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颅鼻沟通瘤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大型颅鼻沟通瘤患者在扩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内镜经前颅窝颅骨缺损或经鼻切除肿瘤的颅外部分,其中7例经鼻行肿瘤切除,并重建颅底。结果:所有肿瘤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新增神经功能缺损、脑膜脑膨出、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镜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颅鼻沟通瘤创伤小,对深部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及视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和颅鼻沟通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前颅底--眶、副鼻窦沟通瘤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0-07~2001-04,采用单纯经颅入路切除广泛累及前颅底眶内和副鼻窦肿瘤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颅底--眶内肿瘤4例,颅底--副鼻窦、眶内肿瘤5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做到病变全切,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上睑轻度下垂2例,随访20-29个月,1例术后1年死于复发,8例无瘤生存。结论 单纯经颅入路能切除累及前颅底、眶内、副鼻窦的广泛肿瘤;眶顶骨膜的剥离可致提上睑困难而影响关容。因此尽量不用扩展的入路;带蒂颅骨膜瓣修复颅底骨缺损为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5例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的患者,均采用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修复。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行皮肤扩张器置入额部帽状腱膜及额肌下扩张充足的皮肤软组织;Ⅱ期设计滑车上动脉额部三叶瓣转移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结果:本组5例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全部存活,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鼻外形、功能良好,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滑车上动脉蒂额部三叶瓣能同时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修复后鼻外形、功能良好,疗效可靠,是治疗同时存在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中眶内肿瘤21例,眶颅沟通性肿瘤11例,均出现与视器有关的症状.13例采用经额硬膜外入路,另19例采用经翼点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27例,大部切除4例,1例未切除.术中15例行颅底重建,均恢复良好.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目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采用不同的手术人路及联合人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可以增加肿瘤全切的可能性,能直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颅底重建对于预防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颅底胆脂瘤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胆脂瘤20例,其中经乙状窦后入路10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6例,改良翼点颞下入路3例,颞枕开颅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结果显微镜下手术后应用神经内镜观察,20例均有肿瘤残留。全切15例,次全切5例。术后无并发症11例。新增动眼神经麻痹3例,展神经麻痹1例,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轻面瘫3例,肢体轻偏瘫2例,短暂失语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15例患者随访3~36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根据胆脂瘤的主体部位及其生长方式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颅底胆脂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颅底胆脂瘤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胆脂瘤20例,其中经乙状窦后入路10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6例,改良翼点颞下入路3例,颞枕开颅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结果显微镜下手术后应用神经内镜观察,20例均有肿瘤残留。全切15例,次全切5例。术后无并发症11例。新增动眼神经麻痹3例。展神经麻痹1例,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轻面瘫3例,肢体轻偏瘫2例,短暂失语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15例患者随访3~36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根据胆脂瘤的主体部位及其生长方式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转移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乳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行手术治疗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行单纯肿块切除或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转移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乳腺缺损,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肿块切除或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转移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整形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既完整切除病灶乳房外形又得以良好恢复。结论:转移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肉芽肿性乳腺炎术后乳腺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钛网材料颅骨成形术的探讨.方法 先帽状腱膜下注入生理盐水,再沿着原手术切口切至腱膜下层,严格按腱膜下间隙自前向后、自下向上逆行钝性、锐性游离皮瓣.结果 8例患者中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颅内血肿,颅骨成形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总结口腔内口咽肿瘤切除以后较大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并对影响组织瓣有关并发症的各种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3月—2010年2月该科科收治的部分口腔口咽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较大缺损的患者32例,采用组织瓣进行修复.结果在13例游离组织瓣中,有1例前臂皮瓣出现坏死,成功率为92.3%;在19例带蒂组织瓣中,有2例胸大肌肌皮瓣出现了部分坏死.其成功率为89.4%.结论对于口腔口咽部肿瘤切除以后的较大组织缺损,应当视缺损的大小和范围以及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比较合适的组织瓣来进行修复.如果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尤其对术前放疗者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0.
