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女,54岁,因"发现右胸壁肿物2个月余"入院.查体: 右胸壁腋前线与第3肋交界处可触及约3.0 cm×2.5 cm×2.0 cm大肿物,质韧,稍活动,有触痛.临床诊断: 右胸壁纤维瘤,乳腺癌待排除.行肿块局部切除,手术见右胸壁胸大肌筋膜表面有2.5 cm×2.0 cm×2.0 cm大质硬肿物,与周围组织呈放射状粘连,无包膜,组织脆.  相似文献   

2.
疝内容物为子宫圆韧带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28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年余入院。体查:右腹股沟区肿块隆起,经外环口突出约4 cm×3 cm×2 cm。肿块无压痛,还纳后压迫内环处包块不再突出,包块突出时透光试验(-)。诊断:右腹股沟斜疝。择期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腹外斜肌后面,呈条索状约3 cm×3 cm×2 cm大小,为多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部分肿物自外环口突出于皮下肿物基底部自内环口突出,内环口大小约2 cm,沿肿物包膜做锐性分离,将肿物完整切除,创面止血。探查疝囊疝环口,腹膜筋膜薄弱。行网塞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切除标本送病检,…  相似文献   

3.
<正>患儿,女,2岁,玩耍时不慎把体温计打碎,扎伤右手背,就诊医师给予消毒、包扎。3个月后患儿家属发现右手背肿胀无法消退(见图1A),就诊于我科,摄片显示异物残留(见图1B)。入院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患儿仰卧位,右上臂上止血带,于右手背包块正中做长约10 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筋膜,见皮下一约2. 5 cm×2. 0 cm淡黄色实质性包块,无包膜,充满脂肪、筋膜组织,内含散在的黑色斑点,右手背大范围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2 2岁。因右大腿根部渐增性包块 1个月余入院。体查 :右大腿根部触及 4cm× 3cm大小不规则包块 ,质地中等 ,边界清楚 ,轻压痛 ,活动度可。穿刺涂片 :血细胞丰富 ,其间散在少许淋巴细胞 ,体积小 ,异型性不明显。术中见肿块位于股部浅筋膜深面 ,约 3 .5cm× 2 .5cm× 1.5cm大小 ,不规则 ,分叶状 ,边界清 ,包膜完整 ,基底可见较多白色细小管道附着于深筋膜 ,周围未见增生血管。完整切除肿块。术后第 4天 ,患者切口渗出少量清亮液体 ,局部 4cm× 4cm范围肿胀、变硬 ,表皮无发红。考虑为“淋巴管瘘” ,给予局部加压包扎 ,2d后渗液消失…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性,42岁。因坏死性胰腺炎术后9个月,左上腹包块3个月入院。入院体检:左上腹剑突下缘有一长约14cm的纵形切口痕迹,于切口处有一约25cm×15cm大小的肿物隆起,站立或劳累后肿物增大,平卧位时稍减小。肿块处深压痛。彩色超声:腹部多切面显示无异常回声及液性暗区。考虑为腹壁切口疝,行探查修补术。术前伤口处定位划线,硬膜外阻滞麻醉后梭形切除原切口疤痕,切开与切口皮下粘连的壁层腹膜入腹。  相似文献   

6.
蔡勇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0):713-713
患儿,男,2岁.因发现右侧阴囊无睾丸2年入院.查体:右侧阴囊空虚,会阴部右侧阴囊下方扪及一约1.5 cm×1.0 cm大小包块,无压痛,质稍硬,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度可.门诊彩超提示左侧阴囊未见异常,右侧阴囊空虚,会阴部见一1.5 cm×1.0 cm大小实质性包块,血流信号丰富.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9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部肿物1年余,以"右侧腹股沟肿物"于2007年7月23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股部有一花生大小无痛性肿物,逐渐增至拳头大小.查体:双下肢无畸形,活动无受限,右侧股部靠近腹股沟韧带皮下可触及一个10 cm×7 cm大小肿物,质中,边界清,有分叶感,表面光滑,无红肿、压痛,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度中等,波动感(±),未闻及血管杂音.胸透右侧第4-6肋骨畸形.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约9 cm×6 cm大小,包膜完整,与周围界限清楚.顺利沿包膜完整切除肿物,病理诊断为右侧腹股沟"乳腺纤维腺瘤(异位)"(图1).随诊4个月无复发.李娜,E-mail:llnn666666@sinacom通信作者:  相似文献   

