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和(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2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DSA引导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和(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 [结果]25例放置了胆道支架,共用支架26只,其中1例为双支架,3例行外引流,4例术后行经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减黄总有效率达85.5%.主要并发症:肝功损害2例,腹腔出血1例,支架再阻塞2例. [结论]支架植入术和(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成功率高,支架置入比例高,同时减黄疗效好,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扬  朱宇峰  张兴仕 《现代保健》2011,(24):135-136
目的探讨胆道引流术及胆道内支架植入联合动脉插管灌汴或栓塞治疗月日道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胆道恶性梗阻19例均行胆道引流术及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后对肿瘤病灶行动脉插管灌注或栓寒治疗。结果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平均生存期13.5个月。结论胆道引流术及胆道内支架植入联合动脉插管灌注或栓塞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的80例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内外引流及胆道金属支架操作技巧。结果本组共80例,外引流12例,内外引流8例,金属胆道支架60例,穿刺1~3次,穿刺成功率100%,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率〉50%60例,25%~50%2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经肝胆管支架植人术(percutaneous transha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在完全型阻塞胆管成功率较高,为92.3%(12/13)。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对完全型阻塞胆管经皮经肝胆管支架植入时通过三种方法明显提高了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塞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65例恶性梗塞性黄疸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支架治疗。结果:20例放置了胆管支架,其中两例因左右肝.总管梗阻各放置了两枚金属支架;15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9例单纯放置外引流管;1例右侧胆管放置支架,左侧放置内外引流管。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胆管出血2例,其中胆管出血致出血性休克1例,经输血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缓解;感染4例,2例出现败血症;肝功能损害5例;局限胆汁性腹膜炎并发反应性胸腔积液1例;电解质紊乱1例;引流管部分移位或脱出8例;引流管阻塞2例;支架置入后早期发生在狭窄1例。结论:恶性梗阻陛黄疸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用引流管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作用。方法对近8年来经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治疗的37例恶性胆道梗阻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7例恶性胆道梗阻性患者成功置入胆管支架34例,成功率91.9%。术后并发症6例(16.2%),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对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对胆道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的各类原因导致胆道梗阻患者180例,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80例中成功166例,总成功率92.2%,其中Ⅰ类梗阻134例,成功130例,成功率97.0%;Ⅱ类梗阻30例,成功24例,成功率80.0%;Ⅲ类梗阻16例,成功12例,成功率75.0%。术后胆道感染1例,胰腺炎2例,腹膜后穿孔3例,胃肠出血2例,支架迁移1例,呼吸衰竭1例。术后30 d死亡率为总体44例24.4%,Ⅰ类梗阻28例20.9%,Ⅱ类梗阻8例26.7%,Ⅲ类梗阻8例50.0%。结论在无法耐受切除手术的胆道梗阻患者中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是目前相对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这一微创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症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相似文献   

8.
韩凤君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64-1064
目的评价术中肝穿刺胆道引流(ITCD)对术中证实无法切除的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术中证实无法切除的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临床表现及ITCD的具体操作过程。结果2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黄疸缓解、肝功能改善、并发症降低,且操作简易,费用较低。结论术中肝穿刺胆道引流对延长无法切除的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生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RCP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内引流患者51例,其中男17例,女24例,根据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结果51例患者均能良好地配合医生操作,手术顺利,术后解除胆管梗阻,胆汁引流效果良好,黄疸减退.结论?eRCP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姑息性微创治疗手段,创伤小,术后胆红素水平下降;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延长生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83例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78例植入成功,成功率93.97%。术后1个月内黄疸缓解率94.87%。术后17例并发穿刺部位疼痛,13例出现穿刺部位胆汁外渗,2例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1例腹腔内出血,3例并发胆道感染,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缓解症状快,效果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但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的落实,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1.
