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率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在孕妇人群中的分布, 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以期为降低孕期合并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31日前分娩的中国孕产妇队列中纳入的孕妇,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孕妇孕早期的体力活动、久坐、烟草暴露、酒精摄入、饮食及睡眠水平共6项生活方式指标, 并收集孕妇GDM发病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健康生活方式与GDM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在3 162例孕妇中有372例孕妇被诊断为GDM。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乏体力活动(RR=1.015, 95%CI=1.005~1.279, P=0.046)和低睡眠水平(RR=1.019, 95%CI=1.004~1.196, P=0.047)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不健康行为的孕妇相比, 6种全部有表现者有更高的GDM发病风险(RR=1.530, 95%CI=1.263~8.880, P=0.036)。 结论  我国孕妇的GDM发病率为11.76%, 缺乏体力活动和低睡眠水平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 有多种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增大GDM风险。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等多种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GDM合理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孕妇在不同孕期的身体活动水平,分析持续身体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Chinese Pregnant Women Cohort Study, CPWCS)项目中完成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随访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获取孕妇的一般信息,通过国际体育活动问卷对孕妇在三个孕期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持续身体活动不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计2 920名孕妇纳入研究,其中仅1 057名(36.2%)孕妇在三个孕期都达到了身体活动充足,有267名(9.1%)孕妇在三个孕期都处于低水平身体活动,即持续身体活动不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肥胖(OR=1.985, 95% CI: 1.078~3.654, P=0.028)、家庭成员数>2人(OR=1.544, 95% CI: 1.122~2.123, P=0.008)和怀孕前吸烟(OR=2.395, 95% CI: 1.309~4.382, P=0.005)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持续身体活动不足。 结论  我国孕期妇女的身体活动水平不足。应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身体活动指导,发挥家庭成员对孕妇积极进行身体活动的支持作用,以帮助孕妇在怀孕期间安全有效地进行身体活动,促进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中期妇女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身体活动对剖宫产的影响。 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的67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 采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pregnancy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PPAQ)调查孕中期妇女身体活动情况, 随访获得研究对象的分娩方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73名孕妇(40.63%)的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调整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产史等因素后, 相比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孕妇, 运动锻炼较高水平的孕妇剖宫产发生风险较低(OR=0.564, 95%CI:0.338~0.941);相对于参加低水平中重度身体活动的孕妇, 参与较高水平中重度身体活动的孕妇剖宫产发生风险较低(OR=0.652, 95%CI:0.437~0.972)。 结论  运动锻炼和中重度身体活动是剖宫产的保护因素, 应进一步加强孕期运动的健康教育, 鼓励孕妇在孕期进行适宜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孕早期和孕中期孕妇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通过在线调查系统追踪随访308名孕妇。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孕早期和孕中期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5.97%和23.7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期是否发生过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孕后饮食满意度以及配偶对孕妇的关心情况是导致孕早期孕妇抑郁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近期是否发生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配偶对孕妇的关心情况、对目前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孕妇对所接受领导关心的满意度是导致孕中期孕妇抑郁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 结论  孕早期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孕中期,孕早期和孕中期抑郁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妇孕中期体力活动对婴儿智力发育水平的影响,为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为研究现场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4年5月 — 2015年5月采用丹麦翻译的体力活动量表收集孕中期孕妇体力活动资料;纳入392名符合要求婴儿,其中男性172名,女婴220名,在2015年5月 — 2016年5月通过自编问卷收集婴儿喂养情况,并使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儿1岁时智力发育进行评估;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期体力活动对婴儿智力和体格发育水平的影响。  结果  392名婴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平均为(126.39 ± 13.61)分,运动发育指数(PDI)平均为(113.61 ± 14.30)分;女婴的MDI得分高于男婴(P < 0.05),不同性别婴儿PD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度体力活动与婴儿MDI发育指标呈负相关(β = – 0.15,P = 0.013);轻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婴儿PDI发育指标呈正相关(β = 0.12,P = 0.048)。  