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的方法检测AFP异质体(AFP-L3)和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抗体亲和印迹法检测AFP-L3,并结合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了115例各种肝病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结果γ-GTⅡ定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为γ-GTⅡ定性及AFP-L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尤其是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的检出率.结论 AFP-L3、γ-GTⅡ是诊断PHC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对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的检出率,可以弥补AFP的不足,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评价本试剂盒性能和对原发肝癌(HC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γ-GT同工酶,对试剂一般性能进行评价,将血清γ-GTⅡ测得结果与AFP进行对比。结果:本试剂盒性能稳定,存放4℃下可稳定18个月,灵敏度为20IU/L,试剂的诊断特异性96.3%。敏感性为92%,结论:本试剂盒性能良好符合临床要求,γ-GTⅡ检测试剂对HCC诊断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度,可用于对早期肝癌,小肝癌以及AFP阴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γ-GTⅡ检测试剂对HCC诊断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度,可用于对早期肝癌,小肝癌以及AFP阴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γ-GTⅡ可作为长期肝炎患者的常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FG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肺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了正常人和各类肺部疾病患者共313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并与痰液涂片法、结核菌培养法和PCR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肺结核患者阳性率为80.77%.非结核性肺病患者阳性率为7.64%,正常人阳性率为3.08%。结论: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肺结核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对肺结核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操作简便、快速,与涂片法、培养法和PCR相比,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用7.5%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电泳,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被分离成2-7个区带。研究了64例肝、胆、胰疾病患者血清γ-GT同功酶的变化。从同功酶谱发现在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22例具有强的γ-GTI,其阳性率占76%。这一研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肺吸虫病临床免疫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脑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斑点ELISA法与ELISA法对脑肺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斑点ELISA法和ELI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93.3%,无显著差异。对其他人群的检测交叉反应较低。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作为脑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断,但比较显示,斑点ELISA法简便、快速,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杂志信息     
据《中华内科杂志》1995年34卷第10期报道为判断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丁松泽等对197例良、恶性肝病和恶性胃肠道肿瘤病人、51例正常人,进行了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γ-GTP-Ⅱ)、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并对全部肝癌病人及43例伴有AFP升高的良性肝病病人进行了AFP异质体分析。 结果表明,在104例原发性肝癌中,γ-GTP-Ⅱ特异性最高(95.7%),AFP异质体的敏感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血清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II(GGT-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法,对61例原发性肝癌、20例急性肝炎、20例慢性肝炎,20例肝硬化、16例肝外肿瘤,20例孕妇和20例正常人进行了检测。结果: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86.9%,肝外肿瘤,孕妇和正常人全部阴性,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标本中分别有15.0%,5.0%和10.0%,表现为弱阳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李靖  高志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31-1032
目的:比较三种肝癌标志物AFP(甲胎蛋白)、AFU(α-L-岩藻糖苷酶)、GGT-Ⅱ(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Ⅱ)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阳性率及联合测定的意义,提高实验室对肝癌的检出率。方法:AFP采用放射免疫法,AFU采用比色法,GGT-Ⅱ为电泳法。三项指标同步检测。结果:在86例PHC患者中GGT-Ⅱ81例阳性,占94.1%,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GGT-Ⅱ特异性为93.4%;在86例PHC中AFP阳性68例,阳性率为79.1%,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AFP特异性为88.9%;在86例PHC中AFU阳性54例,占62.7%,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AFU特异性为90.4%。三项联合对PHC的检出率可达95.4%。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的方法检测AFP异质体(AFP-L3)和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抗体亲和印迹法检测AFP-L3,并结合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了115例各种肝病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结果 γ-GTⅡ定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为γ-CTⅡ定性及ATP-L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尤其是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的检出率。结论 AFP-L3、γ-GTⅡ是诊断PHC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部高寒地区少数民族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结果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4月~200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665例γ-GT检测者(20~65岁)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1665例γ-GT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北部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男性与女性异常结果分别为935例和730例,各占总人数的56%和44%。结论:分析发现,北部高寒、少数民族地区人血清γ-GT明显增高时,多见于原发性肝癌、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道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它的阳性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1.
