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期望寿命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2021年长治市死因监测数据,结合漏报情况对死亡数据进行漏报调整。应用期望寿命表和期望寿命分解法对2019—2021年长治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值。结果 2019—2021年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5.11、76.22和76.25岁,男性期望寿命分别为73.22、74.34和74.12岁,女性期望寿命分别为77.30、78.34和78.74岁。相对于2019年,2021年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14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加了0.90岁,女性期望寿命增加了1.44岁。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导致的寿命损失最多,其次是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85岁及以上年龄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39岁,贡献率为34.20%。45~岁组对期望寿命增加“负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07岁,贡献率为-5.9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长治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特征,并与全球疾病负担2019(GBD 2019)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为北京市脑血管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因监测数据,测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范围为107.37/10万~122.46/10万,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79.18/10万下降至2019年的59.61/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2.10%, P<0.05),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10—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85岁以下各年龄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脑血管病死亡以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为主,2019年分别占脑血管病死亡的74.32%和23.67%,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在全球处于高位(第178...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安徽省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的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安徽省2014年23个全国疾病监测点常住居民老龄系数为10.18%,人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4.94/10万和551.44/10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72岁。死亡率男性(716.95/10万)高于女性(530.53/10万)(U=44.81,P0.05)、农村(659.26/10万)高于城市(587.56/10万)(U=17.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均期望寿命女性(80.59岁)高于男性(75.33岁)、城市(78.20岁)高于农村(77.12岁)。慢性病占总死因的86.87%,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伤害对男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女性,而心脏病对女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男性。对城市和农村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安徽省居民健康影响日趋严重,在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兰州市2015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兰州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点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 2015年兰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77.68岁,女性81.36岁;报告粗死亡率为480.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9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为主,恶性肿瘤死因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分别去除顺位前5类疾病死因后,不同人群期望寿命增加0.43~7.01岁,循环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结论 目前,危害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应对其加强开展常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各类死因对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0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 结果 2010年浙江省居民的期望寿命77.29岁,城市居民78.71岁,农村居民76.52岁。对城乡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最严重,去除上述2种死因,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3.53岁、3.06岁,农村居民可增加3.35岁、2.71岁。恶性肿瘤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肺癌影响最大,男性居民因肺癌损失寿命1.02岁,女性居民损失0.47岁。 结论 期望寿命的提高,关键在于肺癌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王玉琴 《疾病监测》1996,11(9):331-334
本文对1988年及1994年北京市东城区店民寿命表中的几项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对平均预期寿命的损失寿命进行对比分析。1988年至1994年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大部分年龄组死亡概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尚存人数及尚存率有所增加;东城区居民期望寿命男性增加3.2岁,女性增加0.4岁。1994年东城区居民期望寿命男性为74.95岁,女性为75.53岁。采用Log-Rank-Test方法对1988年及1994年东城区居民寿命表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男性居民平均寿命的增加有显著意义,女性居民则维持平稳水平。与国内外资料比较,东城区居民期望寿命明显高于全国1995年期望寿命水平,已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居民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2005—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与去死因期望寿命现状与变化趋势,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简略寿命表与去死因寿命表,计算2005—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利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人均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结果 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4.76岁,其中男、女性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分别为82.58、87.01岁。2005—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保持增长,平均每年增长0.25岁。16年间,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和中毒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呈下降趋势,分别由1.50、1.01岁下降至0.79、0.70岁,肿瘤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保持稳定,循环系统疾病与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呈上升趋势,分别由4.92、0.38岁增长至9.73、0.68岁。2005—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去死因期望寿命顺位保持稳定,前6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浦东新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发达国家领先水平,并保持稳步增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损...  相似文献   

8.