结论  孕妇孕中期适当的轻度体力活动与婴儿PDI指标呈正相关,中度体力活动与婴儿1岁时智力发育MDI指标呈负相关,提示妊娠期妇女体力活动应适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安徽省马鞍山市孕早、中期孕妇外周血和脐带血清砷水平,并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 — 2014年9月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纳入的3 474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妇孕早期首次产检时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孕妇孕早、中期和分娩时脐带血清砷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孕早、中期及脐带血清砷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联。 结果 随访的3 247名孕妇中HDCP发生率为5.9 %。孕妇孕早、中期及脐带血清砷水平[P50P25P75)]分别为1.74(1.22~2.51)、1.77(1.28~2.54)、1.87(1.27~2.88)μg/L,脐带血中砷的含量显著高于孕早、中期孕妇体内砷的含量(P <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血清砷高暴露组孕妇发生HDCP的风险是低暴露组的1.63倍(95 % CI = 1.08~2.48),孕中期和脐带血清砷水平与HDCP发生无统计学关联(P > 0.05)。 结论 脐带血中砷水平高于孕妇孕早、中期;孕早期砷高暴露可增加HDCP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妊娠期妇女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和妊娠合并贫血的关系。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妊娠期营养素补充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的孕妇进行调查,随访收集研究对象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和妊娠合并贫血的诊断情况,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321例。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为14.0%。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与全妊娠期使用叶酸的孕妇相比,未坚持全妊娠期使用叶酸的孕妇,更容易发生贫血(OR=1.362,95% CI:1.096~1.691, P=0.005)。 结论  未坚持全妊娠期使用叶酸是妊娠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应鼓励孕妇在全妊娠期持续地使用叶酸以降低贫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胎儿脐带缠绕现状及其与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脐带缠绕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环境暴露信息,随访获取脐带缠绕相关结局,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胎儿脐带缠绕的影响因素。 结果  胎儿脐带缠绕的发生率为9.00%。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孕期没有暴露于被动吸烟或噪声的孕妇相比,暴露于被动吸烟(OR=1.199, 95% CI: 1.010~1.423, P=0.038)或噪声(OR=1.242, 95% CI: 1.002~1.541, P=0.048)的孕妇发生脐带缠绕的风险较高。 结论  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接触噪声对胎儿脐带缠绕有影响,应加强孕期教育,减少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噪声环境暴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清中汞、锰、镍、铜、锌、砷、镉、铅水平对稽留流产的影响, 为稽留流产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选取同年龄段、同孕周的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者21对, 检测两组孕妇血清汞、锰、镍、铜、锌、砷、镉、铅水平。采用1:1配比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稽留流产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与正常早孕组相比, 稽留流产组血清镍(t=3.57, P=0.002)、铜(t=7.94, P < 0.001)、锌(t=3.60, P=0.002)、镉(t=4.74, P < 0.001)、砷(t=2.82, P=0.011)、铅(t=3.46, P=0.002)水平较高, 血清锰水平较低(t=-8.24, P < 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高血镍(OR=7.83, 95%CI:1.03~59.68, P=0.037)、高血镉(OR=3.51, 95%CI:2.53~4.87, P=0.004)为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 高血锰(OR=0.68, 95%CI:0.41~0.97, P=0.030)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  孕妇血清中镍、镉、锰水平对稽留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19年3-4月采用自编问卷对某院2015-2018年住院的消化道畸形患儿(n=54)和同期同科室入院的非消化道畸形患儿(n=60)及其父亲和母亲在孕前及孕期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孕周、出生体重、母亲年龄、孕期咖啡因、多种维生素的补充、父亲年龄及父亲在孕妇受孕3月前吸烟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新生儿为消化道畸形的高危因素(OR=7.168,P < 0.001);孕期多种维生素的补充为消化道畸形的保护因素(OR=0.103,P=0.004);父亲在孕妇受孕3月前吸烟>5支/d是消化道畸形的危险因素(OR=2.833,P=0.005)。 结论  男性新生儿、父亲在孕妇受孕3月前吸烟>5支/d为消化道畸形的高危因素,母亲孕期多种维生素的补充为消化道畸形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调理过程中,糖耐量试验结果对饮食控制血糖效果的预测价值,并分析饮食治疗对改善妊娠糖尿病结局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室2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收集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7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糖尿病筛查、糖耐量试验结果等一般情况,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孕妇孕前BMI指数、文化程度及孕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妊娠期糖尿病组年龄高于正常对照组(t=4.389,P<0.05);②空腹血糖正常组的GDM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高于空腹血糖超标组的孕妇(χ2=12.079,P<0.001);在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妇中,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孕妇,其糖耐量试验餐后1h血糖(1hrBG)及餐后2h血糖(2hrBG)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t=-5.097,P<0.01;t=-2.042,P<0.01);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血糖值越高,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风险越高,OR值(风险值)处在中等强度范围内(P<0.05)。