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218在舌鳞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在人舌鳞癌细胞系SCC-4和SCC-9中分别转染negative control、miR-218模拟物和抑制剂,然后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GraphPad 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218 抑制剂的SCC-4和SCC-9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无显著改变;而转染miR-218 模拟物的细胞,增殖能力变弱,凋亡数增加,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miR-218在口腔癌中的表达量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相关,提示miR-218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外评价可利霉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梯度浓度可利霉素分别处理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6/HB96细胞系),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 SPSS 18.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可利霉素浓度依赖性抑制HN6/HB96的体外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可利霉素使处理过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显著下降,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01)。可利霉素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结论: 可利霉素体外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为可利霉素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研究尼古丁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的细胞毒性作用,探讨尼古丁对牙周病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作用于PDLFs,采用MTT比色法于24、48、72h测量细胞的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于48h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尼古丁抑制PDLFs细胞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制率明显增强;细胞周期分布发生了改变,G0/G1期的细胞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而G2期和S期则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较高的凋亡率.周期阻滞及凋亡率随着浓度的递增而增加。结论尼古丁可能通过导致PDLFs细胞凋亡、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并使其DNA合成减少而导致牙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2017,(6):490-494
目的本实验旨在体外探讨汉黄芩素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HN-6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对HN-6细胞进行干预,应用CCK-8法检测汉黄芩素对HN-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标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随着汉黄芩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HN-6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当不同浓度汉黄芩素作用48 h时,各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是23.18%、45.80%、54.61%、68.98%、76.82%,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加药组细胞可见明显的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及染色质凝聚等典型的凋亡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汉黄芩素可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组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7.00%、12.03%、32.1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实验组的G0/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是61.21%,63.65%,70.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汉黄芩素能够体外抑制人舌鳞癌HN-6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对人口腔癌细胞增殖、周期及体外侵袭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验证人口腔癌细胞系KB中基因SOCS1的干扰效果;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观察口腔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SOCS1干扰片段显著降低口腔癌KB细胞SOCS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SOCS1表达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且转染72 h后KB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扰KB细胞SOCS1基因表达,使G0/G1期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S、G2/M期细胞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干扰人口腔癌细胞株KB中的SOCS1基因表达后,KB细胞增殖、体外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分裂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G1487对舌鳞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0、100、200nmol/L)的AG1487处理培养的舌鳞癌细胞Tca8113,采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AG1487对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AG1487处理的肿瘤细胞,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其生长曲线逐渐向下移动,即随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逐渐增强。同时,AG1487使细胞周期的分布发生改变,G1期细胞显著增加,而S期细胞则明显减少;AG1487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G1487可对舌鳞癌细胞产生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作用ECV304细胞不同时间,以MTT法比较平阳霉素作用24、48及72h后的细胞抑制率,应用DNA电泳实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坏死情况、细胞周期及Fas、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随平阳霉素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越明显DNA电泳证实合适浓度平阳霉素作用下细胞发生凋亡,过高浓度细胞则发生坏死;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高,过高浓度细胞坏死占主导;平阳霉素各浓度作用24h后,G2—M期百分率增高,S期百分率降低,G0—G1期百分率无明显变化;Fas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递减,Bcl-2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结论:平阳霉素能明显抑制ECV304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平阳霉素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和坏死作用以抑制ECV304细胞的体外生长和增殖;细胞凋亡发生在G2—M期,是通过上调Fas蛋白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氧与人舌鳞状细胞癌SCC-6细胞中HIF-1α、VEGF表达的相关性,曲古抑菌素A(TSA)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舌鳞状细胞癌SCC-6细胞,经不同作用时间去铁胺处理,模拟低氧条件培养后,RT-PCR检测HIF-1α、VEGF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模拟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时间梯度TSA处理SCC-6细胞后,分别检测HIF-1α、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低氧下SCC-6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增加,但其mRNA的表达不受影响;作为HIF-1α下游基因的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随HIF-1α蛋白表达增加而增加;②低氧下,TSA可抑制HIF-1α的蛋白表达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但HIF-1α的mRNA表达不受影响;③HIF-1α的调节在蛋白水平。结论:体外条件下,模拟低氧可诱导舌鳞状细胞癌SCC-6细胞中HIF-1α蛋白、其下游基因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TSA可抑制HIF-1α的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其下游基因VEGF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土曲霉酮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9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土曲霉酮处理SCC9细胞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用Annexin V/PI试剂盒及碘化丙啶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土曲霉酮对SCC9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P<0.05)及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此外,与不给药组相比,5 μmol/L和10 μmol/L土曲霉酮处理,可引起处于G2/M期的SCC9细胞比例由(24.8±0.6)%分别增加到(26.2±0.4)%和(34.2±1.2)% (F=132.13,P<0.01),但对SCC9细胞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土曲霉酮通过引起G2/M期阻滞来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9细胞的增殖,提示土曲霉酮有望在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及其对细胞核转录因子E2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NS-398作用于舌癌Tca8113细胞,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OX-2和E2F-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NS-398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NS-398(50μmol/L)可引起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的逐渐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数减少,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降低,细胞中COX-2和E2F-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NS-398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阻断细胞生长停滞于G0/G1期;该效应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有关;E2F-1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soprenylcysteine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Icmt)对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LKB1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通路机制。