刘峰  朱妮  邱琳  郁会莲 《疾病监测》2016,31(11):957-961
目的 了解陕西省居民死亡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4年陕西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居民死亡情况相关指标。结果 2014年陕西省居民总死亡率为579.10/10万,经死因回顾调查数据校正后死亡率为668.6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193.02,P0.05),不同年龄段的死因各有特点。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造成2014年陕西省居民死亡前5位的原因。期望寿命男性为74.20岁,女性为79.26岁。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则是导致2014年陕西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的疾病。结论 影响陕西省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提示慢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点关注并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死亡谱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期望寿命增长的主要疾病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死亡个案登记信息。采用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期望寿命年龄分解法分析2011—2020年浙江省居民死亡谱变化情况及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采用SAS 9.4和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浙江省期望寿命年均增长0.36岁;婴儿组死亡率的降低对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占整个年龄组的15.37%,老年组占53.08%,且婴儿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逐渐降低,老年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明显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始终位于浙江省第1、第2位死因,是造成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则是过去10年浙江省居民期望寿命增长的最主要原因。2020年前5位死因减寿损失顺位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意外跌落。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浙江省居民的主要死因,要进一步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需要建立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0.
魏余琴  王晓玉  凌莉 《疾病监测》2020,35(9):831-835
目的分析2015 —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4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政府制订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方法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导出的死亡个案,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系统数据,标化人口采用四川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2015 — 2019年雅安市主要慢性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分析其变化趋势。 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结果2015 — 2019年雅安市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496.35/10万上升到535.30/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91%,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标化死亡率由372.48/10万上升到393.87/10万,APC为1.41%,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3)。 2015 — 2019年雅安市4类主要慢性病的过早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22.38%,早死概率从14.92%下降至14.58%,APC为?0.57%,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2015 — 2019年雅安市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缓慢下降,但防控形势仍严峻。 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导致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慢性病,应优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 — 2018年天津市慢病示范区期望寿命与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评估慢病示范区的创建成效。方法采用2008 — 2018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对比示范区、非示范区和全市居民在期望寿命、全死因和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水平的差异。 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公安局。 分析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8 — 2018年,天津市慢病示范区户籍居民的期望寿命每年均高于同期非示范区,示范区居民的期望寿命由2008年的81.48岁上升至2018年的82.38岁(APC=0.19, P<0.05)。 示范区居民的全死因粗死亡率无变化趋势,同期非示范区和全市均呈上升趋势。 经标准人口构成调整后,示范区、非示范区及全市居民的全死因标化死亡率均无变化趋势。 示范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肝癌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大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女性乳腺癌、男性糖尿病死亡水平的上升幅度小于非示范区和全市;示范区大肠癌死亡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非示范区和全市。结论天津市慢病示范区的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各示范区不断探索慢病防控新模式,为全市积累有益经验,整体带动全市慢病防治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死亡水平及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为制定CVD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多部门获取2017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名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利用死因推断量表对死者家属或知情人进行入户调查,计算CVD死亡率、死因顺位和去CVD死因预期寿命。结果2017年疏附县户籍居民CVD粗死亡率为195.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3.30/10万。 其中,男性CVD死亡率为219.43/10万(标化死亡率290.28/10万),女性为169.70/10万(标化死亡率226.31/10万)。 CVD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在65岁以后迅速升高。 CVD死亡率有2个高峰,分别为4-5月和11-12月。 心血管疾病以其他冠心病(37.93%)、急性心肌梗死(32.76%)死亡为主,脑血管疾病以脑出血(47.97%)和脑血管病后遗症(25.20%)死亡为主。 去CVD死因后,2017年疏附县户籍居民的期望寿命可由71.40岁增加到77.98岁,平均增加6.58岁,其中男性增加5.84岁,女性增加8.06岁。结论CVD是导致疏附县户籍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控制措施对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0 – 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结直肠癌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2010 – 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死因资料,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等指标对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进行分析。 结果 北京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从2010年的14.40/10万上升至2015年的17.58/10万,上升22.08%(男性上升28.75%,女性上升14.14%);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从2010年的9.67/10万升至2015年的9.76/10万,上升0.93%(男性上升5.34%,女性下降4.64%);结直肠癌去死因期望寿命从2010年81.05岁增至2015年82.25岁,对期望寿命的损失从2010年0.24岁增至2015年0.30岁;结直肠癌造成的每10万人YLL从2010年154.75人年升至2015年173.06人年,上升11.83%(男性上升19.71%,女性上升2.19%)。 