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PLS)建立香菊片提取液膜分离过程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木犀草素3个成分的定量监测模型。方法 收集香菊片膜分离过滤液样本53个,其中预测集38个,验证集15个,用HPLC法测定所有样本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木犀草素3个成分的含量,同时采集NIRS数据。将得到的光谱数据与3个化学成分含量数据应用PLS回归分析建立定量模型,采用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alibration,RC)、预测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RP)、校正集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预测集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和预测集相对偏差(relative standard of errors of prediction,RSEP)对定量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没食子酸、鞣花酸、木犀草素近红外定量模型RMSEC分别为0.561、1.256、0.342,RC分别为0.981、0.992、0.986;RMSEP分别为0.557、1.157、0.367,RP分别为0.987、0.994、0.979;RSEP分别为5.73%、4.23%和3.78%,均小于10%。结论 建立的NIRS定量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香菊片提取液膜分离过程的成分含量测定和终点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归肺经4味中药黄酮成分簇的“印迹模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中药体外归肺经的研究方法。方法 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只归肺经的苍耳子、鱼腥草、金荞麦、射干等13味中药为基础,确定鱼腥草、金荞麦、射干、桑白皮4味代表中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指纹图谱,并计算4味中药中所含各类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其与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似性,以此建立构印定量关系,确定各成分归肺经次序。选择绿原酸、芦丁、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表儿茶素、野鸢尾苷共7种对照品验证模型的黄酮类成分整体的构印关系及其预测能力。结果 鱼腥草、金荞麦、射干和桑白皮共含有437种化学成分,其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95 6,4味中药共含黄酮类成分204个,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78 0,仅次于生物碱的0.985 1。7个对照品的保留时间(tR)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S)呈良好构印关系(tR=831.4×S-790.3,r=0.861 4,P<0.01),适用于98.04%黄酮类成分簇的位次、相似度、相对相似度与tR的体外归经研究。据此可得第1位为桑黄酮D,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87 7,tR为30.88 min;第200位为绿原酸,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为0.958 2,tR为6.36 min;按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法算得的4味中药的总量一阶矩为24.26 min,列位21,能表征整体的99.19%,7种对照品的药材峰面积总量一阶矩为20.00 min,列位46,能表征整体的98.68%。结论 黄酮类成分簇是研究归肺经的“印迹模板”特征的适宜探针,据此能建立起定量结构信息与tR关系的体外中药归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消积止咳提取过程中近红外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小儿消积止咳提取过程中快速测定辛弗林、柚皮苷、新橙皮苷、连翘苷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近红外(NIR)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小儿消积止咳提取过程中116个样品的NIR光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4个成分的含量。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上述4个成分含量与NIR光谱的相关性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和NIR波段的优选。结果 优选后上述4个成分NIR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004 4、0.029 7、0.045 8和0.002 8,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06 4、0.028 8、0.050 1和0.003 2,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ν2)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p2)均大于0.95,相对预测偏差(RPD)>3%。结论 建立的NIR定量分析模型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均较佳,可快速测定小儿消积止咳提取液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CI)探讨枳实与枳壳“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建立枳实、枳壳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建立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及其相似度参数;根据MCI将枳实、枳壳所有成分划分为不同的成分群;计算枳实、枳壳共有成分群0~8阶(0χ~8χ)MCI平均值。结果 枳实与枳壳的总量零阶矩(AUCT)分别为(10.57±2.45)×106、(5.09±0.89)×106 μV·s,总量一阶矩(MCRTT)分别为(11.57±1.58)、(12.10±1.29) min,总量二阶矩(VCRTT)分别为(24.49±2.30)、(26.49±2.54) min2,表明枳实与枳壳定性、定量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新橙皮苷、橙皮苷、芸香柚皮苷等相似度高的成分作为枳实、枳壳共有潜在药效成分;筛选出枳实中非共有成分alysifolinone、欧前胡素等,枳壳中非共有成分新北美圣草苷、异樱花苷等相似度高的作为枳实、枳壳各自潜在“异效”成分;将枳实与枳壳成分群划分为六类,枳实、枳壳成分群与总成分之间的相似度分别在0.872~0.979、0.918~0.997,枳实与枳壳的生物碱类成分0χ~8χ MCI平均值分别为3.65、3.14,黄酮类成分0χ~8χ MCI平均值均为8.47,挥发油类成分0χ~8χ MCI平均值分别为2.71、3.48,表明枳实与枳壳化学成分(群)MCI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枳实与枳壳化学成分(群)不仅是含量与种类的差异,其结构特点及构效关系也存在差异,可为深入阐释枳实、枳壳“同源异效”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湿度环境下中药浸膏粉体吸湿动力学模型拟合优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朱诗竟  丁青龙  狄留庆  赵晓莉  王令充  祖强 《中草药》2013,44(20):2833-2840
