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和凉山州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告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单阳家庭感染者的基本情况、配偶告知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  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配偶告比例为86.5%(735/850),其中凉山为84.3%(462/548),成都90.4(273/302),两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174, P=0.013)。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成都,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4.962, 95% CI: 1.592~15.465, P=0.006)、确诊时间在2016-2017年及2018-2019年(OR=9.057, 95% CI: 1.110~73.926, P=0.040; OR=27.746, 95% CI: 3.625~212.392, P=0.001)的PLWHA告知比例更低;在凉山,其他民族(OR=8.195, 95% CI: 3.489~19.244, P < 0.001)、初中文化程度(OR=2.393, 95% CI: 1.248~4.590, P=0.009)、未合并感染(OR=16.146, 95% CI: 2.178~119.692, P=0.006)的PLWHA告知比例更低,家庭内子女数量≥3个(OR=0.325, 95%CI:0.128~0.830, P=0.019)、最近1个月与配偶性行为2~4次(OR=0.513, 95% CI: 0.288~0.912, P=0.023)的PLWHA告知比例更高。  结论  凉山配偶告知比例低于成都,可能与不同地区人口学特征、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合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及家庭关系等因素相关。建议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配偶告知,预防艾滋病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95%CI: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95%CI: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95%CI: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HIV/AIDS病例确证时25岁(OR=0.042,95%CI: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拷贝/m L(OR=0.115,95%CI: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33 611例,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分别为35.46%、34.49%、38.35%、39.74%和38.80%;来源于医疗机构的晚发现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χ2=64.603,P < 0.001);分析不同样本来源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发现医疗机构检测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比例高于通过检测咨询、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报告的病例(χ2=276.033,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传播途径、职业、民族及样本来源是影响新报告病例发现晚的主要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全人群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HIV主动检测意识,另一方面,应继续在全省推进扩大检测,提高病例的早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三城市高校大学生中有性行为者对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on-occupation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nPEP)知识知晓和服务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北京市、深圳市、昆明市三个城市的大学生中有性行为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其基本情况、性行为特征、AIDS防治知识知晓情况、nPEP知识知晓和服务接受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nPEP知识知晓和接受nPEP服务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022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占70.1%;最近6个月仅有男男性行为占28.7%;近3个月,发生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67.5%。研究对象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5%,nPEP知识知晓率为26.6%,11.3%的研究对象求询过nPEP,5.6%接受过nPEP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0岁(OR=3.155, 95% CI: 1.081~9.205),21岁(OR=4.666, 95% CI: 1.598~13.625),22~<24岁(OR=4.481, 95% CI: 1.548~12.971),AIDS防治知识知晓(OR=6.919, 95% CI: 2.720~17.598)是研究对象知晓nPEP的影响因素;男性(OR=3.928, 95% CI: 1.348~11.448),AIDS防治知识知晓(OR=6.205, 95% CI: 3.119~12.346),nPEP知识知晓(OR=2.263, 95% CI: 1.002~5.11)是接受nPEP服务的影响因素。  结论  大学生中有性行为者对于nPEP的知晓程度较低,应结合校内AIDS防治知识和性健康教育, 对其进行nPEP知识和服务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9年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相关信息,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4 347例HIV/AIDS,其中死亡组1 449例,对照组2 898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影响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危险因素中,发生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且未检测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无结果且未检测耐药分别是不耐药的1.75倍(95% CI: 1.22~2.52, P=0.003)、2.26倍(95% CI: 1.69~3.03, P<0.001)、35.27倍(95% CI: 26.54~46.87, P<0.001);30~50岁和≥50岁分别是18~30岁的1.40倍(95% CI: 1.01~1.94, P=0.042)和4.02倍(95% CI: 2.80~5.77, P<0.001);男性是女性的1.37倍(95% CI: 1.08~1.74, P=0.011);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是异性传播途径的6.27倍(95% CI: 2.00~19.61, P=0.002);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是Ⅰ期/Ⅱ期的1.41倍(95% CI: 1.12~1.76, P=0.00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350个/μL的1.95倍(95% CI: 1.50~2.54, P<0.001)。  