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识别大学生述情障碍的潜在类别及其与社交焦虑、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大学生积极情绪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20年9月,在河北省、吉林省、辽宁省4所高校方便整群抽取1 338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交往焦虑量表(SIAS)以及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主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大学生述情障碍分为情感表达良好组(33.3%)、情感辨别良好组(9.6%)和情感表达困难组(57.1%)3个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人口学变量进行控制后,情感表达良好、情感辨别良好与抑郁症状(β值分别为-1.92,-1.44,P值均 < 0.01)、社交焦虑(β值分别为-0.71,-2.04,P值均 < 0.01)呈负相关。  结论  大学生述情障碍呈现类别分布,各潜在类别与社交焦虑、抑郁症状关联不同。高校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制定针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干预方案,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及抑郁症状,促进心理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在述情障碍与情绪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123例患者符合研究要求。应用心理韧性量表、述情障碍量表及情绪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评估患者心理韧性、述情障碍及情绪自我效能感等。应用Pearson法分析心理韧性、述情障碍和情绪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应用AMOS 21.0软件构成以心理韧性为中介变量的拟合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比法修正并拟合模型,并通过Boostrap法验证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结果 123例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评分、述情障碍及情绪自我效能感分别为(58.37±6.54)、(54.91±8.99)和(28.17±4.08)分。心理韧性和情感自我效能呈现正相关(r=0.478, P<0.001),心理韧性和情感自我效能感与述情障碍呈负相关(r=-0.56、-0.424, P<0.001)。抑郁症患者情绪自我效能感对述情障碍的直接效应为-0.645,情绪自我效能感对心理韧性的直接效应为0.741,心理韧性对述情障碍的直接效应为-0.235,且情绪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对述情障碍产生的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述情障碍女学生的健康焦虑与人格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对382名高述情障碍和382名无述情障碍女学生的简式健康焦虑量表(SHA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结果进行比较,并对高述情障碍女学生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分与SHAI和EPQ各维度评分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高述情障碍组TAS-20总分为65.94±4.88分,显著高于低述情障碍组的45.47±5.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06,P<0.001);高述情障碍组与低述情障碍组比较,健康焦虑发生率(x^2=58.770)及SHAI和EPQ各维度评分(t=-5.161~8.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AI总分及2个因子分与TAS-20总分及F1、F2呈显著正相关(r=0.106~0.306,均P<0.01)。TAS-20总分及F1与EPQ的P因子和N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2~0.160,均P<0.05);TAS-20总分及F1与EPQ的L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0、-0.136,均P<0.01)。结论高述情障碍女学生存在显著的健康焦虑,人格特征为内向、高神经质和精神质、低掩饰性。述情障碍中的难以识别和描述自已情感的2个因子与健康焦虑、人格特征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舰艇兵述情障碍程度与抑郁、焦虑状况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0个条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Beck-抑郁量表(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570名舰艇兵的述情障碍情况及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定,并分析570名舰艇兵BDI、STAI得分与TAS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述情障碍高、中、低分组BDI得分分别为16.1+9.5、8.9+7.0、4.2±4.5,S-AI得分分别为45.8±8.9、39.2±8.5、32.0±7.4,T-AI得分分别为47.2±7.3、40.3±7.6、32.8±7.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BDI得分、STAI得分与T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22~ 0.591,P<0.01).结论 舰艇兵情绪状况与述情障碍程度有关,述情障碍严重者焦虑、抑郁分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军岸勤官兵的述情障碍特点及述情障碍程度与心身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20个条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资料问卷对761名岸勤官兵进行测评。将被试按职别分为义务兵组、士官组和军官组,按TAS得分高低分为述情障碍高、中、低分组,将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士官组TAS量表F3因子分显著高于义务兵和军官组(P0.05);述情障碍高分组SCL-90的10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低分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F3因子分与年龄间呈显著负相关(r=-0.101,P0.05);TA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教育年限间呈显著负相关(r=-0.079~-0.200,P0.05);SCL-90中除精神病性因子与TAS总分和F1、F2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外(r=0.295、0.332、0.276,P0.05),其他9个因子分与TAS总分及3个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075~0.523,P0.05)。结论岸勤官兵中士官内在的感受能力差于义务兵和军官;教育程度高的官兵述情障碍程度较低;高述情障碍者倾向于有更明显的心身症状,通过心理干预改善述情障碍情况将有助于提高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双相障碍患者在发病期易出现危害公共安全、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双相障碍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康复问题,双相障碍目前仍以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为主。怜悯护理对双相障碍患者是否有帮助未见专题报道,怜悯团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双相障碍患者是临床康复护理的有益尝试。本研究探讨怜悯团体护理干预对双相抑郁患者情感症状及自我怜悯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4-01-2018-04-30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双相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情感稳定剂药物治疗及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有效药物治疗和相应临床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怜悯团体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完成18次团体怜悯护理干预6周末各测1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自我怜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C);观察情感症状的变化和自我怜悯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评分为(9.82±6.48)分,低于对照组的(16.14±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P0.05;研究组自我怜悯评分为(96.05±12.52)分,高于对照组的(80.60±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5。