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乙酰胆碱大量积聚所致的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症状。(2)中间型综合征。(3)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滞后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周围神经病,也有少量文献报道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患者出现神经精神行为方面改变,但很少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现将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1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家族遗传情况.方法:对1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及遗传情况.结果: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过基因测序发现,主要为CAG的重复顺序扩增所致.结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共济失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乙酰胆碱大量积聚所致的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症状.(2)中间型综合征.(3)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滞后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周围神经病,也有少量文献报道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患者出现神经精神行为方面改变[1],但很少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现将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56例急性环氧乙烷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原因、中毒途径、接触时间、有无防护、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转归。通过对其临床特点的分析,认为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可以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伤为主要依据进行诊断及分级。  相似文献   

5.
古小明 《职业与健康》2011,27(4):412-413
目的分析急性N-甲基吡咯烷酮中毒(N-methy1-2-pyrrolidone,N-MP)的临床特点,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7例职业性急性N-MP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职业性急性N-MP中毒的临术特点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其中腹痛较为突出,伴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结论诊断应基于明确的N-MP接触史、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同时对N-MP中毒的临床表现规律应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职业性急性二硫化碳中毒病例特点。
  方法  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收集、筛选国内外职业性急性二硫化碳中毒病例,并将其分为二硫化碳中毒组与二硫化碳、硫化氢混合中毒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72例职业性急性二硫化碳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步态蹒跚等症状,检出率分别为94.8%、79.7%、69.8%、41.3%。三颤试验、共济失调阳性率较高,其检出率分别为29.1%、27.9%。辅助检查主要为脑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心肌缺血),其检出率分别为9.9%,9.3%。二硫化碳中毒组与混合中毒组三颤试验、脑电图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二硫化碳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及周围神经损害,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1,2-DCE)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职业性急性1,2-DCE中毒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病例均为中年女性,均有明确的职业性1,2-DCE接触史,从发病到死亡分别为48、25、32d。2例为散发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脑病。首发症状1例为头晕、眼花,2例为头痛。死亡前,3例病例脑水肿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反复和加重;2例合并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异常等。3例病例均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DCE中毒。1例死于脑疝,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职业性急性1,2-DCE中毒脑水肿、颅压高持续时间长,病情可突然恶化;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早期发现脑水肿,及时处理,防治反复;特别要警惕脑疝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42例职业性急性DMF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DMF代谢产物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职业性急性DMF中毒的临床特点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其中腹痛较为突出,有时呈阵发性绞痛,常伴有SALT升高,本组120例腹痛者中有85例SALT升高,占70.5%,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诊断应基于明确的DM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救治体会,对1998年4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经碱化尿液、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血液透析、驱砷等治疗,11例患者痊愈,2例死亡。提示,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应尽早治疗,及早透析,才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16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AsH3)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发生的并发症是否存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明确急性AsH3中毒与TTP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本院1998至2005年收治的16例急性AsH3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急性AsH3中毒患者均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血小板减少,14例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其中8例出现急性肾衰竭,11例出现发热.结论 急性AsH3中毒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血小板减少、出血、发热"等并发症存在TTP,急性AsH3中毒可作为TTP发生的病因之一,存在因果关系,但两者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