目的 筛选可以准确描述中药浸膏粉体吸湿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科学量化吸湿过程,为进一步研究通过中药浸膏粉体改变物理性质来控制吸湿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5种模型分别对51种代表性中药浸膏粉体在低、中、高3种相对湿度(33%、57%、73.5%)环境下的吸湿速率曲线进行拟合,以拟合度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RSS)、信息准则(AIC)值为评价指标,初步筛选拟合较优的动力学模型。结果 双指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中药浸膏粉体吸湿的动力学过程,但双指数模型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适用性较威布尔模型好。结论 双指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中药浸膏粉体的吸湿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基于超分子“气析”理论的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柴胡影响片仔癀的肝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析主要归肝经的药材、片仔癀中的各成分“印迹模板”特征及肝靶向趋势;利用中药多成分“印迹模板”自主作用特征,结合靶区动力学和总量统计矩原理建立中药制剂的靶向性评价方法,并对片仔癀组、柴胡组、片仔癀+柴胡组、空白组4组作用的肝癌大鼠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扣除主要归肝经药材分子连接性指数平均值后,片仔癀组与柴胡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0.376 8,片仔癀+柴胡组与柴胡组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0.988 2,预测柴胡可增强片仔癀的肝靶向性。建立中药复方靶向性的评价体系,包括相对总量摄取率(RUET),相对总量浓度(RCT),相对“印迹”趋势(RITT)及相对“印迹”方差(RIVT);各组织中肝脏的RUET和RCT均为最大(RUET=1.88>1,RCT=2.30>1),其他组织这2个参数则均<1,说明片仔癀结合柴胡后能增加其在肝脏的分布,肝靶向性增强;除血浆外,其他组织的RITT及RIVT均在1.0附近波动,说明靶向修饰不改变片仔癀的“印迹”作用趋势,对成分种类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超分子“气析”理论指导下,可建立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和总量统计矩参数表征中药制剂多成分“印迹”作用的靶向性评价参数体系,实现对中药制剂靶向性的评价,柴胡的加入可增加片仔癀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R1对Aβ1-42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PI/Annexin V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的表达;ELISA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的酶活性. 结果: 6.25,12.5,25,50,100 nmol·L-1的三七皂苷R1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均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I/Annexin V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Aβ1-42可诱导SH-SY5Y细胞发生凋亡,6.25~100 nmol·L-1的三七皂苷R1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6.25~100 nmol·L-1的三七皂苷R1可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ELISA分析显示不同剂量的三七皂苷R1可抑制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但对caspase-8的激活没有影响. 结论: 三七皂苷R1通过抑制线粒体相关的凋亡通路激活,减少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色泽量化原理分析荆芥药材粉末颜色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指标成分含量、浸出物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UPLC测定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药材粉末颜色(L*a*b*值),同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及指标成分含量,运用SPSS 26.0软件分析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合聚类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熵权TOPSIS法对13批不同产地的荆芥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3批荆芥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21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指认出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3个成分。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峰1分别与L*b*、总色值(E)呈高度正相关,胡薄荷酮含量、峰17分别与L*b*E值呈高度负相关,橙皮苷含量、峰9分别与b*值呈高度正相关;峰3分别与L*b*E值呈显著正相关,橙皮苷含量、峰9分别与L*E值呈显著正相关,峰7、18分别与L*E值呈显著负相关,峰5、11、13、14、16分别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可将荆芥药材聚成2类,浙江萧山聚为一类,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周口聚为一类。OPLS-DA结果显示,峰17(胡薄荷酮)、9(橙皮苷)、13、10(迷迭香酸)、11、12、14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均大于1。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河北安国产荆芥的质量整体较佳。结论 荆芥药材粉末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密切相关,可用于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季霄  吴士龙  贾天柱  郭正红  高慧媛 《中草药》2014,45(23):3367-3372
