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香薷、苏州荠芋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石香薷、苏州荠芋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石香薷水提物抑菌作用显著强于醇提物;苏州荠荸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相近;苏州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g/ml。结论:苏州荠等水提物和醇提物与石香薷的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苏州荠芋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一点红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点红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试管法、耳廓肿胀法、碳末廓清、自主活动、跳台试验进行抗菌、抗炎、免疫、镇静和益智试验。结果:一点红醇提和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肠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具有抑菌作用;一点红水提物有减轻小鼠耳廓肿胀作用;醇提物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走动时间和抬前脚次数;一点红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碳末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一点红水提物和醇提物能显著延长触电潜伏期和减少触电次数,对记忆获得性障碍有保护作用。结论:一点红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镇静、免疫增强和益智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蕨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乌蕨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浸4定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乌蕨醇提物、水提物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其乙酸乙酯提物、丙酮提物、正丁醇提物。结论:各提取物均有一定抑菌作用,乌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维药家独行菜子镇咳、抗炎及抑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传统药材家独行菜子水提物的镇咳、抗炎作用及其水提物、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以不同溶剂分离家独行菜子各组份,并以氨水引咳法探讨其水提物的镇咳作用;同时以二甲苯致炎法探讨其水提物的抗炎作用;通过抑菌实验探讨其水提物、醇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家独行菜子水提物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能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降低每分钟咳嗽次数,及抑制鼠耳肿胀作用(均P<0.05);且家独行菜子水提物、95%乙醇提物、甲醇提物对4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 家独行菜子水提物具有显著的镇咳、抗炎作用,水、醇提物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香薷与江香薷挥发油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薷为传统的辛温解表中药,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功效.1995版药典收载的香薷原植物为荠苧属石香薷Mosla chinensis.据国内商品调查,香薷原植物为石香薷及其变种江西香薷.本文结合香薷功用设计实验,比较了江香薷(原植物为江西香薷)和青香薷(原植物为石香薷)挥发油药效及抑菌作用强弱.  相似文献   

6.
青香薷与江香薷发挥发油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慕辛 《北京中医》2000,19(4):46-49
香薷为传统的辛温解表中药,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功效.1995版药典收载的香薷原植物为荠苧属石香薷Mosla chinensis.据国内商品调查,香薷原植物为石香薷及其变种江西香薷.本文结合香薷功用设计实验,比较了江香薷(原植物为江西香薷)和青香薷(原植物为石香薷)挥发油药效及抑菌作用强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臭灵丹茎、叶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方法:乙醇超声提取臭灵丹叶、茎流浸膏,供试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滤纸扩散法研究臭灵丹相对抑菌活性,试管稀释法测量臭灵丹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臭灵丹茎、叶提醇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为8.92mm、12.71mm;茎、叶两部位醇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茎1g/mL、叶0.125g/mL.结论:臭灵丹茎、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较强,叶醇提物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白及块茎和须根的抑菌作用,并从中筛选出抑菌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滤纸片法和光电比浊法比较白及块茎和须根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抗菌活性,并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定位;最后,通过HPLC比较白及块茎和须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白及块茎和须根的水提物基本无抑菌效果,而醇提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活性,其中须根优于块茎;氯仿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为其抑菌活性部位,其中须根乙酸乙酯层对枯草的抑制效果最好,在1 g·L-1的浓度下抑制率可达50.39% ±3.53%.HPLC结果表明,须根和块茎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单位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白及须根和块茎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位于脂溶性的醇提物中,两者化学成分相似,但须根中物质含量及抑菌效果相比较均优于块茎,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藏药翁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敏  曾阳  米琴  陈振宁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10-1411
目的研究藏药翁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L.)Desv.水提物和醇提物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藏药翁布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0%和50%,对其他8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在5%以下,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结论翁布水提物的抑菌效果好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0.
<正> 香薷为常用中药,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功能,现时药用香薷主要有香薷属Elsholtzia植物香薷E.ciliata和海州香薷E.splendens;石荠苧属Mosla植物石香薷M.chinensis(又名:华荠苧,药材通常称青香薷),和江香薷M.chinensis cv.jiang xianru(为石香薷的栽培变种)。其中后两种产销量较大,并成为主流药用香薷品种。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时有发现以穗状香薷  相似文献   

11.
