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氯乙酸灼伤后心肌酶与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小面积氯乙酸灼伤死亡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灼伤面积在4%~6%的病人及动物进行心肌酶测定,并进行动物的心肌电镜检查。结果8例小面积(≤4%)氯乙酸灼伤病人心肌酶活力均有升高,其中1例升高显著而死亡;同期测定小面积烧(烫)伤及酸碱灼伤的心肌酶均无升高;大鼠对比实验与临床结果相符,同时进行电镜检查发现心肌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证实小面积氯乙酸灼伤可造成心肌损害。临床治疗于伤后除立即彻底冲洗创面外,还应加强心肌营养,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2.
氯乙酸灼伤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证实,氯乙酸涂皮后,动物很快死亡,虽有高血钾、BUN升高、CO2CP降低,血液PH值下降,但符合普通烧伤的病理生理规律,不是重要致死原因,病理发现脑肿胀,出血,微血栓,从而证实为经创面吸收致急性神经另中毒,以致抑制呼吸中枢而死亡,冲洗和切除灼伤部位可延长自下而上时间,减少吸收中毒及控制创面加深,可消除吸收中毒根源,是临床抢救氯乙酸灼伤最简单可靠,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氯乙酸灼伤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张克川谭永祥逯新忠王宗善刘风彬郭子军田宝祥朴顺姬王玉霞我们对氯乙酸灼伤鼠的脑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加以初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体重为200g左右的健康大白鼠(购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动物室)20只,随机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小面积氯乙酸灼伤死亡与心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灼伤面积在4% ̄6%的病人及动物进行心肌酶测定,并进行动物的心肌电镜检查。结果 8例小面积(≤4%)氯乙酸灼伤病人心肌酶活力均有升高,其中1例升高显著而死亡;同期测定小面积烧(烫)伤及酸减灼伤的心肌酶均无升高;大鼠对比实验与临床结果相符,同时进行电镜检查发现心肌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证实小面积氯乙酸灼伤可造成心肌损害。临床治疗于伤后除立即彻底冲  相似文献   

5.
对1例氯乙酸灼伤并伴低氧血症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合理地处理灼伤部位可减轻或消除氯乙酸的继续吸收,及时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严重氯乙酸中毒并避免死亡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乙酸皮肤灼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 对10例氯乙酸皮肤灼伤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0例患者接触氯乙酸后皮肤均出现1%~2%浅Ⅱ度灼伤,表现为红肿、刺痛、脱屑、水疱,并呈进行性发展;其中4例同时伴有尿常规及血清酶异常;经局部和全身治疗,住院1周基本痊愈出院.结论 氯乙酸皮肤灼伤呈进行性损害,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且中毒程度与灼伤面积及深度有关;创面的早期正确处理是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 14例溴灼伤患者 (2例并发溴全身中毒 )的病情及治疗过程 ,强调院前急救宜以大量清水冲洗 ;同时 ,对灼伤面积 40 %以上者 ,建议以 2 %碳酸氢钠液持续湿敷创面 ,且应尽早静脉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以防治溴吸收引起的中毒。  相似文献   

8.