目的 对生品肉豆蔻Myristicae Seme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肉豆蔻75%醇提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紫铆因(2)、(2R)-3-(3', 4', 5'-三甲氧基苯基)-1, 2-丙二醇(3)、硫磺菊素(4)、3-甲氧基-4, 5-亚甲二氧基肉桂酸(5)、7, 3', 4'-三羟基黄酮(6)、7-羟基色原酮(7)、verrucosin(8)、(+)-赤-(7S, 8R)-Δ8'-7-羟基-3, 4, 3', 5'-四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9)、(-)-赤-(7R, 8S)-Δ8'-7-乙酰基-3, 4, 3', 5'-四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10)、nectandrin B(11)、(-)-(7S, 7'R, 8S, 8'R)-4, 4'-二羟基-3, 5, 3'-三甲氧基-7, 7'-环氧木脂素(12)、fragransin B3(13)、fragransin B1(14)、(-)-enantiomer(15)、(-)-赤-(7R, 8S)-Δ8'-7-羟基-3, 4, 5, 3', 5'-五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16)、(+)-赤-(7S, 8R)-Δ8'-7, 4-二羟基-3, 5, 3', 5'-四甲氧基-8-氧代-4'-新木脂素(17)、(+)-5-甲氧基脱氢二异丁香酚(18).结论 化合物247为从肉豆蔻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杨秀伟  周琪乐  杨雁芳  张友波  徐嵬 《中草药》2021,52(12):3630-3641
目的 研究红参水提物中人参三萜在人小肠上皮细胞的吸收特性。方法 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测试红参水提物中人参三萜从顶端(apical,AP)侧到底端(basolateral,BL)侧、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色谱-质谱技术对人参三萜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发现大多数人参三萜皂苷吸收程度中等或不良,但是,唯有2个苷元20(S)-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PPT)和20(R)-PPT吸收程度良好(Papp值接近1×10-5 cm/s);此外,还发现人参三萜皂苷20(S)-G-Rh1、20(R)-G-Rh1、G-Rk3、G-Rh4、PG-RT5这5个单糖苷的Papp值皆在1×10-6 cm/s数量级,提示它们吸收程度中等。所考察的42个人参三萜其中包括8对RS差向异构体,结果显示R/S异构体的吸收情况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人参三萜皂苷苷元上糖取代基数目的增多,其Papp值越来越小,提示多糖基的人参三萜皂苷在体内很难被吸收,可能是前药。  相似文献   

11.
樊雪鸣  王柳丁  申伟  张允岭 《中草药》2021,52(15):4614-4625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平台对现代文献中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方药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为TTH的中药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共7个国内外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TTH的相关文献。采用Excel软件对方药信息进行提取,采用R语言对中药使用频次、相关性、关联度和聚类等方面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提取出中药治疗TTH的306首经验方药,中药共238味,频次共3187次,其中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依次为川芎、白芍、柴胡、甘草、当归和白芷,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以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为主,相关系数较高的前20味药对组合多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以川芎、白芍、柴胡和当归为基础的核心药物组方。结论中药治疗TTH以川芎、白芍、柴胡和当归为核心药物组方,在此基础上加入针对风、火、痰、虚、瘀等致病因素的相应中药,临床可取得较好疗效。建议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TTH的核心药物组方,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为TTH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铁军  朱月信  刘素香  田成旺  许浚  韩彦琪 《中草药》2016,47(12):2027-2033
提出中药材和复方中药质量研究思路和模式,应用该模式方法对疏风解毒胶囊原料药材和制剂进行了系统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对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8味药材的化学物质组进行辨识,指认确定184个成分,建立8个药材的指纹图谱;通过化学物质组与抗炎药效相关性研究,确定10个成分为疏风解毒胶囊的主要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建立了疏风解毒胶囊的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控制方法。实现对疏风解毒胶囊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含甘松Nardostachyos Radix et Rhizoma的中医药处方和中药组合物专利中挖掘甘松的中医药用药规律,为甘松现代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华医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2020年版等工具书及华柄数据、中医资源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含甘松的中医药处方和中药组合物专利。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组成药物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含甘松的中医药处方最终纳入372首,涉及《中国药典》收载药物374种,与甘松组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为白芷、香附、甘草、木香、川芎、细辛、山柰、丁香、当归和砂仁,功效分类以解表药为主,主治疾病以脾系病类最多,核心药物组合为木香分气丸加减方。含甘松的中药组合物专利最终纳入1533项,涉及《中国药典》收载药物565种,与甘松组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为甘草、白芷、丁香、当归、茯苓、川芎、木香、肉桂、黄芪和陈皮,功效分类以补益药为主,主治疾病以脾系病类为首,比传统中医药处方发展了更多的药物组合。结论含甘松的中医药处方与中药组合物专利中药物组成均以解表药、补益药、理气药、活血药、温里药和清热药为主;甘松多与辛、苦、甘味,性温、寒、平,归脾、肝、胃、肺、心、肾经的药物配伍;常用于治疗脾系病类,皮肤病类,躯体痹、痿、瘤等病类,脑系病类和心系病类,与甘松国内外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申伟  樊雪鸣  王柳丁  张允岭 《中草药》2022,53(10):3093-3102
