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省盐亭县2006-2011年居民食管癌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及食管各级病变的患病情况。方法 从2006-2011年在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省盐亭县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部分自然村作为筛查对象,对高危人群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共筛查15 065人。结果 轻、中、重度食管增生的检出率分别为5.33%(803/15 065)、1.28%(193/15 065)、0.68%(102/15 065),原位癌、黏膜内癌、浸润性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15%(22/15 065)、0.06%(9/15 065)、0.29%(43/15 065);食管增生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65岁前轻、中、重度食管增生及浸润性癌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组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72%(198/2565)、2.07%(53/2565)、1.29%(33/2565)、0.51%(13/2565);轻、中、重度食管增生的检出率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未显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从地理分布看,轻、中、重度食管增生的检出率间存在差异(P<0.001),最高和最低检出率的乡镇分别属于山区和丘陵。结论 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山区居民食管癌检出率较丘陵地区高,男性和老年人是食管癌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州市开展现行大肠癌筛查策略的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2015-2016年广州市大肠癌筛查数据,评价问卷调查、便隐血检查和全结肠镜检查的筛查效果。结果 2015-2016年广州市50~74岁重点人群完成初筛220 834人,初筛阳性37 040例(16.77%)。全结肠镜检7 821人,肠镜检查顺应率为21.12%(7 821/37 040)。发现各类肠道病变4 126例(52.76%),其中进展性腺瘤614例(7.85%)、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73例(0.93%),大肠癌230例(2.94%);各类病变中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1)。病变早诊率为87.24%;筛查发现早期癌99例,占总大肠癌的46.26%。大肠癌筛查发现率为104.15/10万,明显高于相应年龄段(50~74岁)大肠癌监测发病率81.18/10万(P<0.001),表现为≤69岁年龄段大肠癌发现率明显高于相应发病率,≥70岁年龄段则相反。结论 广州市大肠癌筛查策略可以发现大肠癌高危人群,提高全结肠镜病变检出率、癌前病变早诊率和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比例,≤69岁人群受益高于70~74岁人群,是大肠癌筛查重点关注人群,应需进一步促进高危人群肠镜检查顺应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淮安市淮河流域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状况,为食管癌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在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县洪泽、金湖2地,对高危人群进行碘染色内镜筛查,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病理活检结果按性别、年龄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食管炎症检出率10.93%,轻度异型增生检出率4.17%,中度异型增生检出率0.77%,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检出率1.11%,早期癌检出率0.05%,食管癌检出率0.38%。除早期癌外,各级食管病变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食管病变主要分布于55岁~到65岁~年龄组,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2项目县食管炎症、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不能分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早期癌、食管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市沿淮河地区40~69岁人群中存在大量无症状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性别和年龄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应继续加强食管癌防治宣传及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油炸食品摄入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影响。方法 以2005-2013年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症筛查项目的11个行政县(市)的40~6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生活方式等信息,采用碘染色内镜进行筛查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分为不同病变等级,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油炸食品摄入频率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食管正常8 792例、轻度增生3 680例、中度增生972例、重度增生/原位癌413例、食管癌336例。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BMI、吸烟和饮酒状况后,油炸食品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与不食油炸食品者相比,当油炸食品摄入频率<2次/周时,其OR值为1.60(95% CI:1.40~1.83);当油炸食品摄入频率≥ 2次/周时,其OR值为2.58(95% CI:1.98~3.37)。结论 油炸食品摄入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我国女性2013年的年龄构成、年龄别的乳腺癌发病率,以及明确的乳腺癌传统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对中国200万35~69岁女性人群进行模拟。进一步模拟GWAS发现的23个与我国女性乳腺癌风险相关的SNP位点的分布情况。依据SNP的遗传风险解释程度及风险再分类准确性的改善程度,初筛出可用于预测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目标SNP,并进一步探索目标SNP对乳腺癌检出率、乳腺癌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AUC)、高危人群中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共发现12个SNP可用于预测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果将预测风险位于P95及更高风险的人群定义为高危人群,并在此类人群中进行筛查,采用目标SNP预测的高危人群中的乳腺癌检出率(146.99/10万)明显低于采用传统危险因素预测的高危人群中的乳腺癌检出率(177.46/10万)(P<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上目标SNP进行高危人群预测,高危人群中乳腺癌检出率(229.00/10万)提高29.0%(P<0.001)。同时乳腺癌风险预测的AUC从64.4%上升至67.8%(P<0.001),高危人群中乳腺癌发病风险OR值从3.32上升至4.33。结论 GWAS筛选出的目标SNP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乳腺癌总体风险预测准确性,并有助于在乳腺癌筛查前发现潜在的乳腺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筛查起始年龄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的影响。