结论怜悯团体护理干预对双相抑郁患者的情感症状有改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怜悯能力,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的关系,为开展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C)和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市2所大学共3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述情障碍总分及因子难以识别情感的得分能够显著预测疏离感总分;方差分析显示,述情障碍阳性组、中性组及阴性组在疏离感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述情障碍与疏离感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述情障碍来预测疏离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戒毒人员述情障碍与自我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山西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女性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戒毒人员自我接纳因子与自我接纳总分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 <0.01),高述情障碍者比例为57.32%,高于普通人群;自我接纳因子与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低分组在述情障碍总分及 F1、F2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自我接纳高分组;以述情障碍总分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戒毒次数、自我接纳因子进入方程,对方程的预测力为16.2%。结论女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接纳水平较低,述情障碍程度较高,自我接纳对述情障碍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青少年偏头痛患者述情障碍的特点,探讨述情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的关系,为改善青少年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维护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10名青少年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评定量表(TAS-20)、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及评估。结果 1)青少年偏头痛患者的述情障碍检出率为47.3%,述情障碍总分为(49.33±17.02)分。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8.1%、47.3%。2)述情障碍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得分(t=1.350、4.064)低于非述情障碍组,父母过分干涉(t=1.069、2.621)、拒绝否认(t=3.611、2.020)、过度保护因子得分(t=3.578、2.621)高于非述情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述情障碍组青少年对疼痛、焦虑、抑郁情绪的感知得分高于非述情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0、3.801、5.318,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述情障碍、应对方式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为孕期孕妇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负性生活事件问卷,对1 789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妇抑郁症状中的调节作用显著(ΔR2分别为0.005、0.004,均P<0.05),述情障碍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妇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中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ΔR2均为0.000,均P>0.05).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均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期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中的中介效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2分别为0.199、0.143、0.089和0.049,均P<0.05),述情障碍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妇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中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Z值分别为0.815、0.798,均P>0.05).结论 应加强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孕妇应对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减少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重庆市某区青少年各青春发育指标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的抑郁现况,为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1 001名随访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和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得分和影响因素等。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7.3%,抑郁量表总得分为(12.02±6.72)分,外生殖器、阴毛、腋毛和胡须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8,5.46,5.18,4.21,5.84),乳房、阴毛和腋毛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快感缺乏、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9.43,4.92,3.98,7.35,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未出现首次遗精和女生未发生月经初潮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0.60,95%CI=0.36~0.98;OR=0.46, 95%CI=0.22~1.00),女生阴毛处于发育期与检出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9.58,95%CI=1.28~71.71)。  结论  青春早中期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已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阴毛发育较为成熟的女生和已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和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山西省空巢老人抑郁现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空巢老人抑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山西省4 901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拟合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  山西省空巢老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4.2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健康状况对抑郁症状有直接影响(P=0.028),总效应为-0.978;经济状况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大小为0.086(P=0.030),社会功能对抑郁症状的直接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173),其可通过与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的相关来作用于抑郁症状。三个潜变量之间相关(均有P < 0.05),健康状况与社会功能相关性最强(r=0.942),其次是与经济状况(r=0.718),社会功能与经济状况相关性为0.683。  结论  本次调查的空巢老人大部分存在抑郁症状。健康状况是空巢老人抑郁症状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功能通过影响健康状况、经济状况进而作用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老年女性腰痛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  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纳入60岁及以上农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10-item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10)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协变量,利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腰痛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1 66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7.51±5.90)岁,腰痛患病率为30.22%(95% CI:28.02% ~ 32.48%),抑郁症状患病率为46.04%(95% CI:43.63% ~ 48.47%),抑郁症状平均得分为(10.13±7.00)。PSM 1:1匹配协变量后,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老年女性腰痛与抑郁症状有关(OR=2.901,95% CI:2.002 ~ 4.203,P < 0.001)。  