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冉大伟  史锁芳 《新中医》2011,(9):138-139
史锁芳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教授早年跟随其岳父李石青老中医临证,独得其真传。又经多年深研伤寒经方,对仲景法颇多领悟,擅于运用大剂附子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病症,常获效验。兹将其运用大剂附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2.
史锁芳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锁芳老师对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深有造诣,尤其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经验独到。其临证将哮喘分成5个证型,即寒饮伏肺证、痰热蕴肺证、风痰痹阻证、肺肾气虚证、肺脾两虚证;并  相似文献   

3.
蔡敏 《山东中医杂志》2011,(12):879-881
<正>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肺部、胸廓、肺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增厚甚至右心衰竭的病变。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4%,占住院心脏病患者的38.5%~46%[1],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许多肺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随着病程的逐步进展,最终可形成上述病变。至此,肺病及心脏病治疗时需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甘草与其在结构和药理作用有相似性,故应用大剂量甘草配伍其他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可以干预本病的发作,还减少了运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其大剂量甘草配合其他中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为青紫斑点或斑块者中医命名为紫癜,周延峰教授在紫癜的中医治疗中采用治火、治气、治血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林琳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治气治火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治火者宜清、宜泻、宜润;治气者,宜化、宜养、宜补。  相似文献   

7.
杨兴嫕  周奎龙  王娟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12-1713,1715
史锁芳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深得其传.史师从事中医肺系疾病的研究已20余载,对肺系诸病均有独特的辨治思路,尤善治疗哮病,对哮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均有独到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兹将其对哮病的辨治精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聪 《中医药学报》2011,39(1):29-30
苇茎汤作为临床常用方,对于肺系多种病证,如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只要符合湿热蕴结、痰瘀阻滞之总病机均颇有功效。  相似文献   

9.
郭雯丽 《吉林中医药》2011,31(2):112-114
历代医家强调哮喘宿根在于痰,而寒痰多损伤脾肾之阳。史锁芳师认为脾运转输及肾气蒸化对于人体水液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脾虚不能濡养经脉,则肺失所养,聚湿生痰,壅阻于肺;肾虚则摄纳失职,阳虚水泛成痰,上扰于肺,肺失宣降,痰饮停聚。痰饮伏肺为哮喘反复发作之宿根,也是本病难治难愈的原因之一。扶阳法在寒哮治疗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治则遵循仲景"当以温药和之",其"和"字寓意在于温阳药物的选择,更在于温阳药量的运用。温阳药物方面,精选被喻为"百药之长"的制附子,其性辛、甘、大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化饮之功效。用量选择一般分5档,即15~40 g,45~70 g,65~90 g,95~120 g,125~150 g。具体应用时,多是根据患者病情及服用后的反应,采用每周递增法,慢慢逐渐加量,一般药后1周症情改善而未已者,递增15~30 g,直到哮喘控制不发1月,则维持服用该量3~6月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0.
史锁芳教授认为,肺痹是由肺气痹阻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理机制为痰饮(痰湿)、痰浊、痰热、湿热、痰瘀为主,导致肺气痹而不通,以胸闷、胸痞、胸痛、舌苔腻质偏暗、脉滑为典型症状,同时可兼咳嗽、气喘、咽痒、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可见于肺系的咳嗽、哮证、喘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等疾病.开泄宣痹为其主要治法,通过开宣肺气,宣通气滞,化湿(痰)泄浊,使邪有出路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史锁芳教授将慢性肺心病临证辨证分为6型:肺病及心,痰瘀阻碍肺气;虚体外感,邪实正虚错杂;上盛下虚,肺肾出纳失常;浊邪害清,痰瘀蒙蔽神机;三阴交病,水饮泛溢肌表;肺气耗散,心肾衰竭欲脱.治以化痰行瘀、降气平喘,化痰降逆、补肾纳气、健脾温肾、化饮补水,补肺纳肾、回阳固脱等法.  相似文献   

12.
陈海涛 《河南中医》2009,29(7):648-649
通腑方法适用于慢阻肺发作表现为痰热阻肺兼夹肠痹腑实证者。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并以清肃下行为顺,故适时应用通腑导下,不仅可使大肠通降之性顺达,而且俾肺之痰热随之而泻,则堕遏之肺气也能随之而平。  相似文献   

13.
王聪 《吉林中医药》2011,31(2):103-104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虽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冬春季节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病因以风寒为多,可见疫戾之气;而夏令可以兼夹湿邪或暑湿,秋令则多易兼热邪。史锁芳教授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属风寒湿热兼夹证较多见,单纯风寒证、风热证较少见,如果不予立即治疗,则易诸邪纠结,深入气分,导致肺经热盛,出现高热、咳喘、呼吸困难,甚至痉厥之变。史锁芳老师运用《此事难知》的九味羌活汤合《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方进行加减治疗本病,寒热往来、口苦、恶心者,加柴胡、黄芩、法半夏(小柴胡汤意);头身困重、胸闷、苔腻者,加豆豉、豆卷、六一散(去甘草);咽痛、咳嗽明显者,加连翘、僵蚕、桔梗、前胡(去细辛、苍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史锁芳教授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经验。恶性胸水多由正气不足,痰瘀毒聚胸胁,水液积蓄,毒聚饮停而成,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中医药治疗恶性胸水能改善症状、减少胸水生成、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的时间、配合放化疗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史师善于从温阳利水、疏肝活血和胃、善用芫花、辨证化裁方面治疗恶性胸水,并附以典型病案,以示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高彩虹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58-1759
<正>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并发症,也可见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肺间质纤维化等,是内科急症之一,大咯血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咯血归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辨治多从肝火犯肺考虑,益气活血者甚少。余师杨道文教授临证首重审机辨治,求本溯源,现将其应用益气活血法辨治咯血急重症之经验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黄立中教授治疗肺癌咯血的经验。黄教授认为肺癌咯血之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气、火,却不止于气、火,血虚、血瘀、阳虚亦能导致咯血。故应从气火论治,首当调气降火,明辨虚实,辅以滋阴养血、祛瘀生血、温阳健脾,同时审证求因,中西医结合,治其根本。其主张分阶段个体化论治,整体把握病情,以人为本,关注得病之人而非疾病本身,重视培补元气,补益脾胃,恢复正气,提高机体自身抗邪能力,慢病缓治,不图速效,则咯血自止。  相似文献   

17.
李妍怡教授在诊治头痛的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在活血通络的同时重视养血和血、强调应用引经药物,随证佐以解郁之法,创佛手养心汤化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史锁芳运用健脾清肺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慧 《江西中医药》2006,37(11):10-11
导师史锁芳教授从事肺系病证临床研究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运用脾胃理论治疗肺系病症,其对支气管扩张证治别具一格,喜用健脾清肺法治疗,疗效卓著。笔者侍诊于侧,颇受教益。兹将其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如次,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冯伟勋  王评  张毅之 《河南中医》2011,31(12):1361-1363
欧阳汝忠教授认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宜明辨寒热虚实,谨守病机,分型论治。同时整体辨证论治与局部用药相结合,此外还应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20.
杨毅  肖万泽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94-1195
涂晋文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40余年,其博学多才,锲而不舍,临床用药善于运用经方、验方,且不拘泥于常法,根据疾病的发展、转归灵活选方用药,每获良效,对于一些病症治疗已具独到经验.余等有幸师从涂教授,收获颇多,现以咯血为例,择其一二介绍如下,以飨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