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西部分地区交通事故伤害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推进,伤害与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病共同成为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1,2]。交通事故伤害作为伤害的一种,不仅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且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 ,同时也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了了解广西交通事故伤害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为拟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我们对广西17个县 (市 )的交通事故伤害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对1997~2000年全区所有县市进行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情况、机动车驾驶员数量及年龄段人口数据的收集 ,其中机动车…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租车已成为城市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了解出租车所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为道路交通事故的控制和预防,减少伤害死亡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3.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了贵阳市1987-1992年道路交通事故和人身伤亡、之间的关系,这6年中贵阳市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平均发生1,658起,每年平均因道路交通事故伤、亡517人。经动态分布图分析,随着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增高,人身仿亡事故人数也增多。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贵阳市今后5年道路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在目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可能发生事故1362-2006起,至1997年可能发生事故总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学生交通事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山东省济南市7所中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其基本信息以及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发生的交通事故信息。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该人群交通事故流行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交通事故危险因素。结果中学生交通事故年发生率为2.28%,男女生交通事故发生率之比为1.81:1。自行车事故在中学生交通事故中占71.6%,但只有39.0%的人在骑车上马路之前专门学习过交通规则。交通事故伤害以轻微伤害为主,91.2%在门诊处理,仅13.4%的事故由交警处理,8.2%的事故当事人得到保险理赔。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上学途中过马路次数多的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较高。结论中学生交通事故年发生率约为2%,自行车事故应予以重视。性别、上学途中过马路的次数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2000年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连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危车种和高发时间,以揭示大连市车祸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用描述性研究对大连市2000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4368例,死亡率为11.80/10万,伤残率为17.16/10万;高发年龄是21~50岁的青壮年,男性车祸死亡率是女性的3.23倍;汽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高危车种;驾驶员自身因素为肇事的主要原因。结论预防和控制车祸的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加强群众性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确保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伤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5个县25所寄宿制学校5 556名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其人口统计学资料和1 a内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学生伤害发生率为52.0%,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初中生和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均高于高中生.不同住宿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不同,交通事故和动物咬伤以住家学生多见.性别、学习阶段和地区是住校和住家2种住宿类型学生伤害发生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寄宿生活可能是交通事故和动物咬伤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了贵阳市1987—1992年道路交通事故和人身伤亡、之间的关系,这6年中贵阳市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平均发生1,658起,每年平均因道路交通事故伤、亡517人。经动态分布图分析,随着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增高,人身伤亡事故人数也增多。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贵阳市今后5年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予测:在目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可能发生事故1362—2006起,至1997年可能发生事故总数5810—10030起.人身伤亡每年可能发生470—563人,至1997年总数可能为2350—2818人。根据贵阳市道路交通事故现状,提出了控制事故发生,防止人身伤、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1 日至12月31日期问发生交通事故的116名学牛为病例,以性别、年龄匹配且同期末发生事故的同班级学生为对照.收集两组学生基本信息、行为习惯、家庭条件以及道路安全知信行信息,比较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对待交通安伞的态度更加消极,交通违章行为尤其足骑自行车冒险行为更多,但病例组和对照组交通安全知识差异不明显.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消极的交通安全态度以及交通违章行为尤其是骑自行车冒险行为的频率高是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此外,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超过1000 m是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水平高是交通事故的保护因素. 结论 交通安全态度和行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中学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交通事故的预防控制不仅要以提高知识为基础.更重要的足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安全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分析1991~2000年信丰县10年交通事故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旨在揭示发生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 1 资料来源 信丰县统计局的人口资料、车辆资料.信丰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提供的1991~2000年交通资料.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是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第九大"疾病负荷",到二二年将排名第三,超越艾滋、肺结核等疾病.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利用常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巡逻大队历年保存的交通道路事故资料,对常山县 2001~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伤害死亡特征,为今后开展道路交通事故伤害预防控制和研究提供线索和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轮机动车道路伤害中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交通道路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蓬莱市随机抽取430名四轮车驾驶员,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四轮机动车交通事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四轮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因素有高年龄组、文化程度、伤害前2 h内喝浓茶、领驾照前正规训练时间、有车祸史、夜班、小型客车、大型货车、工人、管理人员。[结论]有车祸史、夜班是伤害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领驾照前正规训练时间长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重大交通事故变化趋势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车辆、道路、人口、交通管理对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变化趋势的影响,从而找出最为密切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1993~1997年间上海市9个区的人口、道路、车辆、交通管理措施方面的资料,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交通流量(X1)、车行道宽度(X3)、交通警务(X4),回归方程为:^Y=23.922 5 0.007 1X1-0.088 4X3-0.112 0X4,决定系数为0.745 1。其中交通流量与交通事故发生呈正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635 8,车行道宽度、交通警务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成负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10 9-、0.249 7。