方法 基于浙江省嘉善县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以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两轮筛查中初筛阳性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剔除信息不全者后,最终分别纳入27 130例和31 205例。采用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样条分析拟合高危人群进展期病变检出率的年龄变化趋势。进一步计算50、45和40岁3种不同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和需镜检人数,并采用χ2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检出率差异。结果 两轮筛查分别有21 077例(77.69%)和25 249例(80.91%)参与了肠镜检查,分别检出结直肠进展期病变(癌与进展期腺瘤)1 097例(52.05‰)和1 151例(45.59‰)。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趋势检验P<0.05),且第一轮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二轮(P<0.05)。分别以50、45和40岁为起始年龄的结直肠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在第一轮筛查中依次为61.11‰、56.14‰和52.05‰,在第二轮中依次为49.10‰、46.75‰和45.59‰。χ2拟合优度检验表明,以40岁为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以50岁为起始年龄的进展期病变检出率(P<0.05)。相应地,50、45和40岁3种起始年龄每检出1例进展期病变的需镜检人数在第一和第二轮筛查中分别为17、18、20人和21、22、22人。结论 结直肠进展期病变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因此,筛查起始年龄提前会使进展期病变检出率减小,但实际差异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国35~69岁女性人群子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率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3年全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别纳入女性35~64岁66 130人和35~69岁72 511人分析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率。基于复杂抽样和加权方法估计筛查率及95% CI;采用Rao-Scott χ2检验不同人群筛查率差异;构建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查与主要影响因素关联性。结果 分析的样本中分别有26.7%(95% CI:24.6%~28.9%)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和22.5%(95% CI:20.4%~24.6%)接受过乳腺癌筛查,城市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P<0.000 1)。≥ 50岁女性筛查率低于35~49岁。低教育水平、未就业、低家庭收入和无医保女性接受筛查的可能性显著低于高社会经济水平女性(P<0.000 1);居住在农村、西部地区与子宫颈癌筛查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与乳腺癌筛查可能性较低相关(P<0.05)。结论 应提高人群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重点提高≥ 50岁及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特征,为COPD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项目中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125个监测点的≥40岁研究对象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符合四项条件之一者定义为高危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危险因素暴露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家族史。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估计高危人群比例以及95% CI结果 74 296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至少符合一项条件的COPD高危人群比例为89.5%(95% CI:87.8%~91.2%),且随年龄增大比例增加(P<0.001);男性高于女性(P<0.001)、乡村高于城镇(P<0.001);西部农村男性中高危人群比例最高(98.8%,95% CI:98.0%~99.6%)。至少符合两项条件、三项条件和四项条件的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0%(95% CI:29.7%~34.2%)、7.4%(95% CI:6.6%~8.3%)和1.5%(95% CI:1.2%~1.8%)。在高危人群中只有一项危险因素暴露者所占比重最大(61.7%,95% CI:59.8%~63.7%)。结论 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近九成,应在该人群中开展COPD筛查,采取综合防控策略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合评价浙江省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结果和成本效果,为结直肠癌筛查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3-2018年浙江省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分析40~74岁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和病变检出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测算以检出1例病变的成本为指标的成本效果比。结果 共完成问卷调查166 285名,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1 975名(13.2%),其中4 389名接受了结肠镜检查,依从率为20.0%,共检出结直肠癌11例(检出率为0.3%)、进展期腺瘤119例(2.7%)和非进展期腺瘤229例(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类便隐血检测史、肠息肉疾病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与肠镜依从率显著相关;年龄、吸烟史、肠息肉病史与结直肠进展期病变(癌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有关。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筛查检出1例进展期病变的成本为22 355.74元,其中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达264 204.18元;年龄组越大,成本效果比越小;敏感性分析提示提高肠镜依从率可降低成本效果比。结论 当前筛查项目有助于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但结肠镜依从性相对较低,限制了筛查整体效果和经济学收益,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肠镜检查的组织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2013-2017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40~74岁城市户籍居民进行癌症危险因素调查和肺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出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LDCT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差异,并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筛查参与率的时间趋势进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DCT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肺癌高危人群35 672例,其中13 383例接受了LDCT检查,总体参与率为37.52%。