结论  中国农村老年女性腰痛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述情障碍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842例慢阻肺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价述情障碍,并测量肺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合并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慢阻肺患者中合并述情障碍组与慢阻肺组相比,男性、BMI、吸烟、FEV1%预测值、抑郁和焦虑评分、mMRC评级和SGRQ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FEV1%预测值、焦虑和抑郁、mMRC、SGRQ为慢阻肺合并述情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1.296(1.256~1.337)、1.238(1.097~1.396)和1.178(1.034~1.340)、1.297(1.274~1.320)、1.627(1.401~1.890)],年龄和BMI为其保护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0.886(0.794~0.998)和0.879(0.781~0.989)]。结论 FEV1%预测值、抑郁和焦虑、mMRC、SGRQ评分为慢阻肺合并述情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8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6 298名,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简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检出阅读障碍儿童174名, 检出率为2.76%。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37.36%)高于非阅读障碍儿童(18.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 P < 0.01)。与非阅读障碍儿童相比, 阅读障碍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升高(OR=2.65, 95% CI=1.87~3.75, P < 0.01)。母亲每天与儿童相处时间的长短也是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之一, 母亲每天相处时间≥3 h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相处时间 < 1 h儿童降低(3~4 h: OR=0.54, 95% CI=0.36~0.81;5~6 h: OR=0.51, 95% CI=0.34~0.78;≥7 h: OR=0.47, 95% CI=0.32~0.69, P值均 < 0.01)。  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 增加母亲每日的陪伴时间有助于预防儿童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学生饮食模式和抑郁症状的横断面及纵向关联,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4—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江西省上饶市2所高校选取大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19年9—10月进行随访调查,共调查1 110名大学生。使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中抑郁分量表调查大学生的抑郁症状,使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SQFFQ)调查大学生饮食行为。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饮食模式,使用三分位数法将各饮食模式因子得分划为T1、T2和T3组,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饮食模式与基线和随访调查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基线大学生轻度、中度及以上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7.03%和14.23%。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饮食模式可分为含糖饮料、肉类、快餐和健康食物4种。在基线和随访调查中,含糖饮料、肉类和快餐3种饮食模式T3组中度及以上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χ2值分别为21.51,32.25,22.21;23.54,13.91,19.98,P值均<0.05)。调整协变量后,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  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女同性恋(女同)人群抑郁状况,探讨影响女同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女同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后续心理干预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0日,通过问卷星对女同人群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描述其抑郁状况分布,并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女同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56.1%的女同存在抑郁症状。研究结果显示,和与家人同住相比,与女性朋友同住(OR=0.399, 95% CI: 0.182~0.872, P=0.021)、社会支持(OR=0.953, 95% CI: 0.926~0.980, P=0.001)和心理韧性(OR=0.934, 95% CI: 0.895~0.975, P=0.002)水平高的女同更不容易抑郁;少数民族(OR=5.849, 95% CI: 1.474~23.206, P=0.012)、童年期不良经历(OR=1.317, 95% CI: 1.065~1.628, P=0.011)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中国女同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关注性少数群体的心理状况,重视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提供更多精神卫生资源,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国女性从孕早期至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发展轨迹。  方法  2019年8月21日—2020年6月28日,通过自编孕产妇心理健康在线调查系统,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国内多家医院的2 485名孕妇分别在孕早期(T1,<13周)、孕中期(T2,20~28周)和孕晚期(T3,32~36周)进行抑郁症状的追踪调查。使用Mplus 8.3软件对数据进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atent variable growth curve model, LGCM)与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 GMM)分析。  结果  531名孕妇完成了孕期3个阶段抑郁症状的测量,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1.64%、23.92%、25.61%。模型结果显示孕期抑郁症状整体上从孕早期到孕晚期逐渐缓解,存在正常缓解组(C1,67.42%)、抑郁风险组(C2,28.44%)和抑郁高危组(C3,4.14%)3个轨迹类别。其中,C1组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xβ=-1.15, P<0.001);C2组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平稳升高的趋势(xβ=0.86, P<0.001);C3组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显著升高的趋势(xβ=1.57, P<0.001)。  结论  孕期抑郁症状整体上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逐渐降低的线性发展轨迹,且存在3个潜在类别,具有群体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某医学院校新生生涯适应力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关联。  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1 302名大一在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ollege students' career adaptability questionnaire,CSCAQ)、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生涯适应力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关联。  结果  调整人口统计学指标后,中等和低水平生涯适应力新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是高等水平生涯适应力的1.613倍(95% CI:1.165~2.234)和5.213倍(95% CI:3.772~7.204),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是高等水平的1.583倍(95% CI:1.066~2.351)和3.340倍(95% CI:2.292~4.866)。随着生涯适应力降低,新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生涯人际、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和生涯调适6个因子均与抑郁、焦虑症状存在相似的关联特征(均有P < 0.05)。  结论  低生涯适应力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增加相关,提示生涯适应力的提升可能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