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掌握海门市女性乳腺癌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研究海门市1989年-2008年间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分析统计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结果:1989年~2008年海门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6.75/10万,调整死亡率为4.15/10万。该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20年间上升了62.62%,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死亡居女性各类癌症死亡率的第6位。该资料显示女姓乳腺癌的死亡有两个年龄段高峰,即55岁组和80岁组。结论:海门市乳腺癌死亡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天津市宫颈癌死亡长期趋势,为开展相关研究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1999-2015年天津市宫颈癌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累积死亡率(0~74岁)、截缩死亡率(35~64岁)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应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宫颈癌死亡率、YLL率的趋势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分析不同年龄组变化趋势。结果 1999-2015年天津市户籍居民因宫颈癌死亡1 741人,平均粗死亡率为2.15/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47/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50/10万,平均每年YLL为3 347.97人年。宫颈癌死亡者中,0~34岁占3.10%,35~64岁占57.84%,≥ 65岁占39.06%;城市宫颈癌死亡率高于农村,城乡比为1.37:1。1999-2015年宫颈癌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2014-2015年年龄别死亡率呈现双峰分布的特征,50岁为第一个高峰,75岁为第二个高峰;1999-2011年天津市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呈稳定状态(APC=-0.2%,P=0.80),2011-2015年呈快速上升趋势(APC=21.6%,P<0.01);20~49岁组1999-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6.9%,P<0.01);50~69岁组1999-2007年呈下降趋势(APC=-9.2%,P<0.01),2007-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14.5%,P<0.01);≥ 70岁组1999-2009年呈下降趋势(APC=-10.2%,P<0.01),2009-2015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7.8%,P=0.10)。自2008年开始,50~70岁组宫颈癌的YLL率超过≥ 70岁组,并且差距逐渐扩大。结论 自2011年天津市地区宫颈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50~70岁人群将是宫颈癌寿命损失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1992~2006年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992~2006年沈阳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特点。方法:用SAS6.12软件对乳腺癌死亡率、死亡构成等指标进行分析,并进行χ2趋势检验。结果:沈阳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5年间上升了57.37%,年均增长速度为3.29%。乳腺癌年均死亡率为9.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9/10万。乳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顺位从2006年开始,由原来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乳腺癌死亡率从35~岁组开始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上升,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45~64岁年龄段乳腺癌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经χ2趋势检验,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2.43,P<0.0001)。结论:沈阳市乳腺癌死亡率上升速度较快,应重点加强45~64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近10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的变化趋势,探讨乳腺癌死亡的高危人群,为制定降低乳腺癌死亡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和2002~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中的女性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①1996~2005年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8/10万~10/10万之间波动,农村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4/10万~6/10万之间波动;②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为城市女性在85岁及以上,农村女性在75岁及以上;③2005年我国25~59岁女性乳腺癌死亡占同年龄组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超出了其他年龄组女性所占的相应比例;④2001年我国30~34岁年龄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由高到低排序:三类农村、二类农村、一类农村和中小城市、大城市;2005年我国25~29岁年龄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由高到低排序:中小城市、农村、大城市。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平稳状态,但是存在地区差异,应提高对年轻女性乳腺癌死亡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09-613