LDCT筛查的参与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最高和最低城市的参与率分别为38.47%和26.73%;2013-2014年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29.22%,2014-2015年最高,为43.30%(P<0.05),且随着筛查年份增加,筛查参与率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9岁、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既往吸烟、正在饮酒或既往饮酒、不经常体育锻炼、有肺结核史、有慢性支气管炎史、有肺气肿史、有哮喘支气管扩张史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愿意接受LDCT检查(均P<0.05)。结论 河南省城市肺癌高危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仍不高。针对本研究识别出的特定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肺癌筛查中提升LDCT检查的总体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analyse variations in the diagnostic confirmation process between screening units, variations in the outcome of each episo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the different diagnostic confirmation tests and the lesion detection rate.MethodObservational study of variability of the standardised use of diagnostic and lesion detection tests in 34 breast cancer mass screening units participating in early-detection programmes in three Spanish regions from 2002–2011.ResultsThe diagnostic test variation ratio in percentiles 25–75 ranged from 1.68 (further appointments) to 3.39 (fine-needle aspiration). The variation ratio in detection rates of benign lesions,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nd invasive cancer were 2.79, 1.99 and 1.36, respectively.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tes of testing and detection rates was found with fine-needle aspiration-benign lesions (R2: 0.53), fine-needle aspiration-invasive carcinoma (R2: 0 28), core biopsy-benign lesions (R2: 0.64), core biopsy-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R2: 0.61) and core biopsy-invasive carcinoma (R2: 0.48).ConclusionsVariation in the use of invasive tests between the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units participating in early-detection programme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variations in lesion detection. Units which conducted more fine-needle aspiration tests had higher benign lesion detection rates, while units that conducted more core biopsies detected more benign lesions and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河北省衡水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对2015—2017年河北省衡水地区5个县区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81 078例进行妇科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 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 14 699人,异常检出率18.13%,组织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94例(低级别病变51例;高级别病变43例),宫颈癌22例(微小浸润癌5例;浸润癌17例)。2015—2017年,冀州区宫颈病变异常检出率、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的检出率最高。组织病理学异常检出率2017年为86.36%,三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21,P<0.001),2017年高级别病变及宫颈浸润癌的检出率均最高,三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3,P=0.006;χ2=8.120,P=0.017)。55~64年龄段宫颈浸润癌构成比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5,P=0.022),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人群中,检出浸润癌的人群构成比最高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4,P=0.001) 。结论 衡水地区5个县区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存在地区差异,浸润癌年龄分布特点基本符合全国调查的发病趋势,宫颈癌筛查项目在该地区达到一定的筛查目的及效果,但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淮安市高发区居民食管/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检出情况,为本市食管/贲门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 - 2017年度淮河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洪泽、金湖和涟水3项目点的食管/贲门癌筛查资料,并对筛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2 014例高危人群食管和贲门阳性病例检出率分别为0.89%和0.18%,早诊率分别为88.83%和45.00%,治疗率分别为94.42%和95.00%。除食管浸润性癌外,男性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除贲门癌前病变外,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的检出率均随着受检者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从时间分布看,近2年我市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食管阳性病例检出率总体较平稳,维持在1.00%左右,个别年份有波动,而贲门各级病变检出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淮安市食管/贲门癌早诊早治工作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社会性筛查”和“机会性筛查”的有机结合,将会有利于促进癌症筛查工作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片中簇状钙化的影像特征,评估簇状钙化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瘤,钼靶X线片发现以簇状钙化为主要征象的97例乳腺病例,就其钙化密度、数量、大小、形态及与肿块的关系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片内簇状钙化的特征。结果:①97例乳腺分型显示,Ⅲ型索带导管型和Ⅳ中间混合型占86.6%,且乳腺癌居多。②乳腺癌94例,其中非浸润性有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共39例,占41.5%;浸润性有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硬癌、单纯癌、粘液癌和髓样癌共55例,占58.5%。