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同时总结电极植入的手术方法。方法 入选194例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主动电极在右室高、中、低位间隔3个部位起搏随机分组,高位66例,中位68例,低位60例。记录电极在术中、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阻抗及并发症发生率来判断不同部位起搏的安全性;记录植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来判断不同部位植入的便利性;记录导丝的塑弯角度及长度总结在不同位置植入右室电极的手术方法。结果 3组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高位间隔植入后电极脱位率相对较高,低位间隔植入需要更长的时间,心电图中位间隔起搏的QRS波形态与自身下传的QRS波最接近。放置到右室间隔不同位置电极内芯导丝大弯塑形角度:高位多小于90°、中位90°左右,低位多大于90°。结论 就右室主动电极植入的手术安全性、便利性而言,中位间隔为最佳,电极内芯导丝大弯塑形90°最方便植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置人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8-81岁。21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固定,19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心尖部固定。结果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置入时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V和(0.66±0.18)V,(804±115)Ω和(853±188)Ω,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与被动电极一样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患者安装起搏器的不同部位的调查,分析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VOT间隔部起搏组(简称RVOT组)93例和RVA起搏组(简称RVA组)9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T间期,于术前、术后1年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参数。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用于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 RVA组及RVOT组术后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术前均延长(P<0.05),且RVA组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RVOT组延长显著(P<0.01);RVA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VA组术前及术后1周HARS及HD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年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组较RVA组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更小,为临床更适宜选择的起搏器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而安装永久起搏器是SS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通过观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3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SSS患者心功能变化、右室起搏百分比(rightventricularpacing,VP%)及心房颤动发生的情况,旨在探讨不同起搏模式对SSS患者长期心功能的影响并对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右室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 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3830电极起搏与普通翼状电极起搏的优劣。方法选择需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59例,根据起搏电极及起搏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应用3830电极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患者)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置入翼状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LVEF、左心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均明显延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左心室内径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减小,LVEF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830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翼状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传导模式,QRS波群时限更短,更接近正常水平,对心功能影响更小,适合进行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右室间隔起搏(RVS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 RVAP)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CAVB)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 其中45例行RVSP术(RVSP组),42例行RVAP术(RVAP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患者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进行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 79例完成18个月随访。术后RVAP组QRS波时限较RVSP组明显增宽(P<0.05),术后12个月RVAP组LVEF、SV、ACI均较RVSP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LVEDD较RVSP组明显增大(P<0.05),RVAP组CI均较RVSP组降低,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RVSP较RVAP有利于CAVB患者心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5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病人根据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HVS组)。起搏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RVA组,B型脑利钠肽、QRS波时限明显低于RVA起搏。结论:H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RVA组,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部位对高右室起搏比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置入 DDD 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选择其中高右室起搏比例者(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50%)共120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47)及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n =73)。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3年 AF 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随访期间 RVA 组新发 AF 患者比例高于 RVS 组(23.40%对16.43%,P =0.03)。术后3年,与 RVA 组相比,RVS 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P <0.05)。结论:对于 DDD 起搏模式下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与 RVA 起搏相比,RVS 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 AF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身体功能对慢性病共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的数据,以2011年基线调查的2 452名≥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追踪到2015年,调查内容包括握力、简易躯体能力(SPPB)、慢性病情况、人口学变量及健康行为变量等。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控制混杂因素后基于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身体功能对慢性病共病的影响。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从2013年的48.9%(1 199/2 452)增加到2015年的56.1%(1 375/2 452),呈上升趋势。女性(OR=1.287,95%CI 1.124~1.474;P=0.000)、发生摔倒(OR=1.784,95%CI 1.560~2.040;P=0.000)、握力值较低及SPPB得分较低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的风险较高。握力值以Q4为参照,Q1、Q2和Q3的风险为(OR=1.435,95%CI 1.213~1.698;P=0.000)、(OR=1.513,95%CI 1.287~1.780;P=0.000)和(OR=1.188,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与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两种不同起搏方式对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病窦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15(男9,女6)例;实施右室流出道起搏10(男6,女4)例。