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早死概率变化情况,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整理2015—2020年河南省36个国家级监测点的死亡数据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通过与“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目标(下降30%)比较,评价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结果 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87.67%升高到90.47%,呈上升趋势(APC=0.57%)。总人群、男性、女性的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早死概率由2015年的17.98%下降到2020年的17.19%;男性(APC=-0.81%)、女性(APC=-1.45%)、城市(APC=-0.91%)、农村(APC=-0.90%)均呈下降趋势。相同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高于城市。四类慢性病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负担及变化趋势,并评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2012—2021年南昌市新建区死因监测数据,采用R 4.2.0和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1.0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率(YLL率)、早死概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各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AAPC进行描述。结果 2012—2021年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合计粗死亡率和YLL率分别为544.87/10万、109.91‰,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粗死亡率、YLL率和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化死亡率、标化YLL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癌症YLL率和早死概率分别为49.77‰和8.90%,为4类慢性病中最高;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下降最明显。结论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4类慢性病早死负担呈下降趋势,按照此趋势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1年海淀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构成比、死亡粗率及标化率、早死寿命损失(YLL)率及其标化率,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平均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1年海淀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居全死因首位,全死因占比30.23%,年均粗死亡率142.47/10万,标化死亡率93.32/10万;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8,P<0.05),各年份标化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相比2010年,2021年恶性肿瘤死因构成降至26.77%(降幅-15.37%),总人群、男性、女性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62%、1.82%、1.42%,均P<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1.50%、-1.13%、-1.85%,均P<0.01)。前10位死因以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前6位死因顺位基本无变化,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乳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特征,并与全球疾病负担2019(GBD 2019)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为北京市脑血管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因监测数据,测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范围为107.37/10万~122.46/10万,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79.18/10万下降至2019年的59.61/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2.10%, P<0.05),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85岁以下各年龄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脑血管病死亡以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为主,2019年分别占脑血管病死亡的74.32%和23.67%,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在全球处于高位(第178...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2020年青海省调查地区居民死亡特征,掌握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2020年青海省死因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青海省居民总死亡率为613.60/10万(标化率813.94/10万);城市死亡率为607.79/10万(标化率722.26/10万);农村死亡率为647.95/10万(标化率844.03/10万);牧区死亡率为580.08/10万(标化率854.70/10万);牧区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农村,城市最低。居民前6位的死因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占报告死亡数的87.0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3.66%;主要慢性病PYLL占总PYLL的48.25%。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9.87%,城市为15.74%、农村为21.12%、牧区为21.02%。居民期望寿命为73.97岁,男性71.90岁、女性76.27岁。结论 4类慢性病已成为青海城市、农村和牧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慢性病过早死亡和PYLL是预防... 相似文献
10.
2002~2007年四川省绵竹市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6年来绵竹市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至2007年6年间胃镜受检者18699例,其中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341例,并分别分析胃癌的检出率、发病年龄、病变部位、性别差异及病理类型。结果:绵竹市胃癌发病率有可能增加,尤其是55~65岁年龄段胃癌发病率显著增加;但病变部位、胃癌的组织学分型、男女在不同病理类型及病变部位的比率、各年龄段的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及其他年龄段胃癌的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6年来绵竹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有可能增加,但胃癌的其他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于1998和2003年在浙江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县区,约2万居民使用卫生部统一设计的卫生服务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1998年上升了6.37%,农村上升了25.29%,农村上升幅度高于城市。高血压居慢性病首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男性吸烟率上升25.33%,农村男性吸烟率升高幅度较城市更明显。重度吸烟者增加了33个百分点。居民经常饮酒率从1998年的20.43%,下降为2003年的17.97%。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率2次调查结果基本持平。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率及吸烟量的增加,浙江省城乡居民慢病患病率将呈现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 结果 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9.45%(调整率为12.10%),糖尿病患病率为6.00%(调整率为3.40%),吸烟率为21.10%,居民饮酒率为25.80%,居民超重率为24.55%,肥胖率为5.05%. 结论 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超重和肥胖为船山区18岁及以上的居民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2004-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和城乡年龄别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 方法 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中选取2004-2012年肝癌地区别(东中西部)、城乡别(农村和城市)和 30岁年龄别(12个年龄组)的死亡率数据,共72种组合,用SAS 9.2软件拟合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模型。 结果 根据轨迹模型评价指标,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可分为3个亚组,第1亚组和第2亚组为线性下降趋势,第3亚组为三次项曲线,呈降-升-降的趋势。城市中,东中西部30~、55~和75岁各年龄组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相同,为第1亚组,具有线性下降趋势。农村中,东中西部30~岁轨迹相同,东中西部50~64岁、东部65~69岁和西部65~74岁年龄组的轨迹相同,属于第2亚组,也有线性下降趋势;东中西部75岁及以上,东部和中部的70~74岁年龄组轨迹相同,属于第3亚组,呈降-升-降的趋势。在50~岁年龄组, 农村和城市的肝癌死亡率被划分为不同的发展轨迹,农村在第2亚组,城市属于第1亚组,农村居民肝癌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在农村中部65~岁、东中部70~岁年龄组同样出现了这种趋势,农村肝癌死亡年龄比城市更早进入下一个更高死亡率亚组的发展轨迹。 结论 识别我国不同地区和城乡年龄别肝癌死亡率随年代变化的轨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肝癌防治策略,降低我国肝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目的 分析杭州市下城区2006-2011年主要慢性病发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资料来源于杭州市下城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6-2011年慢性病监测数据库和年度报表,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杭州市下城区恶性肿瘤、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急性事件的平均发病率为864.37/10万,平均增长速度为10.37%,总体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四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4.67,P0.05)。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在青少年均有发病。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大肠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居第1位。糖尿病并发症的比例高,占发病总数的14.47%。脑卒中和冠心病急性事件中发病最高的分别是脑梗塞和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分别为174.02/10万和34.82/10万。 结论 老年男性成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同时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也不容忽视。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开展恶性肿瘤筛查以及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等干预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湖南省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和分布规律,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湖南省2015—2019年居民伤害死亡数据,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等指标,使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湖南省居民伤害标化死亡率为36.48/10万,男性(49.10/10万)高于女性(23.12/10万),P<0.05。伤害死因顺位依次为道路交通伤害(14.26/10万)、跌倒/坠落(7.02/10万)、其他(5.84/10万)、自杀及后遗症(4.43/10万)、溺水(4.17/10万)、意外中毒(2.18/10万)、火灾(0.56/10万)、他杀及后遗症(0.28/10万)。道路交通伤害和他杀及后遗症死因构成比最高的为35~59岁人群,分别为46.23%和42.74%;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类型以溺水为主。结论 近五年来湖南省的伤害死亡情况提示,政府和相关组织需重点关注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和青少年儿童溺水等事件,并应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