③血糖控制不佳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并且早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①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影响;②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提示该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较低,尤其是空腹血糖水平超过标准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更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③及时有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能减少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孕妇孕中期血浆n-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基于同济-双流出生队列,于2017-2019年在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纳入18~40岁的6 143名单胎妊娠孕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基本信息和孕期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液样本收集。根据孕24~28周孕妇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选取269名符合GDM诊断标准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在非GDM的孕妇中按照孕妇年龄(±3岁)、基线孕周(±4周)进行1∶2匹配,选取538名非GDM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孕妇孕中期血浆多种n-6 PUFAs水平。采用多变量校正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孕中期血浆各n-6 PUFAs类别和总n-6 PUFAs与GDM患病风险的关联,并利用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法校正多重检验。采用敏感性分析探讨其稳健性。结果  807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27.8±3.9)岁,孕周为(24.8±1.1)周,孕前BMI为(21.5±3.1) kg/m2。孕中期血浆亚油酸(linoleic acid, LA)、γ-亚油酸(gamma-linolenic acid, GLA)、二十碳二烯酸(eicosadienoic acid, EDA)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水平每增加一个标准差,GDM的患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0.83(95% CI:0.69~0.99, P=0.039)、0.82(95% CI:0.69~0.99, P=0.037)、0.63(95% CI:0.50~0.79, P < 0.001)和1.20(95% CI:1.02~1.42, P=0.032),而多重校正后LA、GLA和AA与GDM患病风险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EDA与GDM患病风险的关联稳定。结论  孕中期血浆n-6 PUFAs中EDA与GDM患病风险有关,此结论需进一步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上海某医院分娩的668例孕中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及孕中期含铁补充剂使用情况,应用简化的膳食频率问卷量化研究对象孕中期膳食摄入情况。确定总铁及不同来源铁摄入量,并根据摄入量五分位数和中位数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中期总铁及不同来源铁摄入量对GDM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校正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超重/肥胖、孕早期血红蛋白(Hb)、能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游离糖后发现总铁摄入量与GDM风险无关(P>0.05)。与低剂量补充剂铁摄入组相比,高剂量补充剂铁摄入组GDM发生风险上升(OR=1.65,95%CI:1.14~2.39)。与低剂量膳食总铁摄入组相比,高剂量膳食总铁摄入组GDM发生风险降低(OR=0.53,95%CI:0.35~0.81),膳食血红素铁的摄入与GDM风险无关(P>0.05)。

结论

高膳食总铁摄入水平可能是GDM的保护因素,而高补充剂铁摄入水平则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提示在无妊娠期铁缺乏的情况下,妊娠期女性宜谨慎选用高剂量含铁补充剂,建议优先保证膳食铁摄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孕早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建档产检孕妇491例,专人记录孕妇的身高、年龄、孕前体重、BMI、孕早中期体重、分娩结局等一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孕前BMI的孕妇孕早期体重增长与GDM的关系。结果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及过多的孕妇GDM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而孕中期不同的体重增长情况,孕妇GDM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1,P>0.05)。孕早期增重按不同孕前BMI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为18.5~24.9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过多,GDM发病风险增至1.913倍(OR=1.913,95%CI:1.033~3.543);孕前BMI≥25.0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适宜、过多,GDM的发病风险分别增至4.900倍(OR=4.900,95%CI:1.179~20.373)和5.444倍(OR=5.444,95%CI:1.290~22.976)。孕前BMI<18.5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χ2=118.600)、羊水异常(χ2=6.750)及剖宫产(χ2=6.166)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前BMI≥25.0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72,P<0.05);孕前BMI=18.5~24.9kg/m2的孕妇,孕早期不同增重情况,其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体重正常和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早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加了GDM发生风险;而孕前低体重者,孕早期体重增长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并不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早期红细胞参数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关联,为GDM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产检且住院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 044名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基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孕妇孕早期红细胞参数等相关资料。根据四分位数法,将孕妇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分为四组。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不同孕早期红细胞参数水平妇女GDM发生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分析孕早期红细胞参数与GDM的关联。  结果  研究对象的GDM患病率为23.32 %(5 840/25 044)。随着孕早期Hb、RBC、HCT的四分位数组别的增高,GDM发生率均逐渐升高(P < 0.001)。