所选患者均植入双腔起搏器,时间为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搏出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时CO[(4.7±1.1)vs(5.6±1.0)L/min,P<0.05]、CI[(3.1±0.7)vs(3.7±0.5)L/(min.m2),P<0.05]、SV[(70±14)vs(82±11)ml/次,P<0.05]、SVI[(42±9)vs(49±9)ml/(次.m2),P<0.05]、LVEF[(46±7)vs(57±15)%,P<0.05]均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使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过程更协调,心室同步化更好,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定量和半定量心室的同步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RVS)主动固定电极对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分为RVS起搏组(实验组,植入主动固定电极,n=42)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对照组,植入被动固定电极,n=36),以超声心动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左室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E/AI:L值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心功能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RVS起博组与术前相比较,FS、SV、CO、EF、E/A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博组在术后6个月F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V、CO、EF、E/A均高于RVS起博组(P〈0.05)。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比例及平均心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S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干预对老年肺部炎性疾病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营养科收治的老年肺部炎性疾病伴营养不良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组4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EN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及IgA、IgG、IgM)、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营养状态。对照组患者TP、Hb及ALB干预前分别为(56.03±2.81)、(28.53±2.85)和(109.74±10.97)g/L,干预后分别为(56.15±2.82)、(28.92±2.89)和(123.86±12.39)g/L;研究组患者TP、Hb及ALB干预前分别为(56.17±2.82)、(28.57±2.86)和(112.96±11.30)g/L,干预后分别为(59.77±2.99)、(32.47±3.25)和(131.07±13.11)g/L。干预前2组患者TP、ALB及Hb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TP、ALB及H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功能。对照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干预前分别为(1.40±0.14)L、(2.33±0.42)L和(62.11±6.26)%,干预后分别为(1.63±0.18)L、(2.51±0.41)L和(66.93±6.70)%;研究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干预前分别为(1.42±0.12)L、(2.41±0.37)L和(62.48±6.31)%,干预后分别为(1.93±0.27)L、(2.79±0.36)L和(72.54±7.23)%。干预前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指标及炎性指标。干预前,2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上述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炎性指标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能有效改善老年肺部炎性疾病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并减弱其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患者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心脏功能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预激综合征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无明确心脏疾病者87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都进行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异同。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动脉主干内径[(20.77±2.61)和(19.94±2.19)mm]、左房横径[(32.44±4.86)和(30.93±3.21)mm]、室间隔厚度[(10.1±2.37)和(9.26±1.33)mm]、左室舒张末内径[(44.55±4.33)和(42.91±4.07)mm]、主动脉流速[(130.91±34.60)和(118.95±21.42)c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64.93±5.93)%和(66.95±5.04)%]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预激综合征相关的心脏形态改变的监测具有参考意义,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对于预激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衰老所致的心脏纤维化和炎症小体活化的变化,研究增龄对大鼠心脏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老年组为正常饲养20月龄的SD大鼠,青年组为正常饲养8周龄的SD大鼠,每组5只。取大鼠心脏组织,通过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脏组织胶原沉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价心脏组织衰老标志物p16和p2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评价心脏组织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大鼠心脏组织胶原沉积增加[(12.54±2.8)%和(45.12±7.63)%]、衰老标志物p16[(21.45±5.21)%和(38.71±6.89)%]和p21[(19.23±7.32)%和(41.01±10.21)%]表达增加,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Caspase-1[(10.23±7.12)%和(42.01±8.91)%]和IL-1β[(5.27±1.02)%和(14.62±3.87)%]表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大鼠心脏组织纤维化反应发生与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65岁)12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0.5μg右美托咪定组(D1组)和0.8μg右美托咪定组(D2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的负荷量,输注时间10 min,然后分别持续输注0.5μg/(kg·h)和0.8μg/(kg·h)至手术结束,C组输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别于术前(Ta)、术毕即刻(Tb)、术后24 h(Tc)采集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β蛋白水平。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和第3天用成人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患者丙泊酚用量[(112.84±40.10)vs(182.01±61.88)mg;(100.96±46.64)vs(182.01±61.88)mg]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患者Tb和Tc时IL-6、TNF-α和S-100β蛋白水平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体动、呃逆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和D2组患者术后各1例发生POCD,发生率均为2.5%(1/40),C组患者术后共8例发生POCD,发生率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老年人ERCP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电图aVR与aVL导联的QS波振幅比值鉴别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前后侧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9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导管射频消融的且靶点在右室流出道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右前斜30°X射线投射下的消融靶点位置,将手术患者划分为2组:前侧组(n=52)和后侧组(n=35)。测量2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电图的aVR与aVL导联QS波振幅,分析QS波振幅比值QSaVR/QSaVL与消融靶点位置前后的关系。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QSaVR、QSaVL、QSaVR/QSaVL对RVOT起源点前后侧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对比其准确性。结果QSaVR/QSaVL在右室流出道前侧显著小于后侧[(1.25±0.81)和(2.13±1.16),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3个指标中QSaVR/QSaVL(0.786)的AUC大于QSaVL(0.724)和QSaVR(0.649);当QSaVR/QSaVL截断点取1.48时,约登指数最大(0.54),此时预测右室流出道前侧靶点的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71。结论aVR/aVL导联QS波振幅比对于鉴别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的前后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