方法:构建LKB1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舌鳞癌细胞系(SCC-15),利用RT-PCR、Western blot 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SCC-15中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结果:LKB1在SCC-15细胞中mRNA水平上成功过表达约300倍,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同时发现LKB1超表达对细胞周期起阻滞作用,并可上调p53、PTEN和TGF-β,同时下调VEGF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了LKB1真核表达载体,该基因在SCC-15细胞中超表达对细胞周期起阻滞作用,调控p53、PTEN、TGF-β和VEGF基因表达,可能参与调控p53和TGF-β等多种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 LKB1 基因在恶性舌鳞癌发病的机制和临床治疗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SCC-9细胞中CD44+的肿瘤细胞亚群,鉴定CD44+亚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方法:采用CD44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44+的细胞亚群;检测各细胞亚群的细胞周期;检测CD133、Oct-4、BIM-1在CD44+和CD44-中的表达;检测各细胞亚群克隆形成率。结果:SCC-9细胞中CD44+的细胞亚群约占30%;CD44+的肿瘤细胞亚群70%处于G0/G1期;胚胎干细胞因子CD133、Oct-4、BIM-1在CD44+和CD44-的OSCCs中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D44+细胞亚群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CD44-的细胞亚群。结论:在SCC-9舌鳞癌细胞系中CD44+细胞亚群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表达MTUS1/ATIP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检测人舌鳞癌系UM1、SCC鄄9、SCC鄄15、Tca8113细胞株中MTUS1的表达水平。应用含ATIP1片段的质粒转染舌鳞癌细胞,48 h后MTT检测舌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舌鳞癌细胞中MTUS1、p53、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MTUS1/ATIP1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其抑制率约为40%(t=0.023,P<0.05);高表达MTUS1/ATIP1可导致舌鳞癌细胞株G1期阻滞(G1期:t=0.032,G2期:t=0.036,S期:t=0.027,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率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05,P<0.05)。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MTUS1/ATIP1后ERK的表达升高,磷酸化的ERK表达下降,p53的表达升高。结论 MTUS1可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磁性附着体模拟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Magnedisc 800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3种强度(12.5、125、250 mT)、持续不同时间的静磁场加载,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成骨细胞加载3种强度的静磁场1、3、5、7、9 d后,细胞增殖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各组细胞生长趋势基本一致,静磁场作用无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成骨细胞加载1、3、5、7 d后,未发现静磁场对G0 /G1期、S期、G2/M期细胞百分比、增殖指数及细胞凋亡率产生明显影响。结论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在闭合磁路、磁体和衔铁的闭合过程中以及开放磁路下,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未改变细胞的周期分布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联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检测0、5、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Tca8113、SCC-4细胞24、48、72 h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IC50值;实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Dickkopf-1组、姜黄素+Dickkopf-1组,各组细胞处理48 h后,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CAL27、SCC-4、Tca8113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0h时的细胞抑制率,且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P<0.01),根据IC50值选择Tca8113细胞及30μmol/L的姜黄素作为后续研究。结论:姜黄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Dickkopf-1均能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两者联用的效果强于单独用姜黄素或Dickkopf-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人N-α-乙酰基转移酶10(N-α-acetyltransferase 10, Naa10)基因有效的慢病毒RNAi载体并转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人Naa10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3个siRNA片段,转染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株并进行验证,将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克隆至pLV-shRNA载体上,测序正确后进行包装,测定病毒颗粒滴度后,将慢病毒感染SCC-15细胞以测定Naa10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生长曲线研究干扰Naa10对SCC-15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3个靶点的siNaa10 均能有效抑制Naa10基因的表达,其中2号靶点最为有效(P<0.005);重组RNAi质粒pLV-shNaa10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 pLV-shNaa10可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测定病毒颗粒LV-shNaa10、LV-NC滴度分别为1.2×109 TU/mL和1.0×109 TU/mL;SCC-15细胞感染LV-shNaa10后,Naa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5);干扰Naa10可促进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Naa10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后,有效抑制了内源性Naa10基因的表达,干扰Naa10可促进SCC-15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在人口腔鳞癌细胞SCC-25生长、凋亡及化疗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转染control-shRNA和PKD1-shRNA质粒,建立PKD1基因沉默的SCC-25细胞系;CC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对化疗药物紫杉醇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多药耐药蛋白P-gp的表达变化。结果 PKD1在口腔肿瘤细胞SCC-25、CAL-27、SACC-83中呈现高表达;PKD1基因沉默后SCC-25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增加;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下调,紫杉醇半数抑制浓度及耐药指数明显降低。结论 PKD1通过调控SCC-2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调控SCC-25生长、凋亡和对药物敏感性,是口腔鳞癌细胞生物治疗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Herbal drugs are popularly emerging as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 in cancer patients because of their cost effectiveness and minimal side-effects. The extract of Operculina turpethum (OT) is known to have antipyretic, anti-inflammatory and purgative properties. Since it is popularly known hav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we investigated its anti-tumor activity on four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s (OSCC) namely, (SCC-4, KB, SCC-9 and SCC-25).DesignAntitumor activities of Operculina turpathum extract (OTE) was investigated by MTT and clonogenic assay, effect 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duction by Annexin-V/propidium iodide (PI)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and invasive potential of the tumor was determined by matrigel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various proteins involved in these mechanisms was analys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OTE specifically inhibited the growth and colony formation of OSCC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via inhibiting NF-κB and its downstream target COX-2. It further arrested cell cycle at G0/G1 phase by inhibiting cyclin-D1 and induced early apoptosis by up-regulating P53 in OSCC cells. It also limits the invasion capacity of OSCC cells by up to 55–60%.ConclusionsOTE shows antitumor activities in OSCC cells by inhibiting NF-κB, COX-2 and cyclin D1 and upregulation of p53 expression. It may be developed as a safe and promising alternative chemopreventive/chemotherapeutic agent for oral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