氯乙酸用途广泛,近几年生产量迅速增加,小面积灼伤时有发生,并常伴有心肌酶改变。临床资料:1995年3月~1996年2月间我们治疗8例小面积(≤4%)氯乙酸灼伤病人,发现均有血清心肌酶活力升高。8~12d后恢复正常(表1)。其中7例是在伤后半小时内收入院,并立即用清水对创面进行反复彻底冲洗,直至创面用石蕊试纸测定pH值达中性。同时卧床休息,静脉滴注葡萄糖、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均治愈。治疗期间心电监护未出现异常心电图。1例伤后因未在意而未处置,10h后因呕吐、烦躁、神志不清住院。体检:T36.8℃,P98次/min,R24次/min,BP12/8k…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治疗190例化学灼伤的临床经验,并对其诊疗原则进行探讨。方法 顺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190例化学灼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90例病人中,77.37%的患者其灼与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有关,致伤化学物质多达17种,多数患者有手、足部位的灼伤,平均灼伤面积为4.50%。经治疗,痊愈185例,死亡5例。结论 化学灼伤的诊断要考虑到诸方面的因素,力求准确;化学灼伤后要及时清除创面残化学物质,持续冲洗,适当使用中和剂;对毒性化学物质灼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吸收中毒;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病情,因人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碘伏在急诊外伤、烧(烫)伤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急诊外伤728例、烧(烫)伤293例随机分成二组,Ⅰ组为对照组,常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周围的皮肤,2%碘酒消毒创口周围皮肤,75%酒精脱碘,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口,再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缝合.Ⅱ组为治疗组: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周围皮肤,0.5%碘伏溶液消毒创口周围皮肤,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口,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0.5%碘伏溶液消毒创口及周围皮肤后缝合.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长,少数患者有感染现象,急诊外伤7~14d愈合,浅Ⅱ°烧(烫)伤21~28d愈合.治疗组:急诊外伤5~10d愈合,浅Ⅱ°烧(烫)伤14~21d愈合.结论:碘伏在急诊外伤、烧(烫)伤创面应用具有经济、疗效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降低了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并且缩短了外伤、烧(烫)伤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e-Ne激光治疗烧烫伤的疗效。方法使用1000II型多功能He-Ne激光治疗机,彻底消毒创面,暴露照射部位,将激光束垂直对准治疗部位,原光束或散焦照射,个别病例可用复合照射法。照射距离为30~100cm,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1个疗程,疗程之间3天。结果治疗组162例,43例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1周内愈合,71例浅I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2周内愈合,33例深I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3周愈合,9例II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6周愈合,4例深II度烧烫伤合并糖尿病患者6周愈合,2例III度烧烫伤合并糖尿病患者10周愈合。I度、浅II度、深II度愈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e-Ne激光照射烧烫伤创面,愈合快,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无痛苦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氢氟酸灼伤创面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氢氟酸灼伤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方法 电子检索2002年8月到2012年7月同方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氢氟酸灼伤病例,筛选后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 结果 共收录54篇文献(1 566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现场冲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氢氟酸灼伤的治疗有积极作用,男性为氢氟酸灼伤完全治愈的保护因素,伤后3 d后入院为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发生灼伤的病人,应重视现场洗消和早期急救处理,及时使用弱碱并早期快速大剂量补钙,避免低血钙症和心率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氢氟酸灼伤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蛙皮及乳猪皮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鲜青蛙皮在治疗深Ⅱ度、Ⅲ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青蛙皮组和乳猪皮组,深Ⅱ度覆盖蛙皮35例,乳猪皮3l例。Ⅲ度创面换药及切痂植皮时覆盖蛙皮49例,乳猪皮44例。两组病人平均年龄、深Ⅱ度、Ⅲ度面积无显著差别。结果与乳猪皮比较,青蛙皮可减少深度创面愈合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深度创面感染发生率,较少排异反应,增加细菌阴转率。结论青蛙皮用于烧伤创面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较少排斥反应,是一种理想的烧伤创面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14.