颊黏膜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小面积可直接拉拢缝合,但面积大的缺损往往给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年来颊黏膜缺损用舌瓣、额瓣和皮片移植修复,但不同程度影响外观、功能或出现术后挛缩、开口受限等无法克服的困难。作者通过12例全腭岛状瓣修复颊黏膜肿瘤切除术缺损,效果较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仕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81-148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的方法,以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回顾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6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就其手术处理与经验教训进行讨论。结果:第1次手术行肿瘤全切除45例,占73%,其中良性肿瘤全切除率为86%,恶性肿瘤全切除率为66%,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2%和54.7%,而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术野开阔,层次清晰,是腹膜后肿瘤手术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原则上应作肿瘤完整切除,肿瘤与受累脏器应联合切除。对术后复发的肿瘤,完整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手术中上腔静脉及其属支切除与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经正中胸骨切口采用体外或体内转流手段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上腔静脉和/或其分支,然后直接修补或用生物材料、人工血管重建回心血液通道,随访病人治疗结果。结果全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重建人工血管24根,生物血管5根。一根人工血管术后一个月完全堵塞,其余血管通畅。但生物血管横断面有缩小趋势。2例病人因肿瘤复发生存期不到1年,余20例病人仍然生存但其中一例复发带癌生存。结论在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中,经正中切口施行上腔静脉及其分支的切除与重建,方法可行并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黄耀联 《现代保健》2010,(34):20-21
目的探讨恶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院2002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恶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病史并结合X胸片、胸部CT等进行确诊,本组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35例,行姑息性切除8例,单纯的开胸探查7例,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随访1~5年,统计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院内死亡。随访1年38例患者生存,生存率为77.56%,随访3年,生存患者18例,生存率36.73%,随访5年,生存患者10例,生存率20.41%。结论临床治疗原发纵隔肿瘤,首选方法是手术治疗,对于不能完全切除或者不能切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化疗和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高发动脉瘤,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相应发展了不同的手术入路,如传统的Yasargil的翼点入路、前纵裂入路、改良的半球间入路以及颅底入路等。其中经前纵裂入路早期因为术后并发症多而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改进,经前纵裂入路行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夹闭被认为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就其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术的发展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及对其展望等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王耿泽  任武  宋展 《现代保健》2010,(18):35-36
目的探讨低位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低位早期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侵犯肠壁的程度为Tis12例,T19例,T27例。28例标本切缘检查未见癌细胞残留。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无直肠瘘、肛门失禁发生。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100%,3年存活率95.5%。结论低位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高发动脉瘤,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相应发展了不同的手术入路,如传统的Yasargil的翼点入路、前纵裂入路、改良的半球间入路以及颅底入路等。其中经前纵裂入路早期因为术后并发症多而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显微外科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改进,经前纵裂入路行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夹闭被认为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就其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术的发展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及对其展望等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臂游离皮瓣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H-ADM)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口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术后组织缺损,观察组采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H-ADM修复术后组织缺损。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率、语音功能、吞咽功能及术后供区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以及供区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H-ADM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外形和生理功能,保持口腔和舌的基本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金艳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67-5269
目的 探索对于卵巢癌肠道转移患者较为理想的癌株减灭术式.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某科就诊的47例卵巢癌肠道转移患者,机械抽样随机把其中30例分为转移肠段切除组,余者分为肿瘤局部切除组.结果 转移肠段切除患者5年生存期占40.0%,肿瘤局部切除患者5年生存期占11.8%,两组5年生存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肠段切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2±0.4)a]及总生存期[(3.9±1.1)a]比肿瘤局部切除组患者[(0.8±0.3)a]及[(3.3±1.7)a]显著长(P<0.05).残余病灶<2cm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1.2%)比残余病灶≥2cm患者的(57.1%)显著低(P<0.05),首次切除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20.0%)比两次或以上切除患者的(52.9%)显著低(P<0.0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提高卵巢癌肠道转移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癌株减灭术应尽量采取转移肠道切除术.同时如加强手术质量的控制,卵巢癌肠道转移的手术治疗也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探讨小隐静脉在皮瓣血液循环中的作用。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年龄12~72岁,平均36岁,其中男14例,女5例。外伤件缺损12例,足跟部慢性溃疡5例,足跟部鳞状细胞癌患者3例。将足跟部创面清理后,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最大9cm×12cm,最小5cm×6cm。其中自皮瓣远端结扎小隐静脉12例,未结扎8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未结扎小隐静脉组患者1例皮瓣周缘出现发黑坏死,该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8cm×12cm,采用隧道方式转移皮瓣。嘱患者俯卧位,抬高患肢,反复换药后痊愈。随访1~6年,1例鳞癌患者术后7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小隐静脉结扎与否不是皮瓣存活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