江西道地药材江香薷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研究江香薷Mosla chinensis‘jiangxiangru’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和M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吲哚-3-甲酸-β-D-吡喃葡萄糖苷(β-D-Glucopyranosyl indole-3-carboxylic acid,1),香荆芥酚(carvacrol,2),百里氢醌-5-O-β-吡喃葡萄糖苷(thymoquinol-2-O-β-glucopyranoside,3),百里氢醌-2-O-β-吡喃葡萄糖苷(thymoquinol-5-O-β-glu-copyranoside,4),百里氢醌-2,5-O-β-吡喃葡萄糖苷(thymoquinol-2,5-O-β-diglucopyranoside,5),木犀草素(luteolin,6),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7-甲醚黄芩素,negletein,7),丁香酸(syringic acid,8),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terephthalte,10),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1),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尤其是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石荠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石荠苧属植物酚性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石荠苧属植物酚性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在测定其提取物中酚性物质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石荠苧属植物对DPPH、脂质过氧化的消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石荠苧属植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酚性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石荠苧属植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且自由基清除率与各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蒋红梅  卢向阳  方俊  徐向丽  易克  葛冰 《中药材》2007,30(9):1135-1139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对比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上的差异。方法:有机溶剂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提取石香薷挥发油,成分分析采用GC-MS。结果:有机溶剂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总时间210 m in,溶剂与原料的投放总比例8∶1(m l∶g),提取温度65℃,提取率可达1.83%。超临界CO2法萃取石香薷挥发油,萃取率为3.4%。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萃取的石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葎草烯等,其中百里香酚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6.25%,其次是香荆芥酚为19.21%;有机溶剂提取的挥发油中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分别为58.33%和22.54%。结论:有机溶剂提取与超临界提取各具优点,有机溶剂法提取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含量高于超临界提取法,超临界法提取成分则多于有机溶剂提取法,本实验采用的超临界提取条件下有10种化合物首次在石香薷挥发油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石香薷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RAP法,考察石香薷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和Fe2+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石香薷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2-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对Fe2+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石香薷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提示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石香薷发挥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京  吴巧风 《中药材》2005,28(9):823-825
目的:考察苏州荠苧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三种方法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以所得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得油率为3.46%,要高于其它提取方法.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苏州荠苧挥发油品质较优.三种方法提取的苏州荠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占42%左右;其次是单萜类化合物龙脑稀(bornene)、侧伯酮(thuj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等,占27%左右;再次是倍半萜类化合物橙花烯(nerolidene)和γ-杜松烯等约占19%左右.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京  吴巧风 《中药材》2005,28(9):823-825
目的:考察苏州荠芋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三种方法提取苏州荠芋挥发油,以所得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得油率为3.46%,要高于其它提取方法。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苏州荠芋挥发油品质较优。三种方法提取的苏州荠芋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占42%左右;其次是单萜类化合物龙脑稀(bomene)、侧伯酮(thuj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等,占27%左右;再次是倍半萜类化合物橙花烯(nerolidene)和γ-杜松烯等约占19%左右。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苏州荠芋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谈献和  巢建国 《中药材》1998,21(7):337-339
对中药五香草进行药材性状、显微特征鉴定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为临床用药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RP-HPLC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江香薷两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江香薷药材中木犀草素、黄芩素-7-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Angilent Zorbax,Extend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木犀草素、黄芩素-7-甲醚分别在0.04~0.61 μg、0.20~3.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药材提取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4%、98.60%,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均良好.不同采收期江香薷药材中木犀草素和黄芩素-7-甲醚含量有较大差异,以8月份药材中木犀草素和黄芩素-7-甲醚含量最高,分别为264.8μg/g、2 746.3μ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江香薷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江香薷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江香薷醇提物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分析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在最佳分析条件下,经毛细管色谱分离、气相质谱分析工作站WILEY/NBS库,NIST02质谱数据库检索,并参照有关文献,共分离出50个峰,鉴定了38个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百里香酚(18.31%),3,13-十八碳二烯-1-醇(10.26%),香荆芥酚(8.60%)等。结论:利用GC-MS分析鉴定江香薷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江香薷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