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苏生论心病三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风心”、“肺心”三者病因、病机不同,治疗上也应有所侧重。“冠心”重视气药,要体现“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自拟舒冠顺气汤为治。“风心”重视活血,以散血通郁为主,自拟风心保安汤治疗。“肺心”重痰,以宣肺达痰为要,自拟三子麻部汤以治。  相似文献   

2.
“肺主治节”的理论,导源于《内经》一书。《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治节”由肺而“出”,即谓属肺所“主”。“治节”即治理和调节之意。肺之所以表现出治节作用,乃是由于它具有“主气”、“受朝百脉”、“主行营卫阴阳”、“主宣散肃降”的生理功能。通过肺主气等功能作用,在生理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正气不足、痰饮留伏是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之夙根,临床常内外合邪.总体而言,外邪触动肺络伏痰,顽痰壅塞气道,痰气胶结,中上二焦气机不利,肺气闭塞不通而致本病发生.临证时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痰瘀阻肺、肺脾气虚、肺阴耗伤之不同,治疗以辛开苦降,涤痰开闭为原则,取“辛以开之,苦以降之”“微苦以轻降,微辛以宣通”“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之法,运用小苦辛汤辨证加减治疗,使正气得复,邪气渐去,肺之宣肃功能恢复正常,则其病向愈.  相似文献   

4.
刘小虹教授认为肺结节类属于中医“肺积”“痰核”范畴,病因上,六淫、七情、饮食、禀赋皆可致病,病机乃正虚气滞、痰瘀内聚、邪毒留胸,治当立足标实本虚、攻补兼施,以豁痰化瘀散结为先,固护肺脾肾三脏为辅。总分痰浊阻肺、痰热壅肺、痰瘀阻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证,运用温胆汤、千金苇茎汤、血府逐瘀汤等辨证施治,佐以益气扶正、理气宽胸、疏逐搜剔、软坚散结之品,必要时辅之以肺结节穴贴膏外敷,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并整理名医经验,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5.
根据“未发以扶正为主 ,已发以祛邪为主”的原则 ,在发作期以自拟息肺平喘汤加减治疗 ,缓解期以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治疗哮喘 32例 ,总有效率 93 7%。提示 :自拟息肺平喘汤具有宣肺散邪、化痰降浊之功 ,故对哮喘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姜之炎主任分期辨治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经验。认为本病以“热、痰、瘀”为病机的中心环节;急性期以“热、痰、瘀”之实证为主,平稳期以肺脾失调为主。治疗上急性期通调肺络为要,平稳期调补肺脾为先,治以清肺通络汤加减。并附常用药对及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以口眼干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该病属“燥痹”范畴,病机多为津液失常。古人素有“肺主通调水道”“大肠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汪悦教授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应用肺肠合治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通过麦冬地芍汤加减化裁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麦冬地芍汤功擅“养肺布津,增液润肠”,在pSS的治疗中有着“肺肠同润,充盈水道”“三络同治,布散肺津”“脏腑同养,未病先防”的特点。基础研究表明麦冬地芍汤可能通过VIP/cAMP/PKA/AQP5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对于肝肺关系在慢性咳嗽辨治中的作用研究的较少.从肝肺生理关系、肝肺功能特点、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慢性咳嗽的临床表现,以及“五脏咳”“三焦咳”的经文分析,慢性咳嗽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气郁”因素.临床中有清泻肝火法、解痉法、疏利气机法、祛风法、养肝阴法、乌梅丸法等方法均为从咳嗽从肝论治的例证.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有独到心得体会,其认为支气管扩张症总属本虚标实,其缓解期以“痰热瘀虚”为其基本病机。文章从“重病位,肺脾同病论支扩”“审病机,补虚泻实燮肺脾”两方面,论述洪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以全程“补虚泻实”法为基本纲领,主张“肺脾同治”为重要治则的学术思想。通过“续篇章,消痈去腐生肌汤”介绍洪广祥教授自拟经验方,并附病案一则。  相似文献   

10.
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从小柴胡汤的选定依据、脾胃枢纽和少阳枢机的关系、“养心肾”和“通肺窍”治耳聋的思想3个方面阐述耳聋一病从少阳论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归肺脾、胃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笔者以薏苡仁为主,自拟“排痈保肺汤”治疗肺痈获显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防治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持续期和缓解期治疗。“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先”,因此非发作期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消除伏痰夙根为则。其中,肺是哮喘的核心病位,而历代医家多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肾阳虚辨治持续期和缓解期,鲜少提及肺阳。然吾师宋桂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及理论研究,提出在哮喘发病中肺阳虚一证多见,且创制经验方“参芪青龙汤加减”,基于肺阳虚理论从持续期和缓解期论治儿童哮喘,持续期以散寒化饮为主,兼以温补肺阳,理气化痰;缓解期以温阳固本、温肺固表为主,兼以散寒化痰祛瘀,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分期据症加减,主次不同,各有侧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蛇串疮”、“火丹”、“火带疮”、“缠腰火丹”等范畴。古籍记载颇多,多认为本病因心肝风火、或肺脾湿热所致。如《医宗金鉴》:“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于者……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若腰胁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现临床辨证,亦常遵循此观点。笔者在多年临床中,  相似文献   

