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84例IF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医学营养、体育锻炼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睡前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分别于次日晨和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到医院测定空腹血糖(FPG)、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不适症状,观察期限为1年.结果 对照组干预治疗1年后有6例(14.3%,6/42)发展为糖尿病,治疗组仅1例(2.4%,1/42)发展为糖尿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PG、2hPG、TC、TG、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TC、TG、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结合行为干预治疗显著减少了从IFG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比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和/或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在控制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病程在6个月以上并已接受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在2个月以上,晚餐后2h血糖〈7.8mmol/L,但凌晨3时血糖〉6.1mmol/L和晨7时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40例,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调整;B组40例,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0.5g;C组40例,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4U加口服二甲双胍片0.5g。治疗14d后,观察各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凌晨低血糖和血糖偏低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但C组与B组相比,更能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相比。降低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生凌晨低血糖和血糖偏低的情况却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皮下注射4U中效胰岛素加口服二甲双胍片0.5g是一种患者容易掌握的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爱民 《职业与健康》2001,17(7):103-104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发症形成的共同基础,往往成为糖尿病临床药物治疗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上颇感棘手。近年来,我们试用二甲双胍(又名降糖片Dimethylbiguanide)治疗胰岛素抵抗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由于对胰岛素抵抗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选择了近年来在本院经磺脲类及/或胰岛素充分治疗3个月以上继发性失效的具有胰岛素抵抗特征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53±13)岁,平均病程4.6a(1~25a)。1.2 方法 观察对象继续磺脲类如甲苯磺丁脲(SU)或/及胰岛素(RI)治疗,同时加服二甲双胍片0.5~1.0 g/d,分2~3次口服,因人而异调整剂量达到满意控制血糖,观察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糖(FBG.2 HBG)血脂(Tch.TG)水平,血糖测定采用葡  相似文献   

4.
韦秀英 《现代医院》2005,5(9):39-4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IFG组785例,糖耐量正常(NGT)组73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SBP、TG、BMI、腰围均为IFG组大于NGT组,HDL-C为IFG组小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IFG组明显大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FG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观察。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0年-2015年70岁以上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组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12周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及记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基本相同,低血糖风险相似。但格列美脲组更方便、易操作,不存在胰岛素保存不当所致的治疗失效。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控制血糖方面相似,但其更安全、易操作、低血糖风险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具有胰岛素抵抗(IR)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具有IR抵抗的单纯性肥胖儿童依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MI、体脂含量、血糖、 HOMA-IR、 C肽、 HbA1c和脂质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BMI、体脂含量、 FPG、2hPG、 HOMA-IR、 C肽、 HbA1C、 TC、 TG和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具有IR的儿童单纯性肥胖可有效改善体重及BMI、 IR,改善脂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7.
翟军  阮祥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83-128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肥胖型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殖激素和胰岛素水平、糖脂代谢改变情况和药物的副反应。结果:30例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恢复规律月经13例,妊娠3例;治疗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有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空腹血糖(FSG)、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使部分患者恢复月经和妊娠,降低T、LH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可作为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改善肥胖型和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和生殖功能的效果.方法 8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1 500 mg/d,治疗3个月经周期;肥胖组48例,非肥胖组36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变化和内分泌变化.记录排卵率和妊娠率,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的35例PCOS患者(18例肥胖患者和17例非肥胖患者)比较.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经周期肥胖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总睾酮、空腹胰岛素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非肥胖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虽有改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经周期后,不论是肥胖组还是非肥胖组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累积排卵率高于用克罗米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用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治疗后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4.17% (26/48)和27.78%(5/18);非肥胖组用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治疗后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8.33%(21/36)和29.41%(5/17),二甲双胍累积妊娠率高于克罗米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状态,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赵欣华 《现代保健》2011,(16):190-19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导致生殖和代谢功能紊乱的同时,也加重了患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危险.