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噪声关联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降低多层CT胸部扫描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信噪比水平)的效果.方法 连续200名CT定位像未显示明显胸部异常的受检者,按前瞻性的研究方法 进行分组,根据检查顺序的单双数随机分为z轴管电流调制组(单数者为试验组)和管电流固定组(双数者为对照组),每组100名.试验组的目标噪声水平设置为10.0 HU,扫描设备根据定位像扫描时获取的胸部密度信息自动设置扫描时的动态管电流值;对照组的管电流设置为200 mA,其他扫描参数与试验组完全相同.分别记录2组的最大管电流、CT剂量容积(CTDIv01)、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女性乳房最大层面的管电流值;测量肺尖、主动脉弓、左心房和肺底层面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分3级(优、良、差),由2名有经验的CT技师采用双盲法评价.计数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的最大管电流、CTDIvol、DLP和乳房最大层面管电流的平均值分别为(178.5±125.6)mA、(10.5±3.8)mGy、(231.6±24.3)mGy/cm和(116.0±22.5)mA;对照组的分别为200.0 mA、12.8 mCy、(274.7±18.4)mGy/cm和200.0 mA,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0.8%、19.9%、15.7%和4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肺尖和肺底层面的图像噪声分别为10.5和10.4 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和15.6 HU;图像质量优的数量大幅增加.结论 噪声关联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实现了受检者个性化适应性曝光,在胸部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整体辐射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T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Care Dose 4D)技术在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3月行全腹CT检查的成年患者180例为回顾性研究对象,依据影像质量的参考毫安秒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每组60例患者,分别为250 mAs组、200 mAs组和150 mAs组,其余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参数均相同。测量第二肝门层面肝实质的CT值及图像噪声(SD),对比3组患者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噪声(SD)、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结果 3组患者扫描的平扫期、动脉期及门脉期kV和mAs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25,P<0.05)。随着参考mAs的降低,3组患者选择低kV的频率逐渐增加。3组患者平扫、动脉及门脉期的CTDIvol、DLP、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1,P<0.05)。随着参考mAs的下降,辐射剂量逐渐下降,150 mAs组患者的CTDIvol、DLP、E最低。250 mAs组与200 mAs组三期图像的SNR、C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1,P>0.05);250 mAs组与150 mAs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的S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8,P>0.05),门脉期图像的SNR及三期图像的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4,P<0.05);200 mAs组与150 mAs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的SNR、C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5,P>0.05),门脉期图像的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63,P<0.05)。结论 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技术,选择适当的影像质量参考毫安秒值能在有效控制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既保证图像质量,还可以有效地减低辐射剂量,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降低CT辐射剂量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极有益的诊断信息,但CT的过度使用也使辐射风险加大。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辐射剂量成为当今的焦点。本文就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的技术和方法及一些新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血管造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胸部模型,配置碘水混合对比剂注入输液管后置入胸部模拟胸部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和120 kV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关闭、轻、标准、强)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胸部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输液管CT值及噪声水平、纵隔区软组织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在120 kV时为12.50 mGy、453.50 mGy ·cm、6.35 mSv;在100 kV时为7.60 mGy、276.50 mGy ·cm、3.87 mSv;在80 kV时为3.80 mGy、138.70 mGy ·cm、1.94 mSv.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辐射剂量显著降低.不同管电压时,输液管CT值、噪声标准差(SD)、SNR、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 029.24、8.56、3.44、4.09,P<0.05).按不同重建算法,输液管SD、SNR、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3.99、54.80、54.72,P<0.05),但对输液管CT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管电压或重建算法对纵隔区软组织CT值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 kV管电压扫描联合标准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方案可降低有效剂量,并获得较高质量的胸部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合颈部区域扫描,手动100 kV适合胸部扫描。  相似文献   

7.