结论  耐药、耐药检测、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治疗前WHO临床分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加强HIV/AIDS的耐药监测对减少艾滋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应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及时进行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年老年HIV感染者流感疫苗接种特征及流感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老年HIV感染者接种流感疫苗现状及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台州市≥60岁HIV感染者749人,2018―2019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3.9%,其中2018年和2019年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22.3%和23.6%,持续接种率为12.0%。老年HIV感染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在不同职业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浙江省台州市老年HIV感染者年龄70~80岁(OR=1.84; 95% CI: 1.32~2.58)、职业为农民(OR=3.89; 95% CI: 1.69~8.98)是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老年HIV感染者的流感抗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1.2%(甲型H1N1流感)、18.1%(甲型H3N2流感)、8.8%(乙型流感)。  结论  浙江省台州市老年HIV感染者流感疫苗接种率与其年龄和职业存在关联,疫苗接种效果评价仍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徽省强制戒毒人群行为特征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8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新进入安徽省滨湖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强制戒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采集血液进行相关抗体检测,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究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950名戒毒人员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34.98±8.54)岁,吸食新型毒品者占84.5%(803/950)。HIV、HC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10.0%和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女性(OR=3.84, 95% CI=2.35~6.27)、HIV抗体阳性(OR=6.19, 95% CI=1.42~26.96)是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最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OR=0.44, 95% CI=0.23~0.87)是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而女性(OR=2.05, 95% CI=1.08~3.89)、年龄≥50岁(OR=6.77, 95% CI=1.35~33.95)、注射吸毒(OR=51.84, 95% CI=27.65~97.19)是HCV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安徽省强制戒毒人群以新型毒品吸食者为主,需加强对新型毒品的管制,同时针对女性、高龄组和有注射行为吸毒人群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12年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与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趋势变化转折点,2008―2012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β=0.3, P<0.001),2012―2019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随访检测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控制其他因素后,发现时间、地区、社会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及流动情况,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完成随访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论  2008―2019年广东省AIDS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2013年后随访管理工作进展较缓慢。非珠三角地区、高年龄组人群应引起关注。下一步应因地制宜,根据人群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进一步加强各随访单位的业务能力,做好异地流动的转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时MSM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检测与咨询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MSM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情况中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并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疫情期间HIV检测服务利用减少的比例较高(3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COVID-19高度恐慌、肛交性行为频率减少(OR=0.056, 95% CI: 0.021~0.150, P<0.001)、男性伴侣/男朋友建议不要去检测机构(OR=0.538, 95% CI: 0.297~0.975, P=0.041)、感染了COVID-19(OR=21.979, 95% CI: 4.369~110.559, P<0.001)的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次数减少可能性更大。