1970年以来, 山东省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别分解分析发现, 1970—1990年代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的微弱下降全部为非人口因素所致, 1990年以后死亡率大幅上升为人口和非人口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中人口因素的贡献率逐渐上升, 由2004—2005年的53.5%上升到了2011—2013年的59.5%, 非人口因素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由46.5%降到了40.5%。45~64岁是女性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年龄段, 占不同时期乳腺癌总死亡的40%~60%;其中55~64岁年龄组死亡率增长迅速, 2011—2013年分别比1970—1974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上升了52.12%、115.19%和29.01%(Z=-7.342, P<0.001)。相对于1970—1974年, 农村女性2011—2013年标化死亡率增长了41.86%(Z=-17.933, P<0.001);城市女性2011—2013年标化死亡率增长了18.62%(Z=-25.642, P<0.001)。不同时期城市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均P<0.05)。空间扫...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1999 - 2018年黔南州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女性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黔南州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和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1999 - 2018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率、中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等。结果 1999 - 2018年黔南州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22 958例,发病率为33.41/10万,中标率为15.17/10万。20年中发病率APC3.75%,中标发病率APC 2.73%。城市女性发病率在35岁以后快速上升,50~54岁达到高峰(115.34/10万)。农村女性发病率在30岁以上快速上升,45~49岁达到高峰(86.42/10万)。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43.31/10万)高于农村(19.39/10万);1999 - 2018年黔南州女性乳腺癌死亡病例7 330例,死亡率为11.27/10万,中标率为4.65/10万。20年中死亡率APC 3.62%,中标化死亡率APC 2.51%。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70岁以后快速上升,85岁~达到高峰(79.64/10万);农村女性乳腺癌死亡率30岁以后快速上升,55~69岁变化趋于平稳,70岁以后又快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39.78/10万)。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18.67/10万)高于农村女性(9.28/10万)。结论 1999 - 2018年黔南州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女性两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2018年收集的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中标发病(死亡)率、年龄别率,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4—2018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3.95/10万、15.95/10万,中标发病率分别为16.80/10万、11.22/10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43/10万、5.51/10万,中标死亡率分别为4.19/10万、3.54/10万。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宫颈癌城乡差别不大。5年期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相对稳定,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P均>0.05),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5.38%和3.83%(P均<0.05)。结论 四川省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相对稳定,而宫颈癌呈上升趋势,女性乳腺癌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宫颈癌城乡差别不大,中老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辽宁省1984/1999-2012年城乡居民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辽宁省胃癌防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1984/1999-2012年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计算胃癌粗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辽宁省人口构成)、世界标化死亡率(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4.3软件估计胃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1984-2012年,辽宁省城市居民胃癌粗死亡率为19.68/10万(世标率为17.76/10万,中标率为11.06/10万),男性为27.02/10万(世标率为25.62/10万,中标率为15.91/10万),高于女性(胃癌粗死亡率为12.25/10万,世标率为10.60/10万,中标率为6.58/10万)。1999-2012年辽宁省农村居民胃癌粗死亡率为19.95/10万(世标率为17.95/10万,中标率为11.11/10万),男性为27.80/10万(世标率为25.73/10万,中标率为16.05/10万),高于女性(胃癌粗死亡率为11.79/10万,世标率为10.37/10万,中标率为6.23/10万)。胃癌是辽宁省城市第4位肿瘤死因,农村第3位肿瘤死因(2012年)。1984/1999-2012年辽宁省胃癌世标率呈显著下降趋势(AAPC=-3.5%),城市与农村下降幅度一致(AAPC=-3.4%),女性下降幅度(AAPC=-4.1%)高于男性(AAPC=-3.2%),粗死亡率变化不明显。结论辽宁省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该省城乡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是当前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特征及趋势,为乳腺癌的综合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 年乌鲁木齐市女性乳腺癌死亡资料,依据 ICD-10 死因编码筛选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 555 例,计算乳腺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累积死亡率、截缩死亡率、变化百分比(percentage change,PC)、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以及期望寿命,利用灰色模型 GM(1,1)拟合并预测死亡率。结果 2015—2019 年乌鲁木齐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在 5.15/10 万~7.66/10 万之间,平均死亡率为 6.35/10 万,标化死亡率为 5.35/10 万,累积死亡率为 0.52%(0~<75 岁),截缩死亡率为 9.46/10 万(35~<65 岁)。死亡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χ2趋势=484.649,P<0.01),40 岁之前死亡率较低,40 岁之后死亡率开始增加,≥85 岁年龄组死亡率达 53.23/10 万,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年均上升 10.08%(t=3...