经共线性诊断和残差分析,证明进入模型的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强相关性,且模型的残差亦呈正态性分布。结论人口增加、车辆增多带来交通流量的增加,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但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拓宽道路,改善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也会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道路交通伤害的研究结果,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角度分析目前关于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研究进展,从而有助于探索经济、有效、实用的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我国交通状况与车祸的典则相关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阐明立足交爱环境在车祸的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采用典则相关分析法探讨车祸、道路和运输等状况与车祸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典则相关系数为0.9486,主要反映了城市机动化程度与车祸发生数、死亡率和受伤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即机动化程度越高,车祸发和数、死亡率和受伤率也越大;第二典则相关系数为0.9220,主要反映了客运量、货运量与车祸发生数之间的正相关性,即客运量和货运量越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越多;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2000~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00~2002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简称车祸)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车祸的空间分布。方法 在arcview软件中,将上海市各区县的车祸发生次数及死亡例数标记到上海市电子地图上,反映3年间车祸的空间分布,分别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数(WYPLL)、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数(VYPLL)比较相应的疾病负担。结果 2000~2002年上海市共发生各类车祸事故69 669、68 894、47 088起,分别导致1747、1724、155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1、2.4、3.0亿元,空间分布显示事故发生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呈现中心、外围较低,城乡结合部较高的水平,车祸导致的人均YPLL、WYPLL、VYPLL位于首位,疾病负担最重。结论 中心城区应以控制事故发生为主,周边城郊以控制事故死亡为主要任务;城市车祸对社会和经济的危害日趋严重,应加强车祸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醉酒后摩托车驾驶所致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3例醉酒驾驶摩托车导致颅脑损伤者,给予及时的院前急救,入院后予纳洛酮进行催醒治疗,所有伤者及早进行头颅CT检查和其他部位的辅助检查,对重伤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43例全部为醉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的交通意外,单纯型颅脑外伤26例;重型颅脑外伤17例。其中复合伤5例,占11.6%,延误诊断6例,占13.95%,死亡5例,占11.6%。31例经保守和手术治疗愈合,7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38例经半年随访,其中3例有反复发作的癫痫。结论醉酒后摩托车交通意外易致颅脑损伤。及时进行CT头颅检查和应用纳络酮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北京市交通创伤为例,调查分析其特点,对建立交通医学急救体系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7-2009年间北京市120急救数据库中诊断为交通伤的患者资料。结果共收集交通伤患者8251名,以男性患者为主,老年患者约占10%左右,部分患者合并有可疑心肺事件的前驱症状。结论目前交通创伤院内急救模式尚存在不足,应建立新型急救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危害,提高其救治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群2002年与伤害有关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2002年中国人群与伤害有关行为,特别是与交通事故及自杀有关行为的流行水平,以及在不同教育水平、职业和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方法使用13个问题,利用2002年普查人口进行加权计算不同类别人群交通违章行为和保护性措施的执行情况,及家庭中农药、鼠药的保存情况。结果36.7%的人报告过去30天有在自行车道及机动车道上行走或乱穿马路的行为,其中3.67%为经常(〉3次/周),11.3%为有时(1~2次/周),21.7%为偶尔(1~2次/月)。30.3%骑自行车者报告过去30天有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骑车带人等违章行为。调查人群中有4351人过去30天有驾车经历,分别有13.2%、11.4%和16.9%的机动车驾驶员报告过去30天有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和无证驾驶的经历。驾驶员或乘车者经常佩带交通安全带的比例只有7.7%;目前驾驶和搭乘摩托车者中,经常戴头盔的比例为19.1%。男性交通违章的行为高于女性;农村人群交通违章的现象较城市严重。农村地区存放农药及鼠药的比例高于城市地区;。有10%的家庭随意放置农药或鼠药。结论中国人群的交通违章现象严重,且交通安全保护性措施(佩带安全带、摩托车头盔)执行力度不够。对农药、鼠药疏于管理,人群的安全防范意识差。  相似文献   

19.
In the Netherlands, a country with one of the lowest levels of traffic accident mortality in the world, large regional mortality differences can be observed. A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f the contribu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raffic mobility (kilometers travelled/person-years), injury rate (injured people/kilometre travelled) and case fatality (traffic deaths/injured people). Subsequently, possible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raffic accident mortality and its constituent part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the influence of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of factors probably more directly related to traffic deaths (road infrastructure, medical care) was studie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raffic accident mortality in the Netherlands can only to a very limited extent be explained by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raffic mobility.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ase fatality seem to mak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the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that were used in the analysis, per capita income appears to be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regional mortality differences. A higher income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tality levels. Of the factors more directly related to traffic deaths, traffic dens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dvanced trauma care (neurosurgery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Scan)) in the reg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regional mortality differences. Both variables show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case fatality. Probably a higher traffic density leads to a shift towards less severe injuries. The availability of advanced trauma care could be important in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ad injur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based on existing data sources, must be interpreted with care. Some potential sources of bias (omitted variable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ccident report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城市中由于交通事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这4年时间里,抽取220例我市由于交通事故所导致死亡的案例进行分析,对交通事故致死的高危因素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每天6~8时、18~22时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出现几率最高的时间段,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每年的上半年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出现几率最高的月份,明显高于下半年;男性死者的人数明显多于女性死者;车辆超速、酒后驾车、驾驶技术不娴熟、车况欠佳、道路因素是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进行系统总结,以降低城市交通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