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和流行病学特征,筛选疑似高危传播者,为传染源管理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嘉兴市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所有HIV/AIDS病例采集血样,通过核酸提取、RT-PCR和巢式PCR法扩增pol基因,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包括采用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BioEdit 7.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 6.0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图,形成若干个分子传播簇。对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EpiData 3.0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12月嘉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10例,较大HIV分子传播簇为CRF07_BC亚型,传播簇共30例病例,个案调查26例,80.8%(21/26)为最近2年感染,30.8%(8/26)为最近1年感染。84.6%(22/26)为本市感染。5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均为同性性传播感染且≥ 45岁,其中3例有危险性行为时间较久、确诊前临时性伴数较多、MSM活动场所有危险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特征。结论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新发现的较大HIV分子传播簇最近2年在本市传播较快,传播和扩散风险较高。3例疑似高危传播者对该HIV分子传播簇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外地户籍成年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强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2016 - 2017年新报告≥15岁、外地户籍HIV/AIDS病例的信息,分析特征。结果 2016 - 2017年广州市新报告15岁以上成年外地户籍病例2 554例,占71.8%。男性外地户籍病例以未婚(63.9%)、高中/中专或以上文化程度(62.5%)、同性传播(63.5%)、咨询检测发现(45.4%)为主。女性外地户籍病例以已婚有配偶(59.4%)、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68.8%)、非商业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57.1%)和配偶/固定性伴传播(33.8%)、医疗机构检测发现(60.2%)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特别重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预防艾滋病经男男同性性行为、非商业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是重点。针对女性,要强调预防婚内传播的重要性。加强艾滋病咨询检测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新报告的男性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9年新报告男性HIV/AIDS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9年新报告的男性HIV/AIDS病例1 15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新蔡县新报告的HIV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2015—2020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0年新蔡县新报告HIV/AIDS 354例,其中HIV感染者159例,AIDS病人195例;男性269例,女性85例;50岁以上占52.8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5.42,%;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小学以下为主,占83.62%。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81.92%;其中婚内性传播37例,占12.76%;婚外性传播253例,占87.24%。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途径发现为188例,占53.11%;性病门诊和其他就诊者检测途径发现97例,占27.40%。结论 新蔡县应加强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HIV/AIDS发现和管理,同时关注男男同性传播高危人群,减少经性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构建嘉兴市经异性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病例的传播网络,并了解其传播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嘉兴市某县新报告的异性商业性行为HIV病例及其阳性配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浆并提取RNA,运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的 pol区基因,使用MEGA 6.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HIV-1亚型和分子传播特征,为HIV疫情流行趋势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08例2019年7月—2021年6月新诊断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以下简称HIV/AIDS)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先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pol区基因,再进行基因测序,通过MEGA6.0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得到初步亚型分析结果,利用Cytoscape3.6. 0软件对遗传距离≤0.01的序列构建HIV分子簇,通过CPR6.0在线软件工具分析耐药突变位点。结果 测序得到277份有效序列,发现14种亚型,流行重组型(CRF)CRF07_BC占50.5%(140/277),CRF01_AE亚型占28.5%(79/277)。基因遗传距离为1.0%时形成27个分子簇(簇内例数为2例~10例),其中CRF07_BC亚型入网率为35.0%(49/140),高于CRF01_AE亚型入网率为[20.3%(1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4,P=0.117);发现CRF07_BC亚型3个较大分子簇C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6-2018年赣州市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例(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6-2018年赣州市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有2 062例患者纳入分析,年度新纳入治疗人数从2006年的4例上升到2018年的498例。