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下降,在制定及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时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上海和苏州两地MSM的HIV自我检测行为、检测模式及影响因素。  方法  2021年2-5月间通过社交软件招募上海市、苏州市两地≥18岁且未被诊断为HIV/AIDS的MSM开展网络问卷现况调查,用频率描述自检行为及检测模式,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759名研究对象中,542例有HIV自检史,占比71.4%。其中148例报告既往自检出现过阳性结果,140人经复测确认为假阳性。检测模式包括不检测、传统检测和自检/自检+传统检测三种,各占20.6%、10.0%、69.4%。与含自检模式相比,长居苏州(OR=1.85, 95% CI:1.08~3.17)、性角色插入方(OR=0.34, 95% CI:0.14~0.80)、近1年性伴数2~4人(OR=0.51, 95% CI:0.32~0.81)或5~9人(OR=0.31, 95% CI:0.14~0.68)、线下(OR=0.44, 95% CI:0.23~0.86)或“线下+线上”(OR=0.51, 95% CI:0.31~0.84)寻找性伴、近1年使用毒品/兴奋剂(OR=0.54, 95% CI:0.36~0.83)、有性病史(OR=0.41, 95% CI:0.24~0.69)、试剂获取困难(OR=2.52, 95% CI:1.53~4.15)、试剂使用困难(OR=1.93, 95% CI:1.22~3.07)是MSM选择未检测模式的影响因素;年龄18~<25岁(OR=0.26, 95% CI:0.10~0.71)或25~<45岁(OR=0.38, 95% CI:0.15~0.95)、近1年性伴数2~4人(OR=0.42, 95% CI:0.23~0.78)、试剂获取困难(OR=2.58, 95% CI:1.33~4.99)是MSM选择传统检测模式的影响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上海和苏州两地的MSM具有较高的自检使用率和支持服务需求,年龄、居住地、性行为特征、药物滥用、自检试剂可及性和可操作性影响MSM对检测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德宏自治州跨境婚姻人群艾滋病相关公共卫生服务现况及其年龄差异。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7年5月-2019年6月,招募德宏州所有跨境婚姻人员开展调查。  结果  共调查并纳入分析32 182人,年龄15~85岁。曾接受过艾滋病检测服务、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近1年得到关怀帮助和参加新农合比例分别为57.8%、92.7%、6.5%和94.5%;其中后三项存在年龄差异(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曾接受过艾滋病检测服务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51~85岁:OR=0.71,95% CI:0.63~0.81)、女性(OR=1.14,95% CI:1.03~1.25)、地区(陇川:OR=6.30,95% CI:5.72~6.93;梁河:OR=1.27,95% CI:1.11~1.44;盈江:OR=0.88,95% CI:0.82~0.94)、傣族(OR=1.60,95% CI:1.50~1.72)、婚姻登记(办理边民通婚登记:OR=0.60,95% CI:0.56~0.65;未办任何手续:OR=0.66,95% CI:0.62~0.70)、结婚年数(4~5年:OR=1.21,95% CI:1.12~1.31;6~60年:OR=1.30,95% CI:1.22~1.39)、近1年未得到关怀帮助(OR=0.64,95% CI:0.58~0.71)、未参加新农合(OR=0.58,95% CI:0.52~0.65)。  结论  德宏州跨境婚姻人群艾滋病相关公共卫生服务总体实施较好。但是,接受艾滋病检测服务比例相对较低,需在个别人群和县市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7年德宏州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的(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整理2017年德宏州的婚检人群数据,描述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应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7年德宏州共有21 875例婚检者参与HIV检测,有98人确证为HIV抗体阳性,HIV感染率为0.45%,男性感染率为0.47%(52/10 955),女性感染率为0.42%(46/10 920)。98例感染者中有20名感染者为首次新报告阳性,感染途径以性传播感染为主,占81.63%(80/9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民族、是否吸毒是婚检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相对于25岁以下人群,31~、41~岁年龄组人群HIV感染危险性增加(OR=3.78,95%CI:1.81~7.89,P<0.001;OR=3.95,95%CI:1.72~9.08,P=0.001);傣族、景颇族的HIV感染危险性高于汉族(OR=1.86,95%CI:1.06~3.29,P=0.031;OR=3.25,95%CI:1.81~5.84,P<0.001)。吸毒人群的HIV感染危险性远高于不吸毒人群(OR=926.76,95%CI:271.65~3161.71,P<0.001)。  结论  年龄、民族、是否吸毒为婚检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需要对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HIV感染途径以性传播感染为主,通过婚检可以有效发现并控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2014-2017年连续四年对广州市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和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资料。  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2 419例MSM,HIV确证阳性200例,感染率为8.27%。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广州市和月经济收入>0.5万元为参照,非广州市(OR=1.712,95% CI:1.176~2.492,P=0.005)和月经济收入≤ 0.5万元(OR=1.998,95% CI:1.409~2.833,P < 0.001)与MSM感染HIV存在关联。