目的 采用Python语言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用药规律,为PSCI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4个中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3个英文数据库及Clinical 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2个临床试验注册系统,纳入中药治疗PSCI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运用Python语言对中药使用频次、相关性、关联规则和聚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55首治疗PSCI的经验方药,中药共214味,频次共1685次,其中使用频次>60次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川芎、远志、丹参,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及化痰类中药为主,相关系数较高的前10味药物组合多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形成以石菖蒲、远志和川芎为主的核心药物组方。结论 中药治疗PSCI的核心药物组方为石菖蒲、远志和川芎,在此基础上可加入针对PSCI肾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的相应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近20年中药治疗咳嗽的专利现状,探讨中药在治疗咳嗽过程中的用药规律。在SIPO专利检索平台和中国知网的专利数据库对中药治疗咳嗽的专利进行检索,采用Clementine12.0软件进行关联性和高频中药网络分析,分析治疗咳嗽中药和配伍中药药对的使用规律。在治疗咳嗽的316首中药专利中,中药复方中使用频数最高的中药为甘草,其他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有桔梗、麻黄、陈皮、半夏等;使用的化痰止咳平喘类药偏多。常用的药对为甘草-桔梗、甘草-陈皮、半夏-甘草、麻黄-甘草。通过对中药频数、药类、药对、关联规则、高频中药网络的分析,结合中医理论可以揭示咳嗽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孙岚萍  顾志荣  马转霞  吕鑫  张锐  许爱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8):4712-47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新处方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156首,涉及中药199味,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川芎、茯苓、丹参、天麻、黄芪等46味,主要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及补虚药;挖掘共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3个,出现频次前5位的组合是茯苓-天麻、川芎-当归、川芎-黄芪、红花-川芎及川芎-天麻;演化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组,潜在新处方10个。结论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使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补虚药,组方显示了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祛痰宽胸的治法,体现了标本兼治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rm,HIS)中主诊断为高血压的住院患者,采集其入院及治疗过程中的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6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007人(49%),女性1057人(51%);以3级高血压最多见(54%);证型分布上以痰瘀互结最多见(47%);各证型发病的平均年龄以肝火亢盛年龄最低(58岁),肾气虚证型最高(68岁)。高血压第2诊断常见合并病/症以冠心病为主(40%),其次为脑梗死(20%);住院时间的节气分布方面,总体上看以小满发病人数最多,其次是立夏、处暑、芒种、小暑等,各证型又不相同。中药使用方面:处方中共包括了235种中药材,各个证型高频用药以川芎使用的频次最高,其他使用频次较多的包括天麻、当归、半夏、丹参等。5个证型共计产生核心药对44对,肝火亢盛证以天麻配伍川牛膝、杜仲置信度最高;肾气虚证以川芎配伍山药、当归置信度最高;痰瘀互结证以川芎配伍当归、地龙置信度最高;阴虚阳亢证以川芎配伍半夏、酸枣仁置信度最高。结论基于临床特征及处方用药分析,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因素以瘀、痰、虚为主,用药主要为活血通络、平肝补肾之品,常用核心药物为川芎,根据不同证型常以天麻、山药、当归、半夏等与之相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防己黄芪汤药理作用及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小莉  刘晓  夏春燕  祝婷婷  朱慧  蔡宝昌 《中草药》2016,47(19):3527-3534
防己黄芪汤是由防己、黄芪、白术和炙甘草组成的临床常用方剂。目前研究发现该方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和内酯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水肿和心脏水肿等功效。从古方来源及现代研究的不同层次,综述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防己黄芪汤及相关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丹参因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保护脏器的作用,并在中药复方配伍和相关制剂中成为常用中药.在丹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基础上,从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可入血成分及网络药理学预测5个不同角度对丹参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