纳入分析的2 062例病例中,以男性、已婚或同居、本市户籍、40岁及以上年龄组和异性传播途径等特征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74.7%、75.9%、95.7%、60.2%和87.1%。启动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数为(235.8±175.3)/μL。启动治疗时间与HIV确诊阳性时间的间隔平均为4.6月。全部病例在启动治疗时未合并机会性感染/肿瘤、WHO临床分期为Ⅰ和Ⅱ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和确诊后1个月内开始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9.5%、82.7%、55.5%和55.5%;以上指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P<0.05)。结论赣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在不断扩大,早期开始治疗的比例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相当部分患者诊断和接受治疗较晚,早发现、早治疗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苟钊  艾雨  许文平  陈航  余明  肖体呈  刘小红 《现代预防医学》2024,(7):1302-1307+1319
目的 分析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传播情况,了解HIV-1传播网络的危险因素和特点,为本地区艾滋病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方法 收集2021年363份泸州市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血样及人口学信息。通过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序列,根据pol区基因序列进行病毒亚型和传播性耐药分析,基于最适基因距离(d=1.5%)构建分子网络,分析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获得有效序列346份,包括CRF07_BC亚型113例(32.66%),CRF01_AE亚型107例(30.92%),CRF08_BC亚型99例(28.61%),CRF105_0108亚型18例(5.20%),其他亚型9例(2.60%)。HIV-1传播性耐药率为15.03%(52/346),4份样本检出双重耐药。以1.5%作为基因阈值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共形成34个分子簇,簇内病例数分别在2~25例,入网病例148例,入网率为42.7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基因亚型和户籍入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8年MSM中HIV-1分子网络的特征,探讨HIV-1传播网络的危险因素,为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昆明市连续收集新报告的感染HIV-1的MSM的样品540份,通过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按照最大似然进化树中bootstrap值 > 95%和基因距离 < 3%构建分子网络,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和网络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9份样品获得pol序列,检测到7种HIV-1基因型,其中以CRF07_BC(49.2%,226/459)和CRF01_AE(40.3%,185/459)为主,其他基因型包括URFs(4.8%,22/459)、CRF08_BC(3.1%,14/459)、CRF55_01B(1.7%,8/459)、B亚型(0.7%,3/459)和CRF68_01B(0.2%,1/459)。共163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35.5%(163/459),形成56个簇,簇内个体数在2~13个之间。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已婚和多性伴者在网络中检测到的比例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是MSM感染者分子网络增长的影响因素;按照每年出现≥3个新增感染者的网络为活跃传播簇的标准,有6个传播簇可判定为活跃传播簇,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的MSM是活跃传播簇干预的关键对象。结论 昆明市MSM中HIV-1基因型日趋复杂,进入分子网络的相关因素包括已婚和多性伴,活跃传播簇中外地、有STD史、离异和学生MSM需要加强干预,本研究为分子网络运用于该人群的干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宁波市新确证HIV/AIDS中新发感染病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开展重点病例的溯源调查、促进检测发现和减少新发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7-2020年宁波市新确证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抗体检测及HIV感染途径等相关信息。根据HIV检测史、发生危险性行为史和确证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判定新发感染和本地感染。采用EpiData 3.1和SPSS 23.0软件进行录入、整理数据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2 044例HIV/AIDS中,年龄(40.6±15.3)岁,其中男性1 684例(82.4%)、未婚758例(37.1%)、宁波市户籍1 072例(5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 253例(61.3%),宁波市居住时间>5年979例(47.9%),判定为本地新发感染的比例为34.3%(702/2 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报告病例(与2017年报告病例相比,OR=1.422,95%CI:1.092~1.851)、职业为学生/教师/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与商业服务/餐饮/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相比,OR=1.682,95%CI:1.307~2.165)、最近1年使用男性社交软件寻找同性非商业性伴(与未使用男性社交软件相比,OR=1.353,95%CI:1.073~1.706)的本地新发感染HIV风险较高。结论 2017-2020年宁波市新确证HIV/AIDS本地新发感染占一定比例,本地使用男性社交软件寻找同性非商业性伴是HIV/AIDS本地新发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男性社交软件寻找性伴MSM的溯源调查和互联网干预工作,减少本地艾滋病新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义乌市HIV亚型分布和传播簇特征,为HIV流行趋势分析和疫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地区2016年新报告HIV/AIDS开展分子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从168例血浆中提取RNA,通过RT-PCR和巢式PCR扩增pol基因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亚型和传播簇,通过CPR 6.0在线软件工具分析耐药突变位点。