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济南市2015-2020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和Arriaga分解法,分析2015-2020年四类重点慢性病及其具体病种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结果 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了1.59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25岁,贡献比例为78.62%,男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66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18岁;女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52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35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水平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0.42、0.62、0.20和0.01岁。胃癌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大于肺癌,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导致了负贡献,哮喘和糖尿病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微乎其微。结论 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主要由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肺癌、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期望寿命贡献较小,甚至为负贡献,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90--2010年福建省居民出生期望寿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死因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影响。方法利用卫生部死因监测系统中福建省1990--2010年人群的死亡数据估算出生期望寿命,应用Arriaga因素分解法估计期望寿命改变的年龄别、死因别贡献。结果20年问福建省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长了5.82岁和11.67岁,城市人群出生期望寿命高于农村,但农村人群增幅高于城市,两者差距逐步缩小。低年龄组对出生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率减小,<14岁儿童对农村地区期望寿命的贡献率由78.29%下降至31.23%,使城市居民出生期望寿命降低,高年龄组逐渐成为影响出生期望寿命变化的主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病对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在减弱,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病的影响增大,分别使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1.54岁、O.67岁和0.49岁,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对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影响也在逐渐减少,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的影响在逐渐增加,三者使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23岁;不同死因对各年龄人群期望寿命增量的作用不同。结论福建省居民应降低高年龄组死亡率,提高慢眭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区域健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预期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性别差异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预期寿命性别差异变化的影响值和百分比。结果 天津市户籍居民预期寿命差值从1999年的2.62岁上升至2018年的4.37岁;0岁组对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率从6.45%下降至1.11%,1~44岁组的累计影响率从20.17%下降至12.94%,45岁及以上组的累计影响率从73.37%上升至84.94%。0~44岁组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以及损伤中毒死亡率的下降缩小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而45岁及以上组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上升拉大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结论 天津市男性预期寿命持续低于女性,性别差异在扩大。应重点关注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不断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减小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 20年间天津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4.97岁,男性、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4.11岁和5.86岁,女性增幅高于男性。0岁组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率为19.17%,≥55岁组居民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大,累计贡献率为67.38%。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围生期情况、先天畸形以及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提高的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27.27%、21.37%、15.76%、12.22%、6.44%和4.86%。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死亡率的增加对≥75岁人群寿命增长产生负向作用。天津市期望寿命增加具有阶段性特点,1999-2011年为76.72~81.46岁,具有上升趋势(t=9.11,P<0.001),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0.58%;2011-2018年为81.46~81.69岁,为平稳趋势(t=0.89,P=0.387),APC为0.13%。结论 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长主要归因于婴儿、老年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围生期情况、先天畸形以及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的下降,而≥75岁人群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死亡率的增加对期望寿命增长产生了负向作用。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综合防治,进一步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北京市户籍居民2000-2010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 10年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3.35岁.≥80岁组和65~岁组居民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44.27%(1.48岁)和26.76%(0.90岁).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对期望寿命增加贡献最大的两类疾病,贡献率分别为41.21%(1.38岁)和21.39%(0.72岁),而恶性肿瘤是阻碍期望寿命增加的最主要疾病,其贡献率为-26.00%(-0.87岁).结论 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长主要归因于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则阻碍其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09-2011年黑龙江垦区居民死亡水平及居民期望寿命分析,评价垦区人群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制定发展策略和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采用简略寿命表法分析2009-2011年垦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应用死亡率及死因分析垦区人群死亡水平.结果 黑龙江省垦区人均期望寿命77.78岁,其中男性为75.82岁,女性为79.99岁.垦区居民粗死亡率6.33‰,男性为7.65‰,女性为4.97‰.标化死亡率为6.12‰.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黑龙江省垦区预期寿命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处于内较高水平,死亡水平相对较低,但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居民预期寿命和去死因预期寿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系统分析2013年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预期寿命及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程度,揭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居民健康水平及公平性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综合利用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死亡登记数据,采用指数模型、漏报调整及简略寿命表等方法,系统估算我国居民2013年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及疾病影响程度。结果 2013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为75.8岁,较2010年的74.8岁提高约1岁。其中城市约为77.4岁,农村约为75.1岁,城乡差距约为2.3岁;东部地区约为77.2岁,中部地区约为75.8岁,西部地区约为73.5岁,东西地区差距约为3.6岁。2013年造成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损失的前10位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管和支气管癌,道路伤害,肝癌,胃癌,高血压心脏病,下呼吸道感染,食道癌,共造成寿命损失7.97岁。结论 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已处于较高水平,地区间差异依然存在,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疾病管理、医疗救治及危险因素干预政策,使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各地区人口死因现状,研究各疾病死因的变化趋势,为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比2010、2015、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死因顺位,编制全死因寿命表以及去死因寿命表。