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秦艽丸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经方秦艽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取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秦艽丸低、中、高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生理盐水组6组。秦艽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浓度秦艽丸灌胃,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青黛丸悬浊液、甲氨蝶呤悬浊液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情况,以及血清IL-2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与中药对照组和秦艽丸低、中剂量组比较,秦艽丸高剂量组颗粒层细胞增多更为明显(P0.05,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IL-2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中药对照组和秦艽丸低、中剂量组比较,秦艽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2降低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秦艽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与改善银屑病表皮细胞角化不全及降低血清IL-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3.
银屑灵片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中药银屑灵片对小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方法使用小鼠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计数连续100个鳞片中有颗粒层的鳞片数,观察银屑灵片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银屑灵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较,银屑灵片高、中高、中剂量组与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迪银片组比较,银屑灵片低、中剂量组与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灵片高、中高剂量组与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优于迪银片。银屑灵片不同剂量组间比较,银屑灵片中、中高、高剂量组与银屑灵片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银屑灵片中、中高、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灵片各剂量组对小鼠鼠尾鳞片颗粒层的形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银消颗粒对银屑病小鼠模型TNF-α、IL-18和IL-10的影响,以免疫学为切入点,探讨其防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小鼠模型检测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TNF-α和IL-18的水平以及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产生IL-10的水平。结果:银消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IL-18,各剂量组与MTX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中、高剂量组与MTX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与MTX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且药物浓度的升高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均能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产生IL-10,高、中剂量组与MTX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呈正相关。结论:银消颗粒能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产生TNF-α和IL-18,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10等细胞因子。但是银消颗粒对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均衡性,可双向调节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抑制Th1型细胞因子,促进Th2型细胞因子模式的发展,调节Th1/TH2的平衡,多靶点有效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取雌雄各半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中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浓度蜈蚣败毒饮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青黛丸悬浊液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并测定IL-2含量。结果:阳性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颗粒层细胞均有所增多。蜈蚣败毒饮中、高剂量组颗粒层细胞增多更为明显,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尾部鳞片中颗粒层形成,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蜈蚣败毒饮能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蜈蚣败毒饮高剂量组的效果优于复方青黛丸及各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抗银屑病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银屑病表皮细胞角化不全及降低血清I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消银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消银胶囊的药理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SD大鼠随机分为消银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复方青黛胶囊作阳性药对照组,观察消银胶囊对小鼠雌激素周期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实验性微循环障碍以及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消银胶囊对小鼠雌激素周期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显著抑制作用,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所致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微动脉和微静脉的收缩。能显著降低大鼠血瘀模型的全血高切黏度。结论:该药具有抑制细胞增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为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复方消核丸对肿瘤小鼠模型抑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消核丸对小鼠肿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复制HP22、Lewis、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分对照组,化疗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服饮用水、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不同浓度剂量的消核丸醇提物,实验时间12 d,次日处死小鼠并剥取肿瘤,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复方消核丸对S180、HP22、Lewis实体瘤小鼠均有不同程度抑瘤作用,平均瘤重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在每日116.81~467.24 mg/kg剂量范围内,用药剂量从大到小抑瘤率分别为34.70%~55.10%、32.10%~45.96%、29.61%~46.79%,有明显量效关系。