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粒层细胞瘤是一种源于性索间质细胞的肿瘤,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6%。7.3%,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现将我院遇到的7例卵巢粒层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卵巢粒层─间质细胞肿瘤─附17例分析朱明月,林裕媛,茅青(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214041)粒层-间质细胞肿启为性索-间质肿瘤中的一类。它包括粒层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硬化性间质瘤。粒层细胞滴与卵泡膜细胞瘤比较少见。前者约占卵巢肿瘤的1....  相似文献   

3.
卵巢粒层细胞瘤(OGCT)是一种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5%~8%,而OGCT只占所有性索一间质性肿瘤的。40%,故OGCT只占卵巢肿瘤的2%以下。国外有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粒层细胞瘤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科诊断的卵巢粒层细胞瘤患者56例,将超声图像特征与临床分期数据对照分析。结果 56例粒层细胞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可分为囊性、囊实性和实性占位三类,瘤体体积大小和囊性化程度呈线性关系,使用ROC曲线分析取得各个分期的瘤体体积的最佳截断值,Ⅱ期患者最佳诊断截断值为瘤体体积129cm3,Ⅲ期为1 227cm3。结论超声对卵巢粒层细胞瘤术前分期有一定指导意义,瘤体体积越大越容易囊性变,瘤体体积越大临床分期越晚。  相似文献   

5.
正卵巢粒层细胞瘤(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OGCT)也称颗粒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低中度恶性的功能性索-间质肿瘤,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将其分为成人型和幼年型,前者约占95%[1],现将近期收治的1例卵巢OGCT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报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范娜娣  王展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130-133,i0015
目的 探讨卵巢妊娠黄体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从临床症状、生化测定、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观察1例卵巢妊娠黄体瘤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妊娠终期剖宫产术中,发现双侧卵巢呈结节性增大,由肥硕黄体细胞组成,行双侧卵巢肿物剥离术,经冷冻切片确诊。术后当日测定血清睾酮值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免疫组化:hPL、α-inhibin(+),hCG(-)。术后1个月血清睾酮值下降5.23 nnml/L。男性化症状逐渐消退,分娩男性婴儿,未见异常。结论 卵巢妊娠黄体瘤罕见,属卵巢瘤样病变,容易漏诊,须与卵巢妊娠黄体、高反应黄体、类固醇细胞瘤、黄素化粒层细胞瘤及克根堡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关北平  吴少珠  陈肖媚 《护理研究》2008,22(10):2721-2722
卵泡膜细胞瘤多发生于绝经前后,平均发病年龄51岁,很少发生于青春期,发生率占全部卵巢肿瘤产妇的0.5%~1.0%。分娩时并发卵泡膜细胞瘤破裂致重度休克更为罕见。我科于2007年10月23日救治了1例21岁阴道分娩时突发左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破裂致重度休克产妇,经抗休克抢救,同时行左侧附件切除术,并予精心护理,产妇转危为安,住院11d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卵巢腺纤维瘤恶变患者女性,37岁。痛经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7月。妇科检查:扪及右侧附件肿块。临床诊断:右卵巢肿瘤,粒层细胞瘤?手术所见:右卵巢肿块约11cm×9cm×6cm,包膜完整,输卵管附于其上。左侧附件正常,行次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病理检查肿块...  相似文献   

9.
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瘤包括颗粒细胞瘤、滤泡膜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占所有卵巢肿瘤的7%,多数属低度恶性。超声表现的特异性不明显。本文收集21例并与病理对照,探讨其超声表现的特点,以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卵巢对妇女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已往国内外文献中无各期生理性卵巢和常见瘤样病变卵巢的三径大小及其外观特点的记载,致使生理性卵巢和轻微病变卵巢的误切率很高。因此立题研究,为妇产科术中判断卵巢正常与否寻找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及其来源采用1070例卵巢为研究样本。病人年龄16~83岁,平均42.6岁。主要开腹手术疾病:子宫肌瘤488例,占45.6%;卵巢囊肿184例,占17.2%;宫外孕、剖宫产及肌瘤合并妊娠103例,占9.6%;功能性子宫出血80例,占75%;子宫肌腺症47例,占4.4%;卵巢良性肿瘤等分散疾病168例,占15.…  相似文献   