CARE Dose 4D 技术降低成人胸部扫描剂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ARE Dose 4D技术在成人胸部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及提高图像质量价值.方法 选取胸部CT扫描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各50例,低剂量组使用CARE Dose 4D技术.记录每位患者胸部扫描时自动显示的有效毫安秒(mAs)、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每幅图像上的mAs值.取每例患者肺尖部、主动脉弓下缘水平、左房中部水平及肺底部4幅图像,共400幅.由两位副主任医师按优、良、差3级双盲法评判,测量相应部位图像噪声.结果 在设置质量参考80 mAs时,低剂量组比对照组最大下降44 mAs,平均下降9.60 mAs(12.0%);CTDIvol值最大下降4.75 mGy,平均下降0.95 mGy(11.0%);DLP值平均下降14.88 mGy·cm(7.5%).图像主观评判低剂量组平均优良率为99.5%,对照组为98.0%;肺尖及肺底水平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左房中部水平低于对照组,主动脉弓下缘水平两组相近.图像噪声测量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肺尖及肺底部低于对照组(t=6.299、2.332,P<0.05),左房中部水平高于对照组(t=3.078,P<0.05),主动脉弓下缘水平两组相似(t=1.191,P>0.05).结论 CARE Dose4D技术具有实时在线调节mAs作用,既可提高射线利用效率、降低辐射剂量,又能提高图像质量,在胸部CT扫描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ARE Dose 4D technique in decreasing radiation dose and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adult chest scanning.Methods 100patients of chest CT scanning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CARE Dose 4D Technique was used in study group.Effective mAs value,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 and dose length product (DLP) were displayed automatically in machine while chest scanning; those values and actual mAs value of every image were recorded respectively.The image quality at apex of lung,lower edge of aorta arch,middle area of left atrium and base of lung on every image of 400 images was judged and classified as three level (excellent,good,poor) by two deputy chief physicians with double blind method,the image noise at corresponding parts was measured.Results While setting 80 mAs for quality reference mAs,the effective mAs value in study group most decreased 44 mAs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an average decrease of 9.60( 12.0% ) ,CTDIvol with 4.75 mGy with an average decrease of 0.95 mC y( 11.0% ) ,DLP 99.50% in study group,with 98.0% in control group.But it was higher at apex of lung and base of lung,lower at middle area of left atrium,and similar at lower edge of aorta arch in study group than contrast group.The image noise were lower at apex of lung and base of lung in study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t =6.299 and 2.332,all P < 0.05 ) ,higher at middle area of left atrium in study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t=3.078,P <0.05) and similar at lower edge of aorta arch in study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t =1.191,P >0.05).Conclusions CARE Dose 4D technique provides a function regulated mAs real-time on line,it not only raises utilization rate of radiation and decreases radiation dose,but also promises and increases image quality in chest CT scanning,and has some clin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和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CARE kV)行头颈部和胸部CT螺旋扫描时,不同扫描中心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联合ATCM和CARE kV技术,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行CT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选取眼球中心向上4 cm、眼球、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外耳孔、外耳孔向下5 cm 5种不同的扫描中心(即不同检查床高度),胸部模体选取乳腺向上5 cm和4 cm、乳腺、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6种不同的扫描中心。每种扫描中心时定位像扫描3次,然后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头颈部模体5种不同扫描中心时,眼晶状体累积辐射剂量最高在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为中心(8.851 mGy),CTDIvol最高在外耳孔向下5 cm为中心(15.850 mGy)。眼晶状体累积辐射剂量最低在外耳孔向下5 cm为中心(7.096 mGy),CTDIvol最低在眼球、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外耳孔为中心(均为15.380 mGy)。胸部模体6种不同扫描中心时,乳腺累积辐射剂量最高在乳腺为中心(6.467 mGy),CTDIvol最高在腋前线为中心(4.120 mGy)。腋后线为中心上述值最低(分别为4.794和3.540 mGy)。头颈部模体眼眶中心层面、C5椎体上缘层面的CNR分别为87.22~108.88和136.13~175.57;胸部模体肺尖层面、气管分叉处层面的CNR分别为75.19~116.92和42.85~86.78。结论 CT扫描中心的选择对CT扫描部位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对射线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辐射剂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低管电压行多层螺旋CT下肢静脉造影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疑似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45例,分为Ⅰ组(常规剂量组120 kV、300mA)、Ⅱ组(100kV、300 mA)、Ⅲ组(80 kV、300 mA).