卢德权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62-1163
目的:探讨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PBC的血清线粒体抗体(AMA)水平和AMA-M2,对30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AMA-M2阳性。结论:AMA-M2诊断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有助于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肝癌特异性GGT-Ⅱ抗体制备及其电泳分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II(GGT-Ⅱ)对肝癌诊断具有特异性.但其分析仅靠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繁琐,临床推广甚难.本研究将人肝癌血清中出现的GGT-Ⅱ酶蛋白提取并纯化,免疫动物制得抗人肝癌特异性GGT抗血清,建立免疫电泳分析方法,并用于肝癌的诊断.临床应用结果: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86.9%,肝外肿瘤、孕妇、正常人全都阴性,而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标本中分别有15%、5%和10%表现为弱阳性.本文资料提示GGT-II的免疫电泳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并具有开发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62例临床拟诊为原发性肝癌病例的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第五带(以下简称5′NPDaseV)测定结果。在原发性肝癌中该同工酶的阳性率为53.1%,而在良性肝胆系统疾病及肝外肿瘤中的阳性率亦有45.5%,提示该同工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性不高。又通过对部分早期原发性肝癌病例测定结果的分析及比较了该同工酶、AKP,γ-GT及AFP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灶大小的关系,提示5′NPDaseV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并与肝组织γ-GT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放射自显影相对照,研究了3′-甲基-4,4’-二甲基偶氮苯(3′-Me-DAB)诱发大鼠肝癌的癌变过程。由于非致癌化学性肝损害(D-半乳糖胺性肝炎)肝组织中γ-GT阴性,而γ-GT阳性的肝细胞结节具有较高的脱氧胸苷(~3HdT)标记指数(32.14%),与阴性结节相比(12.94%)差别显著(P<0.001),因此γ-GT作为肝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标记是有一定的特异性。在大鼠诱癌的全过程中血清γ-GT含量始终高于正常水平,并波动呈马鞍形双峰曲线,结合对肝组织γ-GT组织化学的观察,对双峰曲线形成的病理基础和意义作了讨论,提出肝癌的组织发生至少可能有两种起源方式:(1)增生的卵圆细胞分化成肝细胞后,癌变形成分化差的肝细胞癌;(2)“幸存”的肝细胞发生增生,癌变成为分化较好的肝细胞癌。另外,对不典型增生的肝细胞显示γ-GT强阳性的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am inopeptidase,LAP)同工酶Ⅱ(LAP-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不连续缓冲体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LAP-Ⅱ。对95例肝癌和90例良性肝病患者血清LAP-Ⅱ进行检测,并与60例正常人及20例孕妇行对照研究;同步对比分析LAP总活性、AFP、GGT-Ⅱ(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结果LAP-Ⅱ在正常人及孕妇中均为阴性。LAP-Ⅱ在肝癌及良性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4%(65/95)和27.8%(25/90),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LAP总活性在肝癌组与良性肝病组无差异(P>0.05);AFP≥50μg/L及AFP<50μg/L肝癌患者LAP-Ⅱ阳性率分别为70%(49/70)和64%(16/25);GGT-Ⅱ阳性及GGT-Ⅱ阴性肝癌患者LAP-Ⅱ阳性率分别为75.8%(47/62)和54.5%(18/33);单项LAP-Ⅱ、AFP、GGT-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8.4%、73.7%、65.3%;LAP-Ⅱ、AFP及GGT-Ⅱ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分别增至89.5%和84.2%;三项指标同步检测诊断敏感性达95.8%。结论LAP-Ⅱ为肝癌相对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肝癌的诊断。LAP-Ⅱ、AFP和GGT-Ⅱ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脑肺吸虫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9为脑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斑点ELISA法与ELISA法对脑肺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斑点ELISA法和ELI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93.3%,无显著差异。对其他人群的检测交叉瓜较低。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作为脑肺现的临床诊断,但比较显示,斑点ELISA法简便、快速,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加样抽滤法斑点免疫实验检测包虫病人血清抗体诊断包虫病。在以羊包囊液1:10和血清1:400稀释度进行试验时,36例包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率为97.2%;35例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和40例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57%和0%。结果提示此法诊断包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和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γ-GT同功酶能否做为监测和评价肝癌手术预后的指标,作者于1984年9月至1985年8月对手术肝癌病人做了术前、术后γ-GT同功酶监测研究.对象为本院外科48例手术治疗病人,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肝外恶性肿瘤10例,肝胆外科疾病14例,胃肠道良性病变10例.γ-GT同功酶测定的方法是参照Sauwabu方法加以改良.结果:一、术前γ-GT同功酶测定的原发性肝癌14例均为阳性,对照组34例为阴性.二、术后两周对照组34例γ-GT同功酶测定仍为阴性,原发性肝癌组和术前一样.三、术后两个月7例原发性肝癌做肝叶切除者,有4例γ-GT同功酶测定转为阴性,B超无占位性病变,AFP<50ng/ml;3例和术前一样.7例肝动脉插管化疗者,γ-GT同功酶、AFP测定和术前术后两周一样.B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23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3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测、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TB-DNA检测和抗结核抗体检测. 结果:痰涂片特异性最高,敏感性较低;TB-DNA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较低;抗结核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高于痰涂片和TB-DNA相关指标的最低水平,但其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T细胞斑点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低于痰涂片和TB-DNA相关指标的最高水平,但其总体水平相对较高. 结论:T细胞斑点试验具有快速,准确度高的特点,其综合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抗体对临床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选取应用肝素制剂患者197例(男120例、女77例),ELISA法进行HIT抗体检测,并根据临床4Ts评分法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临床诊断HIT患者6例,ELISA法检测HIT抗体对诊断HIT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20.8%,阴性预测值为99.4%。结论:4Ts评分系统仍是目前临床诊断HIT的重要依据,HIT抗体的检测对HIT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可用于辅助诊断H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