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耀星对《内经》《难经》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耀星教授是全国著名内经学专家,70余年来,从哲学、医学、临床等多角度探索《内经》真谛,阐述独特见解。1983年起研究(傩经》。通过校勘训诂释义、剖析学术渊源、考证成书年代、作者及版本源流,钩玄《难经》主要内容与学术思想。凌教授对《内经》《难经》的学术研究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通过综合古代医家对《难经》针刺手法的认识,认为其主要包含有强调手法与得气的关系,根据五行生克配穴补泻,诠释迎随和调气的关系及倡导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等4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难经》命门脏器实质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之名 ,始见于《内经》 ,但最早将命门作为内脏的记载 ,则是《难经》[1 ] 。而《内》、《难》二者所记述的命门 ,乃名同实异[2 ] 。近人徐氏依据《内经》“命门者 ,目也”(《灵枢·根结》)的记载提出为免与《难经》发生混乱 ,《内经》所言之“命门”宜改为“明门”[3] 。鉴于古今医家对《难经》命门脏器实质认识颇不一致。笔者从中西医结合角度 ,探讨如下。1 .“命门”在解剖结构上相当于肾上腺笔者认为 ,考证“命门”的解剖结构实质 ,首先必须以最早将“命门”作为内脏记载的《难经》为依据。而归纳《难经》对命门的记述主要有 :《难经…  相似文献   

4.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读素问钞》、《难经本义》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诊家枢要》则是脉诊专著。《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读素问钞》和《难经本义》两书的分析探讨,论述了滑寿对《内经》、《难经》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五输穴在《内经》已得到广泛应用,《内经》不仅较完整地记载了五输穴的穴名、穴性和部位,而且在应用方面创了丰富多彩的配穴大法,为后世研究五输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历代学者多认为《难经》为解《内经》之作的观点 ,文章从《难经》的著录入手 ,抓住其引文及学术思想 ,分析了《难经》的学术渊源 ,论证了其所解之经并非是《内经》,而为扁鹊学派之医经  相似文献   

7.
结合《内经》病因分类的原理,解析《难经》“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其关于湿邪论及五脏,而尤为重视肾,以五行为纲进行病机分析等,既深化了《内经》病因学说的内容,其理论阐述又颇具特色,对当今临床病机的认识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舍岩针法选用五输穴以五行生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内经》、《难经》的针灸补泻原则。简要介绍了舍岩针法的起源与历史,理论基础及选穴原则。  相似文献   

9.
四时刺法是根据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用相应的取穴施术的针刺方法.《内经》中有八篇对此进行了论述,《难经》(下称《难》)第70、74难作了专篇讨论.但各篇所论配穴依据及定位施术不尽一致.笔者就四时刺法的机理及配穴施术规律作一初步探讨,敬望同道指教.  相似文献   

10.
日本江户后期学者伊藤凤山《难经文字考》(写本)就《难经》的81个问题作了考证。作者运用清儒文字训诂知识,引证中国古代典籍的注释及训诂专著,发表了一些独到见解,纠正了历代注家的若干误训,对于正确理解《难经》原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奔豚病始见于《素问》、《灵枢》,继见秦越人《难经》,迨至《伤寒杂病论》仲景之奔豚气各处作奔豚,奔豚病在继承《内经》、《难经》的基础上,从病因、病机、症候到治法提出了新的理论,提出奔豚气、欲作奔豚、奔豚病。病名似同病性、病症迥异,治法亦殊。  相似文献   

12.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署为华佗所作,书中以形证脉气决生死逆顺,确立了脏腑辨证诊治体系,是自《内经》、《难经》以来,理法方药最完整的医经,在中医学史上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历代因其真伪而颇受争议,但其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难经》,却是不争的事实.《中藏经》概括地叙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哲学基础,并以阴阳来分析脏腑的生理与阐述脏腑的病机,判定逆顺,决断生死,与《周易》学术源流关系密切,现就其中的易学思想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3.
《难经》是中医脉学理论起源之一,其在《内经》的基础上,扩展、深化脉学理论,特别在脉学判断预后方面有独特之处.《难经》的脉学预后观是以脏腑气血生理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生克理论为指导,首倡寸口脉诊预后,通过诊寸口脉之原气、胃气、浮沉及脉症相应与否推断疾病预后,从而确定了以脉为先的预后观,影响了后世中医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易传》与《内经》之"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与《内经》形成于同一历史时期而略早于《内经》,且两者皆与上古巫文化相关,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易传》与《内经》之“神”在用法及意义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皆有表示大自然运动变化复杂奥妙莫测之意,皆有表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之意。只是《内经》主要论述人的生命运动规律,所以在此二义的基础上在医学领域做了进一步推衍。  相似文献   

15.
考诸文献,关于《难经本义》首次刊刻过程均语焉不详。考察《难经本义》的各种版本,发现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难经本义》载有牒文一篇,由此可知,此书初刻本是元代官刻本;由印鉴又可知,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难经本义》经清代怡亲王府及民国徐乃昌等名家收藏。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来源,通过对《周易》、《内经》、《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知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过程,它经过了对古代哲学和汉代以前医学的传承和嬗变,并融入了张仲景个人的临床买践经验和思维成果。首先其思辩性理论来源于《周易》,是《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论;其次是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法的基础;前两者的结合加之仲景个人思维成果形成了系统的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因时制宜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内经》中有关针刺的很多内容都强调了因时针刺的问题《难经》亦阐述了许多时间针刺方面的内容、试对《内经》、《难经》中有关因时针刺的内容及其区别进行探讨,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因时针刺理论以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浅识《伤寒杂病论》中的治法在中医内科急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医圣张仲景以《内经》、《难经》等理论为指导 ,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著成《伤寒杂病论》。一部分以六经分证概括 ,认识外感病 ;另一部分则以脏腑病机来分类概括 ,认识内伤病。其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辩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辩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怎样学习《内经》,学习《内经》有什么用处,怎样运用《内经》的理论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等等,这对于初学《内经》的人来说,都是会遇到的疑虑。但是对于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临床工作者来讲,也存在着如何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工作研读《内经》的问题。直白一点说,这是个“学《内经》,做临床”还是“做临床,学《内经》”的问题。前者是将《内经》理论作为模本,当作范式,当作金科玉律去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内经》、《难经》关于“气口独为五脏主”论述的基础上,指出:气口诊脉可测知全身气血盛衰、胃气的强弱、经脉的变动、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以及外邪入侵后,人体疾病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变化。强调“气口诊脉”至今仍是中医诊脉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