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普外科行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早期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能够减少直肠癌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罗红琳 《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新式剖宫产术3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 3 88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及伤口愈合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 ,术后疼痛轻 ,肛门排气快 ,术后病率低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胃溃疡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胃溃疡手术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177例胃溃疡手术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1.69%)明显少于对照组(1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胃溃疡术后患者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身体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改良式Stark剖宫产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Stark剖宫产术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更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256例改良式Stark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Stark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 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腹腔粘连及疼痛等。结果:改良式Stark剖宫产与Stark剖宫产比较,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无明显差异。术后腹腔粘连减少34.86%,术后腹痛减少17.31%(P<0.005)。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3.9min(P<0.05),手术时间平均缩短29.4min(P<0.01),出血量平均减少48.9mL(P<0.05)。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提前11.6h(P<0.05)。术后病率减少8.34%,住院时间平均缩短2.7d。结论:改良式Stark剖宫产明显优于其他剖宫产术,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超  杨新莉 《吉林医学》2011,32(27):5657-565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0例,开腹手术组38例,比较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生活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止痛剂的使用情况。结果: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率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习忠  邓宏达  邓生智 《安徽医学》2010,31(10):1202-120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通过比较38例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36例传统开腹修补术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优于开腹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传统开腹修补术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62.3±25.6)min,术后活动时间为(12.8±3.1)h,术后进食时间为(24.7±5.5)h,平均住院时间为(4.1±1.2)d。本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阴式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单发、多发以及肌瘤的部位、肌瘤直径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光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20-921,92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2种术式的优越性。方法:105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两组,53例行LC,52例行OC,比较2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O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结论:L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楚、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75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拔除尿管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2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拔除尿管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优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3.
胡雅丹 《中外医疗》2011,30(26):71-71
目的观察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恶露干净时间。结果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手术时间较单纯剖宫产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邓传鹂 《中国医疗前沿》2013,(3):75+83-75,83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治疗组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对比组术中应用缩宫素止血。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少,术后并发症少,效果优于缩宫素,对保护生育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RUTKOW术式与LICHTENSTEIN术式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 170例腹股沟疝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取RUTKOW术式治疗,观察组采取LICHTENSTEIN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RUTKOW术式与LICHTENSTEIN术式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均确切,LICHTENSTEIN术式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可作为腹股沟疝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改进,同时严格把握适应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TVH)、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子宫切除术的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VH63例,TAH52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VH具有术中出血少,微创,污染少,损伤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探讨手术麻醉患者进行术中保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术中麻醉等级为 ASAⅠ-Ⅱ级。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中护理,观察组给予特殊的保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温度为(36.8±0.23)℃,术后温度为(34.5±0.32)℃。对照组术中温度为(36.5±0.21)℃,术后温度为(34.1±0.29)℃。观察组术中温度和术后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为(18.1±5.8) min,术后清醒时间为(44.2±6.7)min。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为(26.4±6.2)min,术后清醒时间为(63.4±7.7)min。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麻醉患者术中采取保暖措施可以有效的维持患者体温,并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虽然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所选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为收治的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