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生物碱、萜类、蛋白质及肽类、油类、有机酸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酶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油类、生物碱、皂苷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生物酶解技术在植物中药提取液的纯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酶解作用机制、提取工艺以及目前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分析酶法用于中药提取的现存问题,并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酶解作用原理、特点、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提取工艺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余洪波  张晓昱 《中成药》2005,27(5):591-593
1引言 酶法提取早已广泛的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近年来,陆续有报道将其应用于中药提取,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提取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在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来提取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酶解参数.结果:利用优化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提取率可达11.923%,12.465%,比常规非酶法提取提高了62.794%,56.086%.结论: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酶解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技术在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开始应用于中药及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并凸显出快速、高效、操作温度低及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本文将对超高压提取设备及其原理、影响因素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在甘草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甘草的提取工艺中,以其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其加酶组与与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用纤维酶法提取甘草浸膏,甘草酸收率比原工艺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中药有效成分现代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从中选择近五年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有效成分的现代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萃取法、半仿生提取法、酶提取法等13种,各有优劣,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现代提取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提取效率高等优势。结论通过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特点进行综述,为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改良及其化学成分的分析、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酶法在中药提取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杨莉  刘亚娜 《中药材》2001,24(1):72-73
近年来,工业化用酶在国外的用途已十分广泛,例如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以及在提取天然产物中的应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也陆续有研究报道将其用于中药的提取制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及实例1.1 酶法用于中药提取中的预处理1.1.1 近年来,纤维素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在中草药提取方面的工业化应用也已进入初开发阶段,国内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杨晓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762-763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制剂。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兴旺于近10年的市场经济时代。从最初的几个品种到高峰期的七百多个品种。目前有109个品种列入国家标准而获得中药注射剂批准文号,中药注射剂走过了开发、发展的历程,正向规范化迈进。  相似文献   

13.
石斛多糖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能调节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及降低血糖等,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与其他中药多糖的提取方法大致相同,主要是水提醇沉法,工艺相对单一,加入酸、碱又会破坏多糖结构,进一步纯化仍较困难.现代研究表明,酶技术在中药提取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酶可较温和地将药材组织分解,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酶技术在石斛多糖的提取应用进展,为石斛多糖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酶法强化中药提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全球兴起了利用天然产物的有效成分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热潮,中药日益受到关注。由于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很多贵重有效成分含量很低,为微量甚至痕量,因此,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是中药开发中的关键工序。但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滤法、回流法等)存在有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  吴叶红  李玮桓  张嫚丽  史清文 《中草药》2016,47(15):2764-2770
大孔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医药领域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其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分别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活性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中药复方制剂的分离纯化,以及树脂混用和联用技术3个方面介绍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为大孔吸附树脂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和复方制剂的纯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中药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情况。方法:查阅文献,分析总结。结果:介绍了中药色素的提取方法,讨论了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辐射提取法、酶法、超声提取法的特点。针对天然色素不稳定的特点,介绍了天然色素的稳定化方法。综述了中药色素的药理作用,对类胡萝卜素、黄酮类、花色苷类等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及保健功能作了简要介绍。结论:开发中药色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须状细根中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同时优化酶解工艺的参数。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来提取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酶解参数,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利用优选出的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状细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收率较非酶法分别提高了113.92%和30.64%,并且薄层检测表明纤维素酶酶解对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无质的影响;同时,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较高,并且通过检验。结论: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的方法可以充分地提取出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利用多项式回归所建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制备中华鹿龟神酒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不同孔径的膜额定截流不同分子量物质,进行超滤分离提取植物有效成分,并采用复合净化酶对基酒进行净化处理,对制备中药勾兑酒工艺予以改进,使其达到“优质、低度、功能保健性”,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向。国外从2 0世纪6 0年代开始将超滤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我国也有报道将其应用于中药成分的提取和注射液的制备[1,2 ] 。我们进行了超滤膜分离技术及复合净化酶的应用试验和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制备成功“中华鹿龟神酒”,该....  相似文献   

19.
高靖 《亚太传统医药》2010,6(2):113-114
中药是中华民族对天然药物及其人工替代品的独特使用形式。数千年来,中药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有物质基础的,其具有防治作用的物质即是中药有效成分。要获得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的技术手段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积极引进、利用国外先进的分离提取技术和设备,使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不断完备。分别从传统和现代制备方法出发探讨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0.
提取是中药制药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提取新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制造工业技术升级转型的关键,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利用"灰思维方式",根据中药大部分药效成分未知的特点和中药物质基础整体特征,采用模拟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和转运的过程,得到有效成分更高的活性混合物。本文总结了半仿生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并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微波、超声波及酶法)辅助半仿生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