乳腺良性病变3例,其中2例乳头状瘤病合并中度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③94例乳腺癌所见簇状钙化的形态特征主要呈杆状、细砂状、针尖状和混合钙化,钙化数目>20枚/cm2;在合并肿块的77例中肿块内外均有簇状钙化灶的34例,无合并肿块20例,占20.4%.结论:成簇钙化是1种中性分布形态,良、恶性均可,根据乳腺钼靶X线片内的钙化特征可作为临床评价其良、恶性的较可靠依据。成簇微小钙化在临床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16~(INK4A)、Ki-67及ER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及ER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4例患有宫颈单纯增生鳞化、尖锐湿疣、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中P16INK4A、Ki-67及E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宫颈单纯增生鳞化、尖锐湿疣、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鳞癌中P16INK4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1.00%、85.19%、90.91%、100.00%、95.45%;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30.00%、100.00%、100.00%、100.00%、100.00%;E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3%、90.00%、85.19%、12.12%、9.37%、4.55%。CINⅠ、CINⅡ、CINⅢ、鳞癌组中P16INK4A、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单纯增生鳞化、尖锐湿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CINⅢ、鳞癌组中ER的阳性表达率与CINⅠ、单纯增生鳞化、尖锐湿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INK4A、Ki-67表达增高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R表达增高与其呈负相关;P16INK4A、Ki-67及ER免疫组化检测对不同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季修庆  成建  林颖  胡平  许争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13-4815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hTERC(human telomeraseRNA component)基因扩增,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行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剩余液体133例,经活检证实,正常或炎症30例,CINⅠ38例、CINⅡ29例、CINⅢ25例、浸润性鳞癌11例。采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内hTERC基因扩增情况,以正常标本的检测结果建立阈值。结果:正常阈值为6%,在不同组病例中扩增阳性率率分别为:CINⅠ15.79%(6/38)、CINⅡ34.48%(10/29)、CINⅢ72.00%(18/25)、鳞癌100.00%(11/11)。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不断升高。CINⅢ及CINⅢ以上者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及CINⅠ、CINⅡ者(P<0.01)。结论:在不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中都有可能发生hTERC基因的扩增,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基因扩增发生的阳性率升高,可以作为预测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的标志物,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石家庄市<18岁人群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趋势。方法 2007-2011年在石家庄市≥ 42家县级医院开展<18岁人群急性脑炎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监测,选择6所医院进行病原学监测。定性描述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特征与病原谱,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定量评估发病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7年石家庄市共报告本地病例11 222例,年均发病率为108.62/10万(1 021/939 974),APC为4.81%(95% CI:3.90%~5.93%)(t=23.01,P<0.001);4~5岁组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242.96/10万;除0~岁组外,其他年龄组人群发病率AP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岁组t=20.21,P=0.004;2~岁组t=19.41,P=0.006;3~岁组t=23.50,P<0.001;4~岁组t=31.76,P<0.001;5~岁组t=18.53,P=0.008;10~17岁组t=12.82,P=0.023)。男女性别比为1.46:1(6 652/4 570),城乡比为0.28:1(2 456/8 766),每年6-9月病例数占57.73%(6 478/11 222)。病原学确诊率为20.07%(658/3 123),病原谱前5位依次为肠道病毒(44.68%,264/658)、新型隐球菌(9.12%,60/658)、乙型脑炎病毒(8.66%,57/658)、肺炎链球菌(6.99%,47/658)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6.69%,44/658)。结论 2007-2017年石家庄市<18岁人群急性脑炎脑膜炎的发病强度较高,以3~岁、4~岁组幼托儿童为主。建议加强症候群监测,强化免疫,以有效防控急性脑炎脑膜炎。  相似文献   

18.
食管病变影响因素的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家族史、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炎症、增生、早期癌间的关联。方法在食管癌高发社区40-69岁队列人群中,将内镜检查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炎症、增生、早期癌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所有病例均经染色内镜和病理活检确诊。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将OR作为评价关联强度的指标。结果确诊早期癌71例、增生266例、炎症144例,食管黏膜正常2818例。有食管癌家族史与食管早期癌、增生、炎症均呈显著性相关;其中一级血亲患食管癌在3组的OR值分别为2.6(95%CI=1.36~4.85).2.1(95%CI=1.43~2.99),1.8(95%CI=1.13~3.03),但二级血亲患食管癌在3组的O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食管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血亲患有食管癌者吸烟或/和饮酒能显著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性。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癌家族史者应戒烟酒,以预防食管良恶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食管黏膜可疑病变经内镜以2%Lugol液喷洒染色,观察黏膜染色情况,并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5例食管病变染色后,39例呈浅染色或不染色,其中食管癌8例(食管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3例),Barrett食管5例,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11例。本组Lugol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46.7%。结论内镜下应用Lugol液染色结合活检有助于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