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明  李玉秀 《海南医学》2013,24(8):1212-1214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儿童住院期间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40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101例患儿住院期间合并感染,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408例患儿共发生医院感染101例,感染发生率为24.8%,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68.3%),其次为消化系统(13.5%)和泌尿系统(9.9%)。肾病综合征合并感染与病程、血浆白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联合应用与住院时间有关(P<0.05),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it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血浆白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抗生素联合使用、激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为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浆白蛋白降低,24h尿蛋白量升高,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长时间激素治疗以及长时间住院为肾病综合征患儿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肾功能及自身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找出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1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肾病的类型、住院时间、免疫球蛋白、血浆蛋白含量、应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率39.1%(54/138),感染率的高低与其肾病类型(P〉0.05)、血浆蛋白含量(P〉0.05)无关,而与住院天数(P〈0.01)有关,不宜用抗生素常规进行预防感染。结论  相似文献   

3.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1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外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3年在我院儿科住院并随访的13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中合并医院感染20例(15.04%)合并院外感染84例(63.16%),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多数。住院时间超过3周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达40%(P<0.05),但院外感染率与年长儿相似(P>0.05)。医院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下降有关(P<0.01),而乡村患儿并发院外感染较多(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院内外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长短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成正相关,而院外感染则与居住环境有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改善居住环境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收集32例入住我院儿科合并感染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特征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医院内感染32例,感染率23.7%,其中呼吸道感染14例(43.8%)、胃肠道感染12例(37.5%),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病菌(53.1%).胃肠道和呼吸道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血清IgG水平、血浆白蛋白、激素的使用及肾功能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 完善院内感染防控机制,加强病房监管、合理调配营养、增强抵抗力及激素的使用、减少入院时间,对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于丰  张巧焕  史婵 《海南医学》2010,21(4):132-133
目的掌握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八医院843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发生肺部感染122例;细菌培养以G^-杆菌为主,真菌次之,感染发生后抗生素使用109例,占89.34%。结论免疫力低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消毒隔离不严密是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病儿并发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与防治措施。②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查分析136例肾病综合征病儿的相关临床资料。③结果 肾病综合征病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54.3%),其次为消化道(19.6%);医院感染率的高低与病儿住院天数、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血清IgG水平等因素有关(χ2=9.52~12.38,P<0.01)。④结论 住院天数较长、血清IgG水平低下、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等是儿童肾病综合征病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这类病儿的管理和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190例1991~1999年肾病患儿住院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结果 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34.2%(65/190),其中呼吸道感染占69.7%。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为24h每公斤体重尿蛋白定量(尿蛋白)、住院时间、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数及时间。多因素分析危险为  相似文献   

8.
6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0~2005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院感染与肾脏病理类型、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激素使用时间长短及24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31.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医院感染率与肾脏病理类型无关(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激素使用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P〈0.01),24h尿蛋白定量〉0.2g/(kg·d)时,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于24h尿蛋白≤0.2g/(kg·d)者(P〈0.01)。结论 医院感染率与肾脏病理类型无关,与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激素使用时间、24h尿蛋白定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1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个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病程、血浆白蛋白、院感前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123...  相似文献   

10.
徐雅婷  厉娜 《吉林医学》2013,34(1):46-47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的因素以制订有效预防方案。方法:通过对3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小儿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长期住院、年龄偏小、并发症。结论: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性疾病是小儿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16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为17.41%,高于同期医院平均医院感染率4.62%(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口腔和血液系统;病原菌以G-杆菌(53.85%)和G 球菌(41.02%)为主;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病程、住院时间、院前滥用抗生素、糖尿病代谢控制不佳、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或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是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道发生真菌医源性感染的病原种类、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发生的肠道真菌医源性感染153例,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用药方案、易感因素、感染的病原菌等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肠道真菌感染的危险性。结果:153例患者共检出137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76株,占55.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老、长时间联用多种抗菌药物、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和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以及基础疾病较严重是发生肠道真菌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β=1.879,OR=6.545)、使用三代头孢菌素(β=3.239,OR=25.520)、使用糖皮质激素(β=2.402,OR=11.047)以及严重的基础疾病(β=2.420,OR=11.242)与肠道发生医源性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结论:白色念珠菌是肠道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高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及严重的基础疾病是肠道发生真菌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及治疗情况,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7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和治疗情况等,并与同期85例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生院内感染22例(81.5%),高于同期非老年组(56例,65.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15例,68.2%)。危险因素为白细胞减少、化疗和合并症。单纯抗生素治疗有效率33.3%,抗生素加辅助治疗有效率61.1%,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68.2%。结论: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抗生素加辅助治疗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与骨髓缓解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院内真菌感染149例分析   总被引:107,自引:3,他引:104  
Liu ZY  Sheng RY  Li XL  Li TS  Wang A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99-402
目的 探讨院内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1年12月至2001年11月间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149例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49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中有134例为深部真菌感染,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以原发肺部疾病(29例),神经系统疾病(24例),风湿性疾病(20例)以及血液病(18例)最多见。其感染的常见诱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37例)或糖皮质激素(29例)及免疫抑制剂(17例),化疗(10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912例);感染的部位依次为肺部,脑膜及脑实质,血液等;感染的病原菌仍以白念珠菌,热带假丝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等为主,但一些少见的真菌如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也在临床上分离出来;在临床上63.76%的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者占39.6%;单纯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治疗者分别为74例。5例和16例,其余病例均采用联合治疗;治愈67例,好转29例。死亡44例(29.53%);近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996-2001年共75例。占50.34%。结论 近年来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化疗等密切相关。也与检测技术的提高有关;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较高。非白念珠菌的感染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染病科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95例,男487例,女108例,年龄13~72岁,平均37岁,各型肝炎诊断依据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上海)修订的标准,参照郑明新等主编的《医院感染》各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判定医院感染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9.2%,感染次数为67例次,感染例次率11.3%;死亡13例,病死率为2.2%,其中未发生医院感染者的病死率为1.5%(8/540),发生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为9.15%(5/55),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8.5%(5/13),感染例次率为76.9%(10例次/13例)。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于腹腔(21例)、呼吸系统(18例)、泌尿生殖系统(6例)、口腔(6例)、胃肠道系统和皮肤软组织(各2例)。发生医院感染者中有26例次进行了病原微生物检查,送检率为38.8%,病原学检查阳性的有18例次,阳性率为69.2%。结论肝硬化、重度慢性肝炎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预后差,死亡率高。感染的发生还与患者的病理状态、住院时间、有无创伤性介入检查史以及抗生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预防或治疗史有关。  相似文献   

16.
曾苹  张国英 《西部医学》2012,24(10):1881-188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早期认识和诊断,从而建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入选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分项研究,分析其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指标中单因素分析共有12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对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纳入的相关指标为国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年龄(≤1岁)、入住PICU时间(〉7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等5项。结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为建立医院感染预警提供依据。加强PICU病房管理,加强危重患儿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有创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P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黄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市人民医院老年病房124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率为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5.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1.3%);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多种基础疾病、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高效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结论老年病房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高,积极采取缩短住院时间,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菌素及加强院感管理等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尽早明确诊断,合理足量抗菌药物使用,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01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22.8%(23/101),神经外科16.8%(17/101),呼吸内科13.9%(14/101),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4%(35株)、肺炎克雷伯菌13.8%(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3%(17株)、铜绿假单胞菌8.7%(12株)。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分析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科EICU的4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E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分析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11.24%;下呼吸道感染38例,占67.85%;共检出7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8株,占73.24%;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住院时间≥1周、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抗生素种类≥2种、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均为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ICU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控制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等,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