8.
正患儿女,5个月,因"发现胸骨上窝肿物渐增大5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胸骨上窝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可触及约2.0 cm×2.0 cm×1.5 cm肿物,质软,无压痛,界限清。超声检查:颈前皮下软组织内探及23.3 mm×15.5 mm×21.5 mm类圆形囊性包块,边界清,有包膜,其内透声差,可见细腻点状回声浮动,后方见增强效应,前方见细条状低回声与皮肤相通(图1A);CDFI未见血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颈部囊性肿物。行胸骨上窝肿物切  相似文献   

9.
<正>病人,男性,33岁,发现胸壁包块1年。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胸壁包块,如鸡蛋大小,无红肿、压痛,未行检查及治疗。近1个月发现包块较前增大,胸部CT检查示右胸壁包块。以右侧胸壁包块收入我科。体格检查:胸廓对称,右侧胸壁可见一大约8 cm×7 cm大小肿物,边界尚清,质地软,无红肿及压痛,可活动,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触觉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CT示右侧腋侧胸壁前锯肌下见一近梭形低密度灶,边界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0岁.因颈前无痛性肿物10年,于2007年4月11日入某院.体查:颈前甲状软骨上方可扪及一约3.5 cm×1.5 cm大小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蒂小,随吞咽上下运动.颈部B超所见:颈部探及一个稍强回声团块,约36 mm×11 mm,较光滑,回声均匀,未见液性暗区,边界清楚(无描述甲状腺情况).  相似文献   

11.
易志坚  董军 《颈腰痛杂志》2007,28(5):418-418
患儿,男,18个月.发现右肩背部肿物1天于2006-0-19入院.查体:右肩背部皮下可触及约4cm×4cm大小之肿物,质较硬,表面尚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明显压痛反庆.细胞学穿刺见异常细胞.于2006-1-21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深筋膜下,约4cm×4cm×3cm椭圆形状,有包膜,与其深部组织有少许粘连.切开肿物内为鱼肉样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浸及周围横纹肌组织.术后刀口愈合良好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性,8岁,于4年前无意中发现颈前偏左侧有一约花生米大小肿物,无疼痛及发热,肿物增长不明显。近来肿物较前增大,活动后感呼吸不适。查体:一般情况好,颈软,气管居中,于左侧甲状腺处门及约3.0cm×3.0cm大小肿物,囊性感,边界清,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示;左侧甲状腺内探及约3.4cm×2.0cm大小囊性包块,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39岁。先天性右睾丸缺如 ,发现右下腹部拳头大小肿块半年 ,伴有隐痛 ,压痛 ,肿块逐渐增大 ,以右侧隐睾收入院。查体 :下腹部明显膨隆 ,于右下腹部可扪及一约 2 0cm× 18cm肿块 ,局部无压痛及反跳痛 ,肿物界线清 ,表面光滑 ,尚活动。阴茎发育正常 ,右侧阴囊未触及睾丸 ,左睾正常。右侧腹股沟区未触及明显结节及肿物。B超于右下腹部探及一约 18cm× 19cm中低回声包块 ,内部呈实质性不均细密光点分布 ,其内可见大小不等中低回声区 ;肝、脾、肾未见异常。CT于右侧盆腔内可见一约2 0cm× 18cm包膜完整的实质性肿物 ,内部密度尚均匀 ,…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2岁2个月.发现左腋下一包块26个月,并进行性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见左外侧胸壁左腋下可见隆起,表面无破溃,周围皮肤无红肿,局部浅表静脉充盈明显,可触及约10 cm×8 cm×8 cm大小的包块,质软,活动度尚可,与左肩关节及周围组织分界不甚清楚,表面欠光滑,无触压痛,左上肢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超声波检查提示:左腋窝皮下见一无回声区,范围约7.8 cm×9.2 cm,边界不规则,侧方边界模糊不清,内呈多个不规则囊状回声,最大约2.6 cm×2.5 cm,囊状回声透声尚可,囊壁无血流信号,左腋下囊实混合性占位.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4岁.2009年6月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两周入院,当时入院症状及体征:持续性右下腹痛,腹胀,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体力明显下降,无黏液脓血便,小便少,经外院抗炎治疗症状稍好转,体检见右下腹有约6 cm×5 cm大小包块,质中偏硬,触痛明显,有反跳痛,局部腹肌稍紧张,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肠鸣音减弱.B超检查示:右下腹见约6 cm×7 cm大小混合性包块,周围肠管扩张明显.入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住院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未见包块,出院后3个月后复查B超右下腹未见包块.患者于2011年7月因发现右下腹隐痛不适1个月入院,入院前在外院行抗炎、支持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体检见右下腹可触及一约9 cm×4 cm椭圆形包块,光滑,质软偏中,活动欠佳,有轻压痛,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2岁,因发现右腋下肿物2年余,进行性增大3个月余就诊于我院普外科.体检:右腋下触及5cm×4cm×4cm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活动差,无压痛.B超:右腋下软组织内探及低回声包块,回声不均、血流较丰富.于门诊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的纤维脂肪组织稍粘连,行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切开肿物,切面呈灰白、灰红色,局部可见出血,质稍硬.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6岁。因膀胱癌术后7年,下腹部肿物2年入院。患者7年前因膀胱移行细胞癌在外院作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膀胱内灌注1年。2年前发现下腹部原切口瘢痕处一约手指头大小肿物,无疼痛,无血尿,未诊治。肿物逐渐增大,现肿物如拳头大小。查体:下腹部原切口瘢痕处有局部隆起,可扪及一约8 cm×10 cm肿物、表面光滑,质硬,边界清,与腹肌相连,稍可活动。双肾未触及,无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辅助检查:IVU示盆腔区一放射状钙化影,直径约8 cm,膀胱三角区偏左侧见一4 cm×3 cm充盈缺损,呈分叶状,考虑膀胱癌复发,双肾未见异常。MR I检查示子…  相似文献   

18.
病例资料患者,女,年龄56岁,藏族,因"发现左背部无痛性包块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因平躺睡觉感左背部不适,扪及左侧背部一约4 cm×3 cm大小包块,当时未予特殊处理,3年来包块逐渐增大,现增至为一约8 cm×6 cm大包块,无痛、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局部无红肿发热。患者长期生活于牧区,有狗、羊密切接触史。血清学检查:包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左小腿近端肿物5年余,于2018年4月8日入院。患者5年前发现左小腿前内侧一包块,无明显压痛,局部皮温正常,5年来肿物逐渐增大。左小腿外侧见一5 cm×10 cm大小包块,活动度不佳,压痛,局部静脉扩张,皮温正常,见图1A。X线检查:左胫骨近端软组织包块,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外院B超检查:左小腿肿物,局部血运良好。CT检查:左侧胫腓骨近端外侧见一大小约为12 cm×5 cm的软组织包块,边界尚清晰,形态欠规则,CT值40 Hu,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31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脐部有一约花生米大小包块,因包块突然增大、破溃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检查无阳性体征。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活跃。脐部有10cm×8cm×2cm 大小肿物,色暗红,表面破溃并有脓血样分泌物溢出,恶臭(附图)。初诊:脐部色素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包括腹直肌、腹膜的肿物切除术,即送冰冻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