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276例患儿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等综合治疗。临床治愈后随机分为三组,给予吸入不同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停药后随访2年,观察哮喘的发生率。结果:2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8例发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4%,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6个月哮喘发生率为3.16%(3/95),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哮喘发生率为6.47%(6/89),对照组哮喘发生率为20.61%(19/92)。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哮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360,P〈0.01);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几率,对于有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给予适宜的剂量和时限吸入糖皮质激素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哮喘发生率,减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1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即停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停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哮喘发生率分别为5.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差异明显,适当延长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临床效果更佳,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以及减少哮喘发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发病期分别给予辅舒酮(丙酸佛替卡松)气雾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仅使用传统的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对观察组中的患儿在治愈后继续雾化吸入一定量的辅舒酮(丙酸佛替卡松)气雾剂干预治疗,观察2a内哮喘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治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吸入激素可以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而且长期吸入激素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RSV毛细支气管炎后早期干预对哮喘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budesonide)早期干预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发病率的影响。方法: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缓解后吸入和不吸入布地奈德,随访2年比较两组哮喘的发病率。结果:吸入组患儿哮喘发病率20.7%,对照组为42.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E水平正常的患儿中,吸入组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RSV毛细支气管炎缓解后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干预可减低哮喘发病率,尤其在血清总IgE水平正常患儿中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吴皆欢 《大家健康》2014,(9):251-251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及甲基强的松龙静滴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第一组80例第二组79例和第三组67例,三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第一组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第二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静滴治疗,第三组不予特殊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第一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第二组总有效率72.2%及第三组总有效率62.7%,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患儿住院天数(4.5±1.2)天,明显短于第二组(8.9±1.6)天及第三组(9.1±1.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相对甲基强的松龙静滴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作用强,疗效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05-10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的疗效。方法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吸痰、镇静、补液、营养支持等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5~8d为一个疗程,同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给予布地奈德100斗g雾化吸入,每日2次,2周后改为每日1次,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喘憋、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疗效确切,可以明显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4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在急性期治疗时均给予综合治疗:抗感染、吸氧、吸痰、镇静、补液、营养支持,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等治疗。治疗组:在急性期给予布地奈德100μg雾化吸人,2次/d,5~8d;急性期治愈后给予布地奈德100μg雾化吸人,1次/d,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在急性期痊愈后只在再次出现喘息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随访1年,记录2两组患儿哮喘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哮喘发生4例,发生率为5.5%;对照组哮喘发生20例,发生率为28.9%,治疗组哮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可以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儿童哮喘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方法:收治哮喘患儿168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通过电话、短信、复诊、问卷调查形式,记录不依从原因。结果:168例患儿中不依从65例(38.69%),其主要原因:家长害怕激素不良反应28例(43.08%);自行中断15例(23.08%);吸入方法不当14例(21.54%);不合作6例(9.23%);因经济原因2例(3.08%)。结论:儿童哮喘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不高,是哮喘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皮质激素与预防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间断吸入丙酸倍氯米松1.5-2年后,测其骨密度值。随访3-4斫,并测其气道反应性。结果 52例中有4例发展为哮喘,而对照组50例中16例发展为哮喘,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超声雾化蒸馏水激发试验(UNDW)显示吸入治疗组3例阳性,而对照组13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吸入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有利于预防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10.
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良  刘建英  宋青松 《河北医学》2006,12(12):1235-1236
目的:观察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吸入激素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2例进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其中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吸入皮质激素6个月组哮喘发生率为2.9%(2/69),吸入3个月组为6.7%(5/75),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预组为20.5%(15/73)。三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64,P<0.01)。自身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父母吸烟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无以上因素的患儿高(P<0.05或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应尽量避免高危因素、早期防治。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RSV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