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能量激光照射的免疫调节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论述了低能量激光照射的波长、剂量和部位对免疫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阐述了免疫调节效应机制、免疫效应的传播和各种免疫细胞的反应。低能量激光照射在临床的应用远超过实验研究,已证明有矫正免疫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低能量铜蒸气激光对骨髓及脐血造血细胞的刺激作用及与集落刺激因子(CSF)作用的关系。方法 应用510.6nm和578.2nm两种波长的低能量铜蒸气激光(绿光和黄光)照射各组的人胎骨髓及脐血造血细胞,分别加入CSF,体外培养后计数GM-CFUc集落数,并与单用CSF组、单用激光组及对照组(未用激光照射及(CSF)比较。结果 两种波长鲷蒸气激光照射骨髓或脐血造血细胞均能使GM-CF  相似文献   

3.
低能量铜蒸气激光对脐带血造血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三组不同波长的低能量铜蒸气激光照射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结果显示:经510.6nm(绿光)及578.2nm(黄光)激光照射的二组脐血造血细胞,经体外培养,造血细胞集落(GM-CFUc)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01-0.02),而经这两种波长激光同时混合照射的脐血造血细胞(混合光组)培养后增殖不显著(P>0.05)。提示低能量铜蒸气激光对脐带血造血细胞有显著增殖作用,并与其对胎鼠和人胎骨髓造  相似文献   

4.
两种激光局部照射对镇痛效应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激光局部照射对镇痛效应的对比观察卞学平张志宏王利军刘永连作者单位:264300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激光室为了观察不同波长、不同输出方式低能量激光局部照射对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我们对132例疼痛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砷化镓激光和氦氖激光局部照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氦氖激光脾区照射对小鼠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的抗肿瘤效应。方法: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荷B16黑色素瘤小鼠脾区,每日1次,45分钟,连续7天为1疗程。第27天,对不同疗程的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荷瘤小鼠作组织学观察,并对抑瘤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疗程的激光照射组小鼠腹腔肿瘤结节明显较对照组缩小,并与疗程呈正相关。1,2,3疗程激光照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56%,35.21%,52.76%。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脾区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He-Ne激光(波长633nm红光)、氦-镉激光(波长441nm兰光)和半导体激光(波长890~1.9nm红外光)是最常用的激光装置。 低强度激光照射()的作用机制,目前有4种假说:1.激活过氧化氢酶、血浆铜兰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调节机体的生化过程;2.非特异性作用于生物聚合物(蛋白、脂质、膜和酶类),使其结构和功能变化;3.在作用下产生促进氧化过程的活性氧(单氧);4.单色激光的作用产生微热场。本文就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对免疫的实验和临床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季青  储峰 《临床》1995,2(1):34-35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该疗法是将低能量激光导入循环血液中直接照射血液,产生广泛的生物效应,如免疫调节,。抗脂质过氧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该疗法辅助治疗120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同时设对照组12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护肝退黄药物,经治疗一疗程后统计表明,治疗组在退黄隆酶,改善肝功能及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作者认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操作简单,安全,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低强度激光生物效应已经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其在不引起机体产生不可逆性损伤的前提下对机体代谢的积极调节作用让人们对于它临床上的投入前景非常期待。目的:观察630nm和808nm低强度激光单独照射和联合照射对大鼠背部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07在天津医科大学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质量(240±20)g。方法:用手术剪在每只Wistar大鼠背部左右对称各造2个圆形皮肤全层切割型创口,4个创口按部位统一编号。将32只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630nm单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808nm单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和630/808nm双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每组8只。3个照射组中的大鼠背部创口分别用不同波长低强度激光连续照射14d,1次/d,每个创口照射10min/次;空白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伤后每隔1d用透明薄膜描记每只大鼠Ⅰ号创口的创面,根据积分法计算创面面积收缩率;伤后第3,7,14天对创口取活检做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变化。结果:32只Wistar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30/808nm双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和630nm单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创伤面积收缩速度快,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630/808nm双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和630nm单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组较其他2组肉芽组织出现早,同时成纤维细胞的数量与胶原分泌量多、创伤愈合情况好。结论:630nm单波长或630/808nm双波长低强度激光照射均能有效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9.