计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和减寿率等指标,并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结果 各地区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年龄标化死亡率最高,各地区期望寿命年均增长0.32、0.34和0.31岁。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各地区死因前5位。恶性肿瘤是东部地区死因首位,而脑血管病是中部地区的死因首位。心脏病寿命损失率在各地区都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部地区≥85岁年龄组心脏病寿命损失率已达49.50%;呼吸系统导致的寿命损失率逐年降低,但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对西部地区的寿命影响最大;伤害导致的寿命损失率在≥75岁年龄组呈上升趋势。结论 各地区人口期望寿命逐步增加,但心血管病导致的寿命损失率在持续升高,且伤害对老年人群的寿命影响也在不断增加。不同疾病对不同地区寿命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年龄、地区的老年人制定有针对性地疾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人群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探讨肝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 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死因数据, 分析该地区肝癌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 采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采用Arriaga分解法估计各年龄组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 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4.37%, P<0.001)。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起积极作用, 贡献值0.240岁, 贡献度5.62%;其中, 积极作用最大的是45~49岁年龄组(0.041岁, 0.96%), 消极作用最大的是50~54岁年龄组(-0.015岁, -0.35%)。与2008年相比, 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长4.27岁(AAPC=0.59%, P<0.001), 肝癌CELE增长4.20岁(AAPC=...  相似文献   

10.
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及其受年龄和死因的影响, 并探讨影响期望寿命年龄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城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及死因等死亡数据, 采用绘制寿命表法、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及其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 进行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分析比较。结果自2005年中国城市人群期望寿命开始呈上升趋势, 女性期望寿命始终高于男性; 200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显著增加(相差5.3岁)并呈现-个尖峰, 其中以60~7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死亡率的差异最为显著, 是导致性别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因素(42%~47%)。2005-200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增大, 主要为0~1岁婴幼儿和>75岁老年组; 2007-2008年该差异缩小, 仅表现为1-15岁和50~55岁年龄组; 2009--2010年差异增大, 主要为60-70岁年龄组。影响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死因为肿瘤(1.638-2.019岁)、循环系统疾病(1.271~1.606岁)、呼吸系统疾病(0.551~0.800岁)。肿瘤中以肺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最大, 每年有约0.6岁的差异; 而肝癌导致男女性死亡差异不断缩小。损伤和中毒等原因也影响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10.60% 15.78%)。结论缩小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的性别差距, 重点应关注男性>/60岁老年人; 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中国城市人群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疾病, 同时不可忽视外伤、自杀等对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上海市1990—2010 年不同时期人群期望寿命变化趋势,探讨疾病谱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领域。 [方法] 利用1990—2010 年上海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死亡数据和上海市公安系统的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期望寿命分解法、死因分解法,比较年龄和不同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结果]1990—2010 年上海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6.91 岁和6.94 岁,年均增寿均达0.35 岁。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最大,男女分别占增寿总量的52.97%和51.44%。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降低是期望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男女性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2.13 岁和1.98 岁、1.42 岁和1.89 岁、1.35 岁和0.67岁。 [结论] 上海市现阶段,居民的死亡大部分是疾病造成,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近20年慢性病死亡率虽大幅下降,但仍是上海市主要死因,建立健全慢病防治体系,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人口健康水平,增加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5-2018年乌海市市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为提出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2015-2018年乌海市市区居民全死因数据,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2015-2018年乌海市市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33.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1.61/10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死亡率呈升高趋势(〖XC小五号.EPS;P〗=30785.35,P<0.001)。全人群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他,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0.34%;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9.33%。2015-2018年乌海市市区居民期望寿命为77.20岁,去循环系统疾病和去肿瘤后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5.44岁和3.33岁。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是乌海市市区居民的两大死因,也是造成居民期望寿命损失最主要的两大疾病,尤其要重点关注肿瘤。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城乡居民30年间出生期望寿命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30年间辽宁省城乡居民出生期望寿命的变化及主要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法、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1973-1975年和2004-2005年的死亡数据,以死亡率变化对出生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贡献值及百分比为分析指标.结果 30年间辽宁省城市、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4.68岁和4.91岁,女性增幅显著大于男性.0~4岁和55~74岁组人群死亡率下降对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比例最大,男性为76.27%和82.81%,女性为58.76%和62.13%.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是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贡献最大的两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对不同人群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比例为62.20%(城市女性)~85.39%(农村男性),传染病的贡献比为16.70%(城市女性)~36.26%(农村男性).城乡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农村居民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增加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贡献率为负值.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是影响30年间辽宁省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疾病,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是进一步提高居民期望寿命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ortality by age and causes of death o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among residents of Liaoning province.