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39.1±13.4)岁,男性为主(86.3%,145/168),外省户籍居多(66.7%,112/168),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51.2%,86/168)和异性传播(48.8%,82/168)。HIV序列成功获得率为89.9%(151/168),优势亚型为CRF01_AE 74例(49.0%)和CRF07_BC 64例(42.4%),其他亚型包括CRF08_BC 5例(3.3%),CRF55_01B 3例(2.0%),B、CRF45_cpx、CRF59_01B、CRF85_BC和URF (B/C)各1例。CRF45_cpx和CRF85_BC在浙江省首次发现。共发现26个传播簇(含65个病例),总成簇比例43.0%(65/151),CRF01_AE成簇比例54.1%(40/74),高于CRF07_BC的32.8%(21/64);各传播簇平均大小为2.5例/簇,CRF01_AE中异性传播的传播簇最大(3.5例/簇)。传播性耐药率为4.6%(7/151),7例检出监测性耐药突变,包括M46L 5例,F77L和Y181C各1例。结论 义乌市HIV亚型复杂多样,多种传播簇并存且特征多样,应继续加强亚型监测,重点对传播簇病例开展专题调查,实施针对性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分子网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为优化艾滋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方法 整合1997-2020年采集的5 996条广西HIV pol区序列和165 534条公开发表的非广西HIV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工具以0.5%成对基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网络。结果 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的序列比例为31.5%(1 886/5 996)。在HIV跨地区传播分子网络中,省内连接占51.6%(2 613/5 062),国内连接占48.0%(2 430/5 062),国际连接占0.4%(19/5 062)。与广西跨地区连接的主要地区为广东省(49.5%,1 212/2 449)、北京市(17.5%,430/2 449)、上海市(6.9%,168/2 449)、四川省(5.7%,140/2 449)、云南省(4.2%,102/2 449)、陕西省(3.8%,93/2 449)、浙江省(2.8%,69/2 449)、海南省(2.0%,49/2 449)、安徽省(1.5%,37/2 449)和江苏省(1.3%,33/2 449),其余地区与广西跨地区连接比例均<1.0%。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50岁(相比于25~49岁,aOR=1.68,95%CI:1.46~1.95)、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21,95%CI:1.05~1.40)、未婚(相比于已婚,aOR=1.18,95%CI:1.00~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21,95%CI:1.04~1.42)和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1.77,95%CI:1.48~2.12)。跨地区连接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74,95%CI:1.13~2.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96,95%CI:1.43~2.69)、自由职业/待业/退休(相比于农民,aOR=1.50,95%CI:1.07~2.11)、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3.28,95%CI:2.30~4.72)。结论 广西存在HIV传播热点,广西与国内地区组成复杂的跨地区传播网络。后续研究应针对分子网络分析推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社会网络调查,及时识别隐匿传播链,减少HIV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梅州市HIV感染/AIDS患病(HIV/AIDS)情况,为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8-2018年HIV/AIDS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8年梅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 911例,年报告发病率1.93/10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20~49岁报告病例占65.4%。男女比例3.42[DK]∶1。已婚感染者(53.02%)最多。初中学历者(47.53%)居多。职业主要为农民(36.88%)。全市各县均有HIV/AIDS病例。感染途径以性途径感染(83.75%)为主,尤其以异性传播(76.18%)方式感染居多。样本来源以其他就诊者检测(48.74%)为最多。结论 梅州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尚处于低流行地区,但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应重视艾滋病知识宣传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和加强HIV/AIDS的随访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2-2017年阆中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2-2017年阆中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371例(其中HIV感染者282例,AIDS89例),报告死亡116例。HIV/AIDS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388.31,P<0.001)。男女性别比为3.17〖DK〗∶1,男性女性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年龄以20~49 岁青壮年为主占60.37%,50 岁及以上新报告占比逐年增加。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占48.25%,其次是家务与待业,占20.22%。异性传播和男男同性传播分别占82.75%、13.75%。结论 阆中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青壮年、农民及民工居多,50 岁以上发病率增长最快,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应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杭州市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的新报告HIV感染者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报告HIV感染者,且现住址为杭州市、传播途径为非婚异性性传播。采用SPSS.2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的感染者经非婚异性性传播的比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感染HIV的相关因素。