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方案研究,以期达到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以及感染并发症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妇科肿瘤住院治疗的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0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肝素钠封管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肝素钠和头孢拉定联合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的感染率,病原菌的分布及并发症的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00%、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菌分类中对照组患者的大肠埃希菌的株数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普通球菌检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和血栓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瘤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采用头孢拉定和肝素钠联合封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率,降低患者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方案研究,以期达到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以及感染并发症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妇科肿瘤住院治疗的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0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肝素钠封管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肝素钠和头孢拉定联合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的感染率,病原菌的分布及并发症的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00%、对照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菌分类中对照组患者的大肠埃希菌的株数显著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普通球菌检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和血栓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瘤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采用头孢拉定和肝素钠联合封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率,降低患者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及预防治疗对策,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9例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16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置管患者均及时拔除置管,患者经局部换药及全身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治愈时间37d。结论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因素、导管材质、护士操作不当、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固定及局部穿刺点护理不当等有关;应加强护士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规程,选择抗菌导管、改进导管固定方法,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和临床观察等,是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方法 接受移植虱采用全环境保护,移植前及骨髓空虚期预防性使用了广谱抗生素,移植中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导管相关感染进行监测。结果 6例移植患者平均置管时间36天,无1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净化内外环境,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细菌侵入的保障,使用粒细胞因子缩短骨髓抑制时间可降低感染因素,感染机会随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造血功能一旦恢复即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19例临床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CV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的使用、减轻长期输液患者的痛苦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CRBSI)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探讨CRBSI的护理管理干预方法,减少血液感染的发生,对我院532例CVC的患者并发CRBSI的状况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相关性感染因素,并提供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科使用PICC的3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应用化疗药物、操作人员经验、细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为13.61%;检出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0.00%;感染患者年龄(61.3±17.2)岁、导管留置时间(35.4±13.3)d、穿刺次数(26.3±11.2)次、化疗药物使用比例与未感染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患者的男女比例、病程(2.3±0.4)年、住院天数(32.3±12.5)d与未感染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长、化疗药物应用、操作经验不足是引起PICC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减少置管时间、安全有效使用化疗药物,从而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老年肿瘤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门诊预防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探索建立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长期留置非住院期间预防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的有效措施. 方法对2003年1~4月放置PICC的18例老年肿瘤患者120次门诊换药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用咽拭子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 结果规格为10cm×12cm 的3M透明敷料有效覆盖期为7 d,敷料周围皮肤经采样培养有条件致病菌生长. 结论合理的换药时间、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自我防护可有效的避免老年肿瘤患者PICC医院外携管期间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0 引  言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 ,各种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据报道 ,美国住院病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占 5 0 %以上 ,并且在门诊病人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1] 。近年来 ,尽管在中心静脉导管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上不断取得进步 ,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仍很常见。在美国 ,每年院内血液感染约超过 2 0万例 ,而这些感染中大多数与血管内装置的使用有关 ,其中 90 %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在ICU院内感染中位居第三[2 ]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不仅增加医药费用 ,延长住院时间 ,而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3 320例行中央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调查CRBS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单因素χ2、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3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9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5%,主要集中在呼吸科ICU、外科ICU及神经内科ICU,感染率分别为38.78%、44.90%及9.18%;住ICU≥30d、股静脉置管、非急诊入院、有输血、住院天数≥30d等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ICU≥30d、股静脉置管、非急诊入院、中心静脉置管≥30d、使用呼吸机≥30d、气管置管≥2次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重点科室患者的防护,针对多因素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学情况,为预防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964例置管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1例患者进行病原菌及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 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0.42%,21例感染患者中14例为置管部位及导管尖端病原菌培养阳性,占66.67%,7例患者无局部感染症状,占33.33%;21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升高等全身感染症状;感染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株占47.62%,革兰阴性杆菌7株占33.33%,真菌4株占19.05%,主原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属,分别占23.81%、14.29%、14.29%;年龄≥60岁、PICC留置时间≥7d、留置部位为贵要静脉是感染高发的相关因素.结论 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随访、增加患者营养、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方法对置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的优劣、插管操作是否正规、置管后护理和患者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选择优良材质的导管;置管操作要规范、熟练;规范化置管后护理和提高置管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是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根据感染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8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怀疑导管感染或治疗结束后送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12例细菌学检测阳性,感染率为14.12%;一次穿刺置管成功69例,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8.70%;多次穿刺置管成功16例,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37.50%,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多次穿刺置管成功的患者;不同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置管类别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穿刺次数、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置管类别紧密相关,在行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技术时,应注意熟练操作,并选择合适的探头、导管类别、穿刺部位,同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CVC-RI)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从置管、维护、临床观察、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446例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相关性感染10例,感染率2.24%;感染主要与年龄、置管天数、化疗周期、静脉高营养、病情与合并症、应用激素等有关.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VC-RI难以完全避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导管通畅、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依从性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感染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08年3月对肿瘤科CVC置管的患者置管时间、病原学结果、导管相关感染情况(CVC-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中,送检导管尖病原菌检出率为0%,无发生CVC-RI病例.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导管感染相关知识教育,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插管技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留置导管护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二重感染等,是控制CVC-RI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控制预防中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表单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ICU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4302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基本资料展开统计分析,然后利用系统随机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n=2151例)与研究组(n=2151例).其中,对照组选择普通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共66例,回顾并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例行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18.2%,观察组感染率0,其护理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9%,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重症监护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疾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精细化防控措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48 h的患者。2019年1—12月为干预前期,2019年12月底全院开始实施精细化防控措施,2020年1—12月为干预后期。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CRBSI防控措施执行率和患者CRBSI发病率。结果 2020年医务人员CRBSI防控措施执行率为99.06%(191 504/193 324),高于2019年的87.90%(382 550/435 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 046.64,P<0.001)。2019、2020年分别发生CRBSI 54、11例,两组感染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年患者置管总日数为350 473 d, CRBSI发病率为0.15‰;2020年置管总日数为186 856 d, CRBSI发病率为0.06‰,两组患者CR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2,P=...  相似文献   

20.
中心静脉导管是人工建立的非常重要的血管通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支持及静脉给药和补液等。虽然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最常见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不仅影响着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作用,甚至将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该文就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管理以及控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