11.
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的声像图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28例术前超声检查,9例提示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占32.1%;超声提示卵巢实质性肿瘤8例,占28.6%;卵巢囊腺癌2例,占7.2%;卵巢囊性畸胎瘤3例,占10.7%;卵巢癌1例,占3.5%;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5例,占17.9%。结论:尺管卵泡膜细胞瘤不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但是掌握本病的声像图特点结合临床妇性化表现有助于超声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卵巢原发性类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观察总结7例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9.86岁(29~54岁),以盆腔肿物或卵巢囊实性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类型为甲状腺肿型2例,岛状型3例,梁索-岛状混合型2例。结论卵巢类癌是罕见的卵巢单胚层畸胎瘤,具有低度恶性。诊断中需注意与粒层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鉴别,并需除外转移性类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2004—01~2005—01共收治的165例腹腔内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135例,占81.8%;卵巢黄体破裂18例,占10.9%;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8例,占4.8%;其次为附件扭转的卵巢破裂1例,占0.6%;出血性输卵管炎2例,占1.2%o;不明原因1例,占0.6%。结论:提高妇科腹腔内出血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  相似文献   

14.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卵巢虽小,但组织学发生复杂,是全身各脏器肿瘤类型最多的部位。卵巢肿瘤组织类型多,且有良性,交界性,恶性只分。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和查出,等到患者发觉就医,恶性肿瘤已不是早期,预后差,应提高警惕。卵巢性索问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来源于原始体腔的问叶组织,可向男女两性分化。性索向上皮分化形成颗粒细胞瘤或支持细胞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SALL4在原发性卵黄囊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测SALL4蛋白在32例性腺及性腺外原发性卵黄囊瘤中的表达情况,其中睾丸14例,卵巢12例,骶尾部5例,脑1例。另外,选取10例卵巢粒层细胞瘤,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正常睾丸及卵巢组织各1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AFP和glypican-3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卵黄囊瘤均SALL4(+)(100%),均中度至强(+);28例glypican-3(+)(87.5%),其中24例(75%)中度至强(+),4例(12.5%)弱(+);25例(78.1%)AFP(+),其中22例(68.8%)弱至中度(+),3例(9.4%)强(+)。SALL4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AFP和glypican-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卵巢粒层细胞瘤1例AFP和glypican-3灶性弱(+),SALL4(-)。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AFP灶性弱(+),SALL4和glypican-3(-)。正常睾丸及卵巢组织SALL4、AFP和glypican-3均(-)。结论SALL4是诊断卵黄囊瘤特异性较好的免疫标记物,其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优于AFP和glypican-3,特别有助于与卵巢粒层细胞瘤和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steroid cell tumor,SCT)是极少见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0.1%.主要好发于生育期妇女,以30~50 岁最多见[1].2014 年,WHO 将卵巢类固醇细胞瘤归入单纯性间质肿瘤.SCT 在笔者工作中仅见二例,笔者回顾性分析二例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 MRI 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罕见的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0.1%,最初因发现组织中含有大量脂质而被命名为“脂质细胞瘤”,后发现其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特性而更名为类固醇细胞瘤。2003年WHO将其划分为间质细胞瘤、间质黄体瘤及非特异性类同醇细胞瘤3种类型。目前认为该肿瘤来源于黄素化的卵巢间质细胞、卵巢门细胞或肾上腺皮质残迹等。临床常表现为高雄激素体征。本文通过对2009~201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收治的3例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对18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声像图呈实性肿块12例(66.67%),囊实性6例(33.33%),肿块周边和内部均见斑片状、条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显示,动脉峰值流速45cm/s~115cm/s,RI:0.37~0.75。超声与病理良、恶性诊断结果相比较,超声诊断假阳性和假阴性各1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88.89%。病理类型:纯卵泡膜瘤11例、颗粒-卵泡膜细胞瘤6例,均为良性,仅1例黄素化胞膜细胞瘤为低度恶性。18例中合并子宫内膜增生10例,子宫肌瘤8例,血HCG升高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实验室资料相结合是提高卵泡膜细胞瘤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并有完整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2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结果:本组发现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共21例,发生部位:腹主动脉旁区14例,纵隔脊柱旁3例,膀胱壁2例,髂动脉附近1例,睾丸1例。良性18例,占85.7%,恶性3例,占14.3%。结论:MSCT能准确定位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并能对良恶性肿瘤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可作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一线影像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 SCST)是一组起源于性索(如,支持细胞瘤、粒层细胞瘤)、间质细胞(如,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间质细胞瘤)或性索和间质细胞(如,支持-间质细胞瘤)的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肿瘤。不同于较常见的上皮性卵巢癌,恶性SCST在诊断时通常处于早期,组织学级别通常较低,鲜有淋巴结转移,且预后良好。患者根据美国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