在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巨大儿分娩史、糖尿病家族史、初孕、初产、孕前BMI因素的影响后,孕早期Hb、RBC、HCT参数均是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b ≥ P75组、RBC ≥ P75组、HCT ≥ P75组发生GDM的风险分别是相应参数 < P25组孕妇的1.61倍(ORa = 1.61,95 % CI = 1.46~1.77)、1.62倍(ORa = 1.62,95 % CI = 1.47~1.78)、1.46倍(ORa = 1.46,95 % CI = 1.33~1.61)。  结论  孕早期Hb、RBC、HCT参数均是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考虑将红细胞参数水平作为孕早期筛查GDM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孕妇孕早期邻苯二甲酸酯(PAE)暴露与孕晚期FPG水平的关联及患妊娠糖尿病(GDM)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3 474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早、中、晚期分别随访,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记录临床相关信息;收集孕妇晨尿样本,运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检测尿液样本中7种PAE代谢物浓度;在孕早、晚期测定FPG,在孕中期进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尿PAE代谢物与孕晚期FPG间的关联性,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孕早期PAE暴露水平与孕晚期患GDM的风险。结果 GDM检出率为12.8%;孕早期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MP)、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单苄酯(MBz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羟基己基)酯(MEHHP)暴露水平与孕晚期FPG呈正相关(P<0.05),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酮基己基)酯(MEOHP)暴露水平与孕晚期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早期MEHHP暴露增加正常组和GDM组FPG水平,MMP、MEP、MBP、MBzP、MEHP和MEOHP暴露只影响正常组的FPG水平,对GDM组的FPG水平无影响。孕早期MMP和MBP暴露增加孕晚期患GDM的风险,MEOHP暴露降低孕晚期患GDM的风险。结论 孕早期PAE暴露与孕晚期FPG水平存在关联,不同种类PAE代谢物与孕晚期FPG水平关联性存在差异,PAE代谢物对正常孕妇FPG水平的影响较GDM孕妇更为显著。不同种类PAE代谢物可能增高或降低孕妇孕晚期患GDM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孕妇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关系。  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加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人口队列的孕早期孕妇,调查其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等资料,并对研究对象的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进行随访。首先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对GDM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限制性三次立方样条来呈现血红蛋白水平与GDM的非线性关系。  结果  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孕早期高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135 g/L)增加了GDM的发生风险(OR=1.44,95% CI:1.13~1.83);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0 g/L,FPG、OGTT 1h血糖、OGTT 2h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03 mmol/L(95% CI:0.01~0.05)、0.14 mmol/L(95% CI:0.07~0.21)、0.13 mmol/L(95% CI:0.08~0.19);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随着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GDM的发生风险逐渐升高。  结论  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将增加GDM的发病风险,应积极对孕妇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糖脂代谢指标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产前门诊做常规产检的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GDM的孕妇50例纳入GDM组,不伴有GDM的孕妇5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人口统计学资料。比较两组孕妇的相关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GDM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能够对GDM患者的前期诊断提供依据,孕妇应注意监测以上指标,预防GD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为GDM发病机理研究及其预防策略提供线索。 方法 整群抽取2012年3月1日 — 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GDM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胎龄以及居住地址在非GDM孕妇中匹配对照组,最终对320例病例组和318名对照组孕妇提取DNA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min P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EPR基因多态性与GDM发病的关系。 结果 min P法分析结果显示,LEPR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无关(P > 0.05)。在调整了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期被动吸烟情况、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和产次等混杂因素且调整多重比较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LEPR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携带多态性位点rs2375675 CC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孕妇的2.01倍(OR = 2.01,95 % CI = 1.11~3.75);携带多态性位点rs11208591 AA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孕妇的1.86倍(OR = 1.86,95 % CI = 1.02~3.48);携带多态性位点rs10789171 AA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孕妇的1.64倍(OR = 1.64,95 % CI = 1.05~2.58);携带多态性位点rs12074520 CA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孕妇的1.54倍(OR = 1.54,95 % CI = 1.02~2.35);携带rs12566370 AG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孕妇的0.68倍(OR = 0.68,95 % CI = 0.48~0.95)。 结论 LEPR基因rs2375675、rs11208591、rs10789171、rs12074520和rs12566370位点多态性与GDM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