分别对各组下肢静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由两名资深影像学医师以5分制对图像诊断的接受率及主观噪声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one-way ANOVA检验)对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SNR、CNR等主观评价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数据使用LSD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Ⅱ、Ⅲ组下肢静脉的SNR分别为355.97±11.68、314.37±20.88、283.93±10.71,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2、P=0.00);CNR分别为328.86±10.67、292.47±19.41、270.27±10.42,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3.8、P=0.00).SNR与CNR各组间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5).Ⅰ、Ⅱ、Ⅲ组的图像主观评价平均分为4.89±0.31、4.83 ±0.38、4.77±0.4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与Ⅱ组P=0.357;Ⅱ与Ⅲ组P=0.347;Ⅰ与Ⅲ组P=0.063).两名医师对Ⅰ、Ⅱ、Ⅲ组的图像主观评价结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P =0.178;F=0.653,P=0.526) (P >0.05).两名医师对Ⅰ、Ⅱ、Ⅲ组的图像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72,P=0.00).Ⅰ、Ⅱ、Ⅲ组的CTDIvol、DLP、E分别为20.13、12.48、6.24;2114.38±27.4、1447.78±16.7、646.28±16.12;31.72±0.39、21.72±0.24、9.7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5).结论 80 kV组与常规组对比E降低了70%,而SNR、CNR分别仅下降20%和18%.同时图像的主观评价无统计学意义,均能达到诊断要求.所以推荐多层螺旋CT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使用80 kV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部正侧位定位像在CT CARE Dose 4D技术中进一步降低成人患者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胸部CT平扫病例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使用胸部正侧位定位像定位,对照组使用正位定位像定位,两组均使用CARE Dose 4D技术扫描;记录两组病例的CTDIvol、DLP及图像噪声,同时由2位医师按双盲法对两组病例图像质量行5分制评分;比较两组病例的CTDIvol、DLP、图像噪声的差异,对两位医师主观评分进行χ2检验,并用Kappa检验,检验两位医生主观评价结果上的一致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的平均CTDIvol和DLP分别为(5.11±0.87)、(6.56±1.74)mGy和(159.58±30.65)、(211.5±65.89)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5.88,P<0.05);胸锁关节、气管分叉、左心室水平图像平均噪声值:试验组为12.6±1.8、10.9±1.4、11.1±1.8,对照组为11.5±1.7、10.5±1.6、10.9±1.9,其中在胸锁关节水平两组图噪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5),气管分叉、左心室水平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达到临床诊断要求,2名医师的评估结果一致(χ2=1.37,P>0.05)。结论 成人胸部CT扫描在CARE Dose 4D技术下,通过使用正侧位定位像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对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arl迭代重建技术在16层CT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水模研究:采用标准模体,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150、136、123、109、95、83、68、55和41 mAs,使用滤波反投影(FBP)或Karl迭代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测量和比较不同条件下图像噪声和对比噪声比(CNR)。临床研究:将100例进行胸部 CT 体检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采用标准剂量(120 kV、150 mAs)进行扫描并采用FBP法进行重建;低剂量组采用120 kV、83 mAs进行图像采集,并分别采用Karl技术(B组)和FBP法(C组)进行图像重建。对三组中的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水模研究中,当管电流为95和83 mAs时,辐射剂量分别为标准剂量的60%和50%,且使用Karl重建技术时图像噪声、CNR与使用标准剂量、FBP 法重建的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研究中,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为(2.38±0.26)mSv,较标准剂量组的(4.87±0.37)mSv减少51.1%(P<0.05)。B 组的图像噪声、CNR、SNR、主观评分与 A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SNR、CNR及主观评分均高于C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 CT 平扫中,使用Karl迭代重建技术能在降低辐射剂量后有效地保证图像质量,优于FBP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两种辐射剂量估算方法在评估成人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8例进行胸部CT平扫且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受检者的CTDIvol与SSDE。将受检者按照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为3组:A组,16 ≤ BMI<21.1 kg/m2,38例;B组,21.1 ≤ BMI<23.9 kg/m2,53例;C组,23.9 ≤ BMI<34.1 kg/m2,37例。在两乳头层面测量每例受检者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记录每例受检者的CTDIvol值,计算每例受检者的有效直径(ED)、转换因子(fsize)和SSDE。同时,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组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受检者的SSDE均高于CTDIvol,A、B、C组分别增加了50.13%、42.83%、33.68%。CTDIvol和SSDE估算方法3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873、-57.001、-32.651,P<0.05)。3组受检者间的EDfsize、CTDIvol和SSD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456、47.749、113.916、106.449,P<0.05)。结论 SSDE能够评估不同体型的受检者在胸部CT扫描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而CTDIvol过低地估计了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且BMI越小的受检者被低估的剂量值越大,实际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多。  相似文献   

13.