14.
张厂 《环球中医药》2020,13(3):445-446
“胸痹”于中医教学及科研之中,越来越有局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倾向。此种演变易固化中医临床诊疗思维,丧失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特色。该案患者以“胸部憋闷疼痛7个月”来诊,虽属肺系病症,而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却不落窠臼俗套,以“胸痹”辨治,辨为“痰热阻滞,肝肺郁痹”。治以化痰清热、调和肝肺、宣通郁痹,初诊以小陷胸汤、四逆散、栀子豉汤化裁,立足于仲景之法,活用经方。再诊原法化裁,最终取得了满意疗效。通过该案学习,一可知薛老学识之广博而不为俗见所囿,二可见薛老迁方用药之精当,三可窥薛老“治病求本,气机为先”之学术观点,一案而三得。  相似文献   

15.
笔者团队通过考证,发现仲景书中的“痹”字当解释为麻木不仁,而无疼痛之义。咽痛和喉痹并非同一症状。“咽痛”一症在《伤寒论》中共出现12次,有关咽痛治疗的方证都集中在少阴篇,可见咽痛与少阴的关系非常密切。此文梳理了少阴篇“咽痛”相关的5个条文,发现咽痛一症病位主要在肺胃心肾,涉及肝脾,咽痛的产生与肺胃之气机升降失常直接相关。涉及咽痛的6个方证均是在少阴阳虚,气血阴阳俱伤的病理基础上变化产生,肺胃虚热上冲即为甘草汤证;甘草汤证继续加重,伴有脓血则成桔梗汤证;邪气内迫而虚热上浮则成猪肤汤证;苦酒汤证乃心胸有热,且夹毒上冲咽喉;半夏散及汤证则属心肾阳虚,心脏感寒受病,肺胃痰浊内生,气逆上冲所致;通脉四逆汤出现咽痛乃阴盛格阳,虚阳上越而成。  相似文献   

16.
“上消”,消渴病之一种。指以口渴引饮为主证的消渴,多属心胃火盛、上焦燥热。治宜润肺、清胃热为主。常用方剂有:人参白虎汤、消渴方、二冬汤等。《内经》又称之为膈消,肺消。《黄帝内经·素问》卷十·气厥论篇第三十七:“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丹溪心法·消渴》称之为“上消”。“中消”,消渴病的一种,又称消中。《黄帝内经·素问》卷十腹中论篇第四十:“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中消患者多由脾胃燥热所致。临床症见: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大便坚硬。治宜以清胃泻火为主,兼以滋阴润燥。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伤寒论》首先提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伤寒五六日中风……或咳……小柴胡汤主之。”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到:“五脏六腑皆有咳嗽,而无不聚于胃,关于肺,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许叔微在《伤寒百证歌》中有“小柴治咳值千金”的评价。笔者回顾近10年来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临床研究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肝论治咳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曹某,男,65岁。因“咳嗽10余天”于2001年10月16日初诊。其时咳嗽、无痰,时而有极少量痰、粘稠难咯,咽干,心烦意乱,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双肺可闻及痰呜音,胸透示双肺纹理粗乱。曾在外院以“急性支气管炎”静脉滴注青霉素(每日800万u)3d,效不佳。诊断为燥热伤肺型咳嗽。本“清肺润  相似文献   

19.
按照方证对应模式,以文献为依据,从痰湿瘀阻着手,简析《千金》苇茎汤源流、证治病机、治法方药,总结出“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为此方证治病机。提出“痰湿瘀阻”作为中医肺系疾病证机之一,可选用《千金》苇茎汤作为主方,临证灵活加减。通过回顾《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癌、重症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现状,为临床使用《千金》苇茎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辉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2):756-756
近年来 ,笔者发现每当夏季 ,有大量患者因使用空调导致顽咳不愈。初起咽痒咽干 ,多干咳无痰 ,或咳吐少量白色黏痰 ,咳之不爽 ,咳后暂舒 ,日久不愈。应用各类抗生素及各种镇咳药 ,多效果不佳 ,有时配合一些中药止咳合剂虽获暂时之效 ,但停药即发。笔者应用三拗汤加减治疗之效果颇佳。体会如下。《素问·咳论》云 :“肺之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特别指出咳与肺关系最大。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云 :“火逆上气 ,咽喉不利 ,上逆下气 ,麦门冬汤主之。”喻嘉言云“咳者 ,肺之本病也”,方用清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