认识胰岛素抵抗在PCOS发病中起到的作用后,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胰岛素增敏剂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来以胎儿活产率(live-birth rate)为终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由PCOS引起的不孕症,其效果不及氯米芬,无证据证明应用二甲双胍能预防患PCOS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68例PCOS合并IR的患者,在自然月经或者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糖水平、血清生殖激素以及排卵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经治疗,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60、120min后的INS由(18.6士9.5)、(124.2±56.6)、(102.6±43.9) mIU/L明显下降至(10.6±5.9)、(85.8±26.1)、(68.7士12.3)mlU/L(P<0.05).血清HDL—C由(1.1±0.5) mmol/L明显升高到(2.2土0.2) mmol/L(P<0.05),LDL—C由(2.5士0.8)mmol/L明显降低到(1.4±0.3)mmol/L(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比值(LH/FSH)、睾酮(T)以及雄烯二酮(A)的水平由(14.6士2.3)IU/L、(5.6士1.7)IU/L、(2.6士1.0)、(11.5士3.0)nmol/L、(2.0±1.3) nmol/L明显下降至(4.3士1.6)IU/L、(4.7±1.7)IU/L、(0.7±0.3)、(5.6士2.4)nmol/L、(0.7士0.5)nmol/L(P<0.05);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的水平由(27.5土6.3)nmol/L明显升高至(85.5±8.0) nmol/L(P<0.05);治疗后使克罗米芬的促排卵成功率由25%明显升高至70%(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式,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异常的激素相、血脂相和排卵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5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预治疗3个月再用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实验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预治疗3个月,再用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两种疗法,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结果:阿托伐他汀预治疗组生化指标(睾酮、SHBG、FAI、FBG、FINS、HOMA-IR、hsCRP)得到显著改善,说明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2006年5月~2008年4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0例PCOS患者,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天,共用12周。每例对象进入该研究时和治疗12周结束时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重、血脂、生殖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可降低患者的体重及体重指数(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可降低TC、TG、LDL(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可降低基础胰岛素值、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P0.05);治疗后可降低雄烯二酮、睾酮水平(P0.01);二甲双胍治疗后可恢复排卵功能。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地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雄激素水平并恢复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道益生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106例,根据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组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肠道菌群、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HbA1c、2hPG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NS水平均增加,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IR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水平均增加,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龚江凤 《智慧健康》2021,(36):86-88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胰岛素...  相似文献   

15.
位伟  侯华丽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32-183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不确诊糖尿病的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二甲双胍和谷维素装入相同的胶囊进行编号,按就诊顺序抽取编号.治疗组二甲双胍250 mg,3次/d;对照组用谷维素10 mg,3次/d.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收缩压由(150±9)mm Hg降至(130±7)mm Hg,舒张压由(91±11)mm Hg降至(75±9)mm Hg,(P<0.01).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治疗组,空腹血糖由(5.9±0.8)mmol/L降至(5.0±1.6)mmol/L,餐后2 h血糖由(9.1±2.1)mmol/L降至(8.2±1.9)mmol/L,(P<0.01).结论二甲双胍对肥胖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水平、胰岛素敏感性(ISI)、妊娠率、排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FSH、LH、FBS、FIN、IS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S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S和F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及成熟卵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排卵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提高肥胖型PCOS患者的ISI,增进其排卵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林彬 《现代保健》2012,(28):25-26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控制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使用诺和锐30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FPG、2hF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好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MF)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收治的68例NAFLD患者,采用MF1.5g/d口服治疗6个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改变情况。结果:MF可以明显降低ALT,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二甲双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份的患病情况,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8月~2009年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收集空腹血糖为6.1-﹤7.0mmol/L的门诊检查者。由内分泌科医生协助排除服用降糖药的患者、急慢性感染患者以及肿瘤患者后,确定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对空腹血糖受损者进一步检测血脂、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结果]共收集空腹血糖受损患者320人。其中56.9%呈现出胰岛素抵抗现象,57.2%可确定为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份中,超重和肥胖比例为67.2%;脂代谢异常比例为56.3%;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的比例为42.5%。胰岛素抵抗者超重和肥胖、脂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者的4.42倍,95%CI:2.52~7.46;胆固醇水平也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性,OR=1.13,95%CI:1.01~1.17。[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已同时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半数以上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为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甘油三酯,监测肝肾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BG、PBG、FINS、IRl、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嗣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与单独用药相比可显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