核细胞显著降低(P0.05);D组与B组相比较,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P0.05),湿干重质量比值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D组的TNF-α降低明显(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CPB肺损伤具有缓解作用,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中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对法乐氏四联征(TOF)患儿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TOF患儿24例,随机分为肺动脉灌注组(n=12)和对照组(n=12),计算各组氧合指数(OI)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体外循环(CPB)后0、12、24、48 h,灌注组的O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间变化的趋势有显著差异(P<0.05,P<0.01);灌注组的AaD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间CPB后MDA、ET-1、sICAM-1和P-选择素的水平变化趋势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CPB中肺动脉灌注低温HTK液可有效地减轻内皮细胞损伤,提高TOF矫治术后患儿的肺换气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40例经CPB术行先心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1h静脉给予川芎嗪预处理,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在T1、T2、T3、T4、T5时点,通过ELISA法检测IL-6、IL-8血浆浓度及中性粒细胞(Ne)计数。在T1、T3、T4测定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实验组IL-6、IL-8的表达较低,Ne计数两组均升高;对照组Cstat、OI较实验组降低明显,RI升高显著,实验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轻微。结论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肺有损伤,术前应用川芎嗪预处理后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高氧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OPN基因野生型(OP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WN组)、高氧24h组(WO1组)、高氧48h组(WO2组)、高氧72h组(WO3组),每组18只;将72只OPN基因缺失型(OP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高氧24h组(DO1组)、高氧48h组(DO2组)、高氧72h组(DO3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小鼠呼吸室内空气,高氧小鼠置于密闭的氧气室(氧浓度>95%)。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评价小鼠肺损伤程度;将OPN-/-、OPN+/+小鼠各20只暴露于高氧下纪录生存时间;明胶酶谱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释放及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OPN、MMP2、MMP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TIMP2mRNA的表达。结果DO3组小鼠肺损伤较WO3组更严重。OPN-/-小鼠生存期显著缩短(χ2=23.91、P<0.01)。DO3组小鼠BALF细胞总数[(72.2±22.3)×104/L]显著高于WO3组[(39.7±10.4)×104/L,P<0.05],其中中性粒细胞数增加近8倍[(207.54±36.45)×103/L,(25.33±6.43)×103/L,P<0.01]。明胶酶谱分析显示,DO3组小鼠BALF活化的MMP9表达[(4.36±0.65)×104]显著高于WO3组[(2.84±0.44)×104,P<0.01]。RT PCR显示,WO2、WO3组小鼠肺组织OPNmRNA表达(0.87±0.08、0.92±0.07)显著高于WN组(0.69±0.04,P均<0.05);WO3组小鼠TIMP1表达(1.09±0.12)显著高于DO3组(0.62±0.09,P<0.05);WO2、WO3组小鼠肺组织TIMP2mRNA表达(1.05±0.23、0.99±0.13)分别与DO2、DO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9±0.11、0.75±0.16,P<0.01、<0.05)。结论OPN通过促进TIMP的表达而抑制MMP的释放和激活,从而减轻高氧所致的A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