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heng K  Tian SL 《针刺研究》2012,37(1):15-9, 45
目的:观察逆针"关元"三阴交"穴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调节作用,探讨腧穴主治作用的特异性。方法:选取3月龄SD大鼠,设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6只)、逆针关元组(11只)、逆针三阴交组(11只)、逆针关元续针组(11只)、逆针三阴交续针组(11只),共7组。4组逆针组预先电针15次(隔日1次)后与模型组一同去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模。两组续针组于造模12d后继续电针5次(隔日1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子宫中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E2水平显著降低(P<0.05),FSH、LH、GnRH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电针组E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FSH、LH、GnR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但各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针"关元"三阴交"能够良性调节去卵巢大鼠紊乱的HPO轴功能,两穴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自然围绝经期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紊乱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月龄SD雌性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11~15月龄SD雌性大鼠阴道涂片法筛选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者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8只。电针组取两侧"三阴交"穴做电针,每次20min,隔日1次,共治疗15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巢中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E2水平显著降低(P0.01),FSH、LH、Gn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E2水平明显升高(P0.05),FSH、LH和GnR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能够对围绝经期大鼠紊乱的HPO轴功能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激素及血清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针刺调节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和慢性不可预见刺激结合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双侧"肾俞"、双侧"三阴交",西药组使用盐酸氯米帕明灌胃,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8d。观察大鼠阴道涂片、糖水偏嗜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β-E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糖水偏嗜率明显减小(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及西药组糖水偏嗜率升高(P0.05)。模型组血清E2、β-EP含量较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LH、GnRH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西药组血清E2、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LH、GnRH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够良性调节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紊乱的HPO轴功能,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两种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 ,它们促进卵巢生成和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有关激素、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有关激素的合成、分泌、释放又有反馈性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使女性生殖内分泌保持相对稳定。近来研究表明 ,针灸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失调所导致疾病的关键在于它能干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病经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针刺对痛经大鼠β-内啡肽(β-EP)、下丘脑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卵巢激素(雌激素E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P及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结果:针刺治疗后,β-EP、GnRH、GnRH—R、FSH、LH、E2、ER、P和PR的水平改变,因此针刺对痛经大鼠HPOA的有调节作用。结论:针刺对痛经大鼠HPO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HPOA的性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冯异  马淑兰  陈伯英 《针刺研究》2006,31(4):195-199,203,F0002
目的:在围绝经期大鼠模型上,研究脑内催乳素释放肽(prolactin releasing peptide,PrRP)在电针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axis,HPOA)异常功能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围绝经期模型(HPOA功能异常模型),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去卵巢电针组(OVX+EA);再用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分成正常组(INT)和正常电针组(INT+EA)。OVX+EA和INT+EA组接受“中极”“关元”和双侧“子宫”、单侧“三阴交”电针处理,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3 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的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延髓和下丘脑PrR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OVX组的延髓孤束核(NTS)和腹外侧网状核(VLRN)免疫阳性细胞数、终纹床核(BST)阳性纤维相对光密度、延髓和下丘脑PrRP 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1)。OVX+EA组延髓的PrRP mRNA含量比OVX组显著增加(P<0.01);同时,各个核团的PrRP免疫阳性物质均增加(P<0.01或P<0.05);OVX+EA组血清E2水平比OVX组升高(P<0.05),而LH水平却降低(P<0.05)。但INT+EA组与INT组相比无明显的变化。结论:电针效应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PrRP作为一种新的神经肽或神经激素,参与了电针调整HPOA功能异常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针灸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可以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以及免疫细胞因子等物质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进而调节机体的特质代谢和内分泌、免疫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协同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因此临床研究很多,但在其作用机理方面应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西医发病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从性激素、GnRH及神经递质、雌激素受体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针灸可通过甲状腺激素T3、T4、TSH和刺激性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等有效地调整机体甲状腺功能,促进肿大的甲状腺缩小或消失.但针灸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清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97-1298