结论 北京市结直肠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对期望寿命的损失及造成的疾病负担逐年增加,提示结直肠癌是影响北京市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 — 2018年江苏省因主要肾脏疾病所致死亡及其寿命损失的变化特征,为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死因监测系统和公安部门搜集江苏省户籍居民的死亡个案信息和人口数,死亡个案的死亡时间为从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人口数为2009 — 2018年的年末分性别、分年龄段人口数;使用SPSS 18.0和Joinpoint 4.6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寿命损失率(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YLL)、年龄标化率和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以评价疾病负担。结果2010 — 2018年江苏省全人群、男性和女性因主要肾脏疾病死亡分别为41 819、23 969和17 850例;2010、2018年主要肾脏疾病的死亡率分别为6.17/10万和6.96/10万,标化死亡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PC(95%CI)为?2.75%(?3.72%~?1.78%)。 全人群、男性和女性因主要肾脏疾病死亡所致的YLL分别为966 493.40年、575 115.70年和391 377.70年,所致的平均YLL依次为23.11年/人、23.99年/人和21.97年/人;2010、2018年YLL率分别为1.53年/1 000人和1.55年/1 000人,标化YLL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PC(95%CI)为?2.59%(?3.53%~?1.64%)。 主要肾脏疾病的年龄别死亡率和年龄别YLL率在30岁之前均处于较低水平,3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上升,60岁后快速上升。 2010 — 2018年,肾脏肿瘤、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和肾衰竭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分别呈显著上升、无显著变化、无显著变化和显著下降的趋势。结论2010 — 2018年,江苏省四类主要肾脏疾病合计死亡负担和早死负担均显著下降;男性居民肾脏疾病的死亡负担和早死负担均高于女性;肾脏肿瘤死亡负担和早死负担均显著上升,提示在未来应重视其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县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死亡率、死亡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 结果 2011年红河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3.12岁,校正死亡率为642.4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占全死因的74.30%。全人群的PYLL为 16 329人年,AYLL为 20.39年/人,PYLL%为 58.38%。前5位PYLL%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全死因的 78.40%。前5位AYLL为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红河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红河县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大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海南省居民主要非故意伤害死因及对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的影响,了解海南居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非故意伤害主要死因,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省2018年死亡人口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非故意伤害死亡居民个案,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的各类非故意伤害的死因构成比、死亡率以及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8年海南省居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018年河南省健康期望寿命,为评估河南省居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死因监测数据,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河南省年龄别伤残损失生命年率,分别测算2018年河南省的健康状态期望寿命(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和无失能期望寿命)和健康调整期望寿命.结果 2018年河南省居民0~岁组的自评健康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死亡案例统计结果的描述性分析,确定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危害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为相关部门指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1年死亡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登记资料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结果 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死亡率为 7.55‰, 标化死亡率为7.76‰;男性人口死亡率为 8.18‰, 标化死亡率为8.42‰;女性人口死亡率为 6.94‰, 标化死亡率为7.11‰。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和损伤中毒,占总死亡的 82.39%。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84.26岁,男性82.13岁,女性86.41岁。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徐汇区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制定相关策略,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预防和控制是当前慢性病防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1年海淀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构成比、死亡粗率及标化率、早死寿命损失(YLL)率及其标化率,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平均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1年海淀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居全死因首位,全死因占比30.23%,年均粗死亡率142.47/10万,标化死亡率93.32/10万;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8,P<0.05),各年份标化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相比2010年,2021年恶性肿瘤死因构成降至26.77%(降幅-15.37%),总人群、男性、女性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62%、1.82%、1.42%,均P<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1.50%、-1.13%、-1.85%,均P<0.01)。前10位死因以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前6位死因顺位基本无变化,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乳腺...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15岁以上居民自评健康期望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如英  潘劲  俞敏 《疾病监测》2010,25(8):665-668
目的分析浙江省15岁居民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及其在城乡和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利用2008年死因监测资料和浙江省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家庭户成员自评健康数据,采用Sullivan方法推算健康期望寿命。结果 2008年浙江省城乡15岁居民的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分别是57.77岁和54.80岁,健康寿命比重为90.25%和88.86%,城市居民的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健康寿命的比重高于农村。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都高于男性,但健康寿命的比重低于男性。结论老年人群、女性人群是防治疾病,减少伤残的重点人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是卫生部门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