李克峰 《现代保健》2009,(34):15-16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和近期疗效以及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方法23例65岁以上患者,男15例,女8例,平均72.1岁。其中肝癌5例,胆管癌8例,胆囊癌2例,胰腺癌6例,转移癌2例。梗阻部位在胆总管9例,肝总管肝门区以上14例。9例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14例放置了胆道支架,术后1周造影复查。术前、术后查血生化,分析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结果复查时引流通畅,支架扩张良好。黄疸消退明显16例,比较明显2例,不明显5例。患者胆红素由(345.13±127.21)μmol/L降至(215.54±124.58)μmol/L。引流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13例,死亡1例。结论介入治疗恶性黄疸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但对高龄患者治疗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均先行PTC后探查能否通过阻塞段,如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进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置入金属内支架行内引流。结果本组4例患者单纯外引流2例,金属内支架置入内引流2例,总胆红素由手术前的438~313umol/L(平均362umol/L),下降211~150umol/L(平均178umol/L),明显好转2例,改善2例。术后生存3~7个月,生存期均无黄疸再发生。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失去外科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地缓解或消除黄疸,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 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 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 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 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 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不同部位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97例行内镜胆管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 患者均为术前证实晚期恶性肿瘤伴阻塞性黄疸且无法切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进行内引流,支架置入后第7天和第14天复查肝功能和B超,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肝门梗阻组与胆道中下段梗阻组引流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者术后,近期出现3例轻度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管炎,经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好转.肝门梗阻组患者支架移位9例,胆管中下段梗阻细支架移位1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梗阻组患者存活时间(195.3±18.6)d与胆管中下段患者(187.4±16.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胆管引流术对于不同部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术式引起的近期并发症可以通过及时处理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均先行PTC后探查能否通过阻塞段,如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进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置入金属内支架行内引流。结果本组4例患者单纯外引流2例,金属内支架置入内引流2例,总胆红素由手术前的438~313umol/L(平均362umol/L),下降211~150umol/L(平均178umol/L),明显好转2例,改善2例。术后生存3~7个月,生存期均无黄疸再发生。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失去外科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地缓解或消除黄疸,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55例患者行PTCD和/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TBS)治疗.结果 成功施行PTCD 54例,成功率为98.2%(54/55),其中放置支架38例,单纯外引流1例,保留内外引流管5例;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31±15)μmol/L降至(124±16)μmol/L.行动脉灌注化疗48例,动脉灌注化疗1~3次.1、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2%(54/55)、60.0%(33/55)和16.4%(9/55).结论 PTCD和/或PTBS联合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135例无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其中81例经内镜胆道塑料内置管引流(ERBD)。54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EMBE)治疗。结果:引流2~3周ERBD组88.9%、EMBE组961%病例胆红素降至正常,临床状况明显改善;ERBD组采用8F内置管者30%、9F内置管者25%,EMBE组39%病例并发早期胆管炎;ERBD需3个月左右再梗阻前更换新管,EMBE5例(56%)平均58个月发生再梗阻。提示:ERBD、EMBE是无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探讨了ERBD、EMBE的病例及引流部位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镜治疗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地区2家内镜中心近2年来38例采用经内镜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包括支架放置成功率、有效引流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双支架组操作成功率为89.4%,有效引流率为86.8%,术后早期并发症为18.4%,支架通畅率为15.8%,患者中位生存期29周。结论: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安全可行并有较高成功率,可有效降低黄疸,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不同类型恶性胆道梗阻的支架阻塞原因.方法 84例不同类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接受美国Boston公司Wall-stent白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其中原发性胆管肿瘤45例,转移性肿瘤39例,记录随访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引起胆道支架阻塞的原因.结果 支架放置成功率100%(84/84),原发性胆管肿瘤的支架通畅时间平均为160d,与转移性肿瘤的180d接近(P>0.05);引起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的阻塞原因主要是肿瘤组织通过支架网眼向支架内生长、组织血凝块引起支架阻塞、乳头括约肌炎性组织向支架内生长以及肿瘤组织生长超过支架两端引起支架阻塞、胆泥形成.结论 原发性胆管肿瘤的支架通畅时间与其他肿瘤接近,肿瘤类型对金属支架通畅时间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苟中华 《现代保健》2012,(14):157-158
目的:探讨分析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在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分别对其行胆总管植入外引流、胆总管植入内外引流、胆总管植入支架三种手术,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有49例得到了随访,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手术用时10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5.4ml,总胆红素量由术前的278mol/L平均下降137mol/L,肝功能、退黄效果均很好,术后3个月均未再发生黄疸。结论:采用胆道姑息引流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手术创伤也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