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mortality data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wo periods (1973-1975 and 2004-2005).Both Abridged Life Table and Arriaga method we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to decompose life expectancy changes by age and causes of death.Results From 1975-2005,the life expectancy increased by 4.68 years in urban residents and 4.91 for rural residents with a higher increment among females than males.Most part of the increase (76.27% and 82.81% for urban and rural male,58.76% and 62.13% for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 life expectancy within the last 30 year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decrease of mortality in the populations at age 0-4 and 55-74.Diseases related to respiratory system and infectious disease were contributing the most to the gap in life expectancy between the two periods.Mortality of heart disease was a negative contributor to the changes in life expectancy among both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while the mortalitie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malignant tumors were the negative contributors for rural residents.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life expectancy in the last 30 years was mainly resulted from the decrease of mortality on both respirator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s the key point to increase the life expectancy among the residents of Liaoni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成都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期望寿命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1990-2010年成都市死因监测户籍人群的死亡数据,和公安局公布的同期同范围人口数,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户籍人口期望寿命,采用期望寿命的年龄分解法、期望寿命的死因分解法计算年龄别死亡率和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结果成都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在提高,男女性别差异扩大;低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高年龄组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影响增大;对期望寿命变化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如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结论降低高年龄组死亡率,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控制,降低其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contributions of mortality change by age group and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from 1950 to 2000 in Japan, which has the longest longevity in the world. Using mortality data from Japanese vital statistics from 1950 to 2000, we analyzed contributions of mortality change by age group and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to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by the method of 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and calculated age-adjusted death rates for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Gastroenteritis, tuberculosis and pneumonia largely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in childhood and in the young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disease changed from tuberculosis and pneumonia in earlier decades t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197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age group also shifted to older age groups. Age-adjusted death rate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2000 was one fifth of the 1965 leve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f 2.9years in males and 3.1 years in females from 1970 to 2000. In the 1990s,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age group, both among males and among females, was the 75–84 age group. Of the selected causes of death, heart diseases other tha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became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Unli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ncer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contributed little to chang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ver the past 50years. In conclusion, although mortality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as not increased since 1970 and remained low compared with levels in western countries, mortality from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a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since the mid-1960s in Japan. This gave Japan the longest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the world.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future 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Jap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锡市居民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变化趋势,评估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无锡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08-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数据和无锡市公安局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法、期望寿命贡献分解法,分析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汪晟炜    周碧霄    刘智涛    吴宇航    胡松波    郑辉烈 《现代预防医学》2020,(18):3265-3268
目的 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已发表的健康期望寿命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了解国内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现况,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文献从时间、地区、类型、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1篇已发表的文献中,2016年发表文献最多,占比17.6%。从地区上看,全国性研究最多,占比23.5%,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占比43.1%;直辖市发表文献较多于一般省份。从研究的人群看,60岁以上老年人的自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相对较多,占比54.9%。从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结果上看,大部分研究女性健康期望寿命高于男性。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对老年人群健康较为重视,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是直辖市开展的研究较多。不同研究间的可比性较差,需建立统一的计算方法,增强不同地区间的可比性,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纵向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1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5.31/10万,男性死亡率(697.89/10万)高于女性(361.77/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82.14%;其中恶性肿瘤及心脏病分列男女性的首位死因,分别占男女性全部死因的25.52%和25.36%。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07 岁,男性78.59岁,女性83.62岁;造成寿命损失的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去除后寿命分别增加2.98、2.82、2.54、0.87和0.81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大兴区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此外,应重视交通事故、跌落和自杀等伤害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