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分析2015年江苏省卵巢癌发病和死亡现状及2006-2015年卵巢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为江苏省卵巢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CDC收集的35个登记处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从中抽取卵巢癌数据,计算分城乡、年龄组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累积发病(死亡)率(0~74岁)、截缩发病(死亡)率(35~64岁)等指标,结合2015年江苏省户籍人口资料,估算全省卵巢癌发病(死亡)数。汇总2006-2015年全省肿瘤登记资料,利用Joinpoint 4.7.0.0软件分析卵巢癌发病(死亡)粗率、中标率、世标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5年江苏省估计卵巢癌新发病例2 229例,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3%,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12位;估计卵巢癌死亡1 239例,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2.18%,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第13位。江苏省女性卵巢癌发病率为5.91/10万,中标率为4.01/10万,世标率为3.81/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0.42%。卵巢癌死亡率为3.29/10万,中标率为1.99/10万,世标率为1.96/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24%。2006-2015年江苏省卵巢癌发病粗率APC为4.66%(95% CI:2.11%~7.29%),死亡粗率APC为7.45%(95% CI:5.46%~9.47%),均P<0.05;卵巢癌发病中标率APC为2.30%(95% CI:-0.32%~4.99%),发病世标率APC为2.41%(95% CI:-0.29%~5.20%),均P>0.05;死亡中标率APC为4.43%(95% CI:2.54%~6.36%),死亡世标率APC为4.55%(95% CI:2.58%~6.57%),均P<0.05。结论 江苏省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城市高于农村,卵巢癌发病粗率、死亡粗率均呈上升趋势,经标化后发病趋势尚平稳,但死亡趋势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6-2012年中国女性人群子宫颈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死因上报系统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数据,通过死因漏报调查进行调整,分析不同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及年龄分布特征;采用全国第六次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6-2012年子宫颈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年,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粗死亡率为3.15/10万,其中农村地区粗死亡率为3.45/10万,高于城市地区(2.76/10万);中部地区粗死亡率为3.77/10万,高于西部地区(3.23/10万)和东部地区(2.54/10万)。2006-2012年,全国子宫颈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平均每年上升2.9%(95% CI:0.8%~5.0%),其中30~59岁组上升6.0%(95% CI:1.6%~10.5%);中部地区平均每年下降4.6%(95% CI:-5.9%~-3.3%),其中30~59岁组-3.2%(95% CI:-5.0%~-1.4%)和≥60岁组-5.7%(95% CI:-9.3%~-2.0%)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而西部地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中国人口年龄标化率变化趋势与世标率相近。结论 我国子宫颈癌下降趋于停滞,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仍然是我国子宫颈癌防控的重点区域;而东部地区30~59岁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上升现象亟需引起重视;建立综合的子宫颈癌防控体系是继续降低我国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2 - 2014年浦东新区居民大肠癌死亡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2 - 2014年浦东新区户籍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大肠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 - 2014年浦东新区大肠癌粗死亡率为21.64/10万,标化死亡率为9.84/10万。大肠癌粗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 = 3.99%, Z = - 17.207, P <0.001),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 = 0.34%,Z = - 1.270, P = 0.230)。男性大肠癌死亡率高于女性(Z = 8.286, P <0.001)。浦东新区大肠癌PYLL为32 137年,PYLL率为0.93‰,AYLL为4.31年/人。PYLL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 = 2.26%, Z = - 2.920, P = 0.014)。结论 浦东新区大肠癌粗死亡率及PYLL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提示应加强针对大肠癌的防控措施,深入推进上海市大肠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2006-2017年不同年龄和地区女性乳腺癌和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病趋势。方法 结合发病率、人口数计算全国分地区、分年龄的女性乳腺癌、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及卵巢癌的发病数及平均诊断年龄。通过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化。采用Joinpoint 4.5.0.1软件计算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6-2017年,6种癌症的合计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从39.48/10万上升至51.11/10万(AAPC=2.24%,95%CI:1.59%~2.89%)。这一上升趋势在农村地区更加显著(AAPC=4.65%,95%CI:3.67%~5.64%),而城市地区未见明显上升(AAPC=0.15%,95%CI:-0.26%~0.56%)。除子宫体癌外,其他5种癌症发病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的ASIR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上升趋势相近。乳腺癌、阴道癌和外阴癌的ASIR在城市地区无明显上升趋势,而在农村地区明显上升。卵巢癌的ASIR在城市地区呈下降趋势,而在农村地区则呈上升趋势。从发病年龄上看,除子宫体癌外,所有女性癌症平均诊断年龄均呈上升趋势。通过世界标准人口标化后,仅在宫颈癌和阴道癌中观察到标化平均诊断年龄的上升,从49.11岁和55.15岁分别上升至52.13岁和58.81岁。结论 2006-2017年,女性癌症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农村地区上升趋势高于城市地区。同时,农村居民的医疗资源可及性需进一步提升,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和早诊早治,从而弥合女性癌症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