齐燕  欧陕兴  钱民  彭光明  刘波  刘玉品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95-1099
目的:探讨运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4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A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方案,B组采用传统单能量扫描方案,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0±0.72)分、(4.70±0.7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18)。A、B两组图像左、右冠状动脉信噪比(SNR)分别为A组20.0±3.4和19.0±3.0、B组20.1±3.2和19.9±3.2,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7,P=0.051;t=-0.233,P=0.816)。A、B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48.27±8.70)mGy、(54.10±8.77)mGy;(565.63±115.48)mGy.cm、(702.75±144.04)mGy.cm;(9.62±1.96)mSv、(11.95±2.45)mSv,A组的CTDIvol、DLP及ED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64,P=0.000;t=-7.501,P=0.000;t=-7.501,P=0.000)。结论: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定位像结合Care Dose 4D和Care kV技术在肺部CT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临床确诊为肺部肿瘤行肺部CT扫描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定位像(AP)结合Care Dose 4D和Care kV技术扫描,试验组行双定位像(AP和lat)结合Care Dose 4D和Care kV技术扫描。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图像和病变组织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整体图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同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肺部CT检查,试验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为4.57±0.45,与对照组的4.73±0.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图像SNR、CNR、病变组织SNR、CNR与试验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4、8.464、8.464,P<0.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有效剂量降低了33.3%。结论 较单定位像(AP)肺部CT检查,双定位像(AP和lat)结合Care Dose 4D和Care kV技术肺部CT检查可获得满足诊断及临床需求图像,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可成为肺部CT常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5.
成人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防护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胸部应用的可行性和防护价值。方法:对35例近期(2周内)80mAs胸部常规剂量CT检查病例复查者,使用本机设置最低剂量(20mAs)扫描,盲式阅片评判两种扫描剂量图像对病变诊断、图片质量的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mAs从常规剂量80减低到20时,辐射剂量显著降低,CTDIvol从8.64mGy降低到2.16mGy,为原来剂量的25%。对照常规剂量组的诊断结果,低剂量组均能明确诊断,无一例漏诊或误诊。图像质量在常规剂量以优质片为主,低剂量以优和良为主,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说明降低扫描剂量后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疾病的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成人胸部低剂量扫描,对于胸部复查病例,既不影响胸部疾病的诊断,又能显著降低扫描剂量,具有显著的防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翼  赵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438-1441
降低受检者CT检查辐射剂量一直是业内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从CT辐射剂量的表达方法,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以及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合理应用等方面,介绍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80kV管电压256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62例疑似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主动脉CT造影成像,分为常规管电压扫描组(120kV扫描组)和低管电压扫描组(80kV扫描组),每组31例。然后对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和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120与80kV2个扫描组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35.92±5.04)和(33.95±8.30),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30.32±4.78)和(28.71±7.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131、0.964, P >0.05)。而二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4.28±0.96)和(9.72±0.81)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0.12, P <0.001)。 结论 同120kV管电压比较,80kV管电压主动脉CT造影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射线剂量降低约31.9%,同时降低造影剂剂量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