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且反复发作的身心疾病。对该疾病的治疗已从原始的三联药物治疗发展为以三联药物为基础合并心理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案,其中规范有效的心理治疗尤其为医务人员所重视。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该疾病的影响及其当前各种心理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临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和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内窥镜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50例患者(病例组),采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测试及评价分析,并以5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在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敌意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正常组(P〈0.01),其抑郁标准消化性溃疡组在正性刺激、负性刺激和总刺激量高于健康组(P〈0.01),且负性刺激量高于正性刺激量(P〈0.01),社会支持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患的社会心理特点。方法:我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主题统觉测验等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进行测试。并与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方法我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主题统觉测验等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示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118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心理社会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精神压力、生活负担、劳动强度的大小与PU的发病率、复发率关系密切,由此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半数患者因病不能参加文体、社交活动,1/3患者情绪不稳定,常有痛苦、沮丧、对别人缺乏理解等问题。有16名患者对生活缺乏信心,心理问题较严重,有70名患者认为PU对性生活有影响,但对58名PU患者性激素6项检测,均正常,说明PU对性激素分泌没有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下降,多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此笔者对PU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情绪自我调控训练,个体化护理等综合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境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斑块,表面覆以银白色鳞屑为主要皮损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国内患病率为0.1%~0.3%,国外某些地区可高达3%,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国内外一直在进行着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其免疫功能异常、遗传、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病,也是身心疾病之一,许多学者认为身心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应激有关。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已及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和社会人士肯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最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病人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霞  路云环 《护理研究》2006,20(10):2649-2651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时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观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55.4%的病人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强迫症状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银屑病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桂霞  路云环 《护理研究》2006,20(29):2649-2651
[目的]了解银屑病病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观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55.4%的病人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强迫症状方面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改善银屑病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0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予建立管理档案、定期举办消化性溃疡知识讲座、发放自我管理健康卡,同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采用Zung自评焦虑表和自行设计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青少年患者焦虑和健康相关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既增强了其自我控制能力和健康意识,又改善了遵医行为,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效的治疗、预防复发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导致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据国外资料显示,PU的患病率约为6%~15%,其中10%的患者有周期性发作症状。PU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受该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国内外癌症青年患者社会心理干预研究现状,为我国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回顾国内外文献,对相关干预性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有氧运动、心理教育、认知行为干预和娱乐媒介干预等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可减少癌症青年患者的心理困扰和社会功能障碍,但存在青年年龄段划分不统一、随访时间短、我国缺乏专业治疗师的问题。结论癌症青年患者社会心理干预方法较多,可借鉴国外研究的优势,结合理论框架,深入挖掘我国青年患者需求,探索出适合我国患者的干预模式,同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心理因素包括有个性特征,心理退化现象,成长的经历及防御方式;相应的对策主要考虑为加强整个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抑郁治疗。最后得出家庭、社会及自身需从多个方面引起重视,提供连续、动态、系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顺利和健康的度过妊娠这一复杂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丽虹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95-2295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评定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有着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给以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因素,给予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 96例自杀未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住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并随访1年及心理干预,对照组在住院时仅给予常规护理及1年后随访。两组在入组及结束时都做心理健康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评定。结果结束时研究组自杀未遂者心理健康问卷各方面均有明显的改观,对照组自杀未遂者心理健康问卷各方面均无明显改观,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各单项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束时研究组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自杀未遂行为多由与家庭有关的生活事件及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引起。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自杀未遂者心理健康状况、减少生活事件频度和再自杀危险、改善其对生活事件的应付方式,提高了自杀未遂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18-2019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10例消化性溃疡治愈的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分别从性别、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长期服用NSAID、不良生活习惯、愈合质量、发病节气、精神因素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复发的患者占30%,复发组患者在性别、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服用NSAID、不良生活习惯、愈合质量、精神因素及季节等因素上与未复发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预防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并给予干预治疗.方法 选择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程1个月的银屑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合并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所有人组人员进行一般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问卷调查.治疗后每周进行SDS、SAS的重复测量.结果 实验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67.5%,实验组银屑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P〈0.01),同时两组SDS、SAS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和抗抑郁治疗对银屑病的恢复有效,为银屑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82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应用自设问卷及Zung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心理状况与出血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影响因素及焦虑得分均偏高,两者得分均与出血次数呈现正相关关系,得分越高,出血次数越多。结论护理人员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方面的指导,减少或避免患者再次发生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