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于经前、经后、经间期采用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积分,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关元、子宫、三阴交、血海、膈俞)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V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胞饮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地机、三阴交、肾俞、血海)埋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温胞饮加减治疗。5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痛经总频率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痛经总频率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胞饮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靠,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经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9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采用温经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9例,单纯采用温经汤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经期血清PGF2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分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F2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而发挥止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硬性痛经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温经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40/50),治疗组为90.0%(4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性痛经膏敷贴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与对照组25例(口服消炎痛),观察治疗3个月的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效果情况优于口服消炎痛,治疗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8%,对照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24%,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条温和灸法(以下称单纯艾灸法)进行干预,每个月经周期施灸7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腹部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隔药灸组与单纯艾灸组治疗前后腹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隔药灸组疗效优于单纯艾灸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隔药灸组和单纯艾灸组有效率分别为9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前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2.17±3.01、4.32±1.28,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1.76±2.64、5.45±3.16。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前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暖宫散瘀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暖宫作用的中药汤剂治疗本病;对照组以少腹逐瘀丸治疗。结果:观察了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81%。结论:可见暖宫散瘀中药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效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方法 75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PD)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PGF2α、PGE2、VA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PD寒凝血瘀证患者,可通过调整患者血液前列腺素浓度,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洗剂治疗,穴位埋线一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中药外洗剂每天两次,3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外洗剂治疗轻中度痤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耳针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过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耳穴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三次埋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05%,2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0.68%,对照组有效率72.09%,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耳针是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过少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35-138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针灸科、妇科收集的60 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艾附暖宫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每次月经前7 d 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 天,共治疗3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远期疗效,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痛经症状积分为(5.91±1.43)分,低于对照组的(7.0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测无异常。观察组有2 例患者出现所针刺部位疼痛感、少许淤青现象,4 d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16例,埋线治疗组在患侧翳风、风池、颈夹脊穴、双肝俞穴行埋线疗法,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在上述穴位行普通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87.5%,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56.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改善上都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确切,其方便、省时的特点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对照1组给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2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14%、78.58%、90.0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温经汤配合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温经汤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8/6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55.2%(32/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痛经症状积分及VAS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经汤配合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可以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持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阐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科门诊招募的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靳三针(阴三针、阳三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63.33%(19/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痛经VAS评分及CMSS量表的痛经症状持续时间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的痛经VAS评分及CMSS量表的痛经症状持续时间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均相差不大(P>0.05),而对照组均较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且均重新恢复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