目的:综述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复方可调节紊乱的植物神经功能、生殖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从而对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结论:脑(心)肾-冲任-胞宫轴与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对应,为中医药治疗、研究妇科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曲骨关元针刺配艾盒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5月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非那雄胺片0.5 mg 1次·d-1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 1次·d-1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分别取患者曲骨、关元穴,利用无菌毫针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进行针刺治疗,得气后每穴留针20~25 min。起针后置艾盒于曲骨穴及关元穴上,每次治疗20 min,每2 d治疗1次,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90 d的进行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及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两组的中医证候主症评分、CRP、TNF-α、T、E2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38/5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5/50)。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χ2=9.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曲骨关元针刺配艾盒灸治疗肾阳虚衰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促进尿道括约肌收缩和舒张、加快血液运行、改善血管痉挛、修复细胞损伤、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改善尿频、尿急、小便困难、小便淋漓不尽等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对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以Annexin-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结果 CLP致腹腔感染可导致胸腺细胞凋亡增多,电镜和光镜显示其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模型组、针刺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针刺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CLP致腹腔感染后脑垂体和外周血中VIP含量下降,模型组、针刺组脑垂体VIP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针刺组脑垂体VIF-含量高于模型组.模型组、针刺组外周血中VIP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针刺组外周血中VIP含量高于模型组.结论 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VIP的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并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为探索艾灸热敏化腧穴的中枢机制提供潜在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热敏腧穴灸感法进行检测,根据施灸过程中关元穴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分为热敏态腧穴组(n=30)和非热敏态腧穴组(n=30)。2组患者分别在艾灸前及艾灸结束后进行Rs-fMRI数据采集。采用DPARSFA软件和以前额叶(PFC)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与艾灸前比较:热敏态腧穴组艾灸后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大脑、脑白质区、壳核、豆状核、顶叶、楔前叶。非热敏态腧穴组艾灸后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大脑、壳核、豆状核,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额叶、中央前回、脑灰质区。与非热敏态腧穴组比较:艾灸前,热敏态腧穴组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大脑、额叶、额下回、顶叶、顶下小叶。艾灸后,热敏态腧穴组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侧脑干、左侧小脑,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大脑、脑白质区、岛叶、额叶。结论:艾灸热敏态关元穴能使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发生变化,热敏灸感的出现可能与增强左侧脑干-左侧小脑的联系,同时抑制左大脑-脑白质区-岛叶-额叶的功能连接,间接影响其他边缘系统相关脑区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穴阻断后针刺关元穴的大鼠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羧甲基壳聚糖组和羧甲基壳聚糖对照组,对于羧甲基壳聚糖组大鼠关元穴注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20μL;羧甲基壳聚糖对照组大鼠穴旁3 mm处注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20μL,2次/d,连续注射14 d,并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CMC组大鼠磁共振成像信号增加的脑区与羧甲基壳聚糖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钙离子与经脉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阙、关元穴温和灸防治脑瘫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在感染急性期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温和灸组采用温和灸神阙、关元穴,对照组静脉滴注西药丙种球蛋白,疗程3个月。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复发的止咳时间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值)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温和灸组和对照组感染复发次数分别减少至(2.38±0.64)次和(6.50±0.84)次;温和灸组平均止咳时间、平均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92±1.32)天、(4.66±1.82)天,而对照组分别为(6.48±2.18)天、(7.64±1.44)天,温和灸组效果更佳(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值均升高(P0.05),对照组短期效果好,温和灸组长期效果好。结论神阙、关元穴温和灸配合常规对症治疗防治脑瘫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长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代谢组学探讨艾灸关元穴对老年大鼠肾代谢物的影响,进而为艾灸关元穴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8月龄SD雄性大鼠设为成年对照组(8只),21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8只)、老年金匮肾气丸组(7只)、老年艾灸组(8只)。老年金匮肾气丸组每日按体重给药,老年艾灸组每日艾灸关元穴15 min,均每周5天。实验持续13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线粒体呼吸耗氧速率、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血清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合UHPLC-Q-TOF-MS技术对大鼠的肾组织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筛选代谢差异物并进行鉴定。结果 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艾灸组大鼠肾线粒体的呼吸耗氧速率和SDH酶的活力显著提高(P<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肾组织中筛选出13个共同差异化合物,分别是丁酸十二烷基酯、亚油酰胺、5-甲基四氢叶酸、PC(16∶0/22∶5(7Z,10Z,13Z,16Z,19Z))、6,8-二羟基嘌呤、1,2,3-丙烷三羧酸、3-(4-甲氧基苯基)-2-氧代丙酸、吲哚-3-乙酰甘氨酸、亚麻油酸、9,10-环氧十八烷酸、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牛磺胆酸、LysoPS (18∶0/0∶0)。结论 艾灸关元穴可通过调控老年大鼠的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来调节肾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与冲任失调型患者比较,两组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波段为:1.5~2.25μm,2.75μm,3μm,3.5μm,3.75~5μm,6~6.5μm,7μm,7.75μm,10.5~14μm,(P<0.05)。结论: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异可能与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