结论:复方消核丸对实体瘤小鼠有较高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消银颗粒和开玄补肾方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银颗粒组、开玄补肾方组和甲氨蝶呤组。实验期间每天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变化,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拍照,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造模后第7 d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根据模型组小鼠红斑、鳞屑、浸润评分及其肉眼观察,模型组小鼠皮损与银屑病样皮损类似,造模成功;在2~7 d时,开玄补肾组、消银颗粒组、甲氨蝶呤组各项PAS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小鼠,在4~6 d时,PASI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消银颗粒组小鼠鳞屑评分与开玄补肾方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 0. 05或P 0. 01),而开玄补肾方组小鼠皮损红斑评分与消银颗粒组小鼠相比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E和PCNA染色显示,消银颗粒组、开玄补肾方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表皮厚度显著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得到抑制,表皮着色细胞层数减少(P 0. 01),其中开玄补肾方组小鼠表皮厚度、表皮着色细胞层数与消银颗粒组相比减少趋势更加明显。结论消银颗粒和开玄补肾方可以减少小鼠银屑病样皮损、降低表皮厚度并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但开玄补肾方对于皮损浸润肥厚的血瘀型斑块状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而消银颗粒对于鳞屑较多的风燥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311 nm NB-UVB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3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B-UVB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中药组方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以10 ng/mL的KGF刺激HaCaT细胞增殖的方法建立银屑病的细胞模型.用祛银颗粒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生长状态,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48 h祛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药物与模型组比较,对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5);祛银颗粒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与维A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在细胞合成S期,祛银颗粒高剂量组同期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与维A酸组相近(P>0.05).祛银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分泌的TNF-a降低(P<0.05).结论 祛银颗粒含药血清具有抑制KGF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抑制细胞分泌INF-α,提示抑制表皮增殖和抑制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可能是祛银颗粒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海藻消瘿颗粒对小鼠甲状腺吸 1 2 5 I率及尿中 1 2 5 I排出量的影响。方法 :给药组动物每日分别灌服海藻消瘿颗粒 (1.0 14g/ kg、3.0 42 g/ kg、5 .0 7g/ kg)连续 10 d。末次给药后 1h给动物腹腔注射 1 2 5 I0 .314uci/ 10 g体重后 ,分别将动物置代谢笼 ,收集 2 4h尿液 ,供尿 1 2 5 I排出量试验用。随后分别于 2 h、6 h、2 4h、48h处死动物 ,剥离、摘出整个甲状腺 ,放免法测甲状腺吸 1 2 5 I率 ,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 :海藻消瘿颗粒可使甲状腺吸 1 2 5 I率降低 ,同时吸 1 2 5 I率高峰推迟。结论 :海藻消瘿颗粒具有一定的抑制甲状腺功能作用 ,为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使用归脾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小鼠以及化学药物导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其记忆学习能力为指标,考察归脾丸的促智作用.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归脾丸能改善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对抗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结论 归脾丸能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透骨消痛颗粒对骨性关节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透骨消痛颗粒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取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6组,进行CR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正常组膝关节间隙正常,关节面平整光滑,无骨赘;模型组内侧间隙明显变窄,有明显骨赘;实验1组关节变化基本同造模组;实验3组内侧间隙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关节边缘有轻微骨赘形成,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对照组与实验2组介于实验1组、实验3组之间.表明透骨消痛颗粒具有延缓关节宏观形态、软骨基质及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消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细胞因子IFN-γ、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及四物消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左右耳诱发皮炎前后的厚度及重量差;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治疗后外周血清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四物消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ACD模型小鼠的炎症程度,显著降低小鼠血清IFN-γ、TNF-α水平,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四物消风颗粒防治小鼠ACD的药理机制与其下调机体的IFN-γ、TNF-α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对小鼠在体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对兔离体肠运动的影响。方法:小鼠灌服枳实消痞丸水煎液后测胃中甲基橙残留率及小鼠肠推进率,同时考察枳实消痞丸对离体兔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结果:10.7/kg、21.4g/kg枳实消痞丸水煎液可减少小鼠胃中甲基橙残留率,42.8g/kg剂量则可明显增加小鼠胃中甲基橙残留率;3个剂量均能提高肠推进率。13.5%枳实消痞丸水煎液和0.1%吗丁啉对离体肠有兴奋作用,收缩振幅加大,27%、54%的枳实消痞丸水煎液对离体肠肌收缩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剂量枳实消痞丸对胃肠道有双相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纯系BALB/c小鼠30只,用U14瘤细胞荷瘤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平均分为3组:山仙颗粒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TNF-α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TNF-α,IL-2的含量.结论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