结果 新报告HIV感染者中的非婚异性性传播占38.03%(1 393/3 663),其中,非商业性传播占非婚异性性传播的50.83%(708/1 393),商业性传播占非婚异性性传播的49.17%(685/1 393)。男女性别比为3.51:1(1 084/309)。男性以非婚商业性传播为主(61.81%,670/1 084),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95.1%,294/3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婚非商业异性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女性(aOR=48.25,95% CI:26.94~88.44)、年龄<30岁组(aOR=2.43,95% CI:1.31~4.51)、30~岁组(aOR=1.92,95% CI:1.11~3.33)、40~岁组(aOR=1.80,95% CI:1.08~3.00)、已婚和未婚(与离异或丧偶相比,aOR=1.57,95% CI:1.10~2.24;aOR=1.78,95% CI:1.15~2.7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与小学及以下相比,aOR=1.82,95% CI:1.18~2.80)、职业为干部/职员(与农民相比,aOR=2.03,95% CI:1.04~1.91)、非婚性伴数<5个(与非婚性伴数≥ 5个相比,aOR=10.65,95% CI:6.41~17.42)。结论 2015-2017年杭州市非婚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比例高,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的HIV感染者在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的风险上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前HIV-1耐药情况及亚型流行特点。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台州市开展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RT-PCR扩增获得HIV-1 pol基因片段并测序,提交序列至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根据2014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确定耐药突变位点以及HIV-1毒株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中成功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的研究对象806例,ART前HIV-1耐药率为2.9%(23/806),其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1.9%(15/806)、0.6%(5/806)和0.0%。2016-2018年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依次分别为1.6%、1.8%和4.8%。NNRTIs和NRTIs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 N(0.7%)和M184I/V(0.5%)为主。HIV-1亚型以CRF01_AE(42.7%,344/806)、CRF07_BC(28.9%,233/806)和CRF08_BC(11.2%,90/806)为主。同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53.3%,136/255)和CRF07_BC(32.2%,82/255)为主;异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37.7%,203/539)、CRF07_BC(27.5%,148/539)和CRF08_BC(16.1%,87/539)为主。结论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上升趋势,需加强对HIV-1耐药型毒株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昆明市HIV-1感染者的分子传播网络并分析其网络特征,识别主要传播亚型、传播方式和重点高危人群,为本市艾滋病防控采取重点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2020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昆明市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整理其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T-nested-PCR扩增HIV-1pol区基因,contig Express 6.0对序列进行剪切、拼接和校对,Bio Edit 7.0比对剪切序列,HIV-1 BLAST在线工具亚型分型和MEGAX进行亚型验证,使用Hy Phy软件计算pol区基因序列之间的成对基因距离,Graph Pad-Prism8.0确定最佳阈值,导入Cytoscope3.7.2进行HIV-1分子网络可视化展示并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获得505条pol区基因序列,确定最佳阈值为0.013后,共有232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45.94%。不同亚型、不同病毒载量、不同地区和不同耐药情况的入网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簇总连接度为552,总的节点中位连接度M(P25,P75)=2.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 41 223例,新报告HIV/AIDS数从2010年的3 087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5 910人。新报告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构成比从2010年的50.6%(1 564/3 087)升至2018年的98.8%(5 839/5 910),异性性传播从2010年的44.9%(1 387/3 087)先升后降至2018年的65.7%(3 885/5 910),男男性行为传播从2010年的5.7%(177/3 087)升至2018年的33.1% (1 954/5 910)。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比例从2010年的69.4%(962/1 387)升至2018年的91.7%(3 562/3 885)(趋势χ2=657.802,P<0.001)。15~24岁青年、≥ 60岁老年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青年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52.7%,2 561/4 856),老年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6.4%,5 907/6 833),且老年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以男性为主,男性HIV/AIDS数从2010年的122例增加到2018年的738例,历年男性构成比在82.2%~91.0%之间,女性构成比从2010年的9.0%(12/134)增加到2018年的17.8%(160/898)。结论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控重点应以控制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并关注青年和 ≥ 60岁老年人群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