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完成。将72只新西兰免,用改良Allen氏法损伤脊髓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不用激光照射(n=36);另一组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n=36)。治疗前检测两侧腓总神经的电生理情况。应用波长632.8nm,能量密度为3.5mW/cm^2的氦氖激光发生仪进行血管内照射.1次/d,60min/次,4周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双侧腓总神经的电生理情况。结果: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缩短,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加,动作电位波幅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减少。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增加抗氧化的能力,从而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并促进脊髓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完成。将72只新西兰兔,用改良Allen氏法损伤脊髓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不用激光照射(n=36);另一组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n=36)。治疗前检测两侧腓总神经的电生理情况。应用波长632.8nm,能量密度为3.5mW/cm2的氦氖激光发生仪进行血管内照射,1次/d,60min/次。4周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双侧腓总神经的电生理情况。结果: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缩短,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加,动作电位波幅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减少。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增加抗氧化的能力,从而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并促进脊髓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刘晓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3):136-138
目的:评价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骨骼肌损伤的有效性,探讨其作用特点及其机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Ovid数据库1990—01/2006—02与低强度激光及骨骼肌相关的文章,检索词“low level/intensity/power/energy laser,muscle,tendon”,并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 资料选择:选取低强度激光作用于骨骼肌培养细胞和低强度激光治疗骨骼肌损伤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单盲法、双盲法还是非盲法。②平行对照实验,实验组以低强度激光进行照射,对照组不照射激光或进行假性激光照射。排除标准:①重复的同一研究。②综述文献。③Meta分析。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篇相关文献,21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5篇为细胞实验研究,9篇为动物实验研究,7篇为临床试验研究。排除的4篇论文中,2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为Meta分析。 资料综合:细胞实验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在某些剂量可以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而在另一些剂量则抑制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骨骼肌卫星细胞越老,低强度激光的促增殖效应越弱。大多数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能够减轻骨骼肌损伤性炎症、促进骨骼肌再生.只有1项动物实验研究没有发现低强度激光的促骨骼肌再生作用。临床试验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疗法对肌纤维织炎、网球肘和跟腱炎有良好疗效,而对肩袖肌腱炎和延迟性肌肉酸痛疗效不定或缺乏疗效。 结论:低强度激光对骨骼肌细胞具有双向生物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既与激光的照射剂量及波长有关,也与细胞的生理状态有关。合适剂量的低强度激光能够促进动物骨骼肌损伤的愈合。在临床上,低强度激光疗法是安全的,对病变较浅、范围局限的肌肉和肌腱损伤具有肯定的消炎止痛效果。其有效照射剂量是部位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骨骼肌损伤的有效性,探讨其作用特点及其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Ovid数据库1990-01/2006-02与低强度激光及骨骼肌相关的文章,检索词“lowlevel/intensity/power/energylaser,muscle,tendon”,并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低强度激光作用于骨骼肌培养细胞和低强度激光治疗骨骼肌损伤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单盲法、双盲法还是非盲法。②平行对照实验,实验组以低强度激光进行照射,对照组不照射激光或进行假性激光照射。排除标准:①重复的同一研究。②综述文献。③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篇相关文献,21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5篇为细胞实验研究,9篇为动物实验研究,7篇为临床试验研究。排除的4篇论文中,2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为Meta分析。资料综合:细胞实验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在某些剂量可以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而在另一些剂量则抑制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骨骼肌卫星细胞越老,低强度激光的促增殖效应越弱。大多数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能够减轻骨骼肌损伤性炎症、促进骨骼肌再生,只有1项动物实验研究没有发现低强度激光的促骨骼肌再生作用。临床试验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疗法对肌纤维织炎、网球肘和跟腱炎有良好疗效,而对肩袖肌腱炎和延迟性肌肉酸痛疗效不定或缺乏疗效。结论:低强度激光对骨骼肌细胞具有双向生物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既与激光的照射剂量及波长有关,也与细胞的生理状态有关。合适剂量的低强度激光能够促进动物骨骼肌损伤的愈合。在临床上,低强度激光疗法是安全的,对病变较浅、范围局限的肌肉和肌腱损伤具有肯定的消炎止痛效果,其有效照射剂量是部位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椎动脉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波长632.8μm,输出功率2.0mW,每次照射6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87.6%。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一系列活体和体外实验来考察激光诱导间质热疗过程中血管及器官受高功率激光作用时的温度场发展规律。方法:实验性家兔1只,麻醉状态下应用波长为10.6mm的KD-Ⅲ型CO2激光器(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在不同功率激光照射其耳部不同部位,观察血管稀疏区与丰富区在激光照射下的反应。隔2d,将其麻醉处死,取出胃、肝、肺、肾、心等不同器官,进行激光照射。实验中引入红外成像仪来定量刻画被测对象表面的瞬态温度分布图像。结果:①当激光热量不足以完全切断血管时,血管丰富组织区的复温能力强于血管稀疏区;当激光准确作用于主血管并且达到一定能量时,不仅下游供血及加热可被切断,且上游供血也会受到影响。②在相同的激光频率、功率及作用时间下,胃部的穿透最深,肾部温度变化率最大。结论:①组织局部的血液灌注率会影响激光作用的效果。②不同器官由于热容量不同,且对激光的反射和吸收率存在差异,导致激光穿透厚度及组织温度变化的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半导体激光是一种低能量激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损伤组织部位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调节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产生消炎、镇痛等作用,是其穴位照射治疗疼痛的生物学基础。激光治疗在软组织损伤疼痛早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肝硬化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30例患者进行照射前后11项免疫指标测定,并与未照射的正常人对比观察。结果:低能量氦氖内照射后血清球蛋白,r-球蛋白,lgG、lgA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值增加(P〈0.05),CD4,CD8阳性细胞比例失衡改善。结论:提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有增加和调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波长 632 .8μm ,输出功率 2 .0mW ,每日 1次 ,每次照射 60分钟 ,1 0次为 1个疗程。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 87.6%。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较好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8.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人血液不同成份的吸收光谱不一。在激光照射血液疗法中,选择最佳波长进行研究。方法用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的测试。结果血清、血浆、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的吸收光谱各有差异,吸收峰值位置亦不一致。各成份在200~300nm的紫外部分吸收率最高,在红外部份吸收率最低,并逐渐下降。结论为激光照射血液治疗疾病提供激光波长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激光在美容性脱毛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毛过多的关注提高,激光脱毛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激光脱毛技术根据选择性的光热动力学原理,是目前最安全、快捷、长久的去毛技术,现对这一领域的背景知识和现状研究作一综述。1激光脱毛术的原理激光脱毛术的理论基础为选择合适波长的激光,并保证作用时间短于热量从靶组织扩散到周围组织的时间,可以选择性地破坏靶组织[1]。皮肤中有被称为发色团的结构,负责吸收光能。内源性发色团包括:黑色素,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外源性发色团例如文身颜料。发色团可以吸收光能量,产生皮肤的热力学、化学和机械作用。为达到永久性脱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低能量激光对神经组织电生理活动及组织形态方面的影响,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的各种结果,尤其是低能量激光对神经再生过程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低能量激光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