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云娜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7,(1)
《灵枢·根结篇》曰:“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枢折则骨摇而不安于地,故骨摇取之少阳。”杨上善注解本言:“枢主转动,胆足少阳脉主筋,纲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是以“开阖枢”说明三阴三阳经络的病理现象。六经以《内经》理论为基础,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用“开阖枢”原理可以从本质解释三阴三阳经的发病、传变和转归。 相似文献
3.
张云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1):42-42
<灵枢·根结篇>曰:"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枢折则骨摇而不安于地,故骨摇取之少阳."杨上善注解本言:"枢主转动,胆足少阳脉主筋,纲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是以"开阖枢"说明三阴三阳经络的病理现象.六经以<内经>理论为基础,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用"开阖枢"原理可以从本质解释三阴三阳经的发病、传变和转归. 相似文献
4.
5.
6.
王宗柱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6):9-10
少阳病腑证的存在,不论在中医理论的系统性上还是在三阳病原文的论述中都是肯定的,《伤寒论》以病位体征明示了少阳病腑证的特征。大柴胡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伤寒论》具体论述的少阳病腑证,由于胃气强弱的不同。二证之间有着偏虚偏实,偏热偏寒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9.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4):66-68
《伤寒论》少阳病之小柴胡汤证,人称半表半里证。持此论,自宋迄今,代不乏人:读仲景书,悟仲景义,用仲景方,愚谓“半表半里”之释,不能泥定于小柴胡汤,否则有违仲景原旨,亦与临床不大合拍。心感于斯,试为辨析,疏漏之处,尚祈教正。 相似文献
10.
11.
试论小柴胡汤乃通治手足少阳病之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2):1-1
小柴胡汤一方,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因其和解少阳之功效优异,故做为和解剂之代表方而被后世所推崇。原书中论其证、其方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 相似文献
1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2)
在分析了《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病之条文的基础上,结合足少阳胆腑的生理病理特性,认为《伤寒论》少阳病其病位在胆,病性属热,病势逆扰可袭肺冲心,横乘可犯及肝、脾胃、肠,病理机制概括为胆气郁滞,升降失调。治疗方法,输通气机,调和升降,并根据其病发展趋势而因势利导,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3.
耳尖穴为常用耳穴之一,其临床运用广泛。放血疗法具有通经、开窍、泻热、活血、消肿等作用。在耳尖穴放血具有解表驱邪之功效,在外感病的治疗中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