烫伤和应用含Zn外用药对体内微量元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star大鼠烫伤15%Ⅱ°、绿脓杆菌(10~9/ml),4h后创面分别涂以霜剂基质,ZnSD霜,AgSD ZnSD霜,AgSD ZnSD Azone霜与烫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烫伤后外用药含Zn者,血Zn及肝Zn明显升高,说明创面含Zn外用药是一重要补Zn途径。烫伤后Cu、Ca、Mg变化不大,含Zn药物未对血Cu、Ca、Mg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We report here 9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hydrofluoric acid burn who visited our clinic from July, 1979 to February, 2000. These 9 cases occupied 25% of all chemical burn cases experienced in our clinic. All the patients were men ranging in age from 20 to 53 (mean age 35 years; average 36.8 years). At the time of accidental exposures, 6 patients had been engaged in washing or cleaning work, and 2 had been changing the parts of instruments containing hydrofluoric acid. Eight patients received burns on the hands and/or fingers. During the work, 2 patients had used vinyl chloride or rubber gloves, but three patients employed no protection for the hands. After the symptoms began to develop, it was found that the glove of one patient had a pin hole. Coupled with the occasions described in previous reports, the causal factors of hydrofluoric acid burn could be divided as follows: 1) negligence or carelessness of workers, in particular skilled persons, in handling hydrofluoric acid, 2) ignorance of the dangerousness of hydrofluoric acid, 3) the presence of pin hole (s) in protection gloves, and 4) unexpected accident. Hydrofluoric acid is one of the most corrosive inorganic acids, and can produce progressive and serious tissue necrosis with severe pain. To prevent burns due to this chemical, enlightenment and reeducation of the workers regarding the hazard of hydrofluoric acid a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6.
意外损伤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中6岁以下儿童病例的损伤类别、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特点。结果:741例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儿童意外损伤总住院人数的55%。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烧、烫伤、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65:1。烧、烫伤随年龄增长明显减少,而交通事故伤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住院费用最高及住院时间最长的是交通事故伤。结论:6岁以下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群,在年龄、性别及意外损伤类别上有其特点。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密切配合,研究儿童意外损伤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磷灼伤致毒物质与中毒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磷灼伤中毒主要物质及机理。方法 以黄磷灼伤模型和磷酸热液热力致创面后磷酸吸收中毒模型, 在创面残留总磷量相近的情况下, 对黄磷与磷酸灼伤两组实验动物的中毒及死亡进行比较。结果 磷酸烫伤与黄磷灼伤均表现为血磷水平升高、血总钙正常而血游离钙下降, 细胞游离钙降低的同时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主要脏器病理损害及7 天死亡率(60 % ) 均相同。结论 磷燃烧后经创面吸收中毒是一种特殊的中毒形式。磷在燃烧破坏皮肤屏障过程中形成的磷酸已经足以引起所有的磷灼伤中毒表现, 磷酸与黄磷灼伤致死性相同表明磷酸在磷灼伤中毒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纳米敷料对各种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纳米敷料对烧伤及其他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我院2000年4月~2001年5月使用安信纳米烧(烫)伤敷料治疗的各种伤口80例,其中Ⅱ度烧伤50例,各种慢性伤口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使用前后伤口变化、愈合时间、分泌物细菌培养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安信纳米烧伤敷料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创面分泌物渗出。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6±2.5)天,对照组为(11.6±2.8)天,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4.6±3.5)天,对照组为(18.1±3.8)天;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为(49.3±12.5)天,对照组为(61.6±17.8)天;其他慢性伤口创面愈合时间为(32.8±9.5)天,对照组为(42.6±11.7)天。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安信纳米烧(烫)伤敷料在控制感染、促进愈合方面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烧伤及其它慢性伤口的比较理想的敷料。  相似文献   

19.
Para-chloronitrobenzene (p-CNB), a hazardous and toxic substance, is widely used as an intermediary in chemical industries. p-CNB can cause methaemoglobinaemia due to electron-withdrawing properties of the nitro and chlorine groups. We present a case of a 23-year-old man suffering from thermal burns and p-CNB poisoning. In this case, severe methaemoglobinaemia was caused by the absorption of p-CNB through the burn wounds. Despite active treatment, such as the antidote of methylene blue, the patient’s methaemoglobinaemia progressed, with slowly increasing methaemoglobin (MetHb) level.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complexity and difficulty of managing this type of injury. To our knowledge, this case can be the first case report describing methaemoglobinaemia induced by p-CNB in a patient with thermal bu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