MSM被诊断为梅毒(OR=2.461,95% CI:1.375~4.405,P=0.002)和没检测梅毒(OR=2.333,95% CI:1.635~3.331,P < 0.001)、肛交角色为被动(OR=2.015,95% CI:1.244~3.267,P=0.004)和主动被动均有(OR=2.115,95% CI:1.374~3.251,P=0.001)、肛交时非每次使用安全套(OR=1.955,95% CI:1.374~2.781,P < 0.001)、肛交对象非固定(OR=2.150,95% CI:1.463~3.160,P < 0.001)是MSM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广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和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亟需在MSM人群中扩大HIV检测范围和倡导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跨境婚姻人群HCV的感染状况以及相关因素。  方法  横断面研究。2017年5月1日―2018年6月30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抽5 ml血72 h内检测HCV抗体。  结果  共调查35 188人,其中31 948人接受了HCV抗体检测,阳性770人,阳性率2.41%,其中中国籍调查对象HCV感染率为3.42%(518/17 150),缅籍调查对象的感染率为1.50%(252/16 798)。男性HCV感染率为3.64%,高于女性的1.33%。景颇族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其他民族,为7.08%。男性静脉注射吸毒者HCV感染率高达85.23%。有过非婚非商业性行为的女性HCV感染率为29.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跨境婚姻人群男性感染HCV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0岁、少数民族、吸毒史、非婚性行为史以及HIV感染,女性感染HCV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0岁、景颇族、吸毒史、非婚非商业性行为史和HIV感染。  结论  德宏州跨境婚姻人群HC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需要进一步加强吸毒人群HCV检测与丙型肝炎知识宣传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中国籍与越南籍暗娼人群(female sex workers, FSWs)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现状,分析两组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以及性行为特征。  方法  2015-2016年期间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纳入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HIV相关知识态度、性行为等信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IV、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以及梅毒感染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HIV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合计纳入1 263名FSWs,中国籍调查对象227人,HIV感染率为0.44%;越南籍调查对象1 036人,HIV感染率为2.12%。越南籍FSWs最近1月商业性性伴数量以及性服务费用均高于中国籍FSWs(均有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SV-2感染(OR=3.83, 95% CI: 1.37~10.76; P=0.032)、HIV知识知晓不合格(OR=10.40, 95% CI: 3.77~28.66; P=0.001),以及接受HIV相关干预服务(OR=0.27, 95% CI: 0.08~0.84; P=0.022)是越南籍FSWsHIV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论  中国籍与越南籍FSWs感染HIV的风险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后续HIV干预工作应针对越南籍FSWs增加服务的覆盖与可及性;对于中国籍FSWs,建议加强与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珠海市有性行为大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检测策略、提高大学生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9年11—12月对珠海市6所高校本科和大专12 235名在校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筛选出有性行为史学生1 789名,通过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性行为大学生HIV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789名大学生中,HIV检测率为7.55%(135名),主要通过医院(71.85%)检测,检测原因主要为定期检测(50.37%)和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2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性取向为同性恋者(OR=4.62,95%CI=1.07~19.95)、近1年有异性商业性行为者(OR=3.77,95%CI=1.96~7.26)更有可能进行HIV检测;女生(OR=0.41,95%CI=0.24~0.69)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较低。  结论  珠海市有性行为的大学生HIV检测的比例较低,建议在加强HIV检测宣传教育、增强学生HIV检测意识时,考虑性别、性取向及商业性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检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天津市大学生青年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Y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的防控政策及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方法  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由深蓝组织于同志浴池、酒吧、QQ、微信和同性交友软件等渠道进行招募,收集18~24岁共470名大学生YMSM的HIV感染情况的4个方面影响因素(一般人口学特征、不安全性行为、成瘾性物质使用情况、HIV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70名研究对象中,HIV感染者21名(4.4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首次性行为年龄、HIV基本知识、是否吸烟、是否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是否梅毒感染可能与HIV感染有关(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性行为年龄提前(OR=21.20,95%CI=3.09~145.43)、使用精神活性物质(OR=5.07,95%CI=1.77~14.48)、HIV基本知识欠缺(OR=3.38,95%CI=1.33~8.63)的大学生YMSM更易感染HIV(P值均 < 0.05)。  结论  天津大学生YMSM中有着较高